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绘画《第二课 天人合一 情景交融--中国山水画》教学设计2-人美版

DOC
  • 阅读 68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5 页
  • 大小 72.500 KB
  • 2022-12-13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高中美术-绘画《第二课 天人合一 情景交融--中国山水画》教学设计2-人美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中美术-绘画《第二课 天人合一 情景交融--中国山水画》教学设计2-人美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3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9 元
/ 5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高中美术-绘画《第二课 天人合一 情景交融--中国山水画》教学设计2-人美版.doc,共(5)页,72.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1304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中国山水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学习中国山水画,初步了解山水画发展的概况,并对其材质、形式和内容有所认识。2、学生通过学习本课,认识中国山水画不同于其他画种的风景画。3、学生通过学习中国山水画,感受祖国大好河山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和家乡的感情,领略中

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二、教学重点:了解山水画的发展史,重点赏析唐宋时期的山水画作品。三、教学难点:能用笔墨表现山水,理解诗境与画境的统一。四、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工具材料和绘画作品引出这节课的学习内容:中国山水画。师

:今天这节课,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些工具材料,请同学们来说一说这些东西是干什么用的?生:画中国画用的师:是的,同学们了解中国画吗?生:水墨画师:中国画是我国的传统绘画,最初是叫丹青,由于西画的传入,所以叫中国画。中国画包

含的内容很多,水墨画只是中国画的其中一种表现形式。国画的工具材料有:笔墨纸砚,这是经常听到的,除此之外还有:绢、矿物质颜料等。师:中国画所包含的内容很多,从绘画技法的角度来说,可以大致分为三类:工笔、写意、工兼写。那根据题材进行分类,同学们说一

说可以分为哪几类呢?生:人物、花鸟、山水。师:根据题材可以分为人物、花鸟、山水。现在请同学们看一看老师带来的绘画作品,它的题材是属于其中的哪一类?生:山水画师:对,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来共同学习的内容:天人合一、情景交融的

中国山水画。请同学们翻开绘画这本教材的第6页。两分钟阅读教材,了解中国山水画的相关知识。2、了解山水画的发展史,赏析唐宋时期的山水画作品。师:学习山水画,首先我们要追根溯源,了解山水画的发展史。山水画萌芽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我们来看看这时的山水画。这幅画是东晋著名画家

顾恺之所画的《洛神赋图》,根据曹植著名的《洛神赋》而创作出来的。从这幅画来看,我们能看出这时的山水画只是作为人物画的背景,陪衬的角色,还没有独立出来,树石的画法比较的古朴,并且人比山大,水不容泛。接下来我们来看看隋代的山水画,同学们发现这时的山水画怎么样呢?生:人物没有山高

大了。师:答对。这是现存最早的山水画,是隋代展子虔的作品,从这幅画中,我们可以看出,山水画在隋代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不再是人物画的背景了。人物只是画中的点景。师:现在看到的是传为唐代李昭道的绘画作品《明皇幸蜀图》,之前我

们讲过这幅作品,同学们还记得这幅画背后的故事吗?描绘的地方是哪里?生:描绘的是安史之乱,唐玄宗一行人逃难路过广元剑阁一带的风景。师:是的,唐玄宗在画中哪里?生:师:我们来看一看千年前的广元山水与今天的广元山水有什么相同之处?生:剑门关的栈道还保留了。师:从这幅画中还可以看出

来,画家非常的用心,在崎岖的山路上,画了生活在北方的骆驼,有人猜出画家的意图吗?暗示什么?生:暗示了这群人的路线,是从北方来的。师:下面我们从绘画技法的角度来说,刚才看到的这几幅作品属于工笔还是写意呢?生:是工笔。师:它与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水墨山水画不同,他以青绿为主色,叫做“青绿山水画”。是

属于工笔山水,先勾线,再敷色,所用的颜料是我国传统绘画材料:矿物质颜料。具有千年不褪色的效果。我们的敦煌壁画也是用的这种颜料。所以应该为我们的民族文化感到自豪。设色金碧辉煌的青绿山水画,一方面受隋代山水画风格影响,另一方面又是盛唐政治经济文化繁荣在审美情趣上的反应。

师:刚才我们讲的山水画是属于青绿山水画,同学们肯定很好奇,水墨山水画是什么时候产生的?水墨山水画派的创始人大家都认识,他是唐代的诗人,人们常常用这么一句话形容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同学们猜出来是谁了吗?生:王维师:对,他在《山水诀》讲:“夫画道之中,水墨最为上。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

”他提倡水墨画,不染其他的颜色。因其不经粉饰,所以能通自然、造化。青绿山水画一枝独秀的局面,随着晚唐国力的衰落发生了变化,安史之乱后,一些文人画家对仕途不感兴趣,开始从山水中寻找精神家园,因此描绘水墨山水画登上画坛。师:可惜王维的绘画作品

没有保留下来,我们无缘得见。但从诗中还是可以领略到他的山水意境。同学们还记得他写的诗吗?比如《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山居秋瞑》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使至塞上》中的一句,同学们很熟悉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生:师:从

这些诗句中我们能感受到王维的山水情怀。师:山水画发展到宋朝时,逐渐达到高峰。水墨空前发展,各种技法日趋完善,不再只是隋唐以来了先勾线再填色的方法,出现了讲究笔墨韵味的皴、擦、点、染等表现手法。山水画的形式也是

多种多样。同学们知道宋代,分为两个时期吧?生:北宋、南宋。师: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北宋、南宋这两个时期山水画的不同点。我们可以从构图、表现主题、生活环境这几个方面进行比较、思考。现在我们看到的是范宽所画的《雪景寒林图》、《溪山行旅图》、郭熙的《早春图》,再来看看《松溪放牧图》、《踏

歌图》《溪山清远图》等,我们来比较一下,北宋时期的山水画,构图怎么样?师:构图一词不易理解,换言之也就是取景,同学们外出郊游,看到很美的风景时,会忍不住,拍上一张照片,记录美景,那么这时就涉及到怎样取景好看,也就是画面构图了。这样容易理解了吧。

生:北宋的比较宏大,南宋时期的局部刻画。师:北宋时期的山水画的取景比较宏大,全面,从山脚、山腰、山顶都依次的进行描绘,并且透过前山可以看到后山。这样的构图我们称为“全景式”构图。而南宋时期的山水画,样式多种多样,有长卷、斗方、椭圆形等形状。同学们所说的局部刻画,小景刻画都对。我们来观

察一下,景物都居于画面的一个角落,这样的构图叫做一角构图,但长卷不是这样的。我们来看看长卷都把主要的景物集中在画面的哪个位置呢?生:画面的下半部分师:对,占画面的一半,上半部分比较的空。主要景物集中在画面的一半以下的

位置,这样的构图叫做半边构图,所以南宋时期的山水画构图是一角半边,比较著名的,且常用这种构图的画家是马远和夏圭,人们也称呼他们为“马一角,夏半边”。师:现在我们来看看画面表现的主题是什么?北宋时期的山水画重点是进行对大山的刻画,而南宋时期

的山水画,所画的内容很少,大部分是表现的是大片的水域,所以南宋时期的山水画主题是水。同学们观察一下,水是怎么表现?生:有的画了,有的没画。师:没画的部分这就叫留白。留白给人的感觉比较的空灵,并且我们可以有更多的想象空间,留白可以表现水、云、雾、雪等这些事物。师:古时候的人们没有照相机,

所以画一幅画,是凭借游览记忆与长期的观察相结合进行创作的,因此我们可以大致从画家的作品中推测画家生活的环境是在祖国的北方还是南方?南宋时期的山水画大多表现水乡,同学们觉得是在哪里呢?生:南方师:北宋时期的山水表现的都是高耸的大山,一般在哪里呢?生:在北方。师:最后我们分别用一个字

来概括北宋和南宋山水画给你的视觉感受?北宋的山水画描绘的是气势磅礴、雄伟、险峻的大山,我们可以用一个雄字概括,南宋时期的绘画作品描绘的是秀美秀丽的江南水乡,同学们觉得用什么字比较合适呢?生:秀字。师:非常好。同学们知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导致北宋变成南宋呢?生

:是:是靖康之耻,金军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北宋灭亡。还好宋徽宗的第九个儿子康王赵构当时没有在京城,所以逃过一劫,后来遭到金军的追杀,在南京应天府继承大宋皇帝位,为了延续宋朝皇统和法统,定国号仍为宋,定都

临安,今天的杭州。因此我们可以看到随着政治中心的迁移。画家,文人士大夫等人的生活环境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师:南宋时期水墨山水逐渐成为主流,但青绿山水也在发展,比如18岁天才少年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赵伯驹画的《江山秋色图》

等也是传世佳作。元明清时期的绘画,文人画逐渐占据主流,没有设置画院,除少数画家服务宫廷以外,大都是身居高位的士大夫画家、文人画家,提出以书法用笔入画,诗书画相结合,诗情画意,笔墨趣味。3、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有什么区别?师:刚才我们了解了从萌芽发展到鼎盛这个时期山水画面貌,同学们对山水

有所了解了,那么现在我们来说一说,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有什么区别?生:1、工具材料不同;2、观察方法和表现方法的不同;西画是焦点透视,对景写生,如实描绘,注重光影和体积;而中国画是以线造型,目识心记,采用的是散点透视,可以将不同时空的景物放在一起。3、山水画对笔墨意境的追

求。4、学画山水画。(师生共同参与)师:那接下来我们来感受一下水墨山水画。首先,我们要用到的材料是毛笔、墨汁、宣纸。写意的水墨山水画用的是生宣,怎样来判断宣纸的生熟呢,有没有同学知道?生:用水来试一试。师:对的,用水就可以判断,水滴到宣纸上后,立即渗透开了,就是生宣,这种生宣纸用于写意画,表现

笔墨韵味,墨色浓淡变化。工笔画用的是熟宣,水滴上后,不易渗透,这就有时间进行敷色、渲染。师:山水画的学习方法是:临摹、写生、创作的过程。临摹时要先选好范本,初学可用铅笔将大概的轮廓勾勒出来,再用毛笔作画。墨色注意先浓后淡。从树的中间部分开始画,树分四枝:前后左右

,左右两边好画,但前后的树枝不好表现,那就需要注意遮挡关系来表现前后关系。师:画树枝时,左右两边不要对称。自然界中未经人工修剪的树,都是长的很妖娆,并且婀娜多姿,左右两边的疏密不同。师:接下来画后面一棵树,墨色要比前面的淡些,我们将这两棵树长

在斜坡上。再画上树根,这时旁边还可以画些什么小东西呢?生:花草,石头。师:对,我们画石头时,要用到一种表现手法,叫做皴法。它是专门表现石头表面粗糙纹理的技法。师:树的轮廓基本呈现,但看不出是什么品种的树。老师准备将这两颗树画成山中的松树,这时我们就要给松树添加特征,它的特征是什么呢

?生:树叶与其他树不同,像针一样。师:对的。树叶是松针,我们可以将其概括成扇形的形态,并加以重叠,营造出一丛一丛的树叶效果。树皮也与其他树有所不同,可以概括成鳞纹。师:在画的时候可以大胆一些,这是写意山水画,我们主要表现的是意,不要太在意形,追求似与不似之间。前后的树枝不仅可以通过

遮挡关系来表现,还可以用墨色的浓淡进行表现。墨随着加入水分的不同,呈现的墨色也不同,大致可以分为:焦浓重淡清。墨色的浓淡叠加时,注意若即若离,不要重复勾勒线条,有的部分不叠加,保留之前的淡墨。师:下面有没有同学来尝试一

下?生:师:同学们画的很不错,基本掌握了松针的画法,回到座位。现在老师来快速的完善画面。注意树叶的疏密、聚散变化。主体物画完了,这时石头的刻画还不够,可以加上较深的墨色,增加墨色变化。最后我们来丰富、统一画面,树与石头之间有些孤立,加上一些小草,就可以将其串联起来。

两颗树,一块石头,几棵小草就可以营造一个小景。这就是山水画的魅力,不在乎写实,在乎的是意境、笔墨韵味,这就是我们的水墨山水画。师:好,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本节课所学内容,了解了中国山水画中的青绿山水画和水墨山水画,重点学习了宋代水墨山水画,之后进行了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

画的区别,最后感受了写意的水墨山水画。好,下课。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的讲授环节基本顺畅,但很多知识点都只是点到为止,深入讲解不够。对于美术史论的学习,相对技法而言要枯燥些,因此学生互动环节应该再增加一些。

在讲授过程中,讲漏了一个“留白”的知识点。六、板书设计:中国山水画一、青绿山水画二、水墨山水——宋代北宋南宋构图全景式一角半边主题山水环境北方南方三、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的区别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7255
  • 被收藏 0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