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1.3.2《青春有格》PPT课件10.ppt,共(28)页,926.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3170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一单元青春时光第三课青春的证明第二课时青春有格学习目标导航•1把握“行己有耻”“止于至善”的要求。•2能够明确是非善恶标准,明确行为选择的理由。•3我们要学会学习榜样,从榜样身上汲取力量;能够真诚的面对自
己,树立底线意识;能够通过自省和慎独端正自己的行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4青春的探索不会停止,我们要有羞耻之心,向善之心,把握好青春,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收获。活动一:教材第27页运用你的经验•1这是我们熟悉的田字格。由这个“格”你会联想到什么•2“
我劝天公从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言有物而行有格”“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有格”,你如何理解这些语句中的“格”导入新课•1、“田字格”是一个模板,也体现着规范汉字的书写的规则,由此我想到每个人的行为都要遵守一定规则,按照一定程序进行。•2“不拘一格”是指不限定于一种规格方式。“言有物而
行有格”中的“行有格”是指要体现出本人的品格,“有耻且有格”是指人要有知耻之心,且能自我检点而恪守正道,这些语句中的格有规格、标准、规范、规则、规矩的意思,我们的日常生活和行为都要遵守规则,不能违反规则。•第二课时青春有格新课一、行己有耻•1.“行己有耻”的涵义:“行
己有耻”意思是说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_________的就___________做。•2.为什么要“行己有耻”?•(1)青春并不意味着_____________,总有一些____________不能违反,
一些基本界限不能•_____________。•(2)我们要_____________,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3.怎样做到“行己有耻”?•(1)有_____________,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2)
_______面对自我闻过而终礼__________________树立_________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违反__________的事情坚决不做。(3)磨砺意志,拒绝_____________,不断增强_____________。可耻不去肆意放纵基本规则逾越知廉耻知耻之心真
诚知耻而后勇底线法律不良诱惑自控力•4.知耻之心、“羞恶之心”有什么作用?•(1)引导我们判断____________,明确行为选择的理由。•(2)在行动之前,_______愿望;在行动之中,________调节,在行动之后,_____
___效果与影响•5.怎样增强自控力?(方法)•(1)增强“_____________”的力量。•(2)增强“_____________”的力量。•(3)加强______________。是非善恶审查监督反思我不要我想要自我监控探究与分享一:•在社会生活中存在许多规则,这
些规则让我们的生活安全而富有意义。例如:不伤害别人;不说谎,不欺骗;遵纪守法;相互尊重;信守诺言等等•1你认为还有那些规则还要遵守?规则校园、图书借阅规则、运动规则、交通规则、遵守公共秩序等•2有人认为,只要不被
发现,说谎欺骗也是可以的,你如何看待这一观点,为什么?答:这一观点是错误的。因为在人们的行为规范中有诚实守信的行为规则要求,诚实即忠诚老实,就是忠于事物的本来面貌,不隐瞒自己的真是思想,不掩饰自己的真实情感,不说谎、不做假,不为不可告人的目的而期满别人,因此说谎欺骗违背诚信原则,是不
遵守规则的表现。说谎欺骗不论被发现还是不被发现都是不应该做的耻辱戒指•20世纪60年代,加拿大工学院的毕业生在设计桥梁的时候,由于计算不准确,致使完工后的桥梁倒塌,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也是这所大学蒙受巨大损失,校方为了让学生汲取教训,
花重金买下建造这所桥梁的钢铁,做成了一个个戒指,名为。每位学生毕业时都会得到这样一枚戒指戴在手上。•长期以来,这枚“耻辱戒指”始终戴在所有加拿大工学院毕业生的手上,“耻辱戒指”成为他们工作严谨认真的不懈努力。他们谨记“耻
辱戒指”的教训,对工作一丝不苟,兢兢业业,取得许多的非凡成就,为学校争得无数荣誉,赢得社会的赞誉和尊重。阅读感悟卢梭《忏悔录》•卢梭在这本书中以诚实坦率的态度和深刻的内省,叙述了自己自出生以来五十多年间的
往事,把其生活中违背道德良心的小事披露无遗。其中他忏悔年轻时犯下的一个错误,一次他偷了主人家一条漂亮的丝巾,却反过来诬蔑女仆偷窃,那个无辜的女仆因此蒙受羞辱,事过多年,卢梭一想起此事,内心仍隐隐作痛。阅读感悟
这两件事让我们从中体会到什么“耻辱戒指”和卢梭年轻时犯下的错误,引导我们要有知耻之心,懂得“行己之耻”的道理,要我们学会判断是非善恶,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二、止于至善•1.为什么要有“至善”的追求?(怎样理解“止于至善”?)
•答:(1)“止于至善”,是人的一种_________,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格调,有我们的“_________”追求。(2)“止于至善”是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____________过程,是一种向往美好、_____________的精神状态。•2.怎样追求“止于至善
”?•答:(1)从____________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2)寻找好的•_________、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3)养成____________的习惯,•检视自身的不足,不盲目自责,积极调整自己,通过自省和________,•端正自己的行为。•3.好的榜样有什么作
用?•答:(1)榜样不仅是一面镜子,而且是一面________。好的榜样昭示•着___________的基本态度激发我们对人生道路和人生理想的思考,给•予我们自我完善的力量。(2)善于寻找好的榜样、向榜样学习、汲取________,•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才会变得更加美
好。精神境界至善实践永不言弃点滴小事榜样自我省查慎独旗帜做人做事榜样的力量探究与分享二•童小勇每周都抽空去敬老院做志愿者,为几位老人读书读报,陪老人聊天,坚持两年不间断。敬老院给学校写了一封感谢信。学校号召大家向他学习。对此几位同
学有如下议论。童小勇真棒,换成我不一定做到•1你是如何看待上述同学的议论?2看到这封感谢信,你会怎么想怎么做?“他能坚持一辈子?我才不信.”这一观点没有认识到参加志愿者活动的意义,没有做到以先进人物为榜样,向榜样学习。剩下的三位同学做到了寻找榜
样,并积极向榜样学习,从榜样身上汲取力量。(1)“见贤思齐,见不贤而自省”,在生活中寻找“贤”,将他们作为榜样的力量,榜样不仅仅是一面镜子,而且是一面旗帜。好的榜样昭示做人做事的基本态度,激发我们对人生
道路,和人生理想的思考,给予我们自我完善的力量。善于寻找好的榜样、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才会美好。(2)我要积极寻找榜样,以榜样作为自己的镜子,是自身素质得到提高,并服务于社会,促进社会的和谐探究
与分享三•观点一:,方能“止于至善”。一个人以宽广的胸襟,坚定的信念和高尚的品格行事处世,始终对自己拥有信心、自我激励,无论何种境遇都不弃善从恶,即使他普普通通,我们能说他一事无成吗?•观够点二:仅仅独善其身是不够的,因为我们生活在社会中,一切社会的完善,都是从个人做起,但如果只独善其身而
不能“普济天下”,那独善其身的结果未必靠的住,独善其身的价值也未必保得住。•1你如何看待上述观点?•2想一想:“止于至善”的人应该具备那些品质?观点一说明要做到止于至善就应该养成自我省查的习惯,检视自身的不足,不盲目
自责,积极调整自己,通过自省和慎独,端正自己的行为,从点滴小事做起,极少成多,积善成德。观点二体现的是一个人要有远大志向,要树立为祖国、为社会奉献的情怀,让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变得更加美好。“止于至善”的人应该有创
新精神,有追求、有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要善于寻找榜样,向榜样学习,要有自我省查的品质。本课总结•青春需要我们去经历,去体验,寻找好的榜样,汲取榜样的力量,要有羞耻之心,向善之心,从点滴小事做起极少成多,积善成德,以修身为本,行走在“至于至善”的道路上,在学习中成长,在
成长中收获,是对青春最好的证明。小题反馈快来检测学习效果,判断下列观点的正误吧!•()1.青春的我们可以稍许肆意放纵,但尽量不要违反生活中的基本规则•()2.小明说:“知耻会伤害我们的自尊心,因此人不可以知耻。”•()3.“行己有耻”要求我们树立底线意识,不能做
违法乱纪的事情。•()4.“止于至善”应该成为每个人的精神追求,并应为此不懈努力。•()5.追求“止于至善”要立足于做惊天动地的大事,生活中的点滴小事无所谓××√√×名句欣赏•孔子说:“行己有耻”•朱熹说:“人有耻,则能
有所不为。”•《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
身为本。”第二课时青春有格(一)行己有耻(自主导学)1.“行己有耻”的涵义2.为什么要“行己有耻”?3.怎样做到“行己有耻”?4.知耻之心、“羞恶之心”有什么作用?5.怎样增强自控力?(方法)止于至善(自主导学)为什么要有“至善”的追求?(怎样理解“止于至善”?)2.怎样追求“止于至善”?3
.好的榜样有什么作用?作业•教材32页拓展空间•每晚睡觉之前,回忆一天的所作所为,填写“青春盾牌”,哪一件一该做的事情没做完•哪一件事情本应该做的更好?哪一本该读的书没有读?发现自己有什么不足?抵御那些诱惑?
在品行方面有哪些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