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学年第一学期第五课《青铜器与甲骨文》教学设计【课程标准】了解青铜工艺的成就,知道甲骨文是已知最早的文字。【教材分析】《青铜器与甲骨文》一课是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的第二篇课文。课文主要内容有两点: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二、甲骨文记事和造字特点。本课内容是对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的一个提升与补充。夏、商、西周是我国早期国家产生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其中青铜器和甲骨文最能反映出当时高度发达的文明,认识青铜器与甲骨文能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这一时期的文化和社会特点。【学情分析】1、在日常生活中初一学生通过电视、书籍等途径,知道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和甲骨文的存在,但了解不深入。本课内容涉及面广,信息量大,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应尽量�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0.90 元
- 页数:2 页
- 大小: 34.000 KB
- 时间: 2022-11-13
-
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思路本课主要讲我国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的争霸战争的情况和作用,其中涉及的战役比较多,学生需要记忆的知识比较多,为了便于学生理解,教师可以充分的利用地图,培养学生利用地图识记历史知识的能力。同时,引导学生通过成语典故记忆各国之间的战争,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通过让学生阅读,培养学生自己归纳历史事件的能力和自学能力。●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引导学生了解春秋战国的历史分期及基本线索,掌握齐桓公称霸、晋楚争霸,晋分三家、合纵连横等斗争史实。[来源:Z§xx§k.Com]2.引导学生识别春秋五霸及战国七雄的地理方位,培养学生识读历史地图的能力,指导学生收集、阅读、讲解有关争霸的成语典故,培养学生收集、阅读资料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0.90 元
- 页数:6 页
- 大小: 150.000 KB
- 时间: 2022-11-13
-
课题第七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春秋战国的起止时间。知道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的名称,知道都江堰的构成、功能和意义。掌握商鞅变法的背景、主要内容及作用,认识改革使秦国逐渐强大起来。过程与方法:通过收集与本课有关的历史故事,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和发展趋势,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利用本课丰富的历史材料,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通过商鞅变法,学习商鞅不畏强权、勇于改革的精神。都江堰水利工程体现了古代人民的聪明智慧。教学重点商鞅变法教学难点本课时间跨度大,人物多,头绪杂,学生不易掌握。教学方法讨论、练习、启发、讲解教学手段PPT课件课型新授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导入新课师:上节课,学习了动荡的“春秋时期”东周后期,这一时�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0.90 元
- 页数:4 页
- 大小: 19.145 KB
- 时间: 2022-11-13
-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在掌握孔子思想与教育方面的影响和贡献、诸子百家(以儒、道、法三家为主)的思想特征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用历史的观点理解政治、经济、文化三者的辩论关系的能力;利用表演、质疑、辩论等形式培养学生语言表述历史的能力;在对传统思想文化批判和吸收的前提下初步形成联系实际、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根据各派的学术观点,讨论校园内“破坏公物”行为产生的原因和遏制方法,加深对各派学说的理解和应用,并学习在辩驳中互相学习、吸收对方思想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儒、道、法代表人物思想的了解,认同优秀传统文化,确立正确的思想方法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形成敢于表达思想、尊重别人意见的个人素质。重点:了解孔子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0.90 元
- 页数:3 页
- 大小: 43.000 KB
- 时间: 2022-11-13
-
《秦统一中国》教学设计[教材依据]本课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上册,主要介绍了秦灭六国结束割据分裂局面,开创并巩固中华统一的崭新局面。本课所涉及的内容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中国古代历史发展进程中具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本课内容以统一为核心,按照实现统一、巩固统一的思路,将有关事件组合在一起,构成一幅多彩的、惊心动魄的历史画卷。本课概念多,在教学过程中把统一的主线抓住,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并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评价各个历史事件的是非功过是切实学好本课的关键。一、设计思路(一)指导思想: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充当引导者的身份,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过程。(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秦朝中央集权统治的建立�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0.90 元
- 页数:6 页
- 大小: 23.354 KB
- 时间: 2022-11-13
-
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课标要求】1.知道秦的暴政和陈胜、吴广起义。2.知道秦朝的灭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知道秦朝暴政的主要表现;了解陈胜、吴广起义过程以及秦朝灭亡、了解楚汉之争。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秦末农民起义爆发原因的探究,培养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思考秦亡前后,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培养比较归纳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认识到,秦的暴政是激起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从而理解“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重点】秦末农民大起义。【难点】秦朝灭亡前后,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发生的变化。【教学过程】导入:秦朝建立后,秦始皇认为他开创的帝业可以代代相传,传之万世,然而,秦始皇死后三年,秦朝就灭亡了,声名显赫的秦朝为什么�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0.90 元
- 页数:4 页
- 大小: 37.000 KB
- 时间: 2022-11-13
-
七下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教学设计一、课程标准(1)知道西汉的建立(2)了解“文景之治”二、教学目标1.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进入数字博物馆参观,以及应用H5软件阅读缇萦救父的小故事,将历史学习与现代科技密切结合,既体会到历史与现代的联系,更提高对历史信息的提取、查找、辨别的手段和方法。2.通过探究历史遗址、遗迹的图片、文字等史料,知道文景之治等史实,提高史料分析能力;3.通过微课“秦朝的暴政”,简洁且直观地总结秦亡教训,体会国家治理的根本原则。4.通过探究汉初东方“蒙娜丽莎”的微笑,增强民族自豪感。5.通过制作思维导图,总结本课内容和基本构架,对本课内容进行深刻的和富有创造性的思考。三、学情分析1.学习需要分析(1)虽然经过了一个学期的历史课程学习,但是学生依然缺乏历史基�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0.90 元
- 页数:3 页
- 大小: 29.500 KB
- 时间: 2022-11-13
-
原始的农耕生活【教材分析】本课是在继第一课基础上,讲述原始的农耕生活,目的要使学生了解中华文明起源中我国原始农耕经济的主要情况。【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在教学中应借助多媒体使学生更加直观地掌握知识;他们的自学能力不强,在教学中应进行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的生活特点,知道原始农业的兴起及其历史意义。了解中华文明处于起源阶段时原始农耕经济的发展水平,进而认识其发展对中国远古时代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展示出土文物图片,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明确不同的的自然地理环境孕育出不同特点的原始农耕典型②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学会应用观察法、比较法,把握半坡居�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0.90 元
- 页数:3 页
- 大小: 40.000 KB
- 时间: 2022-11-13
-
远古的传说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识记远古传说中的主要人物以及汉族的前身和始祖2、理解炎帝、黄帝与农业起源传说的实质3、理解"禅让"的含义和实质4、培养从传说中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初步掌握用传说印证史实的方法过程与方法1、通过谈话,激发学生的兴趣,触动学生的内心情感,引入新课2、回忆已学知识并联系资料,理解传说与历史间的关系情感、态度与价值1、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热爱历史的情感2、了解华夏族形成历史,培养崇敬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的情感3、体会以禹为代表的远古居民的优秀品行,培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信心和决心,进一步确立科学的人生价值观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突破重点:1、农业起源的传说和华夏族的形成2、禹治理水的方法及其可贵的品行3、"禅让"的含义和实质难点1、部落、部落联盟的构成和性质以�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0.90 元
- 页数:3 页
- 大小: 33.000 KB
- 时间: 2022-11-13
-
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汉武帝时期政治、思想、经济方面巩固大一统的主要措施。(2)认识汉武帝是汉朝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他从政治、思想、经济等方面巩固大一统的局面,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2.过程与方法(1)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学会利用教科书,提取教科书和其他资料中的有效历史信息。(2)通过参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历史短剧的表演、课堂讨论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加深对历史知识的了解,并增强历史想象力。(3)通过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训练,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打好学习历史的基本功。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汉武帝的大一统不仅是西汉强盛的顶点,也是中国封建时代的第一个鼎盛局面;它对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0.90 元
- 页数:5 页
- 大小: 32.000 KB
- 时间: 2022-11-13
-
课题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学习目标】1.能说出夏、商、西周时期青铜器的代表作和特点,主要出土地;什么是甲骨文,如何发现,主要出土地,有什么特点和意义。2.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到我国夏、商、西周时期的奴隶制文明辉煌灿烂,源远流长,一脉相承,体现了我国古代文明具有极其强大的生命力。走近奴隶生活,深切感受奴隶制文明的本质。3.树立民族自豪感,为弘扬中华文化而努力!【学习重难点】1.重点:青铜器的高超工艺;甲骨文的特点。2.难点:深切感受奴隶制文明本质。【课型】问题探究课课时1课时导学流程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提升质疑评价总结归纳(重点知识实例指导)媒体应用设计二次修订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由中央电视台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联合主办,于2013年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CCTV-1)和中央电视台科教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0.90 元
- 页数:3 页
- 大小: 40.500 KB
- 时间: 2022-11-13
-
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对“商汤灭夏”的讲解指导学生用对比的方法去分析原因,从而培养学生比较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结合教科书上的图画,进行形象直观教学,由学生看图说文,提高他们的观察想象能力。过程与方法:1.禹传启,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我国由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夏朝建立的时间、国家机构;夏桀的暴政;商汤灭夏;盘庚迁殷;商朝统治区;武王伐纣的经过、性质;西周分封制的内容及作用;国人暴动,西周的灭亡,东周的建立。2.通过分组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经历搜集整理资料、制作示意图、编写和表演历史剧、讲故事的过程,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通过抒发感想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通过制作比较表、分组讨论等方法�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0.90 元
- 页数:5 页
- 大小: 22.500 KB
- 时间: 2022-11-13
-
《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掌握夏、商、西周三代更替的基本史实。2.知道商汤灭夏、盘庚迁殷、武王伐纣、牧野之战、国人暴动等史实。3.理解分封制的含义和作用。4.掌握夏桀、商纣王、周厉王的暴政,分析国家衰亡的原因。【教学重难点】重点: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西周的分封制;难点:西周的分封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课件展示嫦娥奔月图片,设问:上面三幅图描绘的嫦娥奔月的故事,据说嫦娥和后羿是夏朝时的著名人物。你知道夏朝经历了多少年,夏朝之后又紧接着哪两个朝代,他们是如何更替的?下面我们就通过本课来学习这些内容。(二)讲授教学:1、演示课件:展示本课子目,学习目标,明确学习任务。2、自主探究:翻书引导生浏览全文,思考以下问题:•学习思考一:•夏朝的建立�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0.90 元
- 页数:2 页
- 大小: 44.000 KB
- 时间: 2022-11-13
-
人教版(2016)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动荡的春秋时期》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道与了解1.知道东周的概念。2.说出铁农具和牛耕在我国出现的时间。3,指出王室衰微的表现。4,结合地图指出主要诸侯国的名称及地理位置。5,讲述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首的故事。(二)理解与运用1,分析铁农具、牛耕出现的历史意义。2,分析诸侯争霸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三)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春秋时期的典故欣赏君王胸怀宽广的人物风采。2,尝试归纳从青铜器中全面、准确、有效地获取历史信息的方法,养成爱护文物的习惯。教学内容分析本课主要学习三个内容: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王室衰微、诸侯争霸。三个内容是因果相连的递进关系。运用唯物史观的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能科学地阐释和理解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0.90 元
- 页数:2 页
- 大小: 42.000 KB
- 时间: 2022-11-13
-
1《中国历史》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道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能力目标:通过概念阐述、材料研读,理解和认知各派学说的主要观点,学会归纳知识的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通过了解孔子和战国诸子百家对后世及世界文化的深远影响,增进民族自豪感;联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传统文化的价值,培养弘扬传统文化的意识。【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重点】孔子和儒家学说;百家争鸣。【教学难点】理解“百家争鸣”对后世的深远影响。【教学方法】启发法、探究法、讨论发【教具准备】ppt课件、学生充分阅读教材,《论语》部分章节,诸子百家的资料;设计好活动的环节和时间控制的预案。【教学过程】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0.90 元
- 页数:3 页
- 大小: 50.000 KB
- 时间: 2022-11-13
-
《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教学设计教材内容:本课主要学习四块内容: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商汤灭夏、武王伐纣和西周的分封制,彼此之间是以历史事件的时间为序,反映了夏、商、西周三代的兴衰和更替,是历史的渐进发展过程,构成了本课的主线索。教学目标:1、了解夏、商、西周三代更替的基本史实,了解西周分封制的内容和作用,初步理清历史发展的线索。2、阅读《史料研读》和《相关史事》内容,了解史实;识读西周等级示意图,认识分封制。3、初步认识、理解朝代兴衰和更替的规律,帮助学生认识到人心所向是朝代更替的规律。教学重点: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西周的分封制教学难点:西周的分封制教学过程:一、导入:复习导入,首先用时间轴的方式,帮助学生梳理第一单元基本线索,为本课打下基础。二、新授�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0.90 元
- 页数:2 页
- 大小: 15.317 KB
- 时间: 2022-11-13
-
第9课秦统一全国课标要求:知道秦朝的建立及统一。熟记秦朝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一的措施。教学内容分析:秦的统一,符合我国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第一次也是真正意义上在中国历史上完成了统一,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局面。秦统一后,秦始皇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军事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这些对统一的封建国家的巩固和经济文化的发展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秦的措施几乎囊括了我国封建社会各个不同时期所例行的诸多方面:如郡县制的推广,文字、货币、度量衡的统一等。因此,学习好本课内容对今后学习我国不同时期的历史情况将有很好的启迪。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教师教学中要注重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注意展示给学生更多的历史背景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0.90 元
- 页数:6 页
- 大小: 41.000 KB
- 时间: 2022-11-13
-
大变革的时代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掌握:铁农具和牛耕的广泛使用,都江堰水利工程;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封建制度的建立和封建社会的形成。2.通过学习社会制度的根本性变化,提高学生解释历史现象的能力,同时提高其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二、过程与方法:运用理论解释现象: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制度之所以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是因为当时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改变旧的生产关系,引起一系列重大的改革变法。归纳整理: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广泛使用的情况。抓住本质:商鞅变法的背景和目的、内容和作用。人物评价:商鞅和李冰等人的历史功过。三、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改革是时代的需要,勇于投身改革的人,定会受到后世崇敬;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才是进步的,反之则是保守、反�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0.90 元
- 页数:3 页
- 大小: 221.000 KB
- 时间: 2022-11-13
-
1第9课《秦统一中国》教案学习目标1.了解秦统一六国的基本情况,记住秦统一中国的时间,都城及最高统治者的称号。2.通过情景模拟——秦统一后征收赋税情景,培养学生于具体历史场景中,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3.通过对统一的理解,让学生认识统一对人民生活的重要性,从而让学生产生感情共鸣。学习重点:秦的统一及其意义;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及作用。学习难点:秦王朝的性质与特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过程及其内容;度量衡的统一。学习方法导读法、讨论法、问题探究法多法结教具准备多途径资料,多媒体课件;学习过程导入新课:请大家欣赏一部电视剧的片头曲,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在《古风》中的诗句:“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它叙述了秦灭六国,统一全国的气势。秦是如何灭六�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0.90 元
- 页数:5 页
- 大小: 46.000 KB
- 时间: 2022-11-13
-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推恩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盐铁官营等一系列巩固大一统的措施。2、过程与方法:从引导学生阅读《汉初中央和封国力量对比》对比图表入手,结合相关历史记载,逐次分析分析汉武帝所采取的相关措施。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知汉武帝为巩固国家统一所做的努力,认识维护和巩固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永恒的任务。教学重点:“推恩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盐铁官营等一系列巩固大一统的措施教学难点:理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对汉朝巩固大一统的作用和深远的意义教学方法:点拨、指导、小组互助合作课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课前准备:教师下发导学稿,学生根据导学稿知识体系进行预习,完成填空题;搜集有关汉武帝的故事,课堂分享。教学过程:一、认定目标,情境导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0.90 元
- 页数:4 页
- 大小: 33.000 KB
- 时间: 2022-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