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乡愁》教案定稿(集体备课)

DOC
  • 阅读 50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3 页
  • 大小 40.500 KB
  • 2022-12-04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5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baby熊】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初三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乡愁》教案定稿(集体备课)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初三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乡愁》教案定稿(集体备课)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1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3.50 元
/ 3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5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初三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乡愁》教案定稿(集体备课).doc,共(3)页,40.500 KB,由baby熊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8981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课题乡愁课时1—1总课时总第:日期教学目标1.了解余光中及相关文学常识。2.反复诵读诗歌,理解诗歌的主题及诗人的真挚情感。3.体会诗歌用具体形象来表现抽象“乡愁”的写法。教学重点1.反复诵读诗歌。2.理解诗人的真挚情感,培养

爱国情怀。教学难点领悟诗歌运用具体形象来表现抽象情感的写法。教学准备课件预习要求熟读诗歌,完成助学稿预习题。教学过程二次修改、旁注一、导入新课在中国诗坛,有一位生长于大陆,定居于台湾的诗人;有一位热爱故土如爱自己的诗人,有一位唱着乡愁永不老去的诗人

,他,就是余光中。现在,让我们走进余光中的乡愁世界。认识余光中。(投影)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范读欣赏(师伴乐朗读,注意朗读节奏、重音、诗人的感情)2.以第一节为例,给诗歌划分朗读节奏。3.分四组以多种形式朗读。注意朗读的节奏、重音及诗人的感情。边读边思考:读完整首诗,你的头脑里

印象最深的是哪几个词语?三、赏析研读1.乡愁本是一种抽象的情感,但是在余光中的笔下,乡愁转化成了具体可感的东西,作者是如何实现这一转化的?(这首诗运用了哪些形象来表现乡愁?)明确:作者巧妙地将乡愁这种情感进行了物化,也就是找到了它的对应物。在人生的

每一个阶段里,乡愁分别寄托在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等对应物上,这样,诗人的乡愁就不至于无所依附了。2.诗中,诗人抓住“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这四种物象表达内心情感。说说诗人所抒写的乡愁是怎样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一步步加深、升华的。明确:这四个物象,分别是人

生四个阶段乡愁的对应物。这四个阶段分别是: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作者以空间上的阻隔作为这四个阶段的共同特征,即:小时候的母子分离——长大后的夫妻分离——后来的母子死别——现在的游子与大陆的分离。时空的隔离与变化,推进了

诗情的层层深化。小时候,诗人离家在外,与母亲书信往来,乡愁寄托在小小的邮票上。长大后,诗人为生活而奔波,与爱人聚聚离离,船票成了寄托乡愁的媒介。到后来,一方矮矮的坟墓,将“我”与母亲永远分开了!而现在,一湾浅浅的海峡将“我”与祖国大陆隔开,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到了家国之思。

全诗在此戛然而止,留下悠长的余味,暗含了渴望亲人团聚、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3.乡愁是凝重的,诗中为何却说“小小的邮票”“窄窄的船票矮矮的坟墓”“浅浅的海峡”?明确:作者正语反出,以一种轻描淡写使乡愁浓缩于面积小、程度轻的对象上,反衬出乡愁的浓烈。4.诗中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效果?明确:

全诗运用新奇的比喻,从纷繁的世事与旷远的时空中,提炼出四个意象。除此之外,还运用了对比、反复、反衬的修辞手法,将游子思乡的愁绪写得具体可感,如泣如诉,哀怨动人诗歌前三节犹如汹涌而进的波涛,最后一节轰然汇成全诗的九级大浪,感情的潮水奔涌而

出,达到高潮。5.整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你有什么感受?(各抒己见)明确:表达了作者渴望亲人团聚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四、比较阅读余光中和席慕蓉的《乡愁》(课件出示),你更喜欢哪一首?请说说你的理由。学

生各抒己见,参考:这两首诗有着相似的写作背景。余光中和席慕蓉的祖籍和出生地均在大陆,后来赴台湾。两位诗人都钟情于中国传统文化,把传统文化中乡愁的永恒主题写出了新意。不同之处在于,席慕蓉的故乡在蒙古草原,她既不在那里出生,也不在那里长大,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有机会踏上故乡的土地。

她只有在梦里,在诗中,寄托无限乡愁。她的《乡愁》缠绵悱恻,分别写故乡月夜的笛声、离别故乡时心中模糊的怅惘、别后对故乡的绵绵思念,意境深幽,比喻新异,也具有比较强的时代意义。但在思想深度的开掘上,这首《乡愁》不如余光中的《乡愁》那样深刻。五、拓展运用诗

人巧妙地将乡愁这种抽象的情感进行了物化,也就是找到了它的对应物。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里,乡愁分别寄托在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等对应物上,让物象去说话,这样,诗人的乡愁就不至于无所依附了。这就是“托物寄情”(板书)的

写法,也是诗歌常见的写法。请大家模仿课文的写法,用“乡愁是_________,是_________”写两句话。六、作业背诵全诗,并阅读余光中的散文《听听那冷雨》。板书设计小时候——邮票——母子分离思念亲人长大后——船票——夫妻分离乡愁后

来啊——坟墓——母子死别而现在——海峡——与大陆别家国之思教后记(第篇)

baby熊
baby熊
深耕教育类文档。
  • 文档 5820
  • 被下载 248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