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4课 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教学设计-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上册.doc,共(2)页,44.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662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掌握夏、商、西周三代更替的基本史实。2.知道商汤灭夏、盘庚迁殷、武王伐纣、牧野之战、国人暴动等史实。3.理解分封制的含义和作用。4.掌握夏桀、商纣王、周厉王的暴政,分析国家衰亡的原因。【教学重难点】重点:夏朝的建
立与“家天下”西周的分封制;难点:西周的分封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课件展示嫦娥奔月图片,设问:上面三幅图描绘的嫦娥奔月的故事,据说嫦娥和后羿是夏朝时的著名人物。你知道夏朝经历了多少年,夏朝之后又紧接着哪两个朝
代,他们是如何更替的?下面我们就通过本课来学习这些内容。(二)讲授教学:1、演示课件:展示本课子目,学习目标,明确学习任务。2、自主探究:翻书引导生浏览全文,思考以下问题:•学习思考一:•夏朝的建立者是谁?建立于哪一年?有什么意义?•学习思考二:继承方式是什么
?夏朝的国家机构是什么?•学习思考三:•夏桀的暴行有哪些?夏朝的灭亡说明了什么道理?•学习思考四:商朝建立者、建立的时间是?定都哪里?后迁都至?学习思考五:牧野之战发生的时间、地点、结果分别是什么?•学习思考六:•西
周为什么要实行分封制?分封了哪些人做了诸侯?分封的诸侯与周天子之间的关系如何?分封制的效果如何?•学习思考七:•西周是什么时候灭亡的?西周衰亡的主要原因?平王东迁的时间?(三)合作探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
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
。„„是谓小康。——《礼记》(1)材料一讲的是哪一个时期?材料二讲的是哪一个时期?(2)这两个时期有什么不同?2、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为什么会取得胜利?(小组讨论)3、夏桀奢侈残暴,夏亡;商纣荒淫残暴,商灭;周厉王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国人暴
动;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犬戎攻破镐京,西周灭亡。从以上夏商西周的灭亡我们能得到什么启示?(小组讨论)(四)小结:列表总结本课内容(找两名学生上黑板演示)朝代都城开始时间开国君主末代君主重要事件夏商西周(五)检测:见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