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高考生物一轮课时跟踪检测(四十二) 生态工程 Word版含解析.doc,共(7)页,253.000 KB,由MTyang资料小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6977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课时跟踪检测(四十二)生态工程一、基础题点练1.下列实例与主要体现的生态工程基本原理,匹配最恰当的是()A.中国传统农业——物种多样性原理B.在养分稀少的深海有物种丰富的珊瑚礁——物质循环再生原理C.包孕吴越的太湖中水葫芦泛滥——协调与平衡原理D.水乡的桑基鱼塘——整体性原理解析:选C中国传统
农业主要应用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在养分稀少的深海有物种丰富的珊瑚礁主要体现了物种多样性原理;包孕吴越的太湖中水葫芦泛滥主要违反了协调与平衡原理;桑基鱼塘主要应用了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原理。2.下列有关生态工程的实例和原理中,错
误的是()选项有关实例相关的生态工程原理A无废弃物农业遵循物质循环再生原理B在人工林中增加植被的层次遵循物种多样性原理C无锡太湖水体富营养化引起大面积水华违反协调与平衡原理D前面造林,后面砍林违反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解
析:选DD项所述内容是在追求生态效益时必须考虑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相关的生态工程原理是整体性原理。3.下列关于生态工程的理解,错误的是()A.我国“三北防护林”运用物种多样性原理,取得了巨大的生态效益B.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应用了生
态工程的整体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工程学原理等C.在湿地周围建立缓冲带,可减少人类的干扰,使湿地依靠自然演替等恢复其生态功能D.在对城市进行规划和布局时,要进行城市生态分区解析:选A我国“三北防护林”虽然
取得了巨大的生态和经济效益,但是由于没有完全按照自然生态规律办事,也产生了不少问题,例如最初进行林带建设时,没有遵循物种多样性原理,单一种植了大片的樟子松林,导致松毛虫肆虐,很多地方的樟子松因此奄奄一息。4.设计生
态工程的常用方法之一是给食物链(网)“加环”,如图就是一种“加环”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用玉米的副产品玉米芯生产木糖醇,可增加经济效益B.用残渣来培育食用菌和蛆蛹,实现了物质的多级利用C.用蛆蛹粪便作为有机肥还田,运用了能量循环再生的原理D
.该生态工程的运转离不开人的管理解析:选C用蛆蛹粪便还田,运用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能量是不能循环再利用的。5.“生态农业”是高效的农业生态系统,下面为一个“生态农业”的模式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生态
农业”涉及的原理有整体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等B.在池塘生态系统中,鱼苗的放养最好控制在K/2左右C.蚕、鸡等生物属于消费者D.沼气池实现了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了能量传递效率解析:选D生态农业实现了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但不能提高能量的传递效率。二、高
考题型练6.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充分利用土地,创造了一种挖深鱼塘、垫高基田、塘基植桑、塘内养鱼的高效人工生态系统——桑基鱼塘,如图所示。据图回答有关问题:(1)生态工程遵循的基本原理有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整体性原理和系统学与工程学原理等。(2)该生态工程能将蚕沙、蔗叶等变成鱼类的饵料
,塘泥中的微生物能将有机物转化成无机物,为甘蔗、桑树的光合作用提供无机营养,这一过程不但实现了废弃物的________,而且体现了__________的“循环经济”原则。(3)该生态系统与一般的自然生态系统相比较,_______
___稳定性较低,所以需要人们不断输入物质与能量。(4)桑基鱼塘的生产方式与改造前的传统耕作方式比较,主要的优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2点)。答案:(1)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
协调与平衡原理(2)资源化生态经济(3)抵抗力(4)减轻水患、提高经济效益、减少环境污染等7.(2018·烟台模拟)生态农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之一。下面是两种生态农业模式:模式1:鸡—猪—鱼立体养殖模式:一亩鱼池配6~8头
猪,100~120只鸡,鱼池中各种鱼的比例大致为:花白鲢占20%,草鱼占40%,鲤鱼、鳙鱼占40%,每亩投放鱼苗4500尾。每天从鸡舍中收集新鲜的鸡粪晒干,经初步发酵后混入一定量饲料喂猪,猪粪喂鱼。模式2:“四位一体”生态模式
:以太阳能为动力,以沼气为纽带,将日光温室、沼气池、蔬菜种植和温室养猪相结合的一种新的农业生产模式。请分析回答有关问题:(1)在模式1中,必须注意某种鱼的投入数量,不宜超过该鱼在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这体现了生态工程的_________
_________原理。鱼塘中不同鱼类生活在不同水层,体现了生物群落在垂直结构上具有________的现象。(2)模式2中,光能输入生态系统的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沼气池中的产甲烷杆菌在
生态系统中属于____________(成分)。(3)模式2中建立以沼气为中心的“四位一体”生态工程主要遵循的生态工程原理是____________原理。解析:(1)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某生物的数量不能超过其环境容纳量。不同鱼类生活的水层不同,体现了生物群落在垂直结构上具有
分层现象。(2)光能通过生产者的光合作用进入生态系统;产甲烷杆菌为分解者。(3)“四位一体”模式主要遵循的生态工程原理是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答案:(1)环境容纳量协调与平衡分层(2)通过生产者的光合作用分解者(3)物质循环
再生8.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是构建和谐社会,发展生态农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下图为某地一生态工程建设模式图,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1)生态经济:通过实行“循环经济”原则,使一个系统产出的污染物,成为本系统或另一个系统的生产原料,从而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
“无废弃物农业”体现了生态工程的______________原理。(2)该生态工程模式的最大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生态工程种植不同的农作物、果树、苗木,饲养牛、猪、鸡等多种畜禽,体现了生
态工程的__________________原理。(3)该生态系统中,处于第二营养级的生物除鸡、奶牛、鱼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4)沼气池能否看作一个生态系统?__________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无废弃物农业”主要体现了生态工程的物质循环再生原理。(2)该生态工程模式的最大
优点是实现了物质的循环利用,提高了能量利用率,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种植多种植物,饲养多种畜禽,主要体现了生态工程的物种多样性原理。(3)第二营养级是以植物为食的生物,由图可知位于第二营养级的还有人和猪。(4)生态系统包括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沼气池中缺少生产者,不能看作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答案:(1)物质循环再生(2)实现了物质的循环利用,提高了能量利用率,减少了环境污染物种多样性(3)猪、人(
写全才可)(4)不能沼气池中缺少生产者9.实施西部大开发,要切实搞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大力开展植树种草、治理水土流失、防治沙漠化等。(1)在生态工程中,人类应用了________________等学科的基本
原理和方法,促进了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2)在西部地区“退耕还林还草”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从而能够提高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这个过程遵循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根据______________原理可知,西部地区的草场,要注意合理放牧,需要考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若超过其限度,就会引起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一般来说,生态工程的目标除了治理环境污染之外,主要是对破坏的生态系统,特别是开矿后的废弃地以及湿地等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解析:(1)在生态工程中人类应用了生态学和系统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促进了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2)“退耕还林还草”的目的是增加当地物种多样性,其遵循的是物种多样性原理。(3)西部地区的草场,要注意合理放牧,需要考虑环
境承载力,因为若超过其限度,就会引起系统的失衡和破坏,需遵循的是协调与平衡原理。(4)生态工程的目标除了治理环境污染之外,主要是对破坏的生态系统,特别是开矿后的废弃地以及湿地等进行生态恢复。答案:(1)生态学和系统学(2)增加当地物种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原理(
3)协调与平衡环境承载力系统的失衡和破坏(4)生态恢复10.回答下列某生态工程建设的相关问题:(1)某生态工程以沼气工程为中心,将各类植物的秸秆、枝叶用来生产饲料喂养畜、禽、鱼,人、畜、禽粪便作为原料生产沼气,沼渣返还农田、菜园、果园、苗圃、鱼塘,主要体现了生态工程的____________
____原理,提高了能量____________。该生态系统把鱼塘、农田、果园等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优化了系统结构,遵循__________________原理。(2)在上述的生态工程中,种植着不同的农作物、果树,饲养多种畜
禽,这体现了生态工程的____________原理。农作物、果树、禽畜都可以给人类提供食物,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价值。(3)该生态工程建设中,鱼塘中的每一种鱼苗的投放量都不宜超过其_______
_____,遵循了生态工程的__________原理。为保证鱼塘的最大捕获量,应在种群数量达到K/2________(填“之前”或“之后”)捕捞。解析:(1)某生态工程将各类植物的秸秆、枝叶用来生产饲料喂
养畜、禽、鱼,人、畜、禽粪便作为原料生产沼气,沼渣返还农田、菜园、果园、苗圃、鱼塘,主要体现了生态工程的物质循环再生原理,提高了能量利用效率。该生态系统把鱼塘、农田、果园等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优化了系统结构,遵循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原理。(2)生态工程中种植不同的农作
物、果树,饲养多种畜禽,体现了生态工程的物种多样性原理。不同生物给人类提供食物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3)在生态工程建设中,某种生物的数量不宜超过其环境容纳量,否则会引起系统的失衡和破坏,这遵循了生态工程的协调与平衡原理。为获得最大
捕获量,应在种群数量达到K/2之后捕捞,捕捞后剩余量在K/2左右可保证最大增长速率。答案:(1)物质循环再生利用效率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2)物种多样性直接(3)环境容纳量协调与平衡之后11.如图是我国常见的一种生态农业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
问题:(1)图示生态农业所遵循的主要生态工程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原理。农作物、苍蝇分别属于该生态系统成分中的________、________,沼气池中微生物的异化作用类型主要是________。(2)画出
该生态系统中由生产者与消费者构成的食物网。(3)该生态系统建立的意义在于人为调整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最大生态效益是通过多层次分级利用有机废弃物中的物质,既充分利用了有机物中的________
,又__________。(4)从能量流动特点分析,若使地球以有限的资源供养更多的人,人的食物结构应增加________性食物的比例。解析:(1)由图示可知苍蝇和蚯蚓以秸秆为食物来源,属于分解者。(2)依据图中能量流动关系即可绘制食物网。(3)生态农业可将废物资源化,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既充分利用
了能量,又减少了环境污染。(4)食物链越长,消耗的能量越多,因此增大植物性食物的比例,可减少能量的消耗,以供养更多的人。答案:(1)物质循环再生生产者分解者厌氧型(2)如图所示:(3)尽可能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能量减少了环境污染(4)植物12.
回答下列有关生态工程的问题:(1)一般来说,生态工程的主要任务是对______________进行修复,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生产方式进行改善,并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与传统的工程相比,生态工程具有少消耗、多效益、________等特点。(2)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
原理有物质循环再生、协调与平衡、________和物种多样性等原理。人、畜粪便用于农作物的生产主要符合______________原理;连年种植单一品种造成病虫害增加主要违反了____________原理。(3)在湿地生态
恢复工程中,应在湿地周围建立缓冲带,以尽量减少______________,使湿地依靠自然演替等机制恢复其生态功能。(4)“猪—沼—果”是我国一种常见的生态农业模式,以沼气为纽带,带动畜牧业、林果业等相关农业产业共同发展。该生态农业中的所有生物共同组成了________(填“生
态系统”、“群落”或“种群”);该生态农业模式能实现能量的______________。解析:(1)生态工程的主要任务包括对已被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与传统的工程相比,生态工程是一类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续的工程体系。(2)
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有整体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和物种多样性原理等。(3)在湿地生态恢复工程中,应尽量减少人类的干扰,使湿地依靠自然演替等机制恢复其生态功能。(4)群落是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答案:(1)已被破坏的生态环境
(或受损的生态系统)可持续(2)整体性(或系统学和工程学)物质循环再生物种多样性(3)人类的干扰(4)群落多级利用(多途径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