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题:美丽的夜空课型:造型·表现教材分析:本课的课程类型属于造型·表现领域,夜空对小朋友来说都不陌生,无论是乡村的夜景还是城市的夜景,小朋友们对它都有一定的印象。本课是以“夜空的美景”为主的创作画,目的是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善于表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促使学生捕捉美丽夜景的特征,体会美的景象,培养学生的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和造型表现能力,让学生感受现实生活的美好,从中体验生活的乐趣,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教学目标:1、知识目的:了解夜空美景有哪些,学习完夜空,要让学生知道夜空的美景有哪些。2、能力目的:合理运用颜色的三原色和三间色进行涂色,能对画面进行合理构图,描绘出一幅漂亮的夜空美景作品。3、情感目的:让学生感受现实生活的美好,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教学重点:对夜空美景进行合理构图,尝试运用颜色的三原色和三间色进行涂色。教学难点:画出一幅构图合理、内容丰富、色彩鲜艳的夜空内容作品。教学课时:1课时(40分钟)课前准备:油画棒、黑色绘画砂纸、示范作品教学过程:一、组织课堂:老师:上课,同学们好!学生:起立,老师好!老师:请坐。二、导入课堂1、视频导入:插入一段夜空景物的视频。师;看完这个视频,谁来回答老师,你看到了哪些景物?学生:星星、月亮、烟花。师:很棒,看来你刚刚是非常认真地看完了这个视频。师:那么这些漂亮的景物是什么时候才会出现呢?学生:晚上的时候。师:对,就是在晚上的时候,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美丽的夜空,画一画美丽的夜景。请大家和老师一起读一遍的题目:美丽的夜空。一二三开始读。板书:美丽的夜空三、新课授予1、夜空美师:读完之后,大家请看到大屏幕,因为月亮的出现,天空显得如此优美,因为星星的闪耀还有那瞬间划过的流星,让天空变得更加神秘,再加上城市里多彩绚丽的烟花,把夜空变得更加的迷人。)大家说,夜空美吗?生:美。师:美是因为有发光发亮的东西、像星星,月亮,灯光,烟花,萤火虫这些都是夜空中的景物。那么夜空下还有哪些我们熟悉的美景呢?它可以是不发光的,大家想一下然后告诉老师,这位举手的同学坐姿最端正,老师请她来说。生:夜空下有高低起伏的建筑,还有汽车。师:她回忆的真仔细,掌声送给她。其实,还有很多我们熟悉的景物都可以作为夜空下的美景。比如?我们曾经学过的蒙古包,还有儿童乐园里边的摩天轮,还有小桥河流这些都可以。可以这么说,夜空的美景可以分为城市夜空的美景和大自然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0.99 元
- 页数:3 页
- 大小: 19.406 KB
- 时间: 2023-02-28
-
星月夜一、活动目标:1.欣赏作品,感知画面中的笔触、色彩、形象所传达出来的感情和思想,并能用语言进行表述。2.引导学生选择适当的方法,颜色表现星空。3.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情趣,激发学生对艺术活动的兴趣。二、活动准备:课件、纸、油画棒三、活动过程:1.直接导入师:同学们你们见过夜晚的天空吗?你们都看到了什么?师:在荷兰有一位著名的画家叫梵高,有一天他欣赏了美丽的夜空,后来他就把欣赏到的景色画了下来。2.欣赏作品(1)引导学生观察、描述画面师:同学们请仔细看一看,你们从画面上看到了什么?(2)引导学生从颜色上欣赏、讨论师:这幅画上画家用了哪些颜色?(黑色的、灰的、黄的、蓝的……)师:什么颜色用的多些?(黑的、深蓝的、紫色)这些是灰暗色还是明亮色(灰暗色)?师:它们在一起对比强烈吗?你有什么感觉?(对比强烈,心里不开心)师小结:画家用了深蓝色、紫色和黄色,色彩鲜明,对比非常强烈,给人一种不安的感觉。(1)引导学生从线条上欣赏、讨论师:这幅画中画家用了哪些线条?(用了波浪线、螺旋线……)师:哪些地方用了波浪线?给你什么感觉?(天空用了波浪线,觉得云在滚动……树用了波浪线,好像向上生长一样)学一学师:画家在什么地方用了螺旋线?(星星和月亮周围用了螺旋线……)师:你有什么感觉?(好像被包住了)星星和月亮被紧紧地包住了,那是什么感觉?(肯定难受)请同学相互紧紧地抱住,感受难过(4)引导学生整体感受师:看了这幅作品,有什么感觉(很难过,恐惧)师小结:画家用波浪形、螺旋形的线条来画星星和月亮好像被旋涡围住了、大树像火苗一样向上旋转着上升,让人感到万事万物不停的运转,用蓝色、紫色和黄色这些颜色表达了自己紧张、抑郁、难过的感情。3、引导学生给作品取名字师:刚才我们欣赏了画家梵高的作品,我们还不知道这幅画的名字呢,如果你是画家,你会给这幅画取啥名名字呢?师:梵高给这幅画取的名字叫《星月夜》一个有星星、有月亮、有云层、有村庄的夜晚。4、播放音乐《梦幻曲》请幼儿闭上眼睛想象美丽夜空的场景在一片星光闪烁的夜空里,村庄一片寂静,星星像顽皮的孩子,互相追逐着、旋转着向月亮跑去,夜空下的树木发出“沙沙”的响声,好像在说“我要长到夜空里,我要长到夜空里”。5、学生创作刚刚我们跟着音乐一起想象了美丽的夜空,那我想请小朋友们把你们看见的和想象的夜空像梵高一样画下来好吗?开始吧!6、评价作品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0.99 元
- 页数:3 页
- 大小: 16.239 KB
- 时间: 2023-02-28
-
课题16、画夜景设计者教材分析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教材选取夜景作为创作题材有两方面用意:一是可以引导二年级学生感受夜晚景色的美丽,增长他们对美的感受能力;二是抓住夜景的景色特征,以夜景为创造题材,指导学生学习亮色与暗色的色彩知识,引导学生认知与发现艺术来源于生活的道理,并通过艺术实践表达美好的情感,体验创作快乐。学情分析夜景的色彩与白天形成巨大的反差,本课教材设计在于引导学生学会发现和欣赏生活中存在的、不被自己重视的美的景色,学习了解色彩明暗对比存托的艺术表现方法,创造表现美丽夜景的作品。教学三维目标了解美妙的灯火使我们的生活变得绚丽多彩,感受到现实生活的美好与幸福。使学生了解到颜色有深浅的不同,就是同一种颜色也有深浅的变化,而深浅颜色会使画面产生强烈的对比效果。学习表现夜色的几种基本方法,能运用明亮色和暗色的对比关系来表现美妙的夜色,进而创作出大胆、生动的画面来。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通过对夜景的观察、回忆和感受,表现夜景的美感,摩顶放踵深浅色使画面产生的对比效果。难点如何利用颜色对比表现夜色的美感。课前准备课件、彩笔、油画棒、颜料、彩纸、挂历纸、剪刀、胶棒等。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教学随笔1、组织教学2、讲授新课(1)请学生把自己带来的“夜色”图片介绍给大家。(2)教师把自己准备好的拍摄的白天景色的图片展示给大家。提出问题:①老师带来的图片和同学们的图片有什么不同?②白天和晚上的景色有什么不同?学生对照两种图片,分析、比较,展开讨论。解决的问题:①了解亮色和暗色。②了解亮色和暗色使画面产生的对比效果。③亮色和暗色是相对而言的,有时是要通过对比来鉴别的。(3)请学生看书。提出问题:①从书中的图片看,你认为哪些是亮的颜色?哪些属于暗的颜色?学生利用色卡、图片进行探究。②亮色和暗色是绝对的吗?请你用手中的色卡进行对比,讲出你的理由。(4)看书欣赏学生作业。提出问题:①这些学生作业是以什么为内容来表现夜色的?给你印象深刻的夜色在哪里?②从书上看,表现夜色都用了哪几种方法?③这些方法你都会用吗?请你介绍给大家。④要表现五光十色的夜色,你还能用什么样的工具?还有什么样的方法?对比分析夜晚景色与白天景色的不同之处,找出夜景的特点分析图片,能找出表现夜晚的色彩,使学生了解夜晚色彩的特点,为表现夜景打基础拓宽学生思路,丰富创作资源进一步分析表现夜晚的颜色特征,引导学生感悟颜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0.99 元
- 页数:3 页
- 大小: 31.049 KB
- 时间: 2023-02-28
-
面具—脸谱教学目标:1.了解京剧脸谱图案和色彩的象征意义,能够根据谱式绘画一个京剧脸谱。2.在绘制过程中,了解中国京剧脸谱艺术的基本特点。3.通过对京剧脸谱知识的学习,培养对京剧脸谱的欣赏能力,激发学生关心、热爱中国传统艺术的情感。教学过程:一、回顾脸谱的知识1.脸谱的特点:象征性、夸张性。2.脸谱的色彩:红色——忠勇侠义,多为正面角色。黑色——刚正威武,不媚权贵。白色——阴险奸诈;刚愎自用。紫色——刚正威武,不媚权贵。黄色——勇猛而爆躁。金色——神仙高人。绿色——勇猛,莽撞。蓝色——刚强阴险。3.京剧脸谱在应用和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定的谱式:①整脸:在整个面部涂一种主色,不勾花纹,而是在主色上画出眉、眼、口、鼻的纹理,这种谱式称之为“整脸”。②在整脸的基础上,用黑色把眉、眼、鼻等在颜色上突出出来,而是使前额、左右面颊呈现出三块明显主色,平整的如同三块瓦,称之为“三块瓦脸”或“三块瓦窝”。③从脑门顶至鼻子尖,用黑色或颜色的立柱纹与眼窝大体呈“十字”形,额头涂白,有灰色小圈眉子,此种谱式称之为“十字门脸”。④与整脸相反,脸谱色彩、构图最复杂的称之为“碎花脸”。⑤色彩、构图不对称,表现人物形象反常、丑陋的脸谱谱式,称之为“歪脸”。4.京剧脸谱的描绘着色方式有揉·勾·抹·破四种基本型。揉脸:是用手指将颜色揉满面部,再加重眉目及面部纹理轮廓,是一种像真性的脸谱。勾脸:是用毛笔蘸颜色勾画眉目面纹,填充脸膛色彩,成为五光十色的图案。有的贴金敷银,华丽耀炫,光彩夺目。抹脸:是用毛笔蘸粉把脸的全部或一部分涂抹成白色,表示这一类人不以真面目示人,是一种饰伪性脸谱,又称粉脸。破脸:是指左右图形不对称的脸谱,揉、勾、抹三种脸中都有破脸,是一种以贬意为主的脸谱。二、绘画脸谱按脸谱谱式在铅笔勾勒的图案上用水粉上色。(强调:不能在颜色上来回涂染,以免将下面颜色带起。)三、展示与评议1.依据不同谱式或色彩,分类展示学生作业。2.说说自己绘制的人物和绘制的感受。3.教师点评,表扬有创意的作业,肯定学生耐心、细致的作业态度。4.教学拓展:欣赏利用各种材料绘制的京剧脸谱,鼓励学生进一步尝试。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0.99 元
- 页数:3 页
- 大小: 14.613 KB
- 时间: 2023-02-28
-
十一课面具一、教材分析1、课文内容分析面具是一种古老的民间美术工艺品,在原始社会就出现了面具。一些原始部落在祭祀时就使用面具。现在,人们常在节日或舞会上使用面具。本课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以有趣的面具为题材进行教学,引导学生欣赏温巴面具、傩戏面具和各式各样的化妆面具等,了解面具的起源、发展,认识面具所具有的形式美如花纹图案、色彩搭配、角色定位等,进而启发学生运用多种表现形式设计制作独特的面具,然后运用集美术、音乐、舞蹈、戏剧为一体的综合性活动方式大胆地表演和联欢,让学生在好奇、轻松、快乐的氛围中了解我国民间艺术的精华,激发热爱民间艺术的情感,体验设计制作和应用的乐趣。2、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利用各种材料设计和制作独特的面具作品。教学难点:巧妙合理地利用材料设计、制作、装饰有新意的面具。3、工具材料准备教师教学准备:课件、面具资料、示范作品等。学生学习准备:彩色笔、油画棒、卡纸、剪刀、双面胶等。4、教学评价(1)能否积极参与整个活动。(2)能否与同学合作。(3)能否大胆地表现自己。二、教学目的1、知识目的:通过欣赏各式各样的面具,了解民间艺术的风情风貌以及面具的来源、发展及其形式美。2、能力目的:设计并制作独特的面具作品,培养学生利用多种材料进行设计制作的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立体构成概念。3、情感目的:在综合活动方式中大胆地表现自我,培养学生集体合作的精神。三、教学思路与课堂设计1、教学思路本课以观赏面具、设计制作面具、利用面具做游戏为主线进行教学,其目的是通过看、想、画、制、玩、说的学习过程,学习美术知识,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2、课堂教学设计(1)表演激趣,导入新课教师:前两天龙老师看了一部动画片非常有趣,今天呀,我把片中的两个卡通人物也带来了,大家看,他们是谁?(事先请两位同学带上米奇和米妮的面具走进教室,进行一小段动画片中的表演)配音乐教师: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感谢两位小演员精彩的表演!(带头鼓掌)教师:谁来说说,刚刚的表演中什么地方最吸引你?为什么呢?(面具)你能观察到它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吗?教师:你观察的真仔细,大家掌声送给他!同学们,你们想不想也来做一件独特而有趣的面具?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课本第十一课《面具》,请大家翻开课本28页。(板书:题目)(2)组织教学,自主探究①问一问教师提问,学生分组讨论问:你们见过面具吗?在什么地方见过?你见过的面具是什么样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0.99 元
- 页数:6 页
- 大小: 24.418 KB
- 时间: 2023-02-28
-
《面具》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初步了解面具的种类、材料等知识。2.掌握制作“面具”的步骤和方法。过程与方法:通过对面具的制作,进一步了解面具的结构与用途。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制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增强创新意识。教学重点:掌握制作面具的基本步骤和方法。教学难点:在制作好简单面具的基础上,进行有创意的装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学准备:1.面具示范作品,课件。2.剪刀、双面胶、彩笔、卡纸、皮筋、水彩笔等其他装饰制作材料。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1.情景导入师:今天我们教室里来了两位新朋友,看看他们是谁?音乐声中两位小朋友戴着面具出场。2.师:认识他们吗?他们是谁呀?3.师:指明学生回答。(补充:我们戴着面具就换了角色了,从而又增加了几分神秘感。)4.明确学习内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面具》。(板书课题)二、教学新课1.谁来说说,你都见过什么样的面具?在哪里见过?教师适时灵机补充追问:那你知道他们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吗?2.师:下面我们就来简单的了解面具的历史及特点。(1)你知道吗?传说呀,早在远古时代,人们认为疾病、瘟疫和死亡是厉鬼在人体内兴妖作怪,于是就用木材雕刻或是用泥巴捏制出恐怖的造型后涂上颜色,就戴上,跳着激烈的舞蹈,向妖魔鬼怪发起反击,以达到驱鬼逐疫的目的。后来由驱鬼逐疫转向驱除晦气,祈求平安。(2)我们国家的面具主要类型有:傩面具、藏面具、百戏面具、彝族面具、萨满面具。(3)生活中的面具大多都是:陶瓷做的、金属做的、布料做的、还有羽毛做的、塑料做的。3.师:面具的造型夸张,色彩鲜艳丰富,大多是一些民间表演活动的道具。古老的面具艺术向现代文明走来,从“神”的文化圈里跳出来,步入一个多元、文明的“人”的精神世界,面具的用途是越来越多,深受大家的喜欢。(1)看,这是意大利的狂欢节,人们戴上各具特色的面具参加狂欢节。(2)小朋友们带上自己喜欢的面具庆祝活动。(3)面具还成了小朋友们的玩具。(4)老师也特别喜欢面具,今天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些,你们来看看。4.小朋友们,看了这么多有趣的面具,想不想自己也来做一个?今天,我们就来发挥我们自己的想象力,小组同学合作做一个漂亮的面具。三、明确制作方法,学习制作面具。1.教师出示:制作好的面具,引导学生学习制作面具的步骤。(1)画形状(2)剪材料(3)挖眼睛、填鼻部、耳朵、贴头顶和下巴(4)套上皮筋(5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0.99 元
- 页数:2 页
- 大小: 39.000 KB
- 时间: 2023-02-28
-
11、《面具》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各式各样的面具,了解民间艺术的风情风貌以及面具的来源、发展及其形式美。2、运用撕、贴、拼的方法制作面具,培养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3、再综合性活动方式中大胆地表现自我,培养学生集体合作的精神。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利用彩色卡纸设计制作独特的面具作品。教学难点:巧妙合理地利用材料设计、制作、装饰有新意的面具。教学过程:一、课前活动利用撕纸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二、表演导入1、猜猜他们是谁?2、为什么我们不认识他们了呢?生回答后,师小结:因为他们都戴上了面具,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制作面具。3、板书课题三、学习新课1、认识、了解面具(1)面具的作用师:刚刚几位同学戴的面具起了什么作用?生回答后教师小结:面具不仅可以遮盖人的本来面目,还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我们来进一步了解面具。(2)课件欣赏面具①欣赏面具:中国面具②学生谈感受③小结:面具是一种世界文化,它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在原始社会,人类无法抗拒自然灾害和疾病,认为是妖魔鬼怪造成了一些灾害和疾病,于是他们就戴上面具,手舞足蹈地降妖驱魔。因此,我们看到的这些面具大多造型奇特,色彩鲜艳,显得比较凶的样子,而现代的面具更是形式各异,姿态万千,人们只是在舞台上或化妆舞会上用上它,成了装饰用的道具。3、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制作面具。要怎么做呢,同学们先看看各小组桌面上老师今天带来的面具。四、欣赏感知1、欣赏教师制作的纸面具,引导学生欣赏分析。1)看一看:①你观察了面具,你发现了什么?②面具的内容是什么?③面具用了什么颜色的彩纸?2)摸一摸:①你又有什么发现?(边沿)②摸上去有什么感觉?为什么有这样的感觉?3)戴一戴:①戴上后有什么样是感觉?②表演给大家看看。4)想一想:①你看过后,你认为我们应该怎么样做?2、全班师生讨论:制作步骤。3、你认为怎样为自己眼睛、嘴巴开洞最准确,最方便?(小组探讨)五、教师示范六、学生自己创作利用撕好的各色彩纸,撕一撕,贴一贴,做一个有趣的面具。1、看同龄人的制作,消除畏难情况绪。2、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运用撕贴的方法,制作一个有趣的面具。七、教师巡回指导。八、展示评价:自评、互评、教师评。九、游戏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0.99 元
- 页数:2 页
- 大小: 24.500 KB
- 时间: 2023-02-28
-
11.面具(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初步了解面具的文化,通过观察、分析多种不同风格的面具,感受它的艺术特点。2.过程与方法:学习用纸质材料设计制作表现特点突出的面具,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合作意识。3.体验设计制作纸面具的乐趣,在做与玩中提高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会利用纸质材料设计制作独特的面具。难点:巧妙合理地利用材料设计、制作、装饰有新意的面具。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示范品、剪刀学生准备:彩色笔、彩纸、胶水、绳子等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上课铃声响起,教师戴着喵咪面具走进教室。(引出课题,板书:面具)二、讲授新课。(一)欣赏探究师:面具其实同学们都见过的,那你想知道面具的来历吗?你想看看世界各地都有什么样的面具吗?今天老师请来了小影博士,让他带我们去参观面具博物馆!(播放课件)1.你觉得它们都有哪些共同的特点呢?2.这张面具中哪些地方你觉得运用了夸张的表现手法(出示图片)3.这张面具的脸的形状和我们人脸有什么区别?4.再仔细观察一下,这张面具上面是不是又多了一些花纹呢?总结面具特点:1造型夸张;2色彩对比强烈;3花纹丰富有趣。(板书)三、自主探究制作方法你们小组发现的面具是用什么样的方法制作出来的呢?(分小组自主探究制作方法)下面谁来介绍一下你们组发现的面具的制作方法?(学生自己介绍方法)教师总结:A绘画法;B剪贴法。播放制作步骤视频。四、欣赏学生作品五、学生创作学生合作也可以自己制作完成一件面具作品。方法、材料不限,可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方法。提示:制作时废纸不应该随地乱扔。六、作业展评(1)自我展示:有的学生做的会比较快,只要制作完成,愿意展示的学生,都可以到前面介绍自己或本组的作品,让其他学生边制作边欣赏同学的作品,并奖励做的快的同学小奖品,激励其他学生加快速度制作。七、课堂延伸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0.99 元
- 页数:2 页
- 大小: 22.571 KB
- 时间: 2023-02-28
-
《面具》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初步了解非洲的原始面具艺术和我国少数民族的面具艺术。2.利用多种废旧材料设计制作面具,培养学生想象力,创造力,提高他们的动脑,动手,动眼的综合能力。3.从制作中体会变废为宝的乐趣,体验制作成功的喜悦之情,懂得艺术来源于生活,并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美。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面具的设计和制作。教学难点:如何设计出夸张的面具。三、教学准备:课件、面具实物、油性笔、油画棒、绘画纸、色卡纸、剪刀、胶水、双面胶四、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师:老师今天带来一张被切割了的图片,请大家猜一猜这是什么?(图片为卡通面具,导入课题。)教师请一位学生上来把切割的图片还原。(二)了解面具产生的背景及作用:1.师:老师今天带来一些面具图片,请大家仔细欣赏,你看了这些面具后有什么感受?2.师:古代的人为什么要戴着面具?3.古代的人们把面具当作除魔消灾的工具,那么我们现在把面具用来干什么呢?(装饰,娱乐,演戏)小结:原来,在古代的原始部落里,人们对一些疾病或自然现象不能做科学的解释,他们以为是妖魔鬼怪在作恶,于是他们就戴上这些他们认为能给人们带来神奇力量的面具,手舞足蹈,来驱妖降魔。还有些将士在打仗的时候,带上凶猛的面具,使自己显的更威武,起到威吓敌人的作用。随着科学逐步发达,人们认识到世界上本来没有鬼神,但这种面具成为了一种艺术形象深受人们欢迎。(三)观察、分析面具的特点:1.师:我们再来观察面具,它们色彩是怎样的?2.不管是古代的面具还是现代的面具它们都是五颜六色的,除了色彩鲜艳外,它们还有什么特点?(造型夸张变形、面具左右对称)小结:是啊,中外各地的面具都是色彩鲜艳,造型夸张。面具的夸张变形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整体夸张变形(课件出示),一种是局部夸张变形,就是将五官进行夸张变形(课件出示)(四)探讨面具的制作方法:师:老师这里还有几个面具,(课件出示)我们一边观察一边讨论几个问题:1.这些面具是用哪些材料做的?2.用了哪些制作方法?3.对称的部分可以用什么方法制作?4.面具还可以做成什么形状?让学生通过观察,讨论,让学生自主寻找面具的制作方法,发现并掌握新知识点和技能点。(五)面具制作: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完成一个面具。2.孩子们手上有一些材料,小组可以互相讨论一下,这些材料适合做面具的哪一个部分,看看哪个小组的面具最有创意。3.面具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0.99 元
- 页数:3 页
- 大小: 50.000 KB
- 时间: 2023-02-28
-
《步行街》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习运用对称知识,用对折、画、剪等方法设计制作一栋房子和人物,组合成一条步行街。2、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能力和集体合作的团队精神。教学重点:学习先折后画再剪的方法,设计一栋能立起来的建筑物。教学难点:组建步行街整体规划的合理性。教学准备:教师:图画纸、卡纸、色纸、颜料、剪刀、粘土、牙膏盒子、步行街图片等学生:图画纸、卡纸、色纸、颜料、剪刀、粘土、牙膏盒子等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2分钟)1、出示步行街的ppt街景,学生观察欣赏,激发兴趣师:同学们,老师今天带大家去逛逛街,大家看看是哪里的街道生:看图片师:哪位同学认识这里是那条街?生:步行街师:真是我们南宁的步行街呢师:那同学们刚才有仔细看步行街上都有哪些景物吗?生:楼房、人、植物、、、、、、(随机板书)师:这么多的景物构成了我们热闹的步行街,(随机板书)怪不得很多人都喜欢去逛逛呢。那如果给同学们在美术课上表现步行街,你们都能用什么方法去表现呢?生:画、剪贴、、、、、师:那有没有什么方法能表现一条立体的步行街呢?生:、、、、、、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学习怎样设计建设一条热闹的步行街吧二、探究质疑,自主学习(3分钟)师:建设步行街首先要进行合理的规划,也就是这条街上哪个地方要建什么商店,植物种在什么地方,楼房体现什么特色等等。我们来看看怎样进行简单的规划(ppt动画展示在一张卡纸上规划步行街)师:规划好了我们就开始建造房子吧,我们的房子是用纸来建造的,可是一张纸立不起来呀,立不起来我们怎么造房子呀?谁有办法?生:可以折(随机板书)师:你可以示范一下吗?生:把一张纸折起来再立起来师:你真是太会想办法了,可是单单折起来还不能体现这是楼房呢?谁还可以帮帮老师?生:还要把门和窗剪出来或者画出来,还可以撕(随机板书)师:看来同学们都很爱动脑筋呢,老师用同学们的方法来试试做一栋楼房看看。三、讲授示范,举一反三(4分钟)1、教师演示:如何在对折的纸上设计建筑物把纸对折在纸面上画房子的轮廓线用剪刀剪下房子上色www.renjiaoshe.com把房子竖立在桌子上2、引导学生添加步行街的人物和植物、招牌等提问:我们设计制作步行街最重要的楼房,可是步行街只有房子能行吗?还可以添加什么东西进去?学生:人物、植物、商店招牌等教师简单示范立体的人物植物的方法:对折、画、剪(教师出示完整的步行街范作)3、师:其实除了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0.99 元
- 页数:2 页
- 大小: 23.812 KB
- 时间: 2023-02-28
-
夏日里教学目的:1、通过回忆自己熟悉的夏天生活,选择最有趣的活动来作画。2、学会用独特的色彩表现夏日。教学重点:通过想象、讨论、欣赏、对话等活动,引导学生感受夏天,回忆夏天有趣的经历,把自己难忘的场景或活动用美术材料大胆地表现出来。教学难点:如何生动地表现夏天的特点。教学教具:(教师)用于欣赏的课件图片、录像片段等。(学生)彩色水笔、油画棒、勾线笔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学生进美术教室时,以4—6位同学围坐的形式进行小组编排。2、检查学生是否带了上课所需的材料。二、导入:1、多媒体出示课题《夏日里》(教师设问,引出夏日课题)教师:同学们早上好,今天我们来上第十四课《夏日里》。教师:同学们,你们知不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呢?学生:(抢答形式)教师:现在正是春暖花开的春季......(接着,教师举例近几天的炎热天气,套出“夏天”、“热”等关键字。)教师:这样的天气你们觉得有点像什么季节呢?学生:教师:是的,老师也觉得像夏季了,看来夏天的脚步走近了!好吧,那么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那美丽的夏天吧!2、多媒体:夏天是个怎样的季节?它的气候特点是什么?(夏季是一年当中气温最高的时期,它非常炎热,气温经常高达30几度以上,就像个大火炉,感觉风扇扇出的风都是热的了)展示图片:人们在炎热的天气里,想着各种法子进行消暑,你们看,连小汽车也打上防伞了!不过,夏季里除了热之外,还有着其他的不同天气情况。展示图片:(特别是7月和8月,经常有大风和暴雨,有时候还会有雷电、冰雹、洪涝、干旱、台风等。)(适当穿插小讨论或者提问。)3、多媒体出示问题:接下来,我想让同学告诉我,你眼中的夏日是什么样子的?(教师引导,学生举手回答,注意提示不同的物体其色彩特点。)我们先说说夏天里的植物有什么特点?A、植物(植物到了夏季,特别茂盛,郁郁葱葱,许多水果也成熟了。)教师:有谁可以告诉我夏季里有哪些水果呢?B、水果(荔枝、龙眼、西瓜、香蕉、芒果等)教师:有一些小动物、小昆虫在夏日里活动特别频繁,大家知道是哪些吗?C、动物(蝴蝶、蜻蜓、小鸟、青蛙、萤火虫、知了、蚊子等)D、服装(夏天来了,我们都换上轻薄的衣服,如裙子、短裤、背心等)教师:还有,夏天的自然景色也是非常壮观、美丽的F、自然景色(有美丽的雨后彩虹、蔚蓝的天空、棉花一般的白云、五彩缤纷的彩霞,还有晚上闪闪的星空……)4、教师设疑:在夏日里,你最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0.99 元
- 页数:4 页
- 大小: 30.126 KB
- 时间: 2023-02-28
-
课题第十四课夏日里学习领域造型·表现教学内容简析本课以夏日为题材,让学生围绕主题按自己的想法反映周围事物,表达自己的情感,在学习过程中发展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力,同时培养学生对生活情景的观察与记忆能力、想像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夏日是一个五彩斑斓、多姿多彩的季节,以颜色为引子,引导学生去感知夏日的美好、有趣,尝试用色卡纸拼贴加绘画的表现方式,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印象最深、最有意义的事情来表现,体会夏日的趣味。学生学情分析明媚的阳光,湛蓝的天空,美味的冰淇淋,欢腾的沙滩,枝繁叶茂的大树显得郁郁葱葱,还有树上的知了声,池塘里的蛙声……这些都是夏日里特有的景象。本课通过引导学生对夏日里丰富多彩的生活进行回忆,让学生说说自己经历过或见过的有趣景象,用拼贴+绘画的方法表现夏日的生活。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场景绘画是能够正常表达的,但趣味性的画面表现会让孩子们更加乐于参与,更能大胆表现,画面的呈现也能更精彩。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了解夏日色彩特征,学习用拼贴加添画的表现手法,展现夏日里的有趣故事画面。2、能力目标:学习用卡纸拼贴加添画的趣味表现方法,来展现夏日里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培养学生的记忆力、观察力和表现能力。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热爱生活、表现生活的热情。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根据自己的记忆和感受,用拼贴加添画的方法表现夏日的生活。教学难点:作品画面构成的完整性和趣味性的表现。教具学具及多媒体应用教学微课、翻转课堂预习、教学范作、EN5白板教学课件、卡纸、剪刀、固体胶、彩色笔、勾线笔等年级二年级下册课时1课时教学思路通过课前翻转课堂的问题导引,了解孩子们对季节色彩的认识;回顾夏日里多彩的生活体验。课堂教学中通过营造“夏日里”颜色与形状交朋友的学习情景,激发孩子们学习的热情和创作灵感,体验夏日里发生的有趣事情。创作的分层推进,有利于低年级孩子的及时掌握。拼贴夏日里最让人喜欢的事物,添画上情景,丰富孩子们的体验,也使得画面更有情节性和趣味性。孩子们的体验不同从而能启发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对画面进行有个性的创作。课堂教学活动【翻转课堂预习内容】1、视频:夏日里小动画《颜色好朋友》,认识三原色以及颜色调配。2、问卷:夏日里的小小交流区◎孩子们,现在的南宁是什么季节呢?◎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主色调,绿意盎然的春天,金色的秋天,请问在夏天里你观察到最多的颜色是?◎观看了夏日里的小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0.99 元
- 页数:7 页
- 大小: 98.000 KB
- 时间: 2023-02-28
-
美术科二年级下册教案设计课题杂技团的小演员教学内容简析让学生们通过学习,了解制作杂技小演员的步骤和方法。学生学情分析在前面的课程里面已经学习了有关剪纸,制作平面手工的方法了,所以本节课的剪纸制作于他们来说画面表现比较容易,就是要注意平面和立体的结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运用平面或立体材料,设计一个"扳不倒"的立体造型。过程与方法:在探究中,解决材料妙用和组合“扳不倒”杂技小演员的立体造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悟杂技演员付出的艰辛,从而激励自己,体验创作的乐趣。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合理的利用材料,掌握简单的科学原理制作一个不倒的能立起来的杂技小演员。教学难点:如何绘画杂技小演员的动态造型。www.renjiaoshe.com教具准备PPT、图片、视频、教师作品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整顿纪律,检查绘画工具,准备上课。一、导入——揭题(2分钟)1、杂技体验导入师:上课(起立)同学们好(老师您好)请坐师:今天是韦老师第一次给咱们二()班的小朋友上课,先热热身,做个小游戏吧。师:老师手中有一个碗,我想请一位同学上来按照老师的指令完成任务,谁来挑战一下?师:请你来。请听清楚,第一步把碗放在头顶上,第二步把手放开,往前走两步一、二,最后向全班同学比一个耶。完成(采访体验的同学)师:大家掌声鼓励他。师:刚才顶碗的时候,你心理在想什么?(生:很紧张,怕碗(书)会掉下来……)师:这么困难你都能完成,真是一个敢于挑战的好孩子!掌声再次送给他。师:这位同学只顶了一个碗,往前走二步,都觉得很难,有些人却可以顶着碗作出更高难度的动作,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是谁。播放顶碗杂技演员的照片,循序渐进增加顶碗难度。(再看,接着看)师:同学们知道他们是谁了吗?(杂技演员)师:每一个精彩表演的背后都凝聚了杂技演员们辛勤的汗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5课,杂技团的小演员。——导入课题《杂技团的小演员》(POP手绘)二、讲授新课1、视频欣赏杂技表演:(1分钟)师:接下来同学们将欣赏一段精彩的杂技表演,如果你知道是什么项目的话,请大声的说出来。(视频播放1分钟左右,选出具有代表性的杂技动作:顶缸、顶碗等)2、提问(30秒)(1)师:刚才的表演怎么样??谁能把你记住的杂技动作跟大家说一说?(学生边说,边在屏幕上出示杂技演员的图像)师:真能干!记住的真多3、分析人物动态(1分钟)(出示一个杂技演员)(1)师:杂技演员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0.99 元
- 页数:5 页
- 大小: 100.000 KB
- 时间: 2023-02-28
-
—1—15农家宴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感知和表现学习活动,制作简单的平面或立体的造型。2、能力目标:能够创造性地利用身边的材料,动手制作出有创意的美食,大胆地表现个性。3、情感目标:体验分工合作的乐趣,通过具有家乡特色的活动的展示,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通过创设有趣的感知与表现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调动学生展开想象,大胆创作。2、教学难点:各式美食制作的外形美感与创新。3、突破重、难点的方法:⑴通过观察范例实物和欣赏媒体资料,激发学生的创作积极性和表现欲望是解决教学重难点的手段。⑵循序渐进的教学过程和学生对事物外形的感知与表现的引导,是解决教学难点的要点。三、学习材料的准备:1、师生各自准备自己喜爱的多种材料,如:橡皮泥、彩色纸、蔬菜瓜果、树叶、废弃材料等。2、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范例作品、制作工具。二、教学过程:—2—(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三、1、师:小朋友们,平时你们都喜欢吃什么美食?你的家人会做哪些美食?四、2、揭示课题:今天老师邀请小朋友们一起去参加农家宴,那的美食可多了,你们愿意参加吗?3、板书课题:农家宴五、4、播放课件:欣赏美食——学生欣赏美食图片【播放广西各民族和本地的美食。通过欣赏美食图片,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壮乡美食的特征、色彩搭配和材料特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二)走进美食乐园——讲授新课1、观察范例,观察美食的制作材料。让学生有机会动手摸一摸美食,感受和发现美食的制作材料和方法2、教师示范——探索美食的制作步骤。①教师边示范边讲解。②引导学生说出制作步骤:1、想特征;2、选材料;3动手做;4、取菜名③引导学生说说美食的外形、颜色及制作方法.六、(三)学生巧手创作美食1、创设情境,出示作业要求:以小组为单位,选择喜欢的材料,制作具有特色的食品,为它起一个好听的名字,组成一桌丰盛的农家宴!2、小组讨论:你打算做什么菜,选择什么材料来做?3、学生汇报4、学生作业,教师巡堂指导,配乐。—3—(四)美食大汇粹——展示、评价学生作品。①配乐,学生模仿厨师上菜。七、②评价美食③颁发奖励八、(五)总结拓展,感情升华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0.99 元
- 页数:3 页
- 大小: 36.500 KB
- 时间: 2023-02-28
-
成长每一天南宁市云景路小学(美术科二年级下册)课题:《农家宴》课型:美术任课教师美术教学内容简析在低年级阶段强调感受、体验和游戏性,模糊学科分类界限。因此本课教学旨在突出学生的学习活动方式,不过于强调学科中心,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尝试不同的材料,探索各种美食造型方法。学生学情分析: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感知和表现学习活动,制作简单的平面或立体造型。2、能力目标:能够创造性地利用身边的材料,动手制作出有创意的美食,大胆地表现个性。3、情感目标:体验分工合作的乐趣,通过具有家乡特色的活动展示,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增加对家乡的民族自豪感。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通过创设有趣的感知与表现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调动学生展开想象,大胆创作。2、教学难点:各式美食制作的外形美感和创新。教具学具及多媒体应用橡皮泥、彩色纸、树叶、废弃材料课时1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成长每一天南宁市云景路小学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展示美丽的广西图片,导入新课我们的广西不仅有动听的山歌,美丽的风景,还有诱人的美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农家宴》,同学们,小歌王给大家准备了丰盛的壮乡美食,我们去看一看,哪道美食最吸引你。二、欣赏美食。1、欣赏各种美食2、说一说你被哪道美食吸引你(教师鼓励学生)3、老师总结:其实我们中国中国历史悠久,民族众多,因而形成了丰富的饮食文化,虽然食物风味各异,但是都讲究外形美观,色彩艳丽,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我们壮乡也有个特殊的美食盛会,到了每年的丰收,勤劳的壮乡人民都会制作特色的美食,举办一场盛大的农家宴。(展示农家宴的场景图)三、新授课1、赏美食。学生分小组观察老师制作的美食2、看一看,动手摸一摸,这些美食有什么不一样,用什么材料制作的。(香芋、粽子、五色糯米饭、竹筒饭、扣肉、青菜、红烧鱼)。3、说美食。学生自由说自己的美食发现。4、带领学生欣赏壮乡美食。(1)都是壮乡的小朋友制作的,看看哪道美食最有特色(2)学生欣赏并讲解(教师从材料、外形、色彩来引导学生讲解)(3)细讲一道菜四、教师示范1、露一露手艺2、总结步骤(1)想一想(2)选材料(3)动手做(4)取菜名五、布置作业1、小歌王发出倡议:“小伙伴们,今年的庄稼获得大丰收,让我们动手制作丰盛的美食,来庆祝丰收把。”2、你要做什么?用过什么材料做?3、学生回答。六、学生制作,教师指导七、展示评价。八、总结学生回答教师发美食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0.99 元
- 页数:3 页
- 大小: 212.500 KB
- 时间: 2023-02-28
-
桂教版二年级下册第16课《农家宴》课型:设计、应用教学对象:小学二年级课时:一课时教材分析:本课引导学生利用常见的胶泥、手工纸纸、废弃材料等物品,通过切一切、摆一摆,拼一拼、包一包,扎一扎等方式,做成一盘盘美味的食物,组成一桌丰盛的农家宴。以展示农家菜肴,让学生体会制作的乐趣。学情分析:本课是造型表现课,教学主要是运用身边的材料,学习一些简单的造型手段,体验造型的乐趣,表达情感和思想。二年级的学生对美术基础知识的掌握比较少,针对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这节课主要是从对农家美食的感官体验入手,以丰富生动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以看看、想想、做做,说说的形式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本学习内容接近学生生活,在直接体验的基础上,学生更能饶有兴趣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主动去动手制作美食,积极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和与他人合作的能力。教学目的:1、通过欣赏美食图片,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发现“农家宴”菜肴的美。2、能够创造性地利用身边的材料,动手制作出有创意的美食,大胆地表现个性。3、体验分工合作的乐趣,通过具有家乡特色的活动的展示,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介绍家乡的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掌握制作“农家宴”菜肴的方法,大胆创作。教学难点:如何将美食制作的有创意。教学准备:PPT、美食作品、制作工具。学生准备:课本、纸盘、剪刀、彩色笔、双面胶、彩泥、彩色卡纸教学过程:一、视频导入情感体验1、播放视频——《美在广西》师:视频里看到了哪些广西的自然风光和民族特色?你们觉得广西“美”吗?师:广西不仅有优美的风景,还有诱人的美食,你能能说说你吃过或者知道的广西美食吗?揭示课题——《农家宴》(设计意图:通过视频欣赏,感受广西的美,引导学生回忆壮乡美食。)二、欣赏美食引导阶段1、欣赏课本图片——《苗家宴》师:这幅图片中你看到了什么?它的桌子有什么特点?广西的苗寨的长桌宴,勤劳热情的苗族人们用这种特别热闹的方式来庆祝节日,将精美菜肴摆放在长桌上,盛情款待客人。希望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2、欣赏农家美食——《竹筒饭》《农家扣肉》《五色糯米饭》《五谷杂粮》师:你能发现这些它们有什么特点吗?特点:色、香、味、形、养。3、观察范例,观察美食的制作材料。今天韩老师带来了几道亲手做的“农家菜”,请同学们欣赏欣赏,你能看出老师用什么材料和方法做的吗?(让学生有机会动手摸一摸美食,感受和发现美食的制作材料和方法。)(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0.99 元
- 页数:2 页
- 大小: 29.374 KB
- 时间: 2023-02-28
-
桂教版二年级下册第17课花头饰教学内容简析:我国各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头饰,不同的少数民族头饰,反映出不同的民族、不同时代的装饰习俗,表现出不同民族过去时代的历史缩影。从头饰可以看出民族发展的轨迹和相互影响。学情分析:本课通过学习头饰的设计,让学生感受各种材料的特性,感受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树立“物以致用”的设计思想,养成良好的事前计划的学习习惯。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头饰的各种做法。2.技能目标:学会欣赏、设计制作少数民族的头饰。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少数民族优秀文化,尊重各民族风俗习惯的思想意识。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欣赏各民族头饰,设计制作头饰。教学难点:巧妙地利用材料及创新方法来表现头饰。教具准备:头饰的范样、少数民族头饰的图片。学具准备:卡纸、胶水、皱纹纸、双面胶等材料。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2分钟)师:下个月即将迎来我们广西一个热闹又隆重传统节日,你们知道是什么节日吗?师:没错,三月三即将到来,谁想和老师去参加三月三歌会呀?我们国家有个56个民族,由于每个民族生活的地域和环境不同,也就形成了不同的民族文化,这些文化可以通过他们的服饰尤其是头饰体现出来。每当有盛大的节日,我们这些民族就会穿上盛装,带上美丽的头饰去参加。同学们今天也要带上美丽的头饰去才能参加三月三歌会哦!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制作一件美丽的《花头饰》(板书)二:学习探究1.欣赏头饰课本42页(1分钟)请同学们打开课本42页,让我们先来看看这些民族在头饰上都做了那哪些准备。哈尼族姑娘戴上了她的套头头饰,这个是仫佬族头饰,彝族小女孩也戴上了漂亮的头饰。2.老师这里也有很多不同民族的盛装头饰,(1分钟)瑶族:瑶族头饰特点较为突出,有“龙盘”形、“A”字形、“飞燕”形等。藏族:藏族头饰以巴珠为主。苗族:苗族女子的头饰以银饰为主。满族:满族主的头饰又叫旗头,是扇形。上面还绣图案、镶珠宝或插饰各种花朵、挂长长的缨穗。三、教师示范1.头饰的造型(3分钟)师:制作花头饰的第一步是设计一个基本造型,我们先来观察,这两个从头饰的造型,像什么形状呢?师:我们将准备好的纸条围在头上量出头的长度,剪掉多余部分并贴上双面胶或者用订书机固定。在量头围时一定要注意:头圈大小的调整。师:老师头饰基本造型就做好了,但是老师觉得长方形太单调了,怎么样变化让头饰的造型更好看呢?你还能设计什么样的头饰造型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0.99 元
- 页数:2 页
- 大小: 38.500 KB
- 时间: 2023-02-28
-
17花头饰一、教材分析:用身边的材料经过设计、加工制作头饰十分适宜低年级学生的一项活动。在语文、音乐的情景教学中,在节日的联欢会上,孩子们亲手制作的头饰会为教学及活动增添光彩。本课教学正是以此为出发点,既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创造能力,又丰富了他们的校园生活。二、教学目标:1、了解生活中有些什么头饰,知道头饰要按戴头饰的人的头部来确定大小;2、按预定的设计用各种材料加工制作成各种头饰作品;3、认识美术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学会用简单的材料制作,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动手和创造能力。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根据构思确定头饰的设计并完成制作。难点:巧妙利用材料及创新表现。四、学习材料:各种颜色的彩色纸、彩色笔、剪刀、胶水。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二、导入新课:1、情景创设引入新课:欢迎几个戴着漂亮头饰的同学进入课堂,触发学生视觉的直观感受。2、小客人做角色介绍,吸引学生关注自己的头饰。3、出示课题《花头饰》。三、讲授新课:造型色彩材料制作步骤1、认识头饰的相关知识;结合小客人的头饰进行师生互动。从头饰的造型、色彩、材料等方面认识头饰,加深学生对头饰的认识。2、欣赏教师搜集到的各式各样的头饰图片,积累创作素材。3、学生有目的的观看《花头饰制作微课教学视频》,了解花头饰的制作步骤;4、学生回顾花头饰的制作步骤。四、动手实践:1、出示课堂小任务,学生齐读,了解任务;2、学生按任务要求动手制作,教师巡堂指导。五、T台走秀、作品展示:学生派小组代表戴上小组合作制作的头饰,以走T台秀的形式展示作品。六、课堂小结与拓展。七、板书设计花头饰想画剪贴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0.99 元
- 页数:2 页
- 大小: 38.000 KB
- 时间: 2023-02-28
-
小学美术(二年级下册)《花头饰》一、教学目标1、认识我国少数民族自己独特的头饰。2、学会巧妙运用独特的特点制作,并设计头饰。3、体现了手工的精巧,民族的特点,展示六对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二、重点与难点重点:通过特点的认识,学会创新设计特色头饰。难点:如何巧妙运用独特的特点制作头饰。三、准备剪刀、卡纸、胶水、双面胶、彩纸、彩线、课件ppt四、教学过程<一>导入阶段:1、教师出示少数民族图片(数张)2、让学生观察,并说一说图片里有哪里不一样3、教师小结,并引入课题<二>发展阶段:1、以ppt里一张图,作为欣赏,共同探讨以下问题2、教师问"你喜欢什么样的头饰?"3、"你想做一件怎么样的头饰?"<三>强化阶段:1、展示头饰实物,让学生摸一摸,感受一下2、掌握其特征,发挥想象力设计3、思考造型如何表现(学生)4、讨论其他材质的制作方法(教师与学生)<四>制作阶段:1、学生制作①用所给的包装纸和材料做一件小头饰②引导学生将饰品组合,设计出新的饰品造型③展示自己制作的小饰品2、教师巡堂指导,指点与纠正方法<五>展示阶段:1、学生自评2、教师点评,及总结五、课后延伸<一>与父母合作制作一件特别的头饰<二>与同学合作设计新颖的头饰
- 浏览量:0
- 下载量:4
- 价格: 免费
- 页数:1 页
- 大小: 21.016 KB
- 时间: 2023-02-28
-
17.花头饰认知领域:引导学生欣赏各民族头饰,了解各种材料的特性。观察花腰彝族头饰,学习民族文化。操作领域:将简单的美术知识综合运用,设计制作花头饰。情感领域:认识美术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热爱我国少数民族优秀文化,尊重各民族风俗习惯的思想意识。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欣赏各民族头饰,设计制作花头饰。教学难点:巧妙利用材料及创新方法表现花头饰。工具与材料:彩色卡纸、绒球、流苏、亮片、订书机…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情激趣。师:同学们,今天陆老师的衣着和平时有什么不一样?生:穿着民族服装。师:对,老师穿上了民族服装。漂亮吗?师:每个民族的服装都各有特色,很漂亮。特别是头饰,头饰装饰性最强,是服饰的点睛之笔。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十七课,花头饰。(板书:17花头饰)二、认真观察,认识头饰。由于少数民族受其地理条件,民族传统意识的影响,因而形成了自己民族特有的头饰风格。这是藏族的头饰,这是白族的头饰,这是…大家注意看这是什么民族的头饰?生:花腰彝族的头饰。师:这是我们石屏花腰彝族的头饰,花腰彝属于彝族的尼苏支系。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个头饰,把你的发现说一说。谁来说?生:指名说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发现了花腰彝头饰有很多颜色,而且颜色鲜艳;用来装饰的饰品丰富;头饰的后片是扇形的,造型独特。这样的头饰反映了我们彝家热情奔放、乐观开朗的性格。三、观察范作,分析方法。今天我们就来学做花腰彝的头饰。好不好?师:我们要做的头饰是这样的。(展示教师范作),大家说一说这个头饰是怎么做的?生:(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师:大家看这是我们做头饰需要的工具和材料。先根据头围大小把卡纸围成圈,在圈上贴上扇形后片,做出头饰的外形。再用各种图案、绒球、流苏进行装饰。四、学生制作,教师巡辅。师:其实,刚才同学们已经把制作方法说出来了,真不错。会动脑筋的孩子,掌握方法就是快。下面请看制作要求:(出示幻灯)1、同桌分工协作完成1顶花腰彝头饰。2、花腰彝头饰的色彩要鲜艳,装饰要美观。3、制作过程中要注意工具的使用安全,并保持教室的干净整洁。师:任务清楚了吗?请同学们拿出材料,动手做漂亮的花腰头饰吧。学生制作,教师巡堂辅导。五、评价展示,传承文化。师:请你们把头饰放在桌子上,双手放好。我来看看哪组同学做得好看。师:哇,你们给我了大惊喜。给你们每个组点赞。把掌声送给自己。接下来我们相邻两组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0.99 元
- 页数:3 页
- 大小: 28.000 KB
- 时间: 2023-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