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高中美术-绘画《第二课 天人合一 情景交融--中国山水画》教学设计1-人美版.doc,共(4)页,102.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1304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一、基本信息课名中国画学科(版本)美术章节学时一课时年级高一二、教学目标1.学生能使用“奇异画王”的毛笔工具画一张中国画2.学生能够经过体验,探究,合作,能举例说明中国画的基本审美法则3.学生能够通过对中国画基本审美法则的了解,提升文化底蕴,激发学生对中国
文化的认同感三、学习者分析初一的学生对中国画并不陌生,在他们的生活中经常看到中国画,这都让学生在感受中国画的美中有一定的基础。但初一的学生要知道中国画中美体现的审美法则还很模糊,本节课通过奇异画王软件直观,可重复,易修改的特点
让学生比较,分析,归纳出中国画的审美特点四、教学重难点分析及解决措施重点:能运用奇异画王中的毛笔工具画出中国画难点:中国画的基本审美规律重点解决措施:利用奇异画王软件可现场演示和可反复修改绘画的特点,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践来达到表现中国画的目的难点解决措施:利用多媒体,通过学生对不同作
品的观察,比较,归纳出中国画的基本审美规律-2-五、教学设计教学环节起止时间(’”-’”)环节目标教学内容学生活动媒体作用及分析新课导入3分钟激发学习兴趣播放齐白石画的拍卖学观看生直观感受4分钟学生从造型,构图,
笔墨等角度分析齐白石的作品讲授新课巩固练习作业点评教师总结8分钟156.教师讲解中国画规律中的六法论通过展示齐白石的作品,分析中国画的审美规律学生在知道中国画的基本审美法则的基础上练习绘画,巩固知识通过教师点评,学生互评巩固知识学生挑选自己喜爱的同学作品,分析作画的特点,再次巩学生通过观察不同
的画作分析并归纳画的构图规律和墨色运用学生绘画练习学生自评,互评作业-3-教学反思表学校成都大学附属中学课名中国画的基本审美法则教师张泽蓉学科美术年级初一1.应用了哪种新媒体和新技术的哪些功能,效果如何?本节课
运用了数位板和“奇异画王”软件中的毛笔,模拟画出了一张中国画的效果,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基本掌握了软件并较好的完成出了中国画的效果2.在教学活动应用新媒体新技术的关键事件(起止时间(如:5'20''-10'40''),时间3-8分钟左右,每节课2
-3段),引起了哪些反思(如教学策略与方法的实施、教学重难点的解决、师生深层次互动,生成性的问题解决等)。在教学活动大概20分钟到32分钟,学生运用数位板的毛笔工具开始作画,利用软件可反复,易于修改等特点重点解决了学
生在绘画中缺乏美感的构图问题。利用压感笔的压力功能,用画笔的轻重解决了中国画笔墨浓淡的问题。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首先引导学生观察中国画,思考中国画美感的体现,通过学生感知,分析最后学生归纳出中国画的基本审美法则,其次通过学生互评和自评作业阶段
再次巩固新知识3.新技术应用于教学的创新点及效果思考(教学组织创新、教学设计创新等)。固对中国画审美法则的知识六、教学流程图新课导入------视频新闻---------激发学习兴趣||------分析作品-------初步感受实践探究-------尝试绘画-------初步感知-------
分享绘画-------提出问题||--------观察作品------归纳规律巩固延伸-------再次尝试------规律运用-------左右互评------巩固知识|||课堂小结--------归纳总结-------加深理解-4-通过数位板和奇异画王软
件的结合,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尝试不同的美术种类和形式,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审美修养和培养对美术学科的兴趣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在教学设计中我有意识的选择了中国画这一传统的艺术形式用现代技术来表达我是基于以下两个方面来考量的,首先,在现在的文化背景下,由于信息的多元化,越来越多的学生受到不同文化的影响
的机会很多,反而我们自身的文化对学生的渗透和影响不太多,如果我们学生连中国文化了解都不够多,有何来对中国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其次,让学生不在为学习中国画因为要准备复杂的工具而放弃对传统艺术的追求,相反利用学生对新的科技的敏感和学社超强的适应性,让传统艺术得以发扬,让学生感受中
国艺术的无穷魅力,让学生在将来成为中国文化的传承者和发扬者4.对新技术的教学适用性的思考及对其有关功能改进的建议或意见。新技术不是万能的,它只是给我们学生提供了较为直观的感受,让某些隐藏的图像平面化,动感化,但他不能代替思维,我们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中不要太依靠新技术而忽略了学
生思维的多样性,个体学生思维的独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