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科学【湘科版】五年级下册《昼夜是怎样形成的》教案 (4).doc,共(3)页,35.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1235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昼夜是怎样形成的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昼夜交替现象有多种可能的解释。2.昼夜现象与地球和太阳的相对圆周运动有关。过程与方法1.提出地球产生昼夜现象的多种假设,并能用模拟实验进行验证2.做好模拟实验和运用实验收集的证据。3.根据实验的情
况修正自己的解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到积极参与讨论,并发表有根据的解释是重要的。2.认识到同一现象,可能有多种不同的解释,需要更多的证据来加以判断。3.培养主动探索,积极合作的态度。教学重点:设计模拟实验验证假设。教学
难点:解释地球产生昼夜交替的现象的原理。教学准备:地球仪、手电筒、实验记录单及相关影像资料。Ppt课件。教学过程:一、引入谈话:1、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昼夜”。知道“昼夜”是什么意思吗?2、“昼夜”是按怎样的规律出现的呢?3、我们把昼夜这种依次循环出现的现象
叫做“昼夜交替”(板书“交替”)。昼夜交替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思考、交流学生回答自己知道的原因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二、新课(一)讲述历史1、老师讲述古代科学家对“昼夜交替”的解释。学生倾听思考观看演示实验引导学生进入古代科学家思考的情境(
二)做相对运动的游戏(1)请两个同学来做一个模拟实验:请同学甲上来模拟地球不动,同学乙模拟太阳绕着同学甲转。问同学甲:看到乙(太阳)在你视线内怎么出现和消失的?(2)提问:还有没有别的方法也可以看到这个现象?(3)小结:看来看到太阳不断从左边出现到右边消失不见得就是
太阳要绕着地球转,还可以是地球自己转动,还有没有其他方法呢?古代也有一些科学认为看到“昼夜交替”现象也可能由于其他的运动方式形成的,于是科学家们也提出了很多种假设,大家想想你能找到几种呢?请两生做模拟实验,全
班同学思考学生在讲台上演示学生思考让学生感受相对运动,对昼夜交替只是太阳绕地球转提出质疑(三)模拟“昼夜交替”实验,发现多种情况1、实验要求:老师想请大家开动大脑,猜想一下:地球、太阳怎样运动才可能产生昼夜交替的现象?要求把你的想法用示意图的形式呈现,可以用两个圆分别代表地区和太阳,标出地球、太
阳的名称,用箭头表示运行的方向。1.学生作出假设,暴露初始想法,画示意图。2.集体交流,收集学生的假设:①地球不动,太阳绕着地球转;②太阳不动,地球围着太阳转;③地球自转;④地球围着太阳转,同时自转;……过渡:猜测是科学课的一种方法,同学们刚才进行了大胆猜想,说明大家有良好的
科学预测习惯。很好!在大家的猜测中有好几种观点,到底哪种是正确的或者错误的,我们要进行论证。怎样去判断呢?你们自己来做模拟实验,看看你们不能找到几个太阳、地球的运动方式,也可以出现昼夜交替的现象。2、实验提示:第一、你可以让地球动,也可以让太阳动,
但要让它们保持一定的距离和位置,太近太远都不便于观察;第二、可以用一个“小纸人”代表我们自己。第三、注意观察“小纸人”是否经历昼夜交替,把你们的发现记录在实验报告单上。3、注意事项:(1)调节手电筒跟地球仪的距离,差不多正好能照亮
半个地球仪。(2)实验中地球仪不要转动太快,手电筒不能随便乱动。(3)认真观察:小红旗处昼夜会不会变化?(4)完成实验记录表,作解释。4、出示实验器材,明白用途。把地球仪当作地球,用手电筒来代替太阳,地球上被太阳照亮的部分是(昼),没被太阳照亮的是(夜)。5、学生分组实验,
观察并记录。6、小组汇报研究的结果。倾听、质疑让学生通过模拟实验发现昼夜交替的多种解释(四)分析拓展1、对于昼夜交替这一种现象我们现在产生了这么多种可能的解释,科学家们在遇到一个现象的时候往往也会提出多种解释。这些解释都有各自的道理,而真正的原因是什么还没有研究出来,科学家
们还需要搜集更多的证据和信息继续研究。2、哪种情况才是对昼夜交替正确的解释呢?这几种解释中最多只有一种是正确的,但仅仅靠今天的模拟实验能解决这相问题吗?显然不能,我们需要更多的证据。用事例对学生进行科学价值观的教育三、学习小结,激发进一步学习兴趣1、今天我们这节课大家有什么收
获呢?2、今天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我们找到了对于一个自然现象人们可能会有多种解释,但要找到符合真实情况的解释我们需要的更多的信息和证据,当我们获得的证据越多,我们就越可能对我们看到的现象做出更合理的解释,我
们也就越接近真理。思考、交流为以后几课学习地球太阳运动打下铺垫板书设计板书设计:昼夜交替现象(学生画的示意图)①地球不动,太阳绕着地球转;②太阳不动,地球围着太阳转;③地球自转;④地球围着太阳转,同时自转多种解释→寻找更多证据→正确解释:太阳不动,地球绕太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