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青岛版(六三制)六年级数学下册《信息窗三(圆柱的体积)》教学反思6.doc,共(1)页,21.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4173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课后反思1.我们要相信学生并为学生提供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新型课堂决定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更应注重培养学生自己发现探索新知识及运用新知识的能力。出于安全考虑将切割圆柱体安排在课下,课堂以学生回忆过程,集体探究为主。以课内和课外相结合为主,根据
不同活动特点来决定如何引导学生探究。这样既充分的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动手又动脑,课上的才会多彩又多姿。通过反馈,教学效果好。2.课堂的效率高。学生课下在家切割圆柱体拼成长方体,教师在课堂上简单引导提高了课堂效率。课堂的时空是有限的,学生的学习过程不同于
科学家的真正探索过程,应少走或不走弯路。第二,学生在圆柱模型上只作四等分是必要的,也进一步明确了圆柱体的高等同于长方体的高。这样,体现出探究的问题是真正有价值的问题,浅显的或只为了课堂好看而提出的问题是没有必要的
。3.注意改进的方面。要求学生回顾在家是怎样将圆柱体转化成长方体的。提问有点突兀,学生反应慢。最好先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一下,留给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同时不要让一些思维活跃的学生的回答代替了其他学生的思考,掩盖了其他学生回顾
。教师应加强对小组讨论的指导,包括知识的启发引导、学生交流合作中注意的问题,尤其是对困难学生的帮助等,从而使小组合作学习更具实效性。有一个学生开始时不投入,没有针对性提醒。分层次教学是有待深入研究的课题,以后要加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