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青岛版(五四制)数学二年级上册《信息窗一(有余数除法的认识)》优质课教学设计.doc,共(3)页,28.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3546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教学目标:基础知识:使学生感知余数及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帮助学生理解余数比除数小的关系;基本技能:能够熟练地口算有余数的除法;基本活动经验:经历具体到抽象的有余数除法算式的建模过程;分享个性表达、竞
赛合作的快乐。基本思想:建模思想教学重点: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及确定商与余数的名数教学难点:理解余数和除数的关系教具准备:课件、小棒、数字卡片教学流程:教学流程:一、游戏引入新旧链接1、组织游戏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玩游戏好吗?请听清游戏规则:8人一组上台快走,老师准备了2、3、4、5、6
、7、8的数字卡片,抽到数字几就几人抱成团,如果有人没抱成团,就集体表演一个节目。2、激活旧知请一小组同学玩游戏。师相机填表:参加人数每组人数组数842师:你能用原来学习的知识将第一组游戏的情况列出算式吗?一人上台板
书,其余学生在导学案上写。A、谁来说说他写的怎么样?各部分表示什么意思?其中第二个“8”是怎么来的?B、我们继续玩游戏。请第二小组上台,(采访组长)要想你们组能抱团成功,你想抽到几?C、(采访其他同学)要想他们组不成功表演节目,你想他们抽到几?假如抽到数字3,记录:832D、引出余数
。[设计意图:以小组比赛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巧妙由旧知引入新知。]二、尝试进入自主探究1、请大家将根据昨天学习的知识将第二次游戏的情况尝试列出算式。有困难是正常的,大家写得到底对不对呢?请大家翻开书60页,自学例1。2、
交流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强调商和余数表示的意义及其单位。3、比较这两个算式,有什么区别?4、在生活中,平均分有时候不能够刚好分完,剩下的部分不能够再分,就是余数。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有余数的除法。(板书课题。)[设计意图:尊重学生学习差异,给学生思维尽可能原生态的展示机会,然后通过自主学习
,达到有效建构的目的。]三、点拨介入展开思维1、猜想:一些小棒也想玩这个抱团的游戏,不过它们抱团以后围起来的是一个正方形。摆一个正方形最少要几根小棒?(随手拿起一捆小棒)猜,它们尽可能多的摆正方形后会余几根小棒?2、先讨论后交流。3、验证。我们一起数数看有多少根?(师生一起数)1
3根。学生动手摆一摆,并填表4、再次猜想:师再拿出一捆小棒,让学生猜可能这次会余几根。学生有了上次的经验,猜出余数可能是1、2、3。5、大屏幕演示。请学生填表。15433并口头说算式。6、请用数学语言说出它们各部分的名称。(被除数,除数,商,余数)。7、如果把两捆小
棒合在一起,余数会是几?为什么?8、如果是摆五边形呢?余数会是几?9、观察表中除数和余数,比较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讨论交流后师板书:余数比除数小)[设计意图:由直观到抽象,由表面到内质,发现规律,初步建模。]四、变式深入模型应
用师:通过刚才的较量,各组得分已经拉开了距离,现在到了得分最关键的时刻。请看大屏幕。下面我们来进行一个小组PK赛,请看比赛规则:比赛规则:1、采取组长抽签的方式选题;2、小组所有成员讨论后,由老师随机指
定选手答题。答对得100分,答错时有一次求助机会,再答错由其他小组继续抢答。各小组讨论答题后分组汇报,评出冠军小组。[设计意图:通过小组竞赛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进一步巩固知识,内化意义,理解余数与除数
的关系。练习尽量体现层次性,趣味性,开放性。]五、巧妙提入全面过关1、现在请大家放松一下,边休息边听故事:余数的来历。2、在活动中结束本课:用课前老师发的卡片上的数字除以3所得结果分三种情况走出教室。请前三名的小组中的小组长
当小老师,分别检查余1、余2和没有余数的情况是否正确。[设计意图:学数学应该要学有思维的数学,学有文化的数学,学有价值的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