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小学书法【青岛版】四年级下册《第6课 扌部》教学设计3.docx,共(7)页,2.006 M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3100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六课扌部教学目标:第一,掌握“提手旁”的书写方法,写好带有“提手旁”的4个例字扶、拒、推、撰。第二,通过欣赏《玄秘塔碑》拓片,了解其笔画特点、布局方法。激发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增强学生对书法艺术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本课的重点是掌握提手旁的书写方
法,教学难点:难点是能准确把握提手旁与其他部件组合的方法,规范地写出“扶、拒、推、撰”。教学方法:演示法与练习法教学手段:计算器辅助教学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室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说文导入1.(导语)通过第四课和第五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汉字数量虽然有很多,但是他们却是按照一定的规律构成的,关
于汉字的构成,我国东汉时期的文字学家许慎,在他的著作《说文解字》一书当中,说的非常清楚,其中就有一种“画成其物,随体诘诎”的造字方法,我们称之为“象形”造字法,比方我们的眼睛-----演变成了目字,我们的嘴----演变成了口字,可以说汉字是我们祖先长期生产生活实践经验的总结
和再升华,那么今天,我们就再次从我们自己出发,从我们自身出发,去寻找那些就在我们身边的偏旁部首和汉字。2.部首演变:下面老师播放一段视频,请同学观察,从视频当中你能发现什么?3.同学们总结的非常准确,就是我们眼前这样
一只实实在在的手,最终演变成了我们眼前这个手字,手字是汉字部首之一,我们人类在社会生产活动中,手是我们直接与大自然打交道最多的器官,所以,手字演变比较多样化,期中,有一个是我们大家耳熟能详的,他就是提手部,我们以后在识字和书写过程中,也可以称呼提手部为提手旁。二、观察交流1出示例字扶、拒二字,学生
观察特点。总结:提手旁瘦长。2.出示例字推、撰,学生观察特点。总结:提手旁瘦长。三、指导书写(一)部件指导(扌)1.指导扌书写A出示扌分析图解。B学生观察谈发现C教师总结(短横梢向右上针,且出头少向右上方提竖钩中部略细两头粗。)D教师范写、播放视频E学生临写(二)指
导例字书写1.指导扶字书写A出示扶字分析图解。B学生观察谈发现C教师总结(右边两横勿长,注意捺笔的写法。左右上下平齐,右部两横向右上倾抖,捺笔右展。)D教师范写、播放视频E学生临写比对调整——教师巡视2.指导拒字书写A出示拒字分析图解。B学生观察谈发现C教师总结(左高右低
,右部垂露竖略低。“巨”部左竖下伸,下横右展。)D教师范写、播放视频E学生临写比对调整——教师巡视3.指导推字书写A出示推字分析图解。B学生观察谈发现C教师总结(中竖为垂露竖,最后一笔横稍长。中竖下伸,右部四横间距相等。)D教师范写、
播放视频E学生临写比对调整——教师巡视4.指导撰字书写A出示撰字分析图解。5B学生观察谈发现C教师总结(左低右高,注意撇收捺展。右部整体左靠,长横右展。)D教师范写、播放视频E学生临写比对调整——教师巡视四、比对调整、书写展评1.让学生练习十分钟左右,教师再巡视了解学生的书写情况,并
结合前面总结的书写特点,及时对学生的书写提出意见和修改建议。2.教师重点修正其中一个或两个同学的书写,让大家吸取经验。3.学生进行比对调整,再次修正自己的书写。准备展览、评比。4.小组评价,互相作业,提出优
缺点。5.展览评比。认为自己写得好的,张贴作品在展示栏上,请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并对其进行评价。6.教师针对书写特点,对大家的作业进行个别评价和总体评价。五、名作欣赏1.对比体会出示与本课相似柳体《玄秘塔碑》例字,学生观察体会。2.体会柳公权《玄秘塔碑》整体艺术特色。(生观察拓片局部,师简介
)玄秘塔碑玄秘塔碑,公元841年立,裴休撰文,柳公权书并篆额。碑石现存于陕西西安碑林。此碑充分表现了“柳体”严谨遒劲的特色,笔法讲究,起笔、转折和收笔均顿挫清晰,字的棱角分明,受到学书者的推崇。板书设计:第六课扌部左长又短上下长中间短左窄右宽右部平齐让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