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中国的地势与地形》教学设计2-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DOC
  • 阅读 54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3 页
  • 大小 93.000 KB
  • 2022-11-11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第一节 中国的地势与地形》教学设计2-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第一节 中国的地势与地形》教学设计2-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1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0 元
/ 3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第一节 中国的地势与地形》教学设计2-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doc,共(3)页,93.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54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教学设计课题:中国的地势科目:地理教学对象:七年级课时:1课时一、教学内容分析《地势和地形》是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一节的内容。地形作为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了解和学习中国地理的基础,也是影响我国

气候、河流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是中国地理学习的重点内容。对于我国而言,地势的特殊性和山区面积广大的现状又影响着方方面面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本教学设计主要是第一框题:我国的地势特征。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引导学生运用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

面图,分析总结出我国地势总特征,读出各级阶梯的主要地形和海拔范围,找到并识记各级阶梯分界线的名称,并能够在地图上填绘出来。2、引导学生分析地势对我国气候、河流、交通等生产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逻辑思维推理的能力。过程与方法:1、组织学生讨论

地势特征对气候、河流、交通等的影响,使学生初步掌握评价地理事物的方法。2、培养学生读图分析能力、观察判断能力和主动探究的能力。3、通过地图提取有用的地理信息,以及对信息加工提取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本节的学习,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和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使学

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同时渗透树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基本观念。三、学习者特征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七年级学生,刚接触地理。从年龄特点上来看,好动、好奇、好表现是这一年龄段学生的特点,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弱,但形象思维能力较强。从地图中提取、分析、归纳地理信

息的能力还需要教师的引导培养。因此要抓住学生的这些特点,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想观察,敢思考,进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有效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本课主要通过学生读图分析,达到初步的认知目的

,而且读图分析能力的不断提高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前提。加强小组合作,充分发挥兵教兵的优势。教师适时引导启发。五、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特征。难点:通过分析我国地形、地势的特征,真正理解其对人

类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六、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情境导入歌曲欣赏:《滚滚长江东逝水》提问:为什么我国的河流大多自西向东流明确本课要学习的是中国的地势。思考问题了解学生的课外知识,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授课活动探究地势

特点复习:分层设色地形图中不同颜色表示不同的海拔高度。读图:分层设色地形图提问:观察分层设色地形图,颜色由西向东如何变化?代表什么含义?引导:结合图例,观察中国地形图上海拔高度自西向东的变化规律。总结:自西向东依次为:>4000米,10

00-2000米,<500米。我们将此范围从西向东依次称作第一、第二、第三阶梯。读图:观察三级阶梯示意图,找出1,2阶梯和2,3阶梯的分界线(山脉)提问:观察三级阶梯包含的地形区,分析三级阶梯各以什么地形为主?包含什么地形区

?读图回答:褐色——黄色——绿色看图例思考作答:海拔高度有变化高度变化呈阶梯状看图归纳:第一阶梯以高原为主,第二阶梯以高原盆地为主,第三阶梯以平原丘陵为主培养使用地形图提取有用地理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和总结的能力。通过读图学生自己得出地势的第一个特征:西

高东低。自行读图,看出中国地势第二个特征:呈阶梯状分布自我实现,并保证知识梳理的过程每位同学都参与其中合作探究研究:地势对气候、河流、交通的影响各小组合作探究,讨论后选出代表发言,阐述本小组观点。初步掌握评价地理事物的基本

方法。课堂总结。结合板书,师生共同完成梳理本节课学习内容七、教学评价设计1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师生合作既掌握了知识,有培养了能力还进行了情感渗透2灵活运用教材,大胆的进行整合。八、板书设计中国的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气候影响河流交通九、课后反

思本节课的教学采用读图导析法,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方式进行学习,完成学习任务,既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把课堂还给了学生。第一阶梯第二阶梯第三阶梯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7286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