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高中美术-书法《第一课 文化瑰宝 艺苑奇葩--书法概述》PPT课件4-人美版.ppt,共(37)页,9.472 M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1291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文化瑰宝艺苑奇葩----书法概述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一种传统文化及艺术;——是汉字书写的一种法则。中国书法是以笔、墨、纸等为主要工具材料,通过汉字书写,在完成信息交流实用功能的同时,以特有的造型符号和笔墨韵律
,融入人们对自然、社会、生命的思考,从而表现出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方式、人格精神与性情志趣的一种艺术实践。历经3000多年的发展历程,书法已成为中国文化的代表性符号。一、书法艺术以汉字为载体。二、书法是指以文房四宝为工具抒发情感的一门艺术。三
、书法艺术的背景是中国传统文化。四、书法艺术本体包括笔法、字法、章法、墨法、笔势等内容。文字的起源为了使表达更加准确,人们开始注意书写的规则,逐步形成共同认可的法度,并且在不断的书写中,为了增加给予别人的美感和满足自己情感上的需要,于是逐渐注意和提高书写的技巧和方法,逐步总结出书
写的规律,形成公认的规则和审美的大致共识。中国书法历史悠久,书体沿革流变,书法艺术异采迷人。从象形文字到甲骨文,商周、春秋还有汉代的简帛朱墨手迹,唐楷的法度,宋人尚意,元明尚态,清代的碑帖之争等书法演进。中国书法的五种主要书体,即篆书体(包含大篆、小篆
),隶书体(包含古隶、今隶),楷书体(包含魏碑、正楷),行书体(包含行楷、行草),草书体(包含章草、小草、大草)。篆书,分大篆和小篆。大篆是在甲骨文、金文(钟鼎文)基础上演变而来的。毛公鼎及铭文《石鼓文》局部秦统一后,把大篆酌加简化成小篆通行全国。小篆是汉字第一次规范化的字体。标准篆书体基本特
征:字形修长而且紧画,向下引伸,构成上密下疏的视觉错感。代表人物有被称为小篆鼻祖的秦朝宰相李斯等。泰山石刻(李斯)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对汉字也进行了统一。从此奠定了中华民族文化统一的基础,促进了经
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图为秦始皇。隶书源于东汉。隶书的出现是中国文字的又一次大改革,使中国的书法艺术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是汉字演变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奠定了楷书的基础。隶书结体扁平、工整、精巧,具有书法艺术美。汉隶主要有两大存在形式:石刻与简牍。《石门颂》拓片隶书张迁碑《曹全碑》隶书楷书从隶书逐
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字形由扁改方,笔划中简省了汉隶的波势,横平竖直。三国曹魏著名书法家、政治家钟繇是楷书(小楷)的创始人,被后世尊为“楷书鼻祖”。楷书盛行于六朝,鼎盛于唐代。代表人物有书圣王羲之、王献之,以及“颜柳欧赵”等
。图为钟繇作品《宣示表》颜真卿《多宝塔碑》赵孟頫《寿春堂记》楷书欧阳询《化度寺塔铭》柳公权《玄秘塔碑》楷书草书草书是为书写便捷而产生的一种书体,共有三种:章草、小草、大草。其特点是:存字之梗概,损隶之规矩,纵任奔逸,赴速急就。代表人物有后汉的草圣张芝、唐朝的张旭和怀素。怀素《自叙帖》张芝《
终年帖》释文:终年缠此,当治何理耶?且方有诸分张,不知比去复得一会。不讲意不意,可恨汝还,当思更就理。所游悉,谁同过还复,共集散耳。不见奴,粗悉书,云见左军,弥若论听故也。草书行书行书是介于草书与楷书之间一
种字体。行书萌发于两汉,成行于魏晋,至东晋产生了以二王为代表的行书风格,唐朝中期至宋颜真卿行书开一代新风,明代晚期至清朝是行书发展的飞跃阶段。行书分“行楷”和“行草”。代表人物有苏东坡、黄庭坚、米芾、蔡襄宋四家,元代赵孟頫和明代祝
允明、文徵明、董其昌等。王羲之《丧乱帖》释文: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子点去),病起须已白。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雨点去
)小屋如渔舟,蒙蒙水云里。空庖煮寒菜,破屋烧湿苇。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也拟哭涂穷,死灰吹不起。行书苏轼《寒食帖》一、东晋著名书法家,书圣——王羲之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
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代表作《兰亭序》如“清风出袖,明月入怀”,他将草书的流便速急与楷书的蕴藉平和糅合一起,形成了新的审美样式,成为后世行书的典范,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太宗独爱之;《快雪时晴
帖》亦是一代帝王乾隆的最爱。被后世尊为“书圣”。二、唐代中期杰出书法家——颜真卿颜真卿在书学史上以“颜体”缔造了一个独特的书学境界。颜鲁公书法既以卓越的灵性系之,境界自然瑰丽;既以其坚强的魂魄铸之,境界自然雄健;又以其丰富的人生育之,境界自然阔大。晚年犹求炉火纯青,
出神入化的境界。《祭侄文稿》是唐代颜真卿追祭从侄颜季明的草稿,不计工拙,一气呵成,常常写至枯笔,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三、唐代著名书法家——欧阳询史上著名楷书四大家之一,对书法有其独到的见解,有书法“八诀”。
欧阳询楷书法度之严谨,笔力之险峻,世无所匹,被称之为唐人楷书第一。《九成宫醴泉铭碑》被后世喻为“天下第一楷书”或“天下第一正书”,享有“楷书之极则”的美誉,被历代书家奉为楷书的楷模,亦是历代书法初学者临摹最多的作品。四、“草圣”——张旭善草书
,性好酒,世称张颠,其草书当时与李白诗歌、裴旻剑舞并称“三绝”。《肚痛贴》全帖仅30字,写来洋洋洒洒一气贯之,气韵生成。明王世贞跋云:“张长史《肚痛帖》及《千字文》数行,出鬼入神,倘恍不可测。”张旭《肚疼帖》释文:忽肚痛不可堪,不
知是冷热所?致欲服大黄汤,冷热俱有益,如何为计,非冷哉五、唐代著名书法家——柳公权吸取了颜、欧之长,在晋人劲媚和颜书雍容雄浑之间,形成了自己的柳体,以骨力劲健见长,后世有“颜筋柳骨”的美誉。《玄秘塔碑》——明王世贞云:“此碑柳书中最露筋骨者。”其骨力矫健,筋骨特露,刚健遒媚;结字瘦长,且大小
颇有错落,巧富变化,顾盼神飞,行间气脉流贯。全碑无一懈笔,可谓精绝。六、元代著名书画家——赵孟頫赵孟頫不仅绘画创一代新风,书法更是元代第一人。赵氏所创书风,遒媚、秀逸,结体严整、笔法圆熟,后人称之为“赵体”。《洛神赋》即为赵氏行书代表作。行中兼楷的结体、点画,深得二王遗意。七、爱新觉罗·启功(
1912-2005年)中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国学大师、古典文献学家、书画家、文物鉴定家、诗人。八、毛泽东,中国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战略家,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学术上又是诗人,书法家毛泽东手书古诗词,在书法境界上已臻出
神入化。从百幅真迹来看,毛泽东的书法和诗意极为融洽,浑然一体,豪迈、苍凉、委婉、激越,风雨雷电、水流花开、天地肝胆、大泽龙蛇,博大的心胸、纯美的诗情,毛泽东凭手中的长锋狼毫笔,在尺幅间、时空中,留下了人间正道、男儿意气、云水襟怀和审美理想。硬笔书法•1.实用硬笔书法的标准可概括成以下五
点:•①规范;②清楚;③匀称;④整洁;⑤流畅。硬笔书法大家一起练习硬笔书法学习书法的重要意义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说,“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汉字,是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基础;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具有熟练的写字技能,具有初步的书法欣赏能力,是现代中国公民应有的基本素养。”无论是从实际的角度,还是从培养学
生综合素质去考虑,写好书法都大有益处。书法教育的关键时期是少儿时期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