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糖的检验与临床意义➢1、糖酵解途径:(糖的无氧氧化)概念:在无氧情况下,葡萄糖分解生成乳酸的过程。➢1分子的葡萄糖通过无氧酵解可净生成2个分子三磷酸腺苷(ATP),这一过程全部在胞浆中完成。一、糖代谢简述➢2、糖的有氧氧化途径:概念:葡萄糖在有氧条件下彻底氧化成水和二氧化碳的过程,是糖氧化提供能量的主要方式。第一阶段--胞液反应阶段:从葡萄糖到丙酮酸第二阶段--线粒体中的反应阶段(1)丙酮酸经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氧化脱羧生成乙酰CoA(2)三羧酸循环:在这个循环中几个主要的中间代谢物是含有三个羧基的柠檬酸,所以叫做三羧酸循环,又称为柠檬酸循环;或Krebs循环。三羧酸循环是三大营养素(糖类、脂类、氨基酸)的最终代谢通路,又是糖类、脂类、氨基酸代谢联系的枢纽。(3)氧化磷酸化:1个分子的葡萄糖彻底氧化为CO2和H2O,可生成36或38个分子的ATP。一、糖代谢简述➢3、磷酸戊糖途径是葡萄糖-6-磷酸经代谢产生NADPH和核糖-5-磷酸的途径。在胞浆中进行,存在于肝脏、乳腺、红细胞等组织。一、糖代谢简述➢4、糖原的合成分解途径:糖原是动物体内糖的储存形式,主要分为肝糖原和肌糖原,糖原是可以迅速动用的葡萄糖储备。➢5、糖异生:概念:由非糖物质转变为葡萄糖的过程称为糖异生。是体内单糖生物合成的唯一途径。肝脏是糖异生的主要器官,长期饥饿、酸中毒时肾脏的异生作用增强。一、糖代谢简述(二)血糖的来源与去路➢血糖恒定的主要意义是保证中枢神经的供能。脑细胞所需的能量几乎完全直接来自血糖。➢血糖浓度之所以能维持相对恒定,是由于其来源与去路能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一、糖代谢简述➢1.血糖来源(1)糖类消化吸收:食物中的糖类消化吸收入血,这是血糖最主要的来源。(2)肝糖原分解:短期饥饿后,肝中储存的糖原分解成葡萄糖进入血液。(3)糖异生作用:在较长时间饥饿后,氨基酸、甘油等非糖物质在肝内合成葡萄糖。(4)其他单糖的转化。一、糖代谢简述➢2.血糖去路(1)氧化分解:葡萄糖在组织细胞中通过有氧氧化和无氧酵解产生ATP,为细胞代谢供给能量,此为血糖的主要去路。(2)合成糖原:进食后,肝和肌肉等组织将葡萄糖合成糖原以储存。(3)转化成非糖物质:转化为甘油、脂肪酸以合成脂肪;转化为氨基酸以合成蛋白质。(4)转变成其他糖或糖衍生物,如核糖、脱氧核糖、氨基多糖等。(5)血糖浓度高于肾糖阈时可随尿排出一部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15.00 元
- 页数:27 页
- 大小: 476.500 KB
- 时间: 2023-05-24
-
血糖监测的临床应用肾病内分泌科杨玲血糖监测是糖尿病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结果有助于评估糖尿病患者糖代谢紊乱的程度,制定合理的降糖方案,同时反映降糖治疗的效果并指导治疗方案的调整前言➢毛细血管血糖监测(CBGM)➢连续监测3天血糖的动态血糖监测(CGM)➢反映2-3周平均血糖水平的糖化血清白蛋白(GA)➢测定反映2-3个月平均血糖水平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临床血糖监测的方法毛细血管血糖监测(CBGM)自我血糖监测(SMBG)与ADA、IDF和NICE的推荐一致,新的指南建议所有患者进行SMBG。对于接受胰岛素治疗的患者,SMBG可减少糖尿病相关终点事件;对于非胰岛素治疗的T2DM患者,SMBG地位仍需研究医院内血糖监测方法多通过POCT完成以便可尽早处理,但需注意POCT法仅用于血糖监测而不可用于诊断。院内需在血糖仪的精确度和抗干扰性、操作人员培训与考核、操作规程及制度制定、质量控制方面进行严格要求毛细血管血糖监测的作用•最基本的评价血糖控制水平的手段•反映实时血糖水平,评估餐前和餐后高血糖以及生活事件(锻炼、用餐、运动及情绪应激等)和降糖药物对血糖的影响,有助于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生活方式干预和优化药物干预方案,提高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管理、按需调整行为及药物干预、及时向医务工作者咨询的手段,从而提高治疗的依从性•及时发现低血糖毛细血管血糖监测的作用•国际多个指南均强调,糖尿病综合管理和教育的组成部分,建议所有糖尿病患者都进行SMBG,患者更好地了解自己的疾病状态,并达到一种积极参与糖尿病管理的状态•胰岛素治疗的患者中应用SMBG能改善代谢控制、并可能减少糖尿病相关终点事件•但对于非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SMBG在糖尿病综合管理中的地位尚未达成共识,需要进一步研究治疗方案指南未达标(或治疗开始时)已达标胰岛素治疗CDS(2010)≥5次/天2~4次/天ADA(2010)多次注射或胰岛素泵治疗:≥3次/天1~2次注射:SMBG有助于血糖达标,为使餐后血糖达标应进行餐后血糖监测非胰岛素治疗IDF(2009)每周1~3天,5~7次/天(适用于短期强化监测)每周监测2~3次餐前和餐后血糖CDS(2010)每周3天,5~7次/天每周3天,2次/天ADA(2010)(包括医学营养治疗者)SMBG有助于血糖达标,为使餐后血糖达标应进行餐后血糖监测表1各类指南对毛细血管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20.00 元
- 页数:43 页
- 大小: 1.701 MB
- 时间: 2023-05-24
-
血糖平衡调节医学2010~2014年全国课标卷及多省市关于血糖平衡调节出题情况年份20102011201220132014课标卷30/1031/10江苏25/630/9山东24/924/925/9广东27/1624/61/62/6福建4/61/64/6命题趋势:1.血糖平衡调节在高考题中出现频率明显增加2.考查形式多变,多以生活实例如糖尿病为载体进行考查,包括文字信息类、坐标曲线类、实验设计类等多种考查形式3.题型由客观题逐渐向主观题过度,分值也在逐渐增加因此,有专家预测血糖平衡调节在2015年高考备考中依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点2血糖平衡调节医学【考纲要求】血糖调节(Ⅱ)【复习目标】1、正确阐述血糖平衡的调节方式2、运用建构模型的方法建立血糖平衡调节的模型3、解释糖尿病发病原因并了解糖尿病症状及治疗方法4、通过分析近年高考题归纳考点,总结做题规律、方法与技巧3血糖平衡调节医学考点一血糖的平衡(3大来路和3大去路)主要来路:主要去路:食物中的糖类氧化分解链接知识延伸1、24血糖平衡调节医学考点二血糖平衡的调节胰脏(胰腺)分泌胰岛素的β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的α细胞分泌胰液的腺泡细胞胰岛5血糖平衡调节医学激素作用效果调节机制胰岛素降血糖(唯一)(三促进两抑制)胰高血糖素升血糖(两促进)肾上腺素升血糖(两促进)参与血糖平衡调节的三种激素的作用①促进葡萄糖氧化分解②促进糖原的合成③促进葡糖糖转化为脂肪等非糖物质④抑制肝糖原的分解⑤抑制非糖物质转化成血糖①促进肝糖元分解;②促进脂肪等非糖物质转变为血糖①促进肝糖元分解;②促进脂肪等非糖物质转变为血糖6血糖平衡调节医学血糖浓度升高血糖浓度降低胰岛素分泌增加胰岛B细胞胰岛A细胞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肾上腺素下丘脑某区域肾上腺下丘脑另一区域(+)(-)血糖平衡的调节模型链接知识延伸3、4、57血糖平衡调节医学考点三糖尿病的相关知识尿糖>1.6g/L主要症状:“三多一少”:即“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少”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即Ⅰ型糖尿病)病人有胰岛B细胞破坏,引起胰岛素绝对缺乏,病人需注射胰岛素以维持生命胰岛素抵抗型糖尿病(即Ⅱ型糖尿病)病人体内分泌出的胰岛素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与受体的结合少),病人通过口服降糖药物进行治疗分类链接知识延伸68血糖平衡调节医学体验高考查漏补缺1.传统文字型2.坐标曲线型3.结构图或模式图型4.实验设计型5.文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15.00 元
- 页数:23 页
- 大小: 3.397 MB
- 时间: 2023-05-24
-
血吸虫病医学知识▪定义:日本血吸虫病是日本血吸虫寄生于门静脉系统所引起的疾病▪感染方式:由皮肤接触含尾蚴的疫水而感染。▪病变部位:肠道、肝脏▪主要的临床表现:急性期、慢性期、晚期概述2血吸虫病医学知识病原学▪日本血吸虫雌雄异体,常合抱在一起,寄生在门静脉系统,主要在人体肠系膜下静脉内。存活时间平均为4~5年,长者达10~20年。▪从童虫发育为成虫产卵,约1月左右。▪在日本血吸虫生活史中,人是终宿主,钉螺是必须的唯一中间宿主。雌虫位于雄虫抱雌沟内的雌雄合抱视图3血吸虫病医学知识病原学腹吸盘生殖器抱雌沟头部尾部4血吸虫病医学知识生活史1、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2、虫卵在水中发育孵出毛蚴3、毛蚴侵犯中间宿主钉螺4、毛蚴→母胞蚴→子胞蚴→尾蚴5、尾蚴在水中侵入人体皮肤粘膜6、尾蚴随血流达肝脏虫卵随粪便体外水中毛蚴钉螺体内侵入人体皮肤粘膜毛蚴母胞蚴子胞蚴尾蚴随血流达肝脏发育成虫产卵5血吸虫病医学知识中间宿主钉螺(Linusglobosus)6血吸虫病医学知识流行病学日本血吸虫流行区:中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日本等。国内,根据不同地理环境、钉螺分布和流行病学特点分3型:1.湖沼型2.水网型3.山丘型●传染源主要是受感染的人和动物。动物:牛、猪、鼠。●传播途径必须具备三个条件1.粪便入水2.钉螺孳生3.接触疫水●易感人群人普遍易感。以农民、渔民最多,与接触疫水有关。夏季为感染高峰。集体感染后呈暴发流行。感染后有部分免疫力。7血吸虫病医学知识发病机制▪血吸虫尾蚴、幼虫、成虫、虫卵对宿主可引起一系列免疫反应。▪虫卵是引起宿主免疫反应的主要因素,由含有毛蚴的虫卵,通过卵壳上微孔释放可溶性虫卵抗原,使T淋巴细胞致敏,释放各种淋巴因子,吸引大量大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等,形成虫卵性肉芽肿。▪血吸虫病引起肝纤维化是在肉芽肿基础上产生的。8血吸虫病医学知识病理解剖▪基本的病理改变:虫卵肉芽肿反应▪但每个发育阶段均可造成人体损害▪病变部位:以肝脏和结肠最显著9血吸虫病医学知识病理解剖▪结肠病变▪主要在直肠、乙状结肠与降结肠。右侧结肠及阑尾也常累及。▪急性期病变为黏膜充血、水肿、黏膜下层有堆积的虫卵结节,溃破后形成浅表溃疡,排出脓血便;▪慢性期由于纤维组织增生,肠壁增厚,可引起息肉样增生与结肠狭窄、肠系膜增厚与缩短、大网膜缠结成团等病变。10血吸虫病医学知识病理解剖▪肝脏病变▪早期肝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15.00 元
- 页数:30 页
- 大小: 524.351 KB
- 时间: 2023-05-24
-
血细胞主题医学知识血液血浆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2血细胞主题医学知识如下图,将新鲜的血液分别放入A、B、C、D四支试管中,其中A、B试管中加入抗凝剂,C、D试管中不加任何物质,静置24小时后,其中正确的图示是()B3血细胞主题医学知识红细胞遇到血浆凝集不凝集4血细胞主题医学知识显微镜下红细胞的正常现象显微镜下红细胞的凝集现象5血细胞主题医学知识6血细胞主题医学知识一血量与输血●成年人的血量约4000ml,约占体重的7%~8%●献血200~300毫升不会影响健康●一次失血超过800~1000毫升,出现头晕、心跳、眼前发黑等症状;●一次失血超过1200~1500毫升,有生命危险7血细胞主题医学知识一、血型的发现1、发现者:1900年,[奥地利]兰德斯坦纳2、ABO血型:A型、B型、AB型、O型8血细胞主题医学知识红细胞凝集原A型凝集原B型凝集原血清凝集素抗A凝集素抗B凝集素红细胞红细胞凝集成团10血细胞主题医学知识血型凝集原(红细胞)凝集素(血清)AA抗BBB抗AO无抗A和抗BABA和B无A型标准血清(抗B)B型标准血清(抗A)血型ABOAB11血细胞主题医学知识病人A型标准血清B型标准血清血型赵凝集不凝集B钱凝集凝集AB孙不凝集不凝集O李不凝集凝集A12血细胞主题医学知识二、同型输血O型A型A型AB型AB型B型B型O型输血原则: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万能供血者万能受血者13血细胞主题医学知识下面三种患者应分别给他们输入什么血液成分:1、大面积烧伤的患者2、严重贫血患者3、某些出血性疾病患者应输入血浆应输入浓缩的红细胞悬液应输入浓缩的血小板悬液或含凝血物质的血浆14血细胞主题医学知识资料一:小刘是一名年满十八岁的大学生,每次看到班上同学献血,他也很想加入到这个行列中,但他的母亲不让,认为献血会伤元气,而且会造成贫血。15血细胞主题医学知识你是怎样看待献血与身体健康的关系的?16血细胞主题医学知识17血细胞主题医学知识长期坚持适量献血的人,体内新鲜的血细胞含量明显高于未献血者,其精力更充沛,身体更健康.资料二:菲律宾前总统拉莫斯于1997年3月第41次无偿献血,以此作为69岁的生日纪念,他常说:“献血使自己更显年轻。”18血细胞主题医学知识参加无偿献血可以享受免费用血:参加无偿献血的人可以拿到一本献血证,当献血者本人需要临床用血时,可以按下列规定享受用血优惠:(一)献血者累计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15.00 元
- 页数:23 页
- 大小: 587.002 KB
- 时间: 2023-05-24
-
中国血压测量指南(2011年版)各国血压测量指南或建议◼美国心脏病学会(AHA,2005)◼欧洲高血压学会(ESH,2003,2005)◼日本高血压学会(JSH,2003)中国血压测量指南2011年版中国高血压联盟、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及中华高血压杂志联合组成“中国血压测量工作组”,组织全国高血压及心血管专家、血压计研发专家和基层防治专家,经多次讨论和修改,历时4年制定而成。权威性、操作性强、重点突出指南的内容◼血压测量基本技术◼诊室血压测量(OBPM)◼动态血压监测(ABPM)◼家庭血压测量(HBPM)◼研究与展望-“中国血压测量指南”中华高血压杂志2011;19(12):1101-1115血压测量基本技术要点◼血压测量是高血压诊断和分级及疗效评估的基本手段。规范操作、准确测量血压是高血压诊断、分级及疗效评估的关键。◼血压测量三种方法:OBPM、ABPM、HBPM。◼使用合格的血压计:台式水银血压计、电子血压计、动态血压计。◼台式水银血压计每半年校准1次,电子血压计、动态血压计均应经过国际标准验证,常用的国际标准有ESH、BHS和AAMI。我国推荐应用ESH标准。血压测量基本技术要点◼应了解影响血压测量准确性的有关因素(受测者的准备、体位、上臂位置、臂间血压差异,袖带大小、位置、松紧,充放气速度,测量次数,尾数偏好等)。◼关注特殊人群血压测量:老年人、少儿、心律失常、肥胖、妊娠妇女等。OBPM要点◼常规OBPM是目前高血压诊断、分级和指导治疗的最常用的标准方法。◼OBPM常用的血压计有台式水银血压计;有条件的可用医用自动电子血压计。◼严格按照标准规范测量血压;不同体位、左右上臂、上下肢血压均存在一定差异。◼踝臂血压指数<0.9作为下肢动脉疾病诊断标准。OBPM要点◼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作为高血压诊断阈值。◼一般高血压患者降压治疗的目标值<140/90mmHg,一般高危患者目标值<130/80mmHg,老年高血压患者收缩压<150mmHg。ABPM要点◼ABPM是通过仪器自动间断性定时测量日常生活状态下血压的一种检测技术。可较客观地反映血压的实际水平与波动状况。◼ABPM的用途:-高血压的诊断与评估;-诊断白大衣性高血压;-检测隐蔽性高血压;-检查评估难治性高血压的原因;-评估血压升高程度、血压晨峰、短时血压变异和昼夜节律。ABPM要点-评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15.00 元
- 页数:33 页
- 大小: 209.489 KB
- 时间: 2023-05-24
-
血压测试仪医学模板❖帕金森病(Parkinson’sdisease,PD)又称震颤性麻痹,主要病理改变是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和路易小体形成,以静止性震颤、运动减少、肌强直和体位不稳为主要临床特征本病多发生于50-6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但在遗传分型中也有家族性和少年性帕森病。❖帕金森综合征:是临床上神经科医生常用的诊断概念,特指各种(脑血管病、脑动脉硬化、感染、中毒、外伤、药物以及遗传变性等)造成的以运动迟缓为主的一组临床症候群,主要表现为震颤、肌僵直、运动迟缓和姿势不稳等。包括原发性帕金森病、帕金森叠加综合征、继发性帕金森综合征和遗传变性病性帕金森综合征。生活和劳动力均丧失,可以站立,稍可步行生活自理,劳动力丧失姿势反应正常IV级:明显姿势反应异常III级:轻度姿势反应异常II级:两侧肢体和躯干症状I级一侧症状,轻度功能障碍V级:帮助起床,限于轮椅生活帕金森病情分级:V级最重,I级最轻本病的病因未明,发病机制复杂。主要的病因学说:❖(1)多巴胺(DA)学说(公认)❖(2)兴奋性神经毒性学说❖(3)氧自由基学说❖(4)线粒体功能障碍学说帕金森病:锥体外系统(黑质-纹状体)多巴胺/乙酰胆碱神经功能失调1年龄老化本病多见于老年人,60岁以上人口患病率高达1%,40岁以前发病者甚少。2环境因素流行病学调查长期接触杀虫剂、除草剂或某些工业化学产品等可能是PD发病的危险因素.3遗传因素本病在一些家族中呈聚集现象,有报道10%左右的PD病人有家族史.❖药物治疗:❖主要在提高脑内多巴胺的含量及其作用以及降低乙酰胆碱的活力,多数患者的症状可因而得到缓解,但不能阻止病变的自然进展。现多主张当患者的症状已显著影响日常生活工作表示脑内多巴胺活力已处于失代偿期时,才开始投药,早期尽量采取理疗,体疗等方法治疗为宜。❖(一)抗胆碱能药:安坦、苯甲托品等❖(二)多巴胺能药:左旋多巴、美多芭❖(三)多巴胺能受体激动剂:❖(四)其他:金刚烷胺,能加强突触前合成和释放多巴胺,减少多巴胺的重吸收,尚有抗胆碱能作用(❖手术治疗分离型脑起搏器又称经颅磁电刺激术,由孙国安教授研究成功,是中国人自己发明的可在体外充电的脑起搏器,科技成果通过专家论证和鉴定,给予高度评价,建议临床推广应用,目前已在威海国安医院临床应用。❖尚在探索中的帕金森基因治疗震颤震颤多自一侧上肢手部开始,以拇指、食指和中指的掌指关节最为明显,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15.00 元
- 页数:25 页
- 大小: 2.277 MB
- 时间: 2023-05-24
-
血液般检验医学知识主要内容:红细胞常规检查白细胞常规检查血小板常规检查自动血细胞分析全血细胞检测的分析及临床应用2血液般检验医学知识关联知识血液组成:全血:血浆:水(90%)、蛋白质(6.5~8.5%)、低分子物质(2%)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3血液般检验医学知识血液的生理功能:•营养•运输•缓冲•形成胶体渗透压调节血管内外水分分布•参与机体免疫功能•参与机体凝血和抗凝血4血液般检验医学知识红细胞检查一、红细胞计数(redbloodcellcount,RBC)及血红蛋白(hemoglobinconcentration,Hb)测定:5血液般检验医学知识红细胞基础理论红细胞来源、生成、寿命及衰亡:造血干细胞—红系祖细胞—原红细胞—早幼红细胞—中幼红细胞—晚幼红细胞—网织红细胞—成熟红细胞—衰亡红细胞珠蛋白衰亡的红细胞—铁参与再造血胆色素参与胆红素代谢6血液般检验医学知识血红蛋白组成和结构血红蛋白=珠蛋白+亚铁血红素含4条肽链1个亚铁+4个卟啉7血液般检验医学知识红细胞生理机能红细胞生理机能与正常红细胞形态特点有关红细胞的双凹盘状(周边部厚,中心部薄)的结构适合于完成其作为呼吸载体的生理功能(大小:6um)•每个红细胞内约含2.8亿个血红蛋白分子•每克血红蛋白可携氧1.34ml8血液般检验医学知识血红蛋白及红细胞生成调节:•促红细胞生成素•激素•维生素、叶酸•铁•红细胞自身调节9血液般检验医学知识红细胞及贫血检查内容量的检查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测定Hb血球压积HCT平均RBC容积MCV平均RBC血红蛋白量MCH10血液般检验医学知识•质的检查平均RBC血红蛋白浓度MCHCRBC体积分布宽度RDWRBC形态•其它有关检查网织RBCRet11血液般检验医学知识(一)概述1.定义:RBC指单位体积(每升)血液内的红细胞数量。Hb指单位体积血液中所含血红蛋白的量。2.方法:(1)红细胞计数手工法:取样稀释计数计算仪器法:阻抗分析或激光分析12血液般检验医学知识用等渗稀释液将血液稀释一定倍数,用计数池计数一定体积范围的红细胞数,并换算得每升血液中的红细胞数。13血液般检验医学知识(2)血红蛋白测定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法(HiCN法):取样加转化液(溶血、转化)比色血液在血红蛋白转化液中溶血后,除SHb外各血红蛋白均可被高铁氰化钾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再与CN-结合生成稳定的棕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30.00 元
- 页数:108 页
- 大小: 6.075 MB
- 时间: 2023-05-24
-
血液病的激素治疗专业知识培训◼概述◼糖皮质激素效能的比较◼临床药理◼血液病中的适应症及用法血液病的激素治疗专业知识培训2[概述]肾上腺皮质所分泌激素的总称◼盐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性激素血液病的激素治疗专业知识培训3糖皮质激素效能的比较药名半衰期(分)水盐代谢作用糖代谢作用抗炎作用抗风湿作用等效剂量(mg)可的松(Cortison)300.80.80.81.025氢化考的松(Hiplrocotison)901.01.01.01.020强的松(Predinsine)600.63.53-445强的松龙(Predisondone)2000.643-555甲基强的松龙(Nethypredison)------接近053-554氟强的松龙(Flupredisonlon)------接近0108101.5对氟米松(Parainethoson)------接近01050112倍他米松(Betominethason)------接近03520200.5-0.6地塞米松(Dexamethason)200接近03028-40290.75血液病的激素治疗专业知识培训4皮质激素的临床药理1(一)皮质激素的转运和代谢:药物血浆半衰期生物半衰期分类氢考90分钟8~12h短效Pred60分钟18~36h中效Dex200分钟36~54h长效血液病的激素治疗专业知识培训5皮质激素的临床药理2(二)药理作用:◼对代谢作用◼抗炎作用◼抗过敏和免疫抑制作用◼直接作用于造血◼细胞毒作用◼对骨骼的作用◼其他血液病的激素治疗专业知识培训6皮质激素的临床药理31.对代谢作用:(1)促进糖元异生(2)对蛋白质(3)对脂肪的作用(4)对钠的影响血液病的激素治疗专业知识培训7皮质激素的临床药理42.抗炎作用:(1)阻止急性炎症所致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2)抑制白细胞进入血管内皮渗透毛细血管壁(3)抑制炎症组织释放组胺、5-羟色胺、激肽、前列腺素等介质血液病的激素治疗专业知识培训8皮质激素的临床药理42.抗炎作用:(4)干扰巨噬细胞对抗原的吞噬及吞噬后在单核巨噬系统被消化时释放各种酶⑸抑制纤维母细胞增生,胶原沉积、新毛细血管和疤痕组织形成(6)抗炎不抗菌血液病的激素治疗专业知识培训9皮质激素的临床药理53.抗过敏和免疫抑制作用:(1)排空单核巨噬细胞(2)抑制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3)对淋巴细胞及淋巴系统作用血液病的激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15.00 元
- 页数:34 页
- 大小: 176.567 KB
- 时间: 2023-05-24
-
血液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疗和治疗原则中华内科杂志2017年6月第56卷第6期ChinJInternMed,June2017,Vol.56,No.参照欧洲癌症研究和治疗组织-感染性疾病协作组(EORTC-IDG)和美国真菌病研究组(MSG)标准、美国感染性疾病学会(IDSA)指南及欧洲白血病抗感染委员会(ECIL)等指南,对我国2013年版侵袭性真菌病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进行了再次修订。•结合我国在恶性血液病IFD流行病学的最新研究进展诊断体系分层:确诊临床诊断拟诊未确定•治疗方面按预防治疗、经验治疗、诊断驱动治疗、目标治疗的策略进行分层和修订。中国侵袭性真菌感染工作组2血液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疗和治疗原则侵袭性真菌病定义侵袭性真菌病(invasivefungaldiseaseIFD)系指真菌侵入人体,在组织、器官或血液中生长、繁殖,并导致炎症反应及组织损伤的感染性疾病。3血液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疗和治疗原则IFD学习内容一、流行病学二、诊断标准三、IFD的治疗四、IFD的疗效评估4血液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疗和治疗原则一、IFD流行病学(一)、流行病学特征:•接受化疗的血液恶性肿瘤患者中,确诊和临床诊断IFD的总发生率为2.1%,其中MDS/AML的IFD发生率最高,尤其在诱导化疗期间。•在接受HSCT的患者中,确诊和临床诊断IFD的发生率为7.7%,拟诊IFD发生率为19.0%。•念珠菌和曲霉菌是血液病患者IFD最常见致病菌。•血液病化疗患者IFD的病原菌以念珠菌为主。•有研究报道,确诊和临床诊断IFD且明确病原学的51例HSCT治疗者中,曲霉菌占36例(70.6%),念珠菌占14例(27.5%),毛霉菌仍相对少见。•IFD是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重要死亡原因之一•血液恶性疾病患者接受化疗的总病死率仅为1.5%,确诊和临床诊断IFD患者接受化疗的病死率为11.7%;5血液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疗和治疗原则一、IFD流行病学(二)、IFD危险因素和评估:1、导致IFD的常见因素•(1)疾病因素:基础疾病MDS/AML、疾病初发、复发或未缓解•(2)治疗相关因素:接受aLLo-HSCT、接受治疗出现ANC缺乏,ANC绝对计数(ANC)<0.5×109/L]、重度粒缺ANC<0.1×109/L)和长时间粒缺(粒缺时间持续>10d)、应用免疫抑制剂或移植后出现移植物抗宿主病(G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20.00 元
- 页数:38 页
- 大小: 945.387 KB
- 时间: 2023-05-24
-
-1血氧评估临床应用动脉血气血氧评估常用参数及临床意义和应用-2血氧评估五个环节1、肺通气:大气到肺泡之间的气体交换;2、肺换气:肺泡气与肺毛细血管之间O2和CO2通过弥散进行气体交换;3、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O2与CO2通过肺和体循环转运;4、内呼吸和组织呼吸:O2与CO2在组织毛细血管和组织细胞之间通过弥散进行气体交换;5、细胞的利用O2和产生CO2过程.-3肺泡气氧分压(PAO2)肺泡气的氧分压:【100~102mmHg】肺泡气方程式PAO2=吸入氧分压-1.25×肺泡二氧化碳分压PAO2=PIO2-1.25×PACO2=150-1.25×40=150-50=100mmHg理想状态下:PAO2=PaO2PAO2决定了PaO2上限-4动脉血氧分压(PaO2)PaO2正常范围:【80~100mmHg】由PAO2和肺部结构决定的。正常值随着年龄增加而逐渐减低PaO2=100-0.3×年龄±5【临床意义】PaO2是反映外呼吸状况的指标,反映肺毛细血管的摄氧状况。判断低氧血症:PaO2:<60mmHg~<80mmHg提示轻度低氧血症PaO2:<60mmHg~≥40mmHg提示中度低氧血症PaO2:<40mmHg提示重度低氧血症-5吸入氧分压(PIO2)【PIO2正常值】150mmHg吸入空气后气道内的氧分压,即为吸入氧分压。PIO2=(大气压—饱和水蒸气压力)×吸入空气的氧浓度=(PB-PH2O)×FiO2=(760-47)×21%=150mmHg-6氧合指数(PaO2/FiO2)【氧指数合正常范围】400~500mmHg氧合指数=PaO2/FiO2(100/0.21=480)【临床意义】对于吸高浓度氧的危重病人,氧合指数是首选的低氧血症指数。1、PaO2/FiO2≦300,提示肺气体交换严重障碍,急性肺损伤。2、PaO2/FiO2≦200,是诊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PDS)的标准。也可以作为呼吸功能不全的病情程度和治疗效果的观察指标。但评估伴PaCO2高的低氧血症或P(A-a)O2明显增大的患者应注意。-7PaCO2指标临床意义及应用【PaCO2正常范围】35~45mmHgPaCO2反映肺泡通气状态的重要指标【临床意义】PaCO2血液状况肺的通气状况>45mmHg高碳酸血症通气不足<35mmHg低碳酸血症通气过度-8肺泡气-动脉氧分压差[P(A-a)O2]P(A-a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15.00 元
- 页数:32 页
- 大小: 977.000 KB
- 时间: 2023-05-24
-
血液动力学监测医学知识专题宣讲血液动力学监测概述概念:血流动力学(hemodynamics)是血液在循环系统中运动的物理学,主要过对作用力、流量和容积等方面的因素分析,观察并研究血液在循环系统中的运动情况。血流动力学监测(hemodynamicmonitoring)是指依据物理学的定律,结合生理和病理生理学概念,对循环系统中血液运动的规律性进行定量地、动态地、连续地测量和分析,并将这些数据反馈性地用于对病情发展的了解和对临床治疗的指导。2血液动力学监测医学知识专题宣血液动力学监测的指征复杂的心肌梗塞休克呼吸衰竭心力衰竭高危病人术中或术后的监测和处理3血液动力学监测医学知识专题宣血液动力学监测意义1、提供可靠血液动力学指标,指导治疗。2、评价危重病人器官衰竭程度,并推断其病因。3、有助于需要紧急处理的病理变化。4血液动力学监测医学知识专题宣血液动力学分类1、无创性血液动力学监测2、有创性血液定力学监测5血液动力学监测医学知识专题宣无创性血液动力学监测心电图及心率无创血压测定氧饱和度尿量超声心动图6血液动力学监测医学知识专题宣无创动脉血压(NIBP)动脉压(arterialbloodpressure,BP)即血压是最基本的心血管监测项目。血压可以反映心排出量和外周血管总阻力,同时与血容量、血管壁弹性、血液粘滞度等因素有关,是衡量循环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7血液动力学监测医学知识专题宣无创动脉血压(NIBP)8血液动力学监测医学知识专题宣手动测压法1.摆动显示法(oscillatorymethod)2.听诊法(auscultatorymethod)3.触诊法(palpatemethod9血液动力学监测医学知识专题宣NIBP的优点①无创伤性,重复性好;②操作简单,易于掌握;③适用范围广泛,包括各年龄的病人和拟行各种大小手术的患者;④自动化的血压监测,能够按需要定时测压,省时省力;⑤能够自动检出袖套的大小,确定充气量;⑥血压超过设定的上限或低于下限时能够自动报警。10血液动力学监测医学知识专题宣有创伤性血流动力学监测适应证①各类危重病人和复杂的大手术及有大出血的手术;②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③需行低温和控制性降压的手术;④严重低血压、休克等需反复测量血压的手术;⑤需反复采取动脉血样作血气等测量的病人;⑥需要用血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20.00 元
- 页数:37 页
- 大小: 863.432 KB
- 时间: 2023-05-24
-
血液灌流治疗高脂血症概述•高脂血症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是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通常采用饮食疗法和口服降脂药物治疗。但存在有患者对药物不敏感或者不能耐受。•血液净化技术的应用血液净化技术•胆固醇在血中主要以低密度脂蛋白(LDL)的形式存在,目前公认LDL属于致动脉粥样硬化脂蛋白,其血中水平越高,动脉粥佯硬化的危险性越大。•目前血液净化技术主要针对降低血中LDL水平:•1、多级滤过或脂质过滤•2、免疫吸附•3、肝素诱导LDL沉淀•4、硫酸葡聚糖LDL吸附•5、LDL血液灌流血液净化技术RolfBambauer,etal.LDL-Apheresis:TechnicalandClinicalAspects.ScientificWorldJournal.2012;2012:314283Liposorber-LA15•硫酸葡聚糖吸附Liposorber-LA15•短期治疗效果GordonBR,etal.Treatment.....TheLiposorberStudyGroup.AmJCardiol.1992Oct15;70(11):1010-6.Liposorber-LA15•长期治疗效果Liposorber-LA15•不良事件发生率GordonBR,etal.Long-TermEffectsof.......AmJCardiol.1998Feb15;81(4):407-11DALIsystem•DALI:Directadsorptionoflipoproteins.•吸附器成分:聚丙烯酸酯包被的聚丙烯酰胺•孔径150-200um。聚丙烯酸酯表面阴离子与LDL载脂蛋白B的阳离子结合。•预防低钙、低镁,使用前用含这些离子的溶液6L预充。DrägerLJ,etal.DALI-thefirsthumanwhole-blood...EurJClinInvest.1998Dec;28(12):994-1002DALIsystemDALIsystemDALIsystem•不良事件LiposorberD•基于Liposorber-LA15系统,类似DALI聚丙烯酸酯包被聚丙烯酰胺,LiposorberD利用硫酸葡聚糖共价结合在纤维素膜上。全血灌流。•10例患者,8例qw,2例biw。共93次治疗,7-11次/例。•平均处理血量8218±1472ml,平均时间112±22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15.00 元
- 页数:21 页
- 大小: 937.933 KB
- 时间: 2023-05-24
-
血压测试仪医学PPT模板第1页/共31页Contents1ClicktoaddTitle2ClicktoaddTitle3ClicktoaddTitle44ClicktoaddTitle645第2页/共31页疾病介绍❖帕金森病(Parkinson’sdisease,PD)又称震颤性麻痹,主要病理改变是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和路易小体形成,以静止性震颤、运动减少、肌强直和体位不稳为主要临床特征本病多发生于50-6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但在遗传分型中也有家族性和少年性帕森病。❖帕金森综合征:是临床上神经科医生常用的诊断概念,特指各种(脑血管病、脑动脉硬化、感染、中毒、外伤、药物以及遗传变性等)造成的以运动迟缓为主的一组临床症候群,主要表现为震颤、肌僵直、运动迟缓和姿势不稳等。包括原发性帕金森病、帕金森叠加综合征、继发性帕金森综合征和遗传变性病性帕金森综合征。第3页/共31页为患者介绍相关疾病知识,帮助患者认识自己所患疾病的原因、表现、治疗和规律。低于机体需要量与吞咽困难、饮食减少和肌强直、震颤所致集体消耗量增加有关全身肌肉紧张度均增高。1、疾病早期指导病人维持和增加业余爱好,坚持适当运动锻炼注意保持身体和各关节的活动强度和最大活动范围表现为随意运动始动困难、动作缓慢和活动减少。护理人员要加强自身的心理学修养,讲究语言艺术。随着病情加重,患者变得表情呆滞、精神冷漠,呈“面具脸”,语调单一,谈吐断续,与人沟通能力下降,有些患者了解到本病最终的不良结局,更会产生恐惧或绝望心理。ThankYou!服用多巴胺治疗者宜限制蛋白质摄入量。I级一侧症状,轻度功能障碍帕金森病情分级生活和劳动力均丧失,可以站立,稍可步行生活自理,劳动力丧失姿势反应正常IV级:明显姿势反应异常III级:轻度姿势反应异常II级:两侧肢体和躯干症状I级一侧症状,轻度功能障碍V级:帮助起床,限于轮椅生活帕金森病情分级:V级最重,I级最轻第4页/共31页病因学说本病的病因未明,发病机制复杂。主要的病因学说:❖(1)多巴胺(DA)学说(公认)❖(2)兴奋性神经毒性学说❖(3)氧自由基学说❖(4)线粒体功能障碍学说第5页/共31页帕金森病:锥体外系统(黑质-纹状体)多巴胺/乙酰胆碱神经功能失调第6页/共31页相关因素1年龄老化本病多见于老年人,60岁以上人口患病率高达1%,40岁以前发病者甚少。2环境因素流行病学调查长期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15.00 元
- 页数:27 页
- 大小: 2.566 MB
- 时间: 2023-05-24
-
《血液灌流治疗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课题工作报告2011-10◼一、课题来源:◼新余市科技局计划任务合同书。◼名称:科技计划任务(合同)书编号:(20103090870)◼二、立项背景◼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我院每年要收治许多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患者大部分来自农村,而且家庭血液灌流治疗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课题2◼经济比较差,又以年轻患者为多。入院后以往一般给与电动洗胃,导泄,利尿;阿托品静脉推注,使用胆碱酯酶复能剂,例如:氯解磷定静推或静滴,保护胃粘膜,预防感染等治疗;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常引起昏迷,呼吸衰竭,心力衰竭。以往一般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但仍有许多患者抢救无效死亡,血液灌流治疗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课题3◼即使存活下来者,其昏迷清醒时间和住院时间大大延长,住院费用大大增加。◼在我市血液透析技术相对比较成熟,主要是用于治疗尿毒症患者。由于血液透析对分子量大,脂溶性或在体内与蛋白质结合的毒物清除效果欠佳,所以其对有机磷农药中毒治疗效果差。然而血液灌流其吸附谱广,对大分子,脂溶性高或与蛋白质血液灌流治疗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课题4◼结合的毒物均可以清除,所以血液灌流对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治疗效果显著。虽然该技术在我市还未开展,但在国内外已广泛开展,据报道血液灌流用于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安全有效。◼基于以上原因,我们急诊科医务工作者认为可以在我院开展血液灌流治疗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这一项目。以进一步获取经验,并向全市推广,以造福一方百姓。血液灌流治疗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课题5◼三、立项意义◼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液灌流治疗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可以尽快有效地清除患者体内的有机磷毒物,使患者胆碱酯酶恢复时间缩短,昏迷时间缩短,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效果显著,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更可以使患者康复加快,缩短住院时间,节省费用,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血液灌流治疗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课题6◼四、开展课题的工作过程◼1、前期准备◼(1)成立课题小组◼把《血液灌流治疗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课题项目向科主任,医务科及医院主管院长汇报,征得医院同意后成立课题小组,并确定小组成员分工。◼血液灌流治疗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课题7◼(2)课题设计◼早期:2008年6月至12月,血液灌流技术及设备的准备。◼中期: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选取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15.00 元
- 页数:24 页
- 大小: 82.565 KB
- 时间: 2023-05-24
-
脊椎动物比较生理学纲要血液和循环医学知识培训脊椎动物比较生理学纲要•在鱼类和两栖类,P波之前可出现V波,表示静脉窦去极化。•在板鳃鱼,S波与T波之间出现B波,代表动脉圆锥去极化。血液和循环医学知识培训2脊椎动物比较生理学纲要血液和循环医学知识培训3脊椎动物比较生理学纲要•虽然哺乳动物心率的快慢可以相差很大,但其心电图各期所占的百分比却相当接近,PR期间约占心电图时程的30%~50%,在心率慢的鳄和心率快的小鼠都如此。刺猬冬眠时,心跳变慢,P-R期间比其它成分长,说明房室传导速度变慢。血液和循环医学知识培训4脊椎动物比较生理学纲要表一些动物心电图各期的比较动物P-R间期(%)Q-T间期(%)心率(次/min)人307072鳄鱼307036mouse5742635兔4060250马356538血液和循环医学知识培训5脊椎动物比较生理学纲要第三节淋巴循环•血管内的液体在流经各部位的毛细血管时有一部分滤过至毛细血管外,形成组织间隙液,这些液体又有一部分经毛细血管近静脉端进入血液,经静脉流回心脏,另一部分经淋巴管流到静脉内,若淋巴不能回流则形成水肿。血液和循环医学知识培训6脊椎动物比较生理学纲要•圆口类及板鳃鱼类没有淋巴管•真骨鱼类和四足类才有淋巴管。•真骨鱼的皮下、肌肉和内脏内有发达的淋巴系统,在各器官内亦有很多淋巴样组织(lymphoidtissue),但是淋巴管上没有淋巴结。血液和循环医学知识培训7脊椎动物比较生理学纲要脊椎动物比较生理学纲要•爬行类的淋巴系统特别发达,有的淋巴管比哺乳动物的还大,但是没有淋巴结。血液和循环医学知识培训9脊椎动物比较生理学纲要•鸟类和哺乳类有淋巴结,有的部位具有大的乳糜池(cisterns)。腹腔乳糜池内的淋巴通过胸导管运到锁骨下静脉和颈静脉基部汇入静脉内。•大多数鸟类的淋巴组织仍是分散的,一些水禽和涉禽有淋巴腺。血液和循环医学知识培训10脊椎动物比较生理学纲要淋巴管•大的淋巴管像静脉那样,管壁上具有平滑肌,能自动地作节律性收缩,淋巴管内有活瓣,使淋巴只能向一个方向流动。一般的淋巴管壁薄,周围组织或内脏器官的运动或身体的运动都可挤压淋巴管,推动淋巴的运动。•淋巴通常在静脉压低的部位注入静脉。血液和循环医学知识培训11脊椎动物比较生理学纲要淋巴心•少数鱼类(如鳗鲡及鲇)、所有的两栖类、爬行类、鸟类胚胎及一些鸟类成体有淋巴心,来促进淋巴的流动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15.00 元
- 页数:23 页
- 大小: 5.580 MB
- 时间: 2023-05-24
-
血液净化基本原理及治疗方式的选择血液净化治疗基本原理及治疗方式的选择◼血液净化的概念和历史◼血液净化的基本原理◼治疗方式的选择2血液净化基本原理及治疗方式的选择血液净化定义把患者血液引出体外并通过一种血液净化置装,除去其中的致病物质(毒素),达到净化血液,治疗疾病的目的,这个过程即为血液净化。3血液净化基本原理及治疗方式的选择血液净化的概念◼血液净化(bloodpurification)是由血液透析(hemodialysis)发展而来◼血液透析是为了解决肾功能衰竭患者对各种毒素的清除◼古罗马的蒸气浴:排出水和毒素1854苏格兰化学家ThomasGraham首次提出dialysisdia-通向对面的-lysis分离4血液净化基本原理及治疗方式的选择血液透析的历史◼1912年JohnsHopkins医学院JohnAbel动物实验,次年首次命名人工肾脏(artificialkidney),并给兔子进行了2小时血液透析◼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伤导致的急性肾衰需要透析治疗,促进了人工肾脏的研制,主要障碍:膜材料和抗凝剂◼1918年发现了肝素,并于20世纪30年代提纯了肝素当时的另一项发明用玻璃纸(赛璐玢cellophone)制成透析膜◼1926年德国Haas第一次给人进行了透析治疗,患者死亡,随后又有很多的努力◼1945年荷兰学者Kolff治疗一例急性胆囊炎伴急性肾衰,患者昏迷,透析11.5小时后患者神智改善,一周后开始利尿,患者康复出院,成为第一例人工肾成功救活的急性肾衰患者。开启了现代透析的历史。目前全球有两百多万尿毒症患者依赖维持性血液透析存活。存活时间最长超过50年。5血液净化基本原理及治疗方式的选择我国血液透析的历史◼1957年上海夏其昌医师首次报道使用人工肾◼1958年天津马腾骧教授用人工肾治疗急性肾衰◼目前血液透析已经得到广泛开展,基本普及到所有的县级医院,2016年登记透析患者近50万。◼天津市开展血液透析的医院达50余家,接收治疗的患者人数和生活质量、存活时间均有显著的提高,目前在透患者6000人左右,占人口比500/百万人口,日、美、台湾地区均超过2000/百万人口。6血液净化基本原理及治疗方式的选择肾功能衰竭和血液净化◼肾脏是维持人体内环境稳定的重要器官,排泄代谢产物、调节体液容量、维持电解质稳定和酸碱平衡。此外还有内分泌和糖异生功能。◼肾功能衰竭后,利用血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30.00 元
- 页数:105 页
- 大小: 3.252 MB
- 时间: 2023-05-24
-
血液净化医学知识专题讲座血液净化⚫腹膜透析:PD⚫血液透析:HD⚫连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血液灌流:HP⚫血浆置换:TPE⚫血浆滤过吸附:CPFA⚫免疫吸附:Immuno-adsorption血液净化医学知识专题讲座2CVVH--1970’s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RRT—1990’s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BP—2000连续性血液净化MOST—2003多器官功能支持治疗血液净化医学知识专题讲座3发生在ICU的CRRT——近十年IHD10to20%CRRT80to90%◼CRRT成为治疗伴有AKI的危重患者的主要疗法◼IHD仅用于治疗单纯生命体征稳定的AKI患者血液净化医学知识专题讲座4CRRT常用的治疗模式SCUF-缓慢连续超滤SlowContinuousUltrafiltrationCVVH-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ontinuousVeno-VenousHemofiltrationCVVHD-连续静脉静脉血液透析ContinuousVeno-VenousHemoDialysisCVVHDF-连续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ontinuousVeno-VenousHemoDiaFiltration血液净化医学知识专题讲座5CRRT原理概念1、正常肾脏功能结构:肾小球、肾小管功能:原尿(180L/d)→尿(1.5L/d)2、透析----弥散(浓度梯度差)3、滤过----对流(压力梯度差)血液净化医学知识专题讲座6血液入口血液出口透析液入口透析液和滤液出口横截面空心纤维膜肾小球囊肾小管肾小球血液净化医学知识专题讲座7血球血脂免疫球蛋白免疫复合物白蛋白内毒素细胞因子炎性介质化学药物胆红素维生素尿素氮肌酐糖电解质水大分子中分子小分子CBP清除物质范围•血液透析•血液滤过•血液灌流•血浆置换•双重滤过•血液吸附血液净化医学知识专题讲座8溶质移动----从较高浓度区域扩散或移动到较低浓度区域(浓度梯度差)扩散/弥散作用----透析(小分子)CVVHD血液净化医学知识专题讲座9溶质隨水流移动,“溶剂拖移”(压力梯度差)对流作用----滤过(中分子)滤过----超滤CVVH血液净化医学知识专题讲座10低通量/高通量膜血液净化医学知识专题讲座11•白蛋白Albumin(55,000-60,000)•Beta2Microglobulin(11,800)•Inulin(5,200)•Vita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30.00 元
- 页数:109 页
- 大小: 3.873 MB
- 时间: 2023-05-24
-
1连续性血液净化疗法在临床上的应用基础2连续性血液净化疗法的分类SCUF-缓慢连续超滤CAVH-连续动静脉血液滤过CVVH-连续静静脉血液滤过CAVHD-连续动静脉血液透析CVVHD-连续静静脉血液透析CAVHDF-连续动静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VVHDF-连续静静脉血液透析滤过3基本作用方式患者动脉/静脉血液过滤/透析器患者静脉4血液透析液封装材料中空纤维中空纤维透析器透析液5半透膜不透膜半透膜6溶质通过半透膜大分子小分子7溶质钠Sodium钙Calcium尿素Urea肌酐Creatinine磷Phosphate尿酸Uricacid葡萄糖Glucose葡萄糖Dextrose维生素B12VitaminB12溶菌酶Lysozyme菊粉InulinPTHC3aBeta-2微球蛋白细丝蛋白Cytochrome-C肌红蛋白Myoglobine白蛋白Albumin球蛋白Globuline分子量23406011390-13416818018013551500520095009500118001300017800680001500008滤过器与透析器的区别⚫生物相容性好的半透膜⚫高通透膜–KUF>15ml/hr.mmHg–超滤能力大(面积大,超滤速率高)⚫截流分子量大–大于50,000道尔顿⚫外壳和与管路连接端口的构型更有利于长时间使用而更少出现凝血9血液净化疗法的溶质清除机制ClarkandRonco,KidneyInt1998IHDCRRT小分子溶质扩散*扩散**(CVVHD)(mw<300)对流(CVVH)中分子溶质扩散扩散(mw500-5,000)对流扩散LMW蛋白质对流对流(mw5,000-50,000)扩散吸附吸附大蛋白质对流对流(mw>50,000)*决定因素:液体流速,透析膜厚度**决定因素:透析液流速10血液净化疗法溶质清除机制⚫扩散⚫对流⚫吸附11血液净化疗法溶质清除机制⚫弥散–-根据膜两侧浓度差溶质的跨膜运动–-与溶质大小成反比关系⚫对流-在超滤的血浆水分的协助下溶质的跨膜运动-超滤率和透析膜的筛选系数决定转运速率-与溶质大小成正比关系1213血液净化疗法溶质清除机制-扩散扩散的基本原则:溶质的运动是依照半透膜两侧的各溶质的浓度差,从浓度高的一侧向浓度低的一侧运动ABCs1415血液净化疗法溶质清除机制-对流}超滤量增加对流清除溶质的方法:1:选择高通透性的膜2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20.00 元
- 页数:48 页
- 大小: 2.828 MB
- 时间: 2023-05-24
-
血液净化治疗在急危重症中的应用2血液净化概念◼将患者的血液引出体外并通过特异性净化装置,除去其中某些致病物质,清除体内过多的水份,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代替肾脏部分功能,达到净化血液和治疗疾病目的◼腹膜透析没有体外循环,仅以腹水交换达到净化血液的目的,广义上也属于血液净化疗法范畴◼临床上应根据不同病情和各种净化技术的特点选择适合的方法血液净化治疗在急危重症中的应用3常用血液净化技术范畴(模式)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血液滤过hemofiltration(HF)血液透析滤过hemodia-filtration(HDF)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HP)血浆置换plasmaexchange(PE)吸附疗法-物理、化学、免疫去脂疗法-肝素沉淀法(HELP)、免疫吸附法◼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是由以上多种技术的联合应用腹膜透析peritonealdialysis(PD)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或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continuousrenalreplacementtherapy血液净化治疗在急危重症中的应用4连续性动静脉/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ontinuousarteriovenoushemofiltrationcontinuousvenovenoushemofiltrationCAVHCVVH动脉静脉/静脉静脉缓慢连续超滤arteriovenousslowcontinuousultrafiltrationvenovenousslowcontinuousultrafiltrationAVSCUFVVSCUF连续动静脉/静脉静脉血液透析continuousarteriovenoushemodialysiscontinuousveniovenoushemodialysisCAVHDCVVHD连续动静脉/静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ontinuousarteriovenoushemodiafiltrationcontinuousvenovenoushemodiafiltrationCAVHDFCAVHDF连续性高流量透析ContinuoushighfluxhemodialysisCHFD连续性高流量滤过ContinuoushighfluxhemofiltrationCFHF连续性血浆滤过吸附Continuousplasma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20.00 元
- 页数:47 页
- 大小: 1.299 MB
- 时间: 2023-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