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世说新语》 咏雪教案(公开课定稿)

DOC
  • 阅读 73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6 页
  • 大小 33.058 KB
  • 2022-12-04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5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baby熊】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初中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世说新语》 咏雪教案(公开课定稿)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初中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世说新语》 咏雪教案(公开课定稿)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初中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世说新语》 咏雪教案(公开课定稿)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3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3.50 元
/ 6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5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初中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世说新语》 咏雪教案(公开课定稿).docx,共(6)页,33.058 KB,由baby熊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8916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集体备课教案稿课题8.《世说新语》二则主备教师执教者班级时间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字词,掌握“俄而、欣然、拟、未若、乃、期、委、去、引、舍、顾”等词在特定语境中的词义。2.结合注释,运用工具书,疏通文句,理解文意。

3.结合文中人物的语言和动作的语句进行品味,理解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4.教导人们做人要方正,诚实守信,以礼待人,言辞要高雅。重点难点重点把握本文语言简练、辞意隽永,以叙为主的特点。难点1.结合文中人物的语言和动作语句进行品味,理解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2.教导人们做人要方正,诚实守信

,以礼待人,言辞要高雅。课型新授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咏雪》一、导语设计我国古代文献记录中就有许许多多聪颖机智的少年儿童,他们的故事至今流传。如四岁画画的王冕、七岁作诗的曹植、十二岁做宰相的甘罗等。今天我们再跟随古人刘

义庆一起去认识两位古代的少年英才吧!二、相关常识1.作者刘义庆(403—444),字季伯,南朝宋宗室,袭封临川王,曾任荆州刺史。文学家。自幼才华出众,爱好文学,喜纳文士。《世说新语》是由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

除《世说新语》外,还著有志怪小说《幽明录》。2.背景本文选自《世说新语笺疏》(中华书局1983年版)。课文所选两则分别出自《言语》篇和《方正》篇,题目是编者加的。《世说新语》原二次备课为8卷,今本作3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

方正、雅量、识鉴、赏誉等36门,主要记录晋代士大夫的言谈逸事,较多地反映了当时士族的思想、生活和清谈放诞的风气。3.志人小说志人小说是指魏晋六朝时期流行的专记人物言行和人物传闻逸事的一种杂录体小说,又称清谈小说、逸事小说。志人小说是在品藻(即品评)人物的社会风气影响之

下形成的。它有以下特点:一是以真人真事为描写对象;二是以“丛残小语”、尺幅短书为主要形式;三是善于运用典型细节描写和对比衬托手法,突出刻画人物某一方面的性格特征;四是语言简练朴实、生动优美、言约旨丰。三、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理解字词,读顺句子,疏通文意。2

.学生齐读课文,教师进行正音、断句的指导。太傅(fù)俄而(é)雪骤(zhòu)差(chā)可拟(nǐ)无奕(yì)尊君在不(fǒu)撒(sǎ)柳絮(xù)3.熟悉课文,讲述故事。时间——寒雪日地点——家中人物——谢太傅、儿女们事情——咏雪起因“白雪纷纷何所似?”经过

“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结果“公大笑乐”4.释词,疏通文意。谢太傅,即谢安,字安石,东晋陈郡阳夏人,东晋政治家。死后追赠为太傅。内集,把家里人聚在一起。儿女,子女,这里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文义,文章的义理。俄而,不久,一会儿。骤

,急。欣然,高兴的样子。何所似,即“所似何”,像什么,宾语前置。何,疑问代词,什么。似,像。兄子胡儿,即谢朗,字长度,小名胡儿,谢安次兄谢据的长子。差可拟,大体可以相比。未若,不如,不及。因,趁,乘。公大兄无奕女,即指谢道韫

,东晋有名的才女,以聪明有才著称。无奕,指谢安长兄谢奕,字无奕。王凝之,字叔平,大书法家王羲之的次子,曾任左将军。译文:谢太傅在一个寒冷的雪天把家人聚集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论文章的义理。不久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

说:“白雪纷纷扬扬的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谢朗说:“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可以相比。”他哥哥的女儿谢道韫说:“不如比作柳絮被风吹得满天飞舞。”太傅高兴得大笑了起来。(谢道韫)是太傅的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

之的妻子。四、深入探讨1.课文营造了怎样的一种家庭气氛?明确:课文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乐”等词营造了一种温馨、融洽、欢快、热闹的家庭氛围。2.“公大笑乐”该如何理解?谢太傅到底认为谁回答得更好?明确:既有享受天

伦之乐的愉快,也有自己中途命题获得成功的得意;有对兄子的略含贬义的笑,更有对兄女的赞许之笑。文章虽然没有明确交代谢太傅的评价,但从文末补充谢道韫的身份可以看出,作者分明是暗示读者,谢太傅更赞赏谢道韫的才气。意在言外,

耐人寻味。3.把雪比作盐,比作柳絮,到底哪一个好?还有更好的形容雪的比喻吗?明确: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飞”,各有千秋。有人认为“撒盐空中”一喻好,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跟盐比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更高更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

同。写物必须首先求得形似而后达于神似,形似是基础。有人认为“柳絮因风起”一喻好,它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而“撒盐”一喻所缺乏的恰恰是意蕴。好的诗句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蕴的统一,“

柳絮”一喻就好在有意象。同学列举的喻体有“鹅毛”“蒲公英的孩子”等,教师在充分肯定的基础上,适当引申其他咏雪名句,如韩愈《春雪》“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等。4.如何理解作者在文章结尾交代谢道韫的身份这种写法?明确:这样

写,使读者在不知道她是谁的时候先领略了她的才华,已经暗示了她是一个不平凡的人。这是一种未见其人先知其才的写作技巧,使谢道韫这个人物形象和她的才华展现得尤其突出,表明作者非常赞赏她的才气。5.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达到熟读成诵。6.总结交代咏雪背景:人物、事件、环境叙述咏雪事件:

一问、两答补述“兄女”身份赞赏谢道韫的聪明才智五、拓展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相应的题目。王冕者,诸暨(jì)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zhé,就)默记。暮归,忘其牛,父怒挞(tà,用鞭子、棍子等打人)之。已而

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hé,何)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出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tián,安然、坦然)若不见。1.对下列加粗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窃入学舍(偷窃)B.冕因去(离家)C.执策映长明灯读之(拿)D.琅琅达旦(

天亮)2.简答⑴“曷不听其所为”中的“其”指_______________。⑵“听已,辄默记”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⑶“儿痴如此”中“此”指代的是_______________。⑷“佛像多土偶,狞恶可

怖;冕小儿,恬若不见”一句说明了什么?明确:1.A(窃:偷偷地、悄悄地)2.⑴王冕⑵听完以后,就默默记住⑶暮归,忘其牛„„已而复如初⑷说明王冕读书的专注、入迷。六、布置作业1.完成“思考探究”及“积累拓展”中有关《咏雪》一文的题

目。2.预习《陈太丘与友期行》。。3.课外阅读选自《世说新语•言语》中的两个小片断,并思考两文的深刻含义附原文:徐孺子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人语之曰:“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徐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tónɡ)子,无此必不明。”木犹如此桓公北征,

经金城,见前为琅邪时种柳,皆已十围。慨然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攀枝执条,泫(xuàn,泪水流下的样子)然流泪。附板书交代咏雪背景:人物、事件、环境咏雪叙述咏雪事件:一问、两答赞赏谢道韫的聪明才智补述“兄女”身份教学反思

baby熊
baby熊
深耕教育类文档。
  • 文档 5820
  • 被下载 247
  • 被收藏 0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