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美术鉴赏《第七课 从传统走向现代——印象派与后印象派》教学素材2-人教版

DOC
  • 阅读 77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4 页
  • 大小 19.948 KB
  • 2022-12-12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高中美术-美术鉴赏《第七课 从传统走向现代——印象派与后印象派》教学素材2-人教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中美术-美术鉴赏《第七课 从传统走向现代——印象派与后印象派》教学素材2-人教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2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9 元
/ 4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高中美术-美术鉴赏《第七课 从传统走向现代——印象派与后印象派》教学素材2-人教版.docx,共(4)页,19.948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1222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从传统走向现代----印象派与后印象派教学资料1.关键词语解释印象派又称“印象主义”。这个名词,原是巴黎一家报刊的记者杜撰出来的,因为他对1874年4月在巴黎市中心卡普辛大道35号举行独立画展的一批青年画家的作品十分不满,便从其中莫奈的一幅

标题《印象·日出》杜撰出“印象派”这个名词。当时这批对保守的学院派绘画强烈不满、迫切要求创新的青年画家,觉得“印象派”这个名词正好标明他们的艺术是与众不同的,便采用了这个名称。其画派从1874年至1886年,先后举办了八次画展。印象派绘画的产生是19世纪法国现实主义绘画的进一

步发展。因为这一画派的作品,多取材于画家亲身感受的自然风景和现实生活。他们强调要描绘视觉的真实印象,特别是大自然的光色变化。因此,他们的作品大多是在室外对景写生而成,突破了西方几百年来画家在画室作画的传统习惯。为了更好地描绘物象在阳光下的真实而微妙的光色变化。他们在油画技法上

改进了某些色彩单调的传统画法,而采用一种符合光学原理的“色彩并列法”,即将原来应当调和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色彩并列起来,让观众的眼睛自己去起调色作用,从而大大提高了色彩的明度,使色彩显得更加灿烂。他们的艺术实践进一步证实了

物体的色彩并不是“固有的”,它受着光线和环境的影响,这就是色彩应用中的“条件色”的基本原理。但是,印象主义绘画的不足之处,在于它过分强调视觉的直观性,以致将光和色作为绘画表现的主要目的,表现出一种重艺

术形式轻内容的创作倾向,这对后来西方现代主义美术有很大的影响。从这个角度来讲,印象派绘画也可以说是西方现代主义美术的开端。后印象派又称后印象主义,过去曾误译为“后期印象主义”。这是英国美术批评家对19世纪80年代中期到20世纪初的一种新的艺术倾向的称呼。它的代表人物

是法国画家塞尚和高更,以及荷兰画家凡·高。这三位画家与印象主义画家有着密切的关系,塞尚还参加过第一次印象派画展。但是,他们共同的艺术倾向是反印象派的。印象画派是以光线来客观地再现自然;而后印象派画家追求的则是他们对客观对象的主观感受和艺术形式的探索。正由于这样,所以,这三位画家又表

现出不同的艺术个性。他们的这种创作倾向是西方现代主义美术的真正的开端。故有人将塞尚称为“西方现代主义绘画之父”。2.美术作品莫奈《印象·日出》(油画,48×63厘米,1872年作,巴黎奥塞博物馆藏)莫奈(1840年—1926年),他是最典型的印象派画家,而且是印象派绘画

的创始人之一,人称“印象派之父”。他蔑视各种陈规旧习,重视对现实的观察研究,追求表现瞬间的视觉印象,根据画家的视觉感受作画。为此,他经常到各地旅行写生,观察大自然景色的变化,捕捉阳光、空气在物体上的微妙变化。他的一生精力主要用在外光的探索上。他描绘不同时

间阳光照射下景物所反映的色泽,使画家对色彩的观察理解大大地深入了一步。在彩色照相尚未发明之前,像莫奈这样对自然色调的如此观察入微是很令人叹服的。莫奈的《印象·日出》一画,既与“印象主义”这一名称的由来直接相关,又是体现印象主义绘画特色的代表作。这是莫奈描绘法国勒

阿弗尔港口的一幅风景画。画面上一片朦胧的水上风光,云雾中涌出一轮光彩夺目的红日。这一作品的画法与传统的画法相比,是近乎速写式的,甚至显得有些草率,但是,它生动地描绘了融化在晨曦和朝雾中的光和色,准确地描绘了莫奈对日出时转瞬即逝的海港景色的鲜明印

象。而印象主义画派所追求的正是要准确地捕捉这种瞬间的光色变化。然而,西方人长期看惯了传统的画法精细的油画,乍一看这种粗放的近乎速写式的油画,自然要感到吃惊和很不理解。所以,有的人就挖苦和嘲讽这些作品,并且借用莫奈这幅作品的题目,称这些作品为印象主义绘画。马奈《费里

—贝舍尔酒吧间》(画布油画,96×130厘米,1881年—1882年作,伦敦拓得美术研究所藏)马奈(1832年—1883年),19世纪法国印象派画家。他的两幅著名的作品《草地上的午餐》(1863年)和《奥林匹亚》(1864年),曾引起激烈的争议,表

现了他敢于冲破陈规旧习的勇气。《费里—贝舍尔酒吧间》,又名《女神游乐场的酒吧间》,是马奈逝世前一年完成的一幅重要作品。不仅构图很有气魄,更重要的是他运用光色效果真实地表现了巴黎这一著名酒吧间的气氛。作为

这一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形象,是站在柜台后面正在接待顾客的女招待。马奈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这个青年妇女青春的肤色和圆润的手臂,以及她面前质地各不相同的各种瓶子,鲜美的水果和芬芳的花卉。有意思的是,马奈利用女招待身后的一面大镜子

,将女招待与顾客在谈话,以及坐在餐桌上的许多顾客,都朦朦胧胧地表现了出来,使有限的画面生动地展示了酒吧间的开阔场景和灯光闪耀、人声嘈杂的气氛。也正是这种富有整体感的气氛,把广阔的场面和繁杂的细节统一起来,形成一个气概不凡的构图。雷诺阿《红磨坊街的舞会》(油画,131×175厘米,18

76年作,巴黎印象派美术馆藏)雷诺阿(1841年—1919年)是法国印象主义绘画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绘画题材比较广泛,以画人物特别是青年妇女和儿童著名,尤其喜欢画女性人体。他的描写现实生活的作品,着重表现生

活的欢乐气氛,且具有雅俗共赏的特点。《红磨坊街的舞会》突出地表现了雷诺阿艺术的这些特色。此画描写法国巴黎蒙马特区露天舞会的情景。当时,蒙马特还未成为闹市区,山上到处有空地。舞厅便利用这些空地举行露天舞会。雷诺阿经常和朋友们到这里来描绘舞会的情景。这一作品就是实地写生

完成的。画中描绘的人物多是画家的亲朋故旧。雷诺阿以他对光与色的敏锐感觉,将阳光透过树叶丛的空隙投射到人们的脸上、身上、桌上和地面上所产生的光色闪烁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充分表现了巴黎蒙马特区民间露天舞会上洋溢着的节日般的欢乐气氛。德加《舞台上的舞女》(色粉笔画,42×58厘米,187

8年作,巴黎印象派美术馆藏)德加(1834年—1917年),19世纪法国印象派画家。但他的艺术与莫奈等印象派画家有所不同,他只是在色彩上很像印象派,却并不喜欢像莫奈那样在外光下作画。在作品的题材内容和艺术风格上也自有特色。这主要表现在他受古典艺术的影响较深,有坚实的素描基础;他的

绘画以表现人物动态、尤其是芭蕾舞女的活动见长,也长于画室内群像。在注重色彩的同时,很重视构图,受当时摄影术的影响较大。此外也很注重人物造型。德加除擅长油画外,也长于色粉笔画,还创作雕塑作品,只是不公诸于世。《舞台上的舞

女》是德加描绘芭蕾舞女的作品中最出色的一幅。它不仅以新颖的构图和艳丽明快的色彩,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而且使我们清楚地看到了德加过硬的写实能力。众所周知,舞蹈之美在于动作。这动作又在飞逝之中。如何及时而又准确地把握住并描绘出这种飞逝中的美,这是需要极

其深厚的艺术功底的。而德加则出色地做到了这一点。他用“静”给我们留下了“动”的美。加上灿烂的色彩和富有表现力的构图,使这一作品在内容与形式的结合上,达到了高度的统一,给人以强烈的美感。修拉《大碗岛:初夏星期天的一个下午》(油画,207×308厘米,

1884年作,芝加哥美术研究所藏)修拉(1859年—1891年)是19世纪末法国“新印象派”绘画的代表人物之一。他认为印象派绘画表现光色效果的方法只凭实践经验,还不够科学。他根据色彩三原色的原理,反对在调色板上调和色彩,主张用色彩分割,即用不同的纯色以点或块并列地排列在画布上,来代替印象派使

用的杂乱无章的笔触,以取得更好的光色效果。这就是被称为“色彩分割法”的新印象派。这幅《大碗岛》就是实践这种画法的代表作。它描写巴黎人在塞纳河阿尼埃的大碗岛上度假休息的情景。为了画好这幅作品,修拉画了三十多幅习作和色彩稿。据说修拉为了在这幅作品中点小圆点,花去了整整一年的时间。尽管这幅作

品在表现初夏下午的阳光的感觉十分真实,但由于修拉机械地搬用科学方法,把艺术与科学完全等同起来,结果使画面中的人物形象显得机械呆板。所以有的批评家批评修拉的这套做法,过于机械。塞尚《玩纸牌的人》(油画,45×57厘米,

1890年—1895年作,巴黎印象派美术馆藏)塞尚(1839年—1906年)是一个孤独的探索者,他的作品在19世纪几乎无人知晓。直到他逝世一年后,人们才在巴黎为他举办了回顾展。人们才开始认识到他对西方现代美术的重要贡献,被人尊为

“西方现代绘画之父”。他的主要贡献在于一反传统绘画模仿外在世界呈现在人们眼中的三度空间的透视幻像,而重新寻求一种从自然的秩序中引出的形式结构,这就是塞尚所称的“造型的本质”。《玩纸牌的人》这一名称的作品,塞尚一共画了五幅。它们之间的主要区别是玩牌者的人数和道具不一样。他

之所以不厌其烦地描绘同一对象,主要是为了研究玩牌者的形体结构。为此,他常常要求他所画的对象保持静止不动,如同这一作品中两个玩牌者所摆出的姿态和动作。在这幅作品中,塞尚极力保持构图的平衡对称,他把两个玩牌者中间的瓶子作为全画

的中心轴。一般说来,塞尚在人物画中对人的神态不大感兴趣,主要是画人的形体结构。但在这一作品中有些例外。他还画出了这两个玩牌者的不同的个性:左边那个叼着烟斗的玩牌者,显然是一个经验丰富、胸有成竹的玩牌老手;右边的那个则显得比较紧张。高更《海边》(油画,68×92厘米,189

2年作,华盛顿国家美术馆藏)高更(1848年—1903年),法国后印象派代表人物之一。早年当过海员,做过证券经纪人,业余从事绘画。以后抛弃证券经纪人的职业,成为职业画家,过着很不安定的生活。之后又与家庭决裂,到法国古老的农村生活和创作。1891年,又远渡重洋到南太平洋的法属塔希提岛生活和创作,

过着土著人的生活。他认为自己具有孩子和原始人的气质,追求原始艺术的质朴、天真和神秘感。他的《海边》一画,就反映了他的这种艺术追求和浓厚的装饰风格。凡·高(1853年—1890年)是19世纪后印象主义画派的另一个重要代表人物。他出生在荷兰农村一个穷苦的牧师家庭。十六

岁起在巴黎画商于荷兰海牙开设的画店当学徒,因不善经商,23岁离开画店在贫民区当小学教师,不久又在矿区当传教士。他后来专心自学绘画。1886年3月,依靠他在巴黎当画商的弟弟的帮助来到巴黎,并通过弟弟的关系认识了雷诺阿等印象主义画家,开始

与他们密切往来,画风深受影响,画面的色彩越来越明亮。一年半后,凡·高离开巴黎迁到终年充满阳光的法国南部小城市阿尔居住。新的环境,使他的绘画很快形成了鲜明而又独特的艺术风格。其主要特点是,运用对比强烈而又响

亮的色块,以粗犷的笔触,表现画家对客观事物的独特感受。他不受客观物象的束缚,在用色上突出表现了强烈的个人感情因素。凡·高的作品在他生前始终不被人理解,一生只卖出了一幅画。由于穷困,由于个人理想与社会现实的尖锐冲突,加上每天顶着烈日无休止地作画,终于使这

位一心要走自己的路的艺术家精神失常,最后自己结束了自己的生命,那时他才37岁。凡·高的一生是短暂的。他真正的艺术生涯只不过十几年,但却留下了800幅油画和800幅素描。他的艺术对后来现代主义艺术影响很大。促使西方美术发生根本性变革的两个客观因素:①摄影术的发明。1839年,法国官方公布了由法国

舞台美术设计家达盖尔发明的摄影术所产生的世界上第一张照片。这一事件引起了法国美术家的巨大震动。官方学院派画家代表人物德拉罗什听到这一消息后,懊丧地说:“绘画完蛋了!”一群以给人画肖像为生的职业肖像画家,更感到自己赖以生存的职业

正面临着严重的威胁,因而向法院起诉,控告达盖尔侵犯了他们画肖像的“专利”。②具有鲜明的东方绘画特色的日本市民绘画──浮世绘,随着世界博览会在英、法等国的举行,传入欧洲,并且很快形成了以法国为中心的欧洲的浮世绘热

。这在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画家如马奈、莫奈、凡·高等的作品中均有突出表现。这种以线条作为主要造型手段,不讲究画面的三度空间,具有浓厚的装饰风格的东方绘画,与西方传统的写实绘画形成鲜明的对照,从而给法国画家、尤其是后印象派画家以极大的启

示。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8744
  • 被收藏 0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