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青岛版(五四制)数学五年级下册《信息窗一(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2.doc,共(2)页,70.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3666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教学目的知识目标: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技能目标:能正确判断两个比是否能组成比例,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情感目标:使学生初步感知事物间是相互联系、变化发展的。重点:探索比例的基本性质。难点:探索比例的基本性质和应用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教学过程一、新课导
入1.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比例的知识和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的标准。二、教学过程1、比例的基本性质(1)比例各部分的名称。教材P41,比例的项、外项、内项。(2)比例的基本性质。2.4:1.6=60:402.4与40为比例的外项,1.6与60是比例的内项。写成分数形式
:6.14.2=40602.4与40依然为比例的外项,1.6与60依然是比例的内项。例1:计算下列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和两个内项的积。比较一下,你能发现什么?(1)2.4:1.6=60:40(2)39515=两个外项的积是2.4×40=963×15=45两
个内项的积是1.6×60=965×9=45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是比例的基本性质。三、做一做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列哪组可以组成比例(1)6:3和8:5(2)0.2:2.5和4:50(3)31:6
1和21:41(4)1.2:43和54:5(4)答:(1)6×5=30(2)0.2×50=103×8=242.5×4=10(3)31×41=121(4)1.2:43=252461×21=12153×5=415所以,(2)和(
3)可以组成比例。全课小结通过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知识?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拓展延伸1.判断。(1)如果3×a=5×b,那么5:a=3:b。(2)51:31和61:41中,能与2710:95组成比例的是61:41。(3)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外项分别是7和8,那么两个
内项的和一定是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