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1.3.2《青春有格》PPT课件2.ppt,共(39)页,18.614 M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3182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这是我们熟悉的田字格。由这个“格”你会联想到什么?“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言有物而行有格也”“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你如何理解这些语句中的“格”?无不成方圆规矩青春有格行己有耻止于至善1Part行己有耻孔子曰:行己有耻意思是:一个人行事,凡
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他们的行为对吗?朱熹说: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人只有知道什么是可耻的,才知道什么事不能做。意思是:孔子曰:行己有耻告诉我们:我们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孔子曰:行己有耻告诉我们:青春并不意
味着肆意放纵,总有一些基本规则不能违反,一些基本界限不能逾越。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座落在南京市江东门。每年,各界人士及青少年都要来此敬献花圈并进行祭奠活动,我国将每年的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
者国家公祭日。提醒人们要“牢记历史,勿忘国耻,奋发向上,振兴中华。”我们为什么要“勿忘国耻”?正视耻辱,有利于树立对国家和民族的道德责任感,增强民族凝聚力,激励中国人自尊、自信、自立、自强,从而促进民族复兴和祖国富强。行己有耻的含义:1.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
就不去做。3.我们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2.青春并不意味着肆意放纵,总有一些基本规则不能违反,一些基本界限不能逾越。探究分享在社会生活中存在许多规矩,这些规矩让我们的生活安全而富有意义。你
认为做到行己有耻有哪些要求呢?阅读感悟负荆请罪廉颇为什么要负荆请罪?我们青少年要向廉颇学习什么?我们要有,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我们要向廉颇学习,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知耻之心孟子说:羞恶乊心,义乊端也。意
思是:人人都有羞耻之心,有羞耻憎恶的心,才是义的开始。做错事、坏事感到羞耻、憎恶的心情。讲理、合理。羞恶乊心,人皆有乊,“羞恶之心”引导我们判断是非善恶,明确行为选择的理由。你知道哪些相关的名言警句吗?廉耻,是立人之大节。--------欧阳修人须知耻,方能过而改。--------朱熹人之
有所不为,皆赖有耻之心,若无耻心,则无事不可为也。---------康有为“世上最名贵的衣服,不是珍珠衫,不是羽衣霓裳,惭愧知耻才是最美的服装。”羞耻之心,义之端也。无羞耻之心,非人也。-------孟子春秋时期,吴越交兵,越国兵败。越王勾践入吴宫,做
了吴王夫差的奴隶。勾践含羞忍辱,终于获释回国。他卧薪尝胆,访贫问苦,任用贤才,发展生产。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于国家富足,军队精壮,一举灭掉吴国,勾践也成为春秋霸主。勾践能真诚面对自我,闻过而知礼,知耻而后勇。“知耻而后勇”!胆尝薪卧过马路要走斑马线红灯停
,绿灯走按时到校,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看电影时不能大声喧哗………〇你认为生活中还有哪些规则需要遵守?(法律)(道德)(纪律)道德底线——“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法律底线——“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行己有耻
”,需要我们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行己有耻要求我们:1.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2.能真诚面对自我,闻过而知礼,知耻而后勇。3.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
做。4.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的主旨在于使人的美德得以彰显,在于鼓励天下的人革除自己身上的旧习,在于使人达到完美的境界。2Part止于至善理解:要求:“止于至善”是人的一种精神
境界,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格调,有我们的“至善”追求。止于至善“止于至善”是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理解:止于至善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生活中如何做到“至善”呢?让座陪伴和分享帮助
同学追求至善的过程中我们能做什么?(1)每个人都可以从点滴小事做起。“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积少成多,积善成德。我们能做的还有很多《感动中国》是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最重要的人物评选活动之一,已经连续举办
15年,节目被媒体誉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在生活中寻找“贤”,将他们作为榜样。榜样的作用榜样不仅是一面镜子,而且是一面旗帜。好的榜样昭示着做人、做事的基本态度,激发我们对人生道路和人生理想的而思考,给予我们自我完善的力
量。善于寻找好的榜样、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才会变得更好。柳公权从小就显示出在书法方面的过人天赋,他写的字远近闻名。他也因此有些骄傲。不过,有一天他遇到了一个没有手的老人,竟然发现老人用脚写的字比他用手写的还好。从此,他时时把“戒骄”记
在心中,勤奋练字,虚心学习,终于成为一代书法大家。柳公权要不断对自己进行自我省察,积极调整自己,做到“止于至善”。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未经省察的人生不值得一过。----苏格拉底自省才能自明。----王阳明反躬自省是通向
美德和上帝的途径。——瓦茨人不能没有批评和自我批评,那样一个人就不能进步。——毛泽东反省是一面镜子,它能将我们的错误清清楚楚地照出来,使我们有改正的机会。——海涅你知道哪些相关的名言警句吗?有一位木匠善制桌子。他不仅把桌面刨得十分平滑,而且连抽屉的背面、底板都刨得十分光滑。有人
劝他说:“抽屉背面和底板别人看不见,何必刨得那么光滑?”他说:“别人看不见,我却看得见。”慎独,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道德修养的一种方式、一种境界,是指在没有外在监督的情况下,能严守道德准则。止于至善”,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怎样做到“止于至善”?(1)
每个人都可以从点滴小事做起。“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积少成多,积善成德。(2)在生活中寻找“贤”,将他们作为榜样。(3)要求我们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检视自身的不足,不盲目自责,积极调整自己,通过自省和慎独,端正自己的行为。独善其身,方能“止于至善”。一个人以宽广
的胸襟、坚定的信念和高尚的品格行事处世,始终对自己拥有信心、自我激励,无论何种境遇都不弃善从恶,即使他普普通通,我们能说他一事无成吗?仅仅独善其身是不够的,因为我们生活在社会中。一切社会的完善,都是从个人做起,但如果只独善其身而不能“兼济天下”,那么,独善其身的结果未必靠得住,独善其身的价值也未
必保得稳。做到“止于至善”就应该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检视自身的不足,不盲目自责,积极调整自己,通过自省和慎独,,端正自己的行为,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和善成德。一个人要有远大志向,要树立为祖国、为社会奉献的情怀,让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变得更加美好。探究分享青春有格对青
春的最好证明是什么?少年说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青春,需要我们去经历,去体验。以修身为本,行走在“止于至善”的路上,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收获,是对
青春最好的证明。青春有格!老师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