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绘画《第五课 五光十色 绚丽多彩--绘画的色彩》教学设计4-人美版

DOC
  • 阅读 72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3 页
  • 大小 29.500 KB
  • 2022-12-13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高中美术-绘画《第五课 五光十色 绚丽多彩--绘画的色彩》教学设计4-人美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中美术-绘画《第五课 五光十色 绚丽多彩--绘画的色彩》教学设计4-人美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1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9 元
/ 3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高中美术-绘画《第五课 五光十色 绚丽多彩--绘画的色彩》教学设计4-人美版.doc,共(3)页,29.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1308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知识目标:1、了解自然界中物体色彩形成的原理和影响自然界中物体色彩变化的两大因素——光源色与环境色2、明晰“固有色”观念,能够识别和记住一些常用颜色的名称。3、了解颜色的三要素及有关颜色的五个概念。能力目标:1、理解色

彩所具有的冷、暖属性以及色彩如何通过联想的作用从生理及心理上对我们产生影响。2、培养和提高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欣赏、运用色彩美的意识和能力!3、掌握关于色彩对比与协调的几种常用方法,初步懂得色彩搭配规律。价值观目标:1、使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2、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人

生态度和追求真、善、美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在于对与色彩有关的一些基本概念、原理、规律、观察与表现方法的学习与掌握,以及如何通过对这些知识的讲授,培养和提高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欣赏、运用色彩美的意识和能力。2、难点主要是“固有色”观念的明晰和帮助学生理解、领会色彩所具有的

冷、暖属性以及色彩如何通过联想的作用从生理和心理上对观者产生影响。在本节课中,与色彩有关知识的学习与掌握是重难点,原因在于高中学生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但是对一些色彩的基础知识了解的不全面不系统,甚至有些知识模棱两可。那么如何通过教师的讲授,培养和提高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欣赏、运用色彩

美的意识和能力,就是这节课的重难点所在!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励自主探索一·光与色彩1.自然界中物体色彩形成的原理教师播放幻灯片,夜幕降临后,大地隐入黑暗中。我们生活的世界是绚丽多彩的,美丽的色彩从何而来?生:思考哪种光源对我们的视觉经验影响最大?师:

可以说“光创造了色彩的世界,没有光便没有色”。正如画室中拉着窗帘看不到物体色彩一样,拉开后颜色便清晰可见了。谁能解释我穿的衣服呈现红色?生:参考知识窗。因为它反射红色光而吸收其他光线。师:物体本身无色。色光有很多颜色

。34页牛顿实验。白色光通过三棱镜被分离出赤橙黄绿青蓝紫,这是可见光谱。物体反射和吸收不同色光,这才形成了自然界五彩斑斓的色彩。(评述:播放国家地理杂志图片,创设情境,学生轻易感受到自然色彩的丰富。了解光线对色彩的形成的重要作用;与画室的实景结合,从生

活中挖掘知识,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二)创设探究空间,主动发现新知1.光与色彩三原色的区别(1)光的三原色实验分析:(课件演示)生:观察太阳白光是怎样形成的?色光的三原色为:红橙、绿、蓝紫。将其等量混合后,红橙+蓝紫=红红橙+绿=黄蓝紫+绿=蓝全加=白三原色

重叠后产生红黄蓝三个第二次色。三原色等量混合呈白色(无色)光。(2)颜色的三原色实验分析(学生动手实验)三原色——颜料的三原色是红黄蓝(在光谱上的二次色红黄蓝在色彩科学上成为原色。这是无法用其他颜色调

出来的。相反,他们之间不同比例的混合能调出无穷的色彩。)生:调色。红+黄=橙,蓝+黄=绿,蓝加红=紫。它们第一次混合产生的橙、绿、紫是间色。给它下定义。间色——间色,由两种原色等比例混合而成。颜色三原色等量混合,成

灰黑色师:理解复色,你有几种调处复色的方法。复色——不同比例的三原色混合或任意两种间色混合产生复色。生:思考你还有其他调配复色的方法吗?除黑白外的颜色与黑调和。2。颜色的三要素色相——颜色的名字明度——颜色的明暗程度,纯度——颜色的鲜明程度,彩

度或饱和度。三原色的纯度最高,间色的纯度较高。复色的纯度较低。(评述:学生动眼看色光三原色混合的变化,动手实验颜色三原色混合的变化,在实验过程中自主总结色彩的概念、规律)(三)自主总结规律,验证领悟新知一.固有色和影响物体颜色变化的因

素师:我们认识了颜色的几个概念,学生做填空题:一个()色的立方体。以立方体为主角,分小组摆出电影的虚拟场景。剧本:1.分镜头一:几个月没下雨了。大地上的植物干死了。褐黄的大地裸露出来。趁着傍晚太阳要落山的阴凉时候,动物们四处寻找水源。(布景:褐色布、白物体、橘黄灯)2.

镜头二:动物聚集在仅存的水边。正午的阳光强烈。他们之中的有些已经撑不住了,也许这就是他们生命中的最后一天。(白灯、白物体、蓝绿衬布)3.镜头三:雨季终于到来了。植物冒出了青芽。大地像披上了绿衣。当清晨第一缕曙光初现时,动物们的狂欢开始了。(蓝紫色光、白物体、绿衬

布)教师演示镜头四:天大亮。天黑了。各小组学生观察并记录主角立方体的色彩变化。师:同样的立方体为什么会呈现出不同的色彩,是什么因素在影响物体的色彩变化?生:讨论并回答。影响物体色彩变化的因素光源色——自然界中不同光源发出的光是不一样的,他们照在物体上引起的色彩感觉也会不同,这便是光源色。如晨光

偏淡蓝紫色,晚霞偏黄红色光。环境色——自然界中的物体都处于特定的空间环境中,因为光反射的缘故,周围环境的色彩必然会影响到物体,这为环境色。师:随着光源和环境的变换,物体的色彩也会发生变化。平时为了描述方便,我们往往

忽略外部条件的影响而赋予物体一个固有的色彩面貌。如一张白纸,无论他被放在什么环境中我们仍认为这是一张白纸。我们把日常生活中人们为了比较、区分和描述方便,往往忽略外部条件的影响。给物体规定的一个整体的色彩面貌叫做固有色。学生最初写出的答案,便是我们头脑里赋予该物

体的“固有色”。固有色观念在色彩写生中会给我们进行色彩观察和表现带来不良影响,如习惯性的画固有色,我们不可能观察到自然界中种种细微、丰富的色彩关系。二.分析实际作品师:出示苹果图例,生观察绘画中环境色光源色的影响。生:都是黄苹果,但用的色彩不是固有色。红布和蓝布分

别给了它不同的环境色。师:画家向我们展示了丰富多变的色彩世界。在光色的研究中,印象主义画派的贡献很大。印象主义注重在绘画中对外光的研究和表现。印象主义画家提倡户外写生,直接描绘在阳光下的物象,根据画家自己的眼睛的观察和直接感受,表现微妙的色彩变化,从印象主义开始,欧洲的画家们更多

的注意绘画语言本身。克劳德莫奈——1840——1926法国印象主义画派创始人之一,莫奈最关心的是如何忠实的在画布上记录下自然界那瞬息万变、丰富的光色变化。为了研究自然界中物体的色彩变化规律,莫奈有意识地以不同时间、不同光线下的相同景象为题材作画,如1892-1894年创作

"鲁昂大教堂组画"时,莫奈租下了教堂对面的一间房子,从天明开始动笔,根据日光的变化,每隔两个小时改画一幅。一天下来,作品竟有20件,在捕捉瞬间的光色效果方面,莫奈取得了惊人的成功。《干草垛》系列中,大自然的光影无时无刻不在闪耀,同一物体,在每一个特定的时辰都呈现出自己独特的风采。莫奈所言

:“面对稍纵即逝的效果,而将我的印象描绘。”这也正是当年印象主义名字的来源。学生们感受画家笔下的丰富的色彩世界。(评述:提高学生鉴赏能力,此阶段以实例分析为引导,学生将知识点进行总体归纳。迁移拓展印象画派的知识,引导学生以艺术的眼光看世界,看生活。)(四)解决生活

问题,深化所学新知绘画中的色彩是变化万千的,我们平时看到的世界没有莫奈眼中的多姿多彩,但只要我们运用本课知识,多家留意光色的微妙变化,相信大家会更多的体会到物体的色彩之美。课后请观察教学楼前的花坛。观察早晨、中午、

傍晚、阴天、晴天是的色彩变化。(评析:教师让学生合作学习,自主发现问题,交流解决。将知识应用于生活。)找一幅你喜欢的色彩绘画作品、试着分析一下它们的色彩关系,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它。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8744
  • 被收藏 0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