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心理健康【大象版】五年级第10课《化解冲突 收获友谊》教案3.doc,共(6)页,307.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8500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化解冲突收获友谊》效果分析《课程标准》强调“心理健康教育课体现的是以学生的情意活动为主的,以学生体验为主的一种教育,它不需要作业,更不需要考试,需要的是学生的参与,学生的感悟。通过参与和活动,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针对五
年级学生的学情特点,本节心理辅导活动课主要从活动的设计本身吸引学生,同时老师通过激励性的语言鼓励和奖励性评价的合理使用,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学生的学习效果如何?下面就课堂上课前问卷调查、课堂整体情况和课后问卷调查三个方面
来分析学生的学习效果。本次问卷调查对象是小学五年级学生,共发放230份问卷,收回205份问卷。以下是调查内容每道题回答“是”的百分比统计情况:1.你觉得自己是个活泼的孩子吗?83.2%2.在学校里你个遵守行为规范的学生吗?83.2%3.你是否经常说些不文明的话吗?16.8%4
.你会主动跟小伙伴交流、玩耍吗?81.6%5.你是不是很爱跟别人生气?28.8%6.你是不是经常捉弄,吓唬别人?19.2%7跟别人交往时你是否使用礼貌用语?88.8%《化解冲突收获友谊》效果分析8.当别人遇到困难时,会不会愿意主动
帮助别人?79.2%9.有没有“别人在你背后说你坏话”的感觉?42.1%10.是否觉得在学校里朋友很少?30.4%11.你是不是觉得同学都很坏?16%12.在学习上你是否自觉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83.2%13.在学校里,同学们会主动和你玩耍吗?72%14.如果你有困难同学会主动帮助你吗
?72%15.老师批评你的时候同学们会嘲笑你吗?32%16.平时尊重老师吗?92%17.你认为老师对你特别严厉吗?24%18.你认为老师对你跟别人一样吗?68%19.老师会无缘无故批评你吗?4.8%20.老师对你的批评是不是比别人多?15.2%21.老师批评你是否是
因为你的学习问题?50.4%22.老师批评你时是否觉得非常气愤?28.2%23.被别人批评后,是否经常记在心里?36.8%24.老师是不是经常表扬你19.2%25.被别人批评的时候,是否觉得这是别人故意跟你过不去
吗?32.8%从以上调查结果分析发现以下问题:1.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学校生活中有不安全感。有42.1%的同学有背后说自己坏话的感觉,32%的同学在被老师批评后还被同学嘲笑,29.7%《化解冲突收获友谊》效果分析的学生觉得自己在学校朋友很少。造成这一
结果的除了学生自身的的个性、行为、学习方面的原因以外,还有老师行为和伙伴行为也是一个不小的因素。2.学生在学校里得到的激励和表扬太少,听到的负面情况太多。只有19.2%的学生经常听到老师的表扬。因为学习问题,会有50.4%的
同学会遭到老师的批评,批评导致学生不安全感产生,导致学生的情绪和行为方面过度消极的自我保护,碰撞出人际交往的火花,再进一步影响学生学习潜能的发挥。作为老师,我们在关注学生学习问题的同时,更应该关注学生的人际关系交往问题,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针对课前调查结果,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入手
,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1.在游戏体验中,感受喜怒给我们的言语带来的不同变化,体会言语的温度给我们的心情带来的影响。2.在一次次的事例剖析下,充分认识到言语冲突会对矛盾双方造成不良的影响,而降低自己的音量、控制好情绪可以有效地避免言语冲突。3.在
实践演练中,亲身体验避免言语冲突的方法,并将其运用到自己的实际生活中。《化解冲突收获友谊》效果分析活动内容问题呈现效果分析场景再现(一)1.故事中的两个主人公分别是谁?他们两人怎么了吗?为什么会争吵?3.怎样才能避免两人的争吵?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问题
(1)信手拈来,欲答题的学生几乎是全部。问题(2)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发现人物的语气、语调的变化引起争吵。学生在交流之后有此认识。场景再现(二)1.李明和小志之间发生冲突的原因是什么?2.怎样才能避免冲突的发生呢?通过同桌交流的方式,大家很容易地发现问题所在,同时
结合场景再现(一)从而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较之上一环节更高。场景再现———如此结局1.如果你是李明,听了班长的话会怎么想?2.为什么班长没有和李明发生冲突呢?你觉得,班长是个怎样的人?班长的表现引得大家的赞赏,在交流中学生的情感得以共鸣,
这样的同学是自己学习的榜样。情景剧排练场回顾场景(一)与场景(二),“假如你是李明,重新回到发生冲突的那个早晨,你会怎样做呢?”学生自编自导自演。1.想点子:学生情绪高涨,积极讨论,在小组中提出自己的意见,发表自己
的想法。2.演一演:这是一个临场发挥的环节,学生之间的配合非常融洽,给其他同学以正确地引导。《化解冲突收获友谊》效果分析1.目标达成度高。课后汇总,95%的同学都举起了小手,70%以上的同学被老师提问,站起来回答过问题。从数据中可以看到学生
在心理健康活动课上,是乐于参与,并且也达到了一定的思维深度与广度。2.思维积极活跃。课堂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导入,在身边人物的小故事中寻找问题,以同桌交流、小组合作等方式交流方法,这些都紧紧联系学生的生活,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爱说。课堂当然不仅
限于此,而是在交流中,教师引导学生探寻问题出现的原因,解决的办法,“助人自助”才是最终的目的。3.师生交流和谐。课堂上,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学生,聆听学生的交流,并因势利导,让学生在交流中步步深入,潜移默化中明白提高观察力的小秘诀。其次教师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用一些鼓励性的话语
或称呼营造愉悦宽松的课堂氛围,摸摸她的头,和他握握手,竖起的大拇指,点头的赞许,这些都在无形中拉近了老师和学生的关系。就整节课学生的表现及互动来看,教学目标基本达成,整体效果还是不错的!本次问卷调查对象是上课班级的学生,共发放了40份问
卷,收回40份问卷,以下针对问卷进行的情况统计及分析: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发现大部分同学人际交往的情况趋于良好。尤其是问题6“如果你和同学发生了冲突,你会怎么做?”90%以上的同学能选择“心平气和”地面对。问题1
0“当你与同学发生冲突时,明明是你占理儿,你会怎么做?”95%的同学选择了“宽容大度”。《化解冲突收获友谊》效果分析由此可见,学生在人际交往对于“同学之间的言语冲突”这个问题有了正确的认识,以此也达到了
“助人自助”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