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美术【辽海版】三年级下册《第11课 图形手拉手》教学设计2.docx,共(2)页,26.295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1966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图形手拉手教材分析:《图形手拉手》是让学生掌握“二方连续”纹样的表现形式,是三年级下册教材的一节图案设计课。图案设计领域的内容本身难度大,很容易让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因此,教师要有效运用课件,尽量通俗易懂的阐述本课知识点,让学生
能轻松愉快的初步理解即可;并尽量降低作业难度,让学生能独立完成制作进而内心愉悦并产生强烈的成就感!教学理念:1、根据中低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课堂上注重激发学生兴趣,采用猜一猜、找一找以及说一说等活泼的教学形式引起学生对本课内容的兴趣。2、以拓展学生思维、促进个性发展为宗旨,通过创
设情境、设疑激趣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尝试体验中掌握知识,形成技能;通过设计和应用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创新精神。课题:《图形手拉手》学习领域:设计应用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
本课二方连续的教学,使学生了解二方连续的基本知识以及设计、制作二方连续的基本方法;2、学会并掌握运用折、剪法制作二方连续纹样;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形式美的认识和感知美、创造美的能力;3、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体会
到勤动脑、多动手美化生活带来的乐趣以及成就感。教学重点:1、折纸的方法;2、绘制纹样时连接处的设计。教学难点:连接处的设计教具学具:PPT课件、演示用具、展示背景纸、彩色纸、剪子、胶棒教学过程:一、课题
导入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只小兔子、并问学生可不可爱。可是,它告诉老师很孤单,帮它找一些小伙伴。课件展示四只一样兔子。问向学生提问:同学们,咦,这几个小朋友怎么看起来这么奇怪呢?你们发现了什么?学生回答。同时导入课题:我们发现了这些图形都是相同的并且是手拉手连在一起的,那么今天我
们就一起来学习图形手拉手,板书:图形手拉手。二、讲授新课(一)二方连续定义:相同的并连在一起的图形在美术中还叫做二方连续。那么二方连续的定义是什么呢,大屏幕展示定义,找同学读给大家听。1、定义:以一个或几个单位纹样,在两条平行线之间的带状形平面
上,作有规律的排列并以向上下或左右两个方向无限连续循环所构成的带状形纹样,称为二方连续纹样。(学生大声朗读)教师简单解释概念,(手里拿一个单独纹样)以一个或几个单独纹样为载体,向左向右,向上向下有规律的无
限循环排列,就叫做二方连续。2、生活应用:二方连续图形在生活中应用的很广泛,提问想一想在哪些地方看到过这样的图形呢?学生回答。二方连续的图案真的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大屏幕一起来欣赏图片让学生找出来是以哪个图形为单位重复的。三、动手
操作1、教师展示自己的作品,告诉学生不光是人物可以手拉手,动物、植物、花卉、水果都可以。教师课前做的作品并问学生这是什么呀?学生回答。2、投影带学生一起做出示步骤图:折、画、剪。(教师讲到哪部分就粘贴哪部分)教师请同学们拿出一张长方形的彩纸。跟随一起来将彩
纸先进行对折,连续的再对折。(折好后拆开,看看几个单元)告诉他们一定要把开口处放在右边,然后平放在桌面上,在封口处画上图案。然后请大家观察教师的绘画方法,图案可以简单一些。(只画半个图形,在纸上画满。)重点:教师强调在画的时候
要想图形手拉手连接在一起必须有连接点,教师展示在纸上减掉的部分用笔画上阴影,以便裁剪的时候不会剪错。并再次强调画好的连接点千万不能剪开。裁剪的时候要注意线条的流畅,一定不能把连接点剪开。然后,剪好后慢慢把它打开,图形手拉手就
制作完成。同学们设图形,大屏幕展示素材。四、展示评价1、学生自评,你们喜欢哪张二方连续,为什么喜欢呢?谁来说一说?2、教师点评,评选4个最佳并发给他们教师作品以示鼓励。五、结语同学们,通过这一课的学习老师希望你们也能手拉手成为好朋友,像这些图形
一样,希望学生们设计出更多的作品应用到生活中并成为设计师。六、板书图形手拉手折画教师作品学生作品展示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