-
经纬网专题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深化、巩固学生对经纬度的认识,掌握方法,学会判读;2、理解并记住半球的划分方法,会判断一个点的半球位置;3、学会判断不同条件下的方位关系;4、掌握五带、纬度范围的划分。教学重点:经纬度的判读教学难点:东西半球位置的判断、方位关系的判断教学方法:利用导学稿和课件,讲练结合,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教学过程:一、复习:学生活动:学生自主完成导学稿第一部分内容。二、经纬度的判读:老师活动:利用课件图示,讲解经纬度的表示规律规律:竖线为经线,向东增大为东经,向西增大为西经;横线为纬线,向南增大为南纬,向北增大为北纬。老师活动:举例说明学生活动:完成导学稿第二题,全班交流。老师活动:点评、小结三、半球位置:学生活动:学生完成导学稿第三题1、2小题。�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0.90 元
- 页数:2 页
- 大小: 79.560 KB
- 时间: 2022-11-11
-
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班级:姓名:课题:民族科目地理课型新授课年级七年级时间【学习目标】1.认识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理解和践行我国的民族政策。2.通过判读地图能够归纳出我国民族分布特点。【自主学习】阅读课本15-18页完成以下问题:1.汉族和少数民族所占的比重分别是?2.中国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是?人口超过500万的少数民族有哪些?3.我国宪法对各民族的政策?4.比较我国的民族组成与日本的差异?5.结合课本17-18页说出各个民族传统节日(连线)。【自主检测】1.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各民族中,人数最多的是()A.汉族B.壮族C.藏族D.维吾尔族2.下列人口在500万以上的少数民族是()A.傣族B.土族C.土家族D.高山族3.在中国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很多是少数民族文化的杰出代表,下面属于蒙古族的是()A.木卡姆艺�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0.90 元
- 页数:2 页
- 大小: 402.497 KB
- 时间: 2022-11-11
-
地球和地球仪复习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领会纬度和经度的表示方法1、理解经纬度在生活中的应用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纬度和经度的引入,培养学生空间关念2、培养学生读图和识图的能力三、教学重点:1、纬度和经度的表示方法2、理解纬线和经线的特征3、掌握几条重要的纬线和经线四、教学难点: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五、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2)联系对比法六、教学过程: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2、纬线和纬度(1)纬线的特征(2)纬度的分布规律(3)几条重要的纬线(4)小结:①向北读数越大,为北纬②向南读数越大,为南纬③纬线的形状,长度变化,指示的方向,彼此之间的关系3、经线和经度(1)经线的特征(2)经度的分布规律(3)小结:①向东读数越大,为东经。②向西读数越大,为西经。(4)几条特殊�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0.90 元
- 页数:2 页
- 大小: 14.375 KB
- 时间: 2022-11-11
-
第三章第4节《中国的河流与湖泊——黄河》第1课时一、设计理念依据地理新课标的要求,课程要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教学设计要体现探究学习的理念,鼓励学生通过探究学习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本节课我在教学实践中努力突出学生主体参与,及时反馈,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实现教学的最优化。根据本节知识特点,我采用了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读图、析图、绘图。增强通过地图提取有用地理信息,并对信息加工提取的能力。二、课标要求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黄河的主要水文特征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三、教材分析本节黄河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四部分,包括“黄河的源流概况”、“黄河对社会经济的影响——贡献和忧患”、和“黄河的治理”。其中“黄河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介绍了�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0.90 元
- 页数:6 页
- 大小: 281.000 KB
- 时间: 2022-11-11
-
地球和地球仪(手工制作简易地球仪)教学设计知识目标:1.通过学生自己亲手制作地球仪,让学生们更加深刻了解地球仪的构造.2.确定南极北极,及赤道的位置.3.知道经线纬线以及它们的特点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实际操作和小组合作探究能力。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积极性和自觉性,培养学生将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相结合的理念。教学重点:绘制简易地球仪教学难点:初步建立平面地形图与和立体图形相结合的地理空间思维方式教学方法:自学探究法、演示法、讨论归纳法教学过程:1.预习反馈、温故知新师:上节课我们了解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咱们大家一起说一下生:一起回答.2.导入新课师:我们大家都知道地球是人类的家园,人们渴望能看到它的全貌,于是人们仿照地球的外形,制作出了按照一定比例缩小的地球模型地球仪.今天这节课就是让同学�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0.90 元
- 页数:2 页
- 大小: 33.500 KB
- 时间: 2022-11-11
-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地球与地球仪》一节是选自人教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地理》七年级上册中的第一章:《地球与地图》,它从静态的角度来研究地球和地球仪,它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创造了条件。因此在学习自然地理、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之前,必须先学习地球知识,它是地理知识的基础部份。本课时主要让学生认识地球仪上南北极的位置、经线和纬线、用经纬网定位等知识。二、学情分析:初一学生对地球知识的感性和理性认识都很少,空间思维能力较弱。本节课内容比较抽象,故在学习过程中设计学生自学自画、合作互助等环节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从而学习掌握地理知识、培养地理技能。本节课将在教授知识的同时教会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分享、列表对比知识的学习方法。三、课标要求;用平均半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0.90 元
- 页数:7 页
- 大小: 75.000 KB
- 时间: 2022-11-11
-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教学目标1.通过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大致过程,感受前人勇于探索的精神。2.会用相关数据说明地球的大小。3.通过制作地球仪,了解地球仪的基本构造。4.观察地球仪,比较和归纳经线和纬线、经度和纬度的特点。5.熟练地利用经纬网确定某一地点的位置。教学重难点1.观察地球仪,比较和归纳经线和纬线、经度和纬度的特点。2.熟练地利用经纬网确定某一地点的位置。教学过程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地球是什么形状的?球体一、认识地球的形状的过程古代人为什么说天是圆的,地是方的?此说法正确吗?1、进一步认识随着人们视野的扩大,很多现象说明大地不是直觉的那么平,于是人们臆想中的大地变成了一只倒扣的盘子,天像一顶半圆的斗笠。因此有“天如斗笠,地如覆盘”之说。1519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船队,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0.90 元
- 页数:2 页
- 大小: 23.000 KB
- 时间: 2022-11-11
-
1复习课《地球和地球仪》教学设计【中考考点】考点1:提出证据说明地球的形状。考点2: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考点3:用经纬网确定任意地点的位置。【复习内容分析】本节课复习内容是七年级第一学期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这是学生上初中后的第一节地理课。本节内容包括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仪以及经纬网。这是不仅是初中地理学习的基础内容,其中的经纬网知识对于高中来说也是要经常用到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所以是中考会考的重要考点。【学情分析】本节课内容抽象,不易理解。大多学生七年级学完后仍一知半解,对用经纬网定位的方法怎么都想不通,特别是对东西半球的划分更是一团浆糊。但两年的地理学习中,经常会用到经纬网的知识,加之数学科也学习了平面直角坐标系这一知识,这使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0.90 元
- 页数:6 页
- 大小: 98.000 KB
- 时间: 2022-11-11
-
地理中考专题复习课标解读: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掌握经线和纬线的特点,经度与纬度的划分。理解经纬网的由来和用途,能熟练判读经纬网。定义形状长度是否相等指示方向纬线经线圆圈不相等东西半圆相等南北考点解读:(一)知识回顾北纬N南纬S0o15o30o45o60o90o60o45o30o15o90o75o75o南北纬界线南北半球界线最长的纬线1、纬线与纬度、南北半球的划分N60o90o30o30o60o90o0o本初子午线2、经线与经度S越往东度数越大越往西度数越大WE0o10o10o20o20o30o30o180o180o本初子午线(西经W)(东经E)东西半球的划分:东西经界线东西半球界线东半球20°w160°E南北半球的划分:0o纬线(赤道)3.极地经纬网①以北极为中心,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纬度就是北纬。②以南极为中心,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纬度就是南纬。南顺北逆(二)误区警示误区一:经纬度的表示方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0.90 元
- 页数:10 页
- 大小: 22.558 MB
- 时间: 2022-11-11
-
1学科组课题经度和纬度的判断课型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经线和纬线的特点;2.学懂经度和纬度的分布、变化规律。教学重点:经度和纬度的分布、变化规律。难点:经度和纬度的判断与写法,经纬度平面与立体的交替认识判断。教学程序与策略个性化修改复习与巩固:1、平面与立体的区别;2、经线和纬线的分布规律。新授:一、纬度:纬度的划分:1、赤道为0°,向北向南各划分90°。越往北度数越大,越往南度数也越大。赤道以北成为北纬,用字母N表示;赤道以南成为南纬,用字母S表示。2、列举特殊的纬线,学习写法。3、练习。二、经度的划分:1、本初子午线为0°,向东向西各划分180°。越往西度数越大,越往东度数也越大。本初子午线以东成为东经,用字母E表示;本初子午线以西成为西经,用字母W表示。(当地球转到另一边的时候则�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0.90 元
- 页数:2 页
- 大小: 107.500 KB
- 时间: 2022-11-11
-
第一节在地球仪上寻找我们生活的地方教学设计(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地理课程标准指出,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本节课是初中地理第一课,有助于在学生脑海中形成一定的空间概念,客观的认识我们生活的地球。(二)教学背景分析教学内容: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本节课从古时候人们对地球的认识,到今天人们可以在太空中直接观察地球,不仅让学生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有一个认识,同时也了解到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有一个过程。学生情况分析:学生通过小学的科学课、语文课,对地球的形状已经有了了解,初上地理课,学生热情好动,这节课让学生认识到地球只是宇宙空间中的一颗行星,把学生带到一个更广阔的空间中去认识了解地球,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0.90 元
- 页数:5 页
- 大小: 65.500 KB
- 时间: 2022-11-11
-
《中国的行政区划》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现行的三级行政区划,熟悉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轮廓特点、所处的位置。2.引导学生结合已有的知识和体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开拓学生思维。3.通过对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台湾是我国的一个省的学习,坚持一个中国和祖国的领土不容分割、不容侵犯的严正立场,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和空间分布。难点: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轮廓和相对位置。三.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四.教学建议1课时完成教学;读图分析。五.学法指导在学生已有知识和体验的基础上,以探究和竞赛的方式让学生逐步熟悉我国省级行政区的名称、分布。六.教、学、练活动程序【活动1】诊断性评价导入问题1:中国的国土面积是多少?在世界排�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0.90 元
- 页数:2 页
- 大小: 36.500 KB
- 时间: 2022-11-11
-
中国行政区划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我国现行的三级行政区划,记住全国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行政中心、位置和轮廓图。过程与方法:1、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贯穿直观性教学原则。2、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合作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本节有关内容(如台湾是我国一个省;香港和澳门已回归祖国;北京是我国首都等),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学重点: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轮廓图及分布。教学难点:识记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及省府所在地在地图上的位置。教学过程:一、游戏引入依据提示猜城市二、自学探究1、学填信封2、看书填空三、合作记图1、找行政区,记位置、名称(1)教师报行政区名称,学生找行政区。(最东—黑龙江;最南—海南;最西—西藏;最�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0.90 元
- 页数:2 页
- 大小: 27.500 KB
- 时间: 2022-11-11
-
教学设计【课题】七年级第二章第一节疆域和行政区划题目:省级行政区划【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能够记住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至少能够说出15个直辖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的简称;能够在拼图中找出自己感兴趣的3——5个行政区,并找出其周边的行政区。过程与方法:通过想一想、赛一赛等环节,层层递进,引导学生在参与、解决一个个小挑战中,自主探讨、总结出学习方法,并逐步巩固学生的空间概念。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树立地理学习的空间意识,感受地理学习的趣味性。【教材分析】本章是了解中国的第一章。在本章内,学生首先知道了我国在世界的位置、面积和疆域,然后了解行政区域的划分以及人口和民族,因此行政区域的划分既是连接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纽带,更是学生在之后学习我国区域地理的基点,特别是学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0.90 元
- 页数:6 页
- 大小: 78.500 KB
- 时间: 2022-11-11
-
初中地理“快乐高效”课堂教学设计第二章第一节疆域和行政区划(2课时)授课人:陈秋茵(都门中学)课前预习:1.据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划分,找出我国的半球位置。2.据五带的划分,找出我国的纬度范围3.读图找出我国的海陆位置。4.在34页图C用点标出我国领土的四至点,并思考其对我国的影响。(第1课时)新课导入:谈话导入。如果长假即将来临,你跟同学计划去一个你们不认识的国家旅游,首先你会考虑什么问题?生:位置在哪里?师:同样的我们要了解我们国家也要先了解我国的地理位置。那我们学习一个国家的位置可以从哪些方面了解?生:半球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师:那我们就从这三方面依次来认识我国的地理位置。新授:任务一、展示中国的地理位置图,请同学在图上找出中国,并指出南北半球的分界线,说出我国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0.90 元
- 页数:3 页
- 大小: 102.500 KB
- 时间: 2022-11-11
-
地球知识——经纬网学习目标:1.掌握地球的形状和大小。2.掌握经纬网的特点及应用。3.学会利用经纬网来确定位置、判定方位及进行相关计算。自主学习:阅读教材,自主完成下列问题。1.如何描述地球的形状和大小?2.地球仪与地球有什么关系呢?试描述下面几个概念:地球仪、地轴、赤道、两极。3.什么是经线和纬线?什么是经度和纬度?试着填写下表:(1)经线和纬线经线纬线概念地球仪上连接的线地球仪上同平行的线特点形状圆方向指示方向指示方向长度都相等(约2万千米)自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赤道最长间隔任意相邻两条经线间的间隔在上最大任意相邻两条纬线间的间隔关系所有经线都相交于所有纬线都相互(2)经度和纬度经度纬度划分从向东、向西各分180°从向南、向北各分90°分布规律东经度的度数愈向东,西经度的度数愈向西�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0.90 元
- 页数:4 页
- 大小: 673.000 KB
- 时间: 2022-11-11
-
教学设计课题:中国的地势科目:地理教学对象:七年级课时:1课时一、教学内容分析《地势和地形》是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一节的内容。地形作为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了解和学习中国地理的基础,也是影响我国气候、河流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是中国地理学习的重点内容。对于我国而言,地势的特殊性和山区面积广大的现状又影响着方方面面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本教学设计主要是第一框题:我国的地势特征。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引导学生运用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分析总结出我国地势总特征,读出各级阶梯的主要地形和海拔范围,找到并识记各级阶梯分界线的名称,并能够在地图上填绘出来。2、引导学生分析地势对我国气候、河流、交通等生产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逻辑思维推理的能力。过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0.90 元
- 页数:3 页
- 大小: 93.000 KB
- 时间: 2022-11-11
-
《中国的行政区划》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结合材料,描述历史上我国的行政区划。2.读图,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我国现行的三级行政区划,记住全国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行政中心以及位置。3.培养学生阅读并使用中国行政区划图的能力以及学生的地理记忆能力,能在中国行政地图上填注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长江干流、黄河干流、国界线、海岸线“两河两线”的分组读图、填图,分组交流,培养学生阅读和使用中国政区图的能力,学会合作、交流并分享学习成果;2.通过“拼图找邻居游戏”,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的拓展,增强对省级行政单位的记忆。(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活动创设情境,使学生建立地理学习的浓厚兴�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0.90 元
- 页数:4 页
- 大小: 25.801 KB
- 时间: 2022-11-11
-
第一节中国的地势与地形第一课时中国的地势一、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1、地势和地形的基本概念,并能在生活中运用。2、运用中国地形图说出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分布和特点,掌握阅读并运用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的技能。过程和方法1、通过对分层设色地形图,中国地形剖面图的阅读分析总结概括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基本特征。2、通过对分层设色地形图的阅读分析总结概括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主要地形类型以及平均海拔。3、结合青藏铁路、三峡水电站、上海浦东的开发、雄安新区的设立分析我国地势特征对河流、交通、降水、经济发展、人口分布等地理要素的影响。并使学生掌握评价地理事物的基本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青藏铁路、三峡水电站、上海浦东的开发、雄安新区的设立培养学生保护生态环境、合理�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0.90 元
- 页数:2 页
- 大小: 44.000 KB
- 时间: 2022-11-11
-
1第二章中国的疆域和人口第一节疆域和行政区划(第2课时)一、课标要求:在我国政区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划单位。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三级行政区划,知道我国有34个省级行政区,并能在我国政区图上准确找出其位置。2、过程与方法:以问题创设情景,在充分运用中国政区图的基础上、通过让学生反复读图、拼图、填图的练习,使学生形成政区分布的空间观念。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猜谜想像等活动增强学生自信心、提高学习地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责任心。三、学情分析1、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好动阶段,课堂利用动脑动手动口,合作探究思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热情。2、学生能在以有的经纬网和我国疆域的知识基础上,观察我国的省级行政区的分布,地理位置,�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0.90 元
- 页数:4 页
- 大小: 96.000 KB
- 时间: 2022-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