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青岛版(五四制)数学二年级下册《信息窗(克、千克、吨的认识)》教案.doc,共(3)页,35.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3555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信息窗1《克与千克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在具体生活情景和实际操作中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2.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3.知道用秤称质量的方法,能进行简单
的计算。4.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计物品质量的意识。教学重点和难点:1.建立克和千克的观念,知道他们的换算关系。2.了解用秤的方法。3.建立克和千克质量观念。教学准备:6架简易天平、6个弹簧秤、各种生活用品。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师:同学们,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老师利用双休日到珍奇馆游览了一番,那里的小动物身上藏着许多数学知识,瞧,它们来了……看了它们的自我介绍,你都知道了些什么?谁来说一说?师:在生活中我们一般用克、千克甚至更大的单位吨表示物体的质量,今天我
们就先来认识一下:克和千克。二、合作探索。1、一枚2分硬币有多重。(1)认识天平。(2)电脑小博士称一称一枚2分硬币有多重?结论:一枚2分硬币大约重1克。2、感受1克有多重。(1)掂2分硬币。请每位同学从学具盒里拿出一枚2分硬币,把它放在手心里,闭上眼睛轻轻的掂一掂,这1克有多重,说一说
有什么感觉?轻。(2)感受生活中的1克的实际物品。小组合作在你的学具盒里选择黄豆或花生米,用天平称一下多少个或多少粒大约重1克。(设计小环节:用2分硬币代替1克砝码)3、感受10克和100克有多重。(1)积少成多,从1枚2分硬币到10枚2分硬币,猜一猜有多重
?重10克。小组轮流掂一掂老师准备的10克的硬币,感受10克有多重。(2)继续积少成多,从10枚2分硬币到100枚2分硬币,再猜一猜有多重?重100克。小组轮流掂一掂和它一样重的100克砝码,感受100克有多重。4、标签认读重量。有些生活中的物品不用称也
不用掂,你能知道它多重吗?(1)出示一袋安琪干酵母,通过标签读出是15克。在生活中的物品很多上面有标签可以读出它的重量。(2)出示一瓶润肤露50g,找一名同学读一读,“g”读做:克。生活中计量较轻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克作单位,克用符号“g”表示。我们
常用天平称比较轻的物品。6、在小组学具盒找出生活中比较轻,重量可以用克表示的物品。7、感受1千克。(1)认识生活中的各种各样的秤。(2)认识弹簧秤。观察弹簧秤,上面有符号kg,什么意思,表示千克。(3)称一称这一袋花生米都多重?1千克。(4)小组
合作,一起用弹簧秤秤出1千克的物品。分享验证结果。组内轮流掕一掕你们找到的一千克的物品,什么感觉?重。生活中计量较重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千克作单位,千克用符号“kg”表示。8、1千克和1000克的关系。师:老师这里还有一千克的积木,但却有个这样的标签,你们来看
看:1000克。引导学生知道1千克等于1000克。生活中也有用千克表示的物品,比如一箱鸡蛋重5千克。一瓶洗洁净重2千克。三、自主练习。1、填上合适的单位。(克和千克)2、火眼金睛辨对错。(此题不但知道哪里错了,还要会改正)3、想一想,选一选。四、总结。今天我们都学习了什么?最后
留一个小任务,回家用健康称一称你的体重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