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部编版九年级初三语文上册《沁园春雪》学案定稿(集体备课).docx,共(2)页,30.408 KB,由baby熊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8956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沁园春·雪》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诗歌的一般常识,了解诗歌形象之美、音乐之美及语言凝炼而富有表现力的特点。2.学会借景抒情的表达手法。3.体会作者作为一代风流人物要为中华民族建功立业的伟大抱负。【课前预习】1.收集作者毛泽东的资料。2.给加点的字注音:沁.园春
()莽.莽()红装.素裹()折.腰()稍.逊()成吉思汗.()今朝.()分.外妖娆.()稍逊风骚.()数.风流人物()3.根据下列词中的注音写汉字:红zhuāng素裹()顿失tāotāo()江山多jiāo()一代天jiāo()4.诗歌
朗读不少于三遍。5.结合课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这首词的题目是《雪》,哪部分是描写雪景的?请把写静、动景的词语找出来。(2)作者对雪景的描述,由哪个词领起?(3)作者望见了哪些景观?【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二、交流预习三、
初读——整体感知1.范读全词(或放朗诵录音),学生想象词作所描绘的景象,初步体会词作所表达的感情。2.学生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进行问题探究。(1).词的上阕主要写了什么?表现了什么?(2)词的下阕主要写了什么?表现了什么?四、细读——深入探究1.上
阕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的特点有什么共同之处?请用四个字概括。2.上阕末尾三句写的是实景还是虚景?从哪个词可以看出?这三句写出了怎样的意境?试用散文化的语言描述三句诗的意境。3.“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4.下阕评论了哪几位帝王?这些帝王在统治上有什么共同之处?5.作者
认为谁才是真正的风流人物?6.这首词是怎样把写景抒情和议论相结合的?五、品读——赏析语言1.找出文中的精彩语句进行赏析,用以下形式说话。一句我喜欢,我喜欢的原因在(可以从修辞手法、思想感情、蕴含哲理等方面进行品析)示例:我喜欢“俱往矣,数风流
人物,还看今朝”,这一句,我喜欢的原因在于它由评论历史人物落到赞扬当代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使全词的思想境界达到了高峰,点明了主题。六、拓展——感悟人生对于杰出的历史人物,词人用一个词对他们作了总的评价,请找出这个词。对
这种评价你是怎样理解和认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