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教学设计-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上册.doc,共(3)页,40.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662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课题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学习目标】1.能说出夏、商、西周时期青铜器的代表作和特点,主要出土地;什么是甲骨文,如何发现,主要出土地,有什么特点和意义。2.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到我国夏、商、西周时期的奴隶制文
明辉煌灿烂,源远流长,一脉相承,体现了我国古代文明具有极其强大的生命力。走近奴隶生活,深切感受奴隶制文明的本质。3.树立民族自豪感,为弘扬中华文化而努力!【学习重难点】1.重点:青铜器的高超工艺;甲骨文的特点。2.难点:深切感受奴隶制文
明本质。【课型】问题探究课课时1课时导学流程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提升质疑评价总结归纳(重点知识实例指导)媒体应用设计二次修订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由中央电视台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联合主办,于2013年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C
CTV-1)和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CCTV-10)播出。节目邀请国内语言文化专家担任裁判和解说,央视著名播音员轮番担任读词主考官,从32支参赛代表队中,决出一名年度汉字听写冠军。随着电自学指导(内容学法时间)互动策略(
内容学法时间)展示方案(内容学法时间)认真阅读课文2遍,结合本课学习要点进行自主学习,把基础知识在课本上做好标记,并完成下列题目。(10分钟)1.青铜器相比较与石器有哪些优点?2.青铜器的发展过程,说出挑战与冲刺:小组长组织组员完成下列问题(10分钟)1.
结合课本与图册,认识这一时期青铜器的特点?感受青铜文明的一脉相承,源远流长。2.甲骨文的发现有什么重要意义?(10分钟)方案一:动脑筋夏商西周时期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和商业都非常繁荣,为什么被称为“灿烂的青铜文明”?方案二:辩论(感受奴隶制文明本质)有位著名考古学家说:“商代文化实在是一个灿
烂的文明。”对话:男孩:我认为考古学家说得工整美观的字迹是你的第二张脸!(5分钟)通过本课学习:我知道了:我学会了:我认为:二.课堂演练(5分钟)ppt夏、商、西周时期青铜器的代表作及主要出土地。(记得用图册哦)3.什么是甲骨文,今天的汉字与甲骨文有什么渊源?想想它的创制过程?如何发现的?主要
出土地在哪里?(记得用图册哦)【史海拾贝】“鼎”是古代贵族烹饪、祭祀用的器具,一般为圆形,多为三足两耳,也有四足两耳。西周时,以所用鼎的大小及多少代表贵族的身份等级。《公羊传》何休注云:“天子九鼎,诸侯七,大夫五,元士三。”“鼎”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你知道哪
些与鼎有关的成语呢?(一言九鼎、人声鼎沸、三足鼎立、大名鼎鼎、革故鼎新等)很对。这是祖国历史上的一个光辉时代。女孩:不对!那时候多么残酷,奴隶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有什么好?1.我国最早的青铜器出现于()2.我国青铜文明的
灿烂时期是()3.下列器具中,不属于夏、商、西周的人们使用过的是()A.青铜器B.玉器C.陶瓷器D.铁器4.迄今为止发现的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青铜器是()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在“提笔忘字”现象越发严重的今天,该节目寓意唤醒更多的人对文字基本功的掌握和对汉
字文化的学习。正如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总监金越介绍——“这不是一个秀场,呈现出来的状态可能非常单纯、简朴,但却可以吸引观众在电视机前同步参与,在游戏中学习知识、领略汉字之美。”《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宣传语
是“书写的文明传递,民族的未雨绸缪”。2015年6月12日,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获得第21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最佳综艺栏目。教学反思青铜工艺始于原,发展于夏灿烂商,丰富西周有讲究。(歌诀记忆)青铜工艺很精湛,青铜故里美名传。四羊方尊司母戊,方尊奇特巨鼎戊。四
川广汉三星堆,青铜立人很神气。西周岐山毛公鼎,毛公辅周革弊政!夏、商、西周奴隶制文明灿烂辉煌,源远流长,一脉相承,表明我国古代文明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同时也能感知奴隶制文明是建立在奴隶悲惨命运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