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常州某学校小学数学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从问题想起》教案(公开课).doc,共(6)页,38.500 KB,由baby熊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6497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解决问题的策略-从问题想起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题中的条件和问题,选择分析问题的思路,分析题目表示的数量关系,进而培养学生学会分析问题的能力。2.使学生养成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发展学生连贯、有序、有层次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如何从问题开始想,根据问题分析数量关系。教学难点:根据问题分析数量关系。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初步感知策略师:学校即将举行运动会,所以小明和小红去商店购买一些相关物品,他们各带了300元来到了商店,准备先购买运动服饰。进入商店不一会儿,小明便看中了一套服饰和一双运动鞋(课
件出示),小明买完这些东西还剩下多少钱呢?你会算吗?学生思考,指名回答算式。师:我们从条件出发,找到了他们之间的关系:带来的钱-用去的钱=剩下的钱。你们太厉害了,这么快就帮小明解决了问题。可是,小红遇到了一些麻烦事,我们一起来看看小红怎么了
?(出示图片)二、新课导入师:哎呀!原来商店里琳琅满目,都有什么呀?指名学生说一说。师:她看中的比较多,那你知道她买完东西还剩多少钱吗?和你的同桌说一说。师:你能确定她买了哪样东西吗?生:不能。师:那她可能买了?学生回答,教师演示课件(连线)师:为什么都没人说帽子呀?生:因为小红要
买的是运动服和鞋子师:所以帽子咱们就暂时不考虑了。师:那我们可以确定剩下多少钱了吗?生:不能。师:为什么啊?生:因为可以搭配的太多了。师:哦,原来条件太多也不好,我们都无法确定了!我有个办法,只要加上2个字,就可以帮你们解决,想不想知道?看仔
细了啊~师在PPT问题中加上“最多”两个字师:发生了什么变化?学生说一说。师:也就是问题发生了变化,那“最多剩下多少元”是什么意思啊?该怎么解决呢?跟你的同桌讨论讨论。学生互相讨论。师:谁愿意来说一说怎样求最多剩下多少元呢?生:买最便宜的师:为什么买最便宜
的。生:剩下的最多,也就是花的最少,那就是买最便宜的,那也就是买130元和85元(去除其他的连线)师:我们从问题想起,知道要求剩下的钱=带来的钱-用去的钱,带来的钱知道吗?生:知道师:那用去的钱知道吗?(生答)怎么算用去的钱呢?生:用去的钱=运动服的钱+运动鞋的钱师:根据数量关系式我们知道
了要先算(用去的钱)再算(剩下的钱)你会完整的说一说吗?跟你的同桌说一说,教师巡视指导后,再请一位同学说一说生:用带来的钱-用去的钱师:你怎么知道要用带来的钱-用去的钱呢?生:问题是求剩下的钱师:剩下的钱=带来的钱-用去的钱(根据学生回答板书)那么
你知道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生:先算用去的钱,再算剩下的钱。师:那老师想请你自己算一算,完成作业纸第一题。教师巡视指导,指名回答师:你的式子表示什么?每一个数表示什么?小结:刚才我们从问题想起,找到了数量之间的关系,根据条件发现要先算。。。再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
学的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从问题想起(板书课题)三、完成“想一想”师:帮助小红解决了问题,小明又遇到了难题,你们愿意用这种策略帮助小明解决问题吗?师:看看谁的眼睛最厉害,找一找这一题的问题是什么?生:最少找回
多少元?师:你懂这句话的意思吗?生:就是要买最贵的师:为什么这次要最贵啦,刚才不是找最便宜的吗?生:因为找回的钱最少,那买的就要最贵师:哦~原来如此!那老师选择148元的和108元的可以吗?为什么不可以?不是最贵的吗?生:题目要求要买帽子师:所以运动鞋和运动服就不考虑了,有2顶帽子,选择哪一顶?
为什么?为什么选最贵的?生说明理由。师:那么要求最少找回多少元究竟该怎么解决呢?能不能和你的同桌或者4人小组说一说,学生讨论,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要说完整了。指名回答:付出的钱-买3顶帽子的钱师:付出的钱知道吗?(知道)3顶帽子的钱知道吗?(不知道)所以我
们要先算3顶帽子的钱。师:买3顶帽子的钱怎么算?生:24×3师:24是什么?(每顶帽子的钱)为什么要×3(有3顶)师:所以3顶帽子的钱就是(每顶帽子的钱×3)一起回顾过程,你知道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你能独立完成吗?请大家完成
作业纸第2题。教师巡视指名回答。生:先算3顶帽子的钱,算式:24×3=72(元)再算找回多少元,算式:100-72=28(元)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注意让学生说说每个算式的含义,每个数代表了什么?小结:刚刚我们一起解决了
2个问题,他们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虽然问题不同,但是我们在解决时都是从问题想起,在题目里找到数量关系,选择相应的条件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列式计算。这就是我们今天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从问题想起的一般步骤。(板书:找到问题-分析
数量关系-找到相应条件-列式计算)四、巩固练习师:你觉得自己今天学的好不好?那我们就用今天所学的策略来看看他们还有没有我们可以解决帮助解决的问题。第一题出示(1)小题(男运动员比女运动员多多少人)师:只有问题哦,那我们得好好观察观察,这个问
题和谁有关系?生:男运动员的人数和女运动员的人数(课件圈出男和女)师:那求男运动员比女运动员多多少人,该怎么算呢?生:男比女多的人数=男运动员人数-女运动员人数师:一个问题就能找到数量之间的关系,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得知道男和女的人数,继续往下看。(出示条件:男运动员5
2人,女运动员排成3队)师:现在男运动员的人数知道吗?女运动员的人数知道吗?那怎么办呢?加条件,不能用3队的3吗?怎么求女运动员的人数呢?队数3×每队的人数,所以补充的条件就是每队几人,那这里面的数可以随便填吗?为什么不能?学生说说
理由师:所以填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数的大小,看的真仔细!出示(2)小题(乒乓球的个数是篮球的几倍)师:他们俩还购买了一些运动用品,你能从这个问题中得到哪些信息?生:乒乓球和篮球师:你知道谁的个数多吗?生:乒乓球的个数多师:你怎么知道的?(学生说理由)要解
决这个问题,我们就用(乒乓球的个数÷篮球的个数),那我们看看小明和小红告诉了我们什么信息。出示条件(小红买了18袋乒乓球,小明买了9个篮球)师:知道了谁的个数?(篮球)乒乓球的个数呢?(不知道)这个18不能用吗?那我们要先算
(乒乓球的个数),就需要补充条件,补充什么条件呢?生:每袋有几个师:用18袋×每袋几个就可以算出乒乓球的个数。看来补充的条件也可以从问题想起。第二题师:东西都买的差不多了,小明和小红想了想好像还缺点什么。运动员们在赛场上运动后很累,那就需要补充体力,需要喝点水,所以他们赶
紧去看看茶杯(出示图片:茶壶20元,茶杯比茶壶便宜16元)师:你知道了什么?你会算出茶杯的价格吗?(出示问题1:一个茶杯多少钱?)动笔写一写学生书写师:通过以前学过的从条件出发,我们算出了茶杯的价格。可是一个茶壶好
像太小了,他们又看中了一个热水瓶,一个热水瓶35元。你们会用今天学习的馨策略来解决下面的问题吗?(出示剩下的问题2:1个热水瓶比4个茶杯多多少元?问题3:1个茶壶和4个茶杯一共多少元?问题4:2个茶壶和4个茶杯一共多少元)自己独立试一试,好不好?学生完成,教师巡视。(写的快
的人可以思考:这三小题有没有相同的地方,有没有不同的地方。)指名回答,核对答案。师:这3小题的有没有相同的地方?生:都有4个茶杯师:也就是都要算出4个茶杯的价格,那为什么第2小题用减法,后面两题用加法呢?学生说明理由。师:第2小题是
求差,后面2小题都是求和。我们选择相应的数量关系都是从问题想起的。那第3小题和第4小题都是用的茶壶的价格+茶杯的价格得到总价钱的,为什么最后的算式不一样呢?生:因为第3小题是1个茶壶,第4小题是2个茶壶。师:也就是条件不一样,解决问题的方法就不一样。
所以啊,问题要想清楚,条件也要看清楚,缺一不可。不论是从条件想起还是从问题想起,这都是解决问题的策略。五、课堂总结师:回顾一下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以前学过从条件想起,今天学习从问题想起。。。。。。(黑板上的板书)这个不仅能解决数学课上的问题,生活中运用的也很多,咱们以后遇到问题如果从一
个角度出发不能解决的话就试试另一个角度试试,说不定有意外收获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