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青岛版(五四制)数学二年级上册《信息窗一(有余数除法的认识)》教案1.docx,共(5)页,6.08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3545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数学二年级上册青岛版(五四制)8.1野营认识有余数的除法教学内容:教材P90~92例1及相应的练习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使学生经历操作面包的活动,使学生理解余数及有余数除法的含义,并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再具体的活动中,通过观察比
较探索余数与除数的关系,知道余数比除数小。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积累观察、操作、讨论、交流、抽象、概括等教学活动经验感受除法意义的发展和延伸。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数学的意义和作用,进一步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重难点重
点:把平均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的除法。难点: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教学过程:•复习导入(口算)3×5=4×6=9×7=5×5=12÷6=45÷9=36÷4=42÷7=6说说42÷7=6(算式)的含义①表示把42平均分成7分每份
(6)个②42里面有7个(6)•谈话导入你们的表现真棒,老师带你们一起分享快乐的野营吧!1.出示主题图:教材P90。观察主题图,你读到了哪些数学信息?学生观察汇报信息:有4个学生在分食品,有9个面包,14根香肠,1
6个桔子,18片饼干,13根黄瓜,17根香蕉,15瓶牛奶,12个苹果.…..老师整理信息2.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用除法计算的问题?老师梳理问题:9个面包平均分给4个人怎么分呢?3.学生拿出学具摆一摆,教师巡视(方法一.
1个1个分方法二.2个2个分)汇报结果:每人分2个还剩1个4.揭示课题:认识有余数的除法(学生质疑,余数从哪来的?)组织学生帮其解惑小结:平均后剩余的不够再分的叫余数5.引导学生讨论用算式表示,规范书写9÷4=2(个)······1(个)···
···:表示剩余1:表示剩余1个面包叫余数•说算式中每个数的含义:9、4、2、1•这个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这个算式怎么读读作9除以4商2余16.其他食品平均分给4人,怎么分呢?老师带学生一起分12个苹果和16个桔子.①12个苹果平均分给4人,每人分几个?(引导学生说题
意,把12平均分成4份,求每份是几?用算式表示12÷4=3(个)②16个桔子平均分给4人,每人分几个?16÷4=4(个)剩下的6种食品,6个小组各选一种,小组合作分一分.学生边分边写算式,教师巡视并组织学生用汇报结果3.13根黄瓜平均分给4人,每人分几个?13÷
4=3(根)······1(根)④14根香肠平均分给4人,每人分几个?14÷4=3(根)······2(根)⑤15瓶牛奶平均分给4人,每人分几个?15÷4=3(瓶)······3(瓶)⑥17根香蕉平均分给4人,每人分几个?17÷4=4(根)
······1(根)⑦18片饼干平均分给4人,每人分几个?18÷4=4(片)······2(片)⑧19个草莓平均分给4人,每人分几个?19÷4=4(个)······3(个)7.引导学生发现规律观察这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我们的生活中有余数的除法的问题真多,余数
都比除数小总结:余数<除数•巩固练习•课本p92连一连,填一填(2)□÷*=※······5(*最小是□)□÷7=△······◎(◎可能是)•课堂总结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成长寄语:生活中我们都会经历分物品,并不全是平均分或能正好分完,有分享,有剩余,同欢乐。板书设计:认识有余数
的除法9个面包平均分给4人,怎么分呢?9÷4=2(个)······1(个)被除数除数商余数读作:9除以4商2余112÷4=3(个)13÷4=3(根)······1(根)14÷4=3(根)······2(根)15÷4=3(瓶)······
3(瓶)16÷4=4(个)17÷4=4(根)······1(根)18÷4=4(片)······2(片)19÷4=4(个)······3(个)余数<除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