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初中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7课《回忆我的母亲》教案(公开课).doc,共(4)页,118.500 KB,由baby熊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6648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八年级语文“三阶八步”教案(教师授课版)《消息二则》第1页7.回忆我的母亲朱德教学重点1.概括文章的主要事件,梳理文章的结构,感受母亲的伟大品格。2.品析文章质朴无华而双饱含深情的语言,体会字里行间蕴含的深情。3.诵读文章中的言论抒情句,理解其含义,体会其表达作用。4
.理解母亲对“我”精神品格形成的重要影响,获得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熏陶。课时安排2课时课前准备导学案、课件第一课时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朱德同志的《回忆我的母亲》,请同学们齐读课题,课题告诉了你什么?(这是一篇回忆性散文,以记人为主)结合学习《藤野
先生》的经验,你觉得读这类散文重点应关注哪些方面?(人物事迹,人物形象,作者情感等)课堂活动设计学案及答案预学展示【资料检索】1.作者与背景朱德(1886-1976),中国人民伟大的革命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及党和国家卓越的领导仁之一。他曾参加了辛亥革命,1922年加入
中国共产党,之后参加了南昌起义。抗日战争后,任八路军总司令,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朱德同志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回忆我的母亲》是朱德同志为纪念母亲逝世而创作的。朱德
母亲去世后,延安各界隆重举行追悼八路军总司令朱德的母亲锺太夫人的大会,灵堂布置得庄严肃穆,灵前香烟缭绕,灵幕上高悬着“精神不朽”的大红旗。灵堂四周挂满了延安各界的挽联:中共中央的挽联是“八路功勋大孝为国,一生劳动吾党之光”,毛泽
东的挽联是“为母当学民族英雄贤母,斯人无愧劳动阶级完人”,中共中央党校的挽联是“唯有劳动人民的母性,能育劳动人民的领袖”,刘少奇、周恩来等同志的挽联是“教子成民族英雄,举世共钦贤母范;毕生为劳动妇女,故乡永保好家风”。【语言积累】3.先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再
将列词语抄写在作业本上。溺死(nì)佃农(diàn)周济(jì)不辍劳作(chuò)勉强(qiǎng)豌(wān)豆蛮横(hèng)衙门差役(chāi)私shú(塾)劳lù(碌)wèi(慰)勉为富不rén(仁)zhǔ(煮)饭和ǎi(蔼)支chēng(撑)任劳任yuàn(怨)4.先查出下列加点词语的
意思,再选出使用不正确的一项(C)A.近日,某集团总裁夫人长期以来为富不仁....,仗势欺人的恶劣行径遭到了曝光。(为富不仁:剥削者为了发财致富,心狠手毒,没有一点儿仁慈的心。)B.母亲在家庭里极能任劳任怨....。她性格和蔼,没有打骂过我们,也没有同任何人吵过架。八年级语文“三阶八步”教案
(教师授课版)《消息二则》第2页4.引导学生用“母亲是一个勤劳的人,她___”的句式来陈述。(任劳任怨:做事不辞辛苦,不怕别人埋怨。)C.朱德的母亲是一位坚强不屈、深明大义....的劳动妇女。(深明大义:指人能识大
体,顾大局。)D.母亲不仅吃苦耐劳,又是一个安居乐业....的妇女,她鼓励孩子去开创新的生活。(安居乐业:安定地生活,愉快地工作。)【内容感知】4.(1)本文开头就说:“我爱我的母亲,特别是她勤劳的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阅读课文,找一找:母亲的“勤劳”是通过哪些事例体现出来的?①母亲
含辛茹苦养育子女,支撑家庭;②母亲每日辛勤劳动;③母亲教我生产知识;④母亲用自己的聪明勤劳,维持着一家人的吃穿用度;⑤母亲在家庭里任劳作怨;⑥母亲离不开土地,习惯劳作;⑦母亲支持我革命,过着勤苦的农妇生活;⑧母亲直到老年,仍热爱劳动。(2)除
了上述事例外,文中还写了母亲的哪些事迹?①同情贫苦农民,反感为富不仁者;②节衣缩食培养我读书;③支持我参加新军和同盟会。【疑难提出】6.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你一定产生了一些疑问,挑你认为有价值的写下来。课堂研讨要与上文对母亲事
迹的叙述联系起来。关注学生表达的完整与条理。【文本品析】1.结合全文内容,说说母亲身上具有哪些优秀品质?勤劳俭朴,任劳任怨,聪明能干,宽厚仁慈,爱憎分明,深明大义。2.作者在回忆往事之后,深情地写道:“我应该感谢母亲。”结合课文具体内容,说说“我”从母亲身上得到哪些教益。先批注在课本上,再概
括在下面的横线上。一是感谢母亲“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二是“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第二课时课堂活动设计学案及答案课堂研讨3.课文语言平实如话,字里行间饱含深情。细读下面的句子,体会其中的深情。(1)母亲这样地整日
劳碌着。这一句承接上文,“整日”是对上文母亲劳作现象的概括,说明母亲从早到晚没有空闲,每日如此,没有一点例外。这句话可看出作者对母亲是敬重而心疼的。(2)这类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看的饭食,母亲却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味。“看也不看”与“有滋味”相对比,既表现
出作者对地主家奢华生活的八年级语文“三阶八步”教案(教师授课版)《消息二则》第3页要求学生先画出议论句,分析作用时关注其与上下文记叙之间的关系。分析第16段议论时引导学生谈作者由感激怀念母亲到忠于党和人民得到的启示。蔑视
,也突出了母亲的善持家务、聪慧能干,表达对母亲的怀念。(3)但我献身于民族抗战事业,竟.未能报答母亲的希望。在这样的语境中,准确地用上一个“竟”字,含义非常深刻,既寄托了对母亲的无限哀思、深情怀念与终生遗憾(表达无尽的遗憾),又寄寓了作者把民族、人民、
党的事业放在首位的崇高品质。【问题探究】4.作者在记叙事件的同时,还穿插了精当的议论。请找出文中议论的句子,说说这些句子和记叙部分之间的关系,以及对刻画母亲形象的作用。议论句略(见《教师用书》P99)。总之,这些议论句或在记叙之前领起下文,或在
记叙之后总结上文,或穿插在记叙中评价人物,抒写感受。它们可以突出人物的品质,揭示事件的意义,起到画龙点睛、深化主题的作用。学以致用【类文阅读】参考答案1.①母亲深夜为我做布鞋。②善感,有同情心③慈爱2.运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总结全文,概括了母亲的优秀品质;深化主题,表达了对母亲的赞美以及才
能得不到施展的惋惜。流露出对旧社会埋没女子才干的批判。【片段仿写】请仿照课文14、15自然段,以“我应该感谢________„„”开头,联系自身实际,写两段话,抒发对自己某一位亲人或师长的感激之情。(200—300字左右)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八年级语文“三阶八步”教
案(教师授课版)《消息二则》第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