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苏少版】(五线谱)二下《唱:小小音乐会 乃哟乃》教学设计4

DOC
  • 阅读 45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7 页
  • 大小 50.535 KB
  • 2023-02-21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音乐【苏少版】(五线谱)二下《唱:小小音乐会 乃哟乃》教学设计4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音乐【苏少版】(五线谱)二下《唱:小小音乐会 乃哟乃》教学设计4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音乐【苏少版】(五线谱)二下《唱:小小音乐会 乃哟乃》教学设计4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4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9 元
/ 7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音乐【苏少版】(五线谱)二下《唱:小小音乐会 乃哟乃》教学设计4.docx,共(7)页,50.535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0573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乃哟乃【教材分析】《乃哟乃》是一首土家族儿歌。“乃哟乃”是“来吧”的意思。这首儿歌全曲仅由do、mi、sol三个音构成,每句都以sol-mi-do结尾,但乐句长短不一,整齐中又有变化之美,独特的旋律赋予歌曲浓郁的民族风味。【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活泼好

动,善于模仿,身心可塑性强。二年级学生,有意注意的时间较短,同时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可能性的问题,不大容易理解,所以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应主要采用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玩中体验,玩中创造。在游戏中让学生理解教材中比较抽象的内容,建立学生的表

象。同时将所学到了理论进一步在生活中应用,从而达到教者的目的。【教学内容】唱:《乃哟乃》跳:摆手舞【教学目标】1、学唱《乃哟乃》,了解土家族民歌特点,学生用明亮的声音、欢快的舞蹈、悠扬的器乐声表现土家族儿童开朗活泼的性格和多姿多彩的生活情趣。2、运用听的方法进行音乐听觉训练,培养

学生听辨的能力,提高听觉的敏锐性和记忆能力。3、在欢快的舞蹈中感受能歌善舞的土家族少年儿童欢乐的心情。【教学重难点】1、歌唱时注意清晰灵巧的咬字吐字。2、唱准135三个音符【学习方式】1互助合作学习√□3问题解决学习□5思辨学习□7其他()2自主探究学习□√4话

题生长学习□6前置性学习□【教学过程】一导入师:今天的这节音乐课,我首先想邀请小朋友们跟我一起跳个舞。我先来跳,你们会了就自己加入进来。{设计意图:课的开始用土家族的摆手舞作为导入,为学习歌曲做好铺垫}师:我的手是怎么动的?前后摆然后呢

?拍手每次都摆了一次就拍手的2吗?生:前面一次后面两次师:好的,下面我来加入你们,面向圆心脚轻轻地走起来师:下面请你们自己跟着音乐跳起来吧(师加入鼓声){设计意图:加入鼓声,一方面为歌曲伴奏,另一方面用鼓和

舞蹈作为二声部的训练,培养孩子们的合作意识。}师:刚你们在跳的时候,我在做什么?生:打鼓师:其实啊,我的鼓声和你们的动作是结合起来的,怎么结合的?生:摆手的时候敲鼓中间拍手的时候敲鼓边师:好,那我们来试一试,请你们坐下来做动作,和我的鼓声结合起来师:想象一下,现

在我们的手就是鼓面,腿就是鼓边,你会怎么做?(可以请个别)师:注意了,从第三句开始,我们要拍几下手?(4下)师:好的,那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师敲鼓)谁来代替我?请学生敲不要伴奏师:你们敲的真好,下面我想你

们又有鼓声又有舞蹈,请内圈的孩子敲鼓外圈的跳舞(4遍音乐)生:跳师:在最后一遍的时候唱歌生:学习跳二新授1.接唱找规律师:刚才我们在圆圈上敲鼓,跳舞,唱歌,这种形式在汉族不是很常见,在哪里比较常见?(少数民族)对了,少数民族的人们就喜欢围着圈跳舞,他们的舞蹈是融入到生

活中去的,不论是婚丧嫁娶,不论白天晚上,不论节日丰收或是劳动,他们都会用舞蹈的形式来表达内心的情感。你们听到刚才我唱了什么吗?生:……3师:有的人听见了我唱的内容,还有的没听清,没有关系,因为我还想再唱一遍,你们想不想听?生:想

师:那下面请你们再听一遍,我不想一个人唱,我希望有人来帮我伴奏怎么伴奏?请你们轻轻的拍起你的小鼓但是要(师拍动作要轻)会吗?生:拍手练习师:开始师唱师:听听我唱了什么?有没有听到我在唱歌的时候有相同的旋律?生:乃呦嗬师:我在唱乃呦嗬的时候你们在做什么动作?生:拍腿师:那

你们能不能来和我合作?你们来唱乃呦嗬师生接唱加上拍手拍腿师:你们有没有发现“乃呦嗬”(师唱出三个音),这三个字唱的是哪三个音呢?生:531师:他们是按照怎样的高低顺序排列的呢?生:从高到低师:我们一起来唱一唱(加上手势)加快点速度师生接唱加手势由高到低,谁能上来帮我排一下音?生:上黑板排列音

符(师注意引导三个音中间要有空隙)练唱531加上手势生:接唱{设计意图:通过听唱、接唱等方式,让学生静心的聆听,找出domisol之间的关系,找准三个音的音高走向}2.分组合作找出音符师:其实呀,我刚唱的这首歌

都是由135这三个音组成的。他们组成的乐句时而高时而低,时而长时而短,你们能听出来吗?下面我来唱出乐句,谁听出来了,就请你唱出来。(板书提前把节奏写好)4(师逐句唱大家唱一唱)3学唱师:你们的耳朵真灵,我将你们听到的音乐罗列在

了屏幕上,一起来唱一唱吧!注意,每句结尾都是531.师:别小瞧这三个音,仍然能给我们带来一首好听的歌曲。其实啊,我们今天唱的歌曲就是一首少数名族的歌曲,来自土家族的儿歌,歌曲的名字就叫作乃呦乃。师:下面我来弹琴,请每个人在心里面默唱再来一次师:会唱的人轻轻的唱一唱生:唱{设计意

图:通过模唱的形式,让学生了解并熟悉歌词,进一步熟悉歌曲的旋律,为演唱做好铺垫}师:非常好,再来一次,听好前奏。师:我觉得你们唱的都很棒,除了这一句。这句音的跳度比较大,所以不好唱。看我,如果我的身体能表现音的高低,(师示范){设计意

图:用身体的不同部位来代替音高,用视觉上的高低为学生解决难点乐句,效果比较好}生:跟着唱做师:加快速度师:非常棒,我们完整的再来一次生:完整唱师:女生来师:我们来比赛,看看男生唱的怎么样师:我一起来4歌曲处理师:怎么样可以让歌曲更加好听呢?可以改变音乐的什么?(速度音

量……)5简介土家族你们知道乃呦乃是什么意思吗?在土家族的语言中,“乃哟乃”是快来的意思。聪明的土家人在“乃哟乃”的基础上,还创造了许多类似的语言。象“乃乃哟”和“乃哟嗬”,这两个词语都表达了热闹的气氛和

幸福快乐的心情!下面5就让我们一起去土家山寨看看吧!这是土家族世代居住的山寨,真是个山清水秀、景色优美的好地方;土家族有自己的节日,最盛大的就要数社巴节了,在这盛大的节日里,土家族的男女老少相聚在一起,跳起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摆手舞,多热闹啊!知道这是在干什么吗?这是土家族人在以古老

的形式庆祝丰收呢!)快看!这是土家族特有的民族服装,漂亮吗?他们特别喜欢红色,知道为什么吗?红色代表着喜庆热情,土家族的人民心灵手巧,这是土家族名扬海内外的手工艺品——织锦,这是他们的住房——吊脚楼,有什么特点?6呼唤二声部{设计意图:通过呼唤的

形式,让学生形成两个声部的合唱,培养他们的合唱意识,提高合唱能力}土家族是大山的民族,土家族的小伙伴们也特别热情,他们常常在山的一头呼唤另一头的伙伴们,去参加他们的晚会,假设我在山的这边来呼唤山那边的你们,听听他是怎么呼唤

的?待会儿我走到你的面前,请你来回应我,用你的方式。请个别师:有没有人当我的回声?生:唱师:我希望我呼唤结束,有我的回声,也有人能接下一句,我们一起来试一试,请左边的同学们模仿我,右边的同学接唱。师生对歌生生对歌声音提要求声音要传的又远又好听三拓展观看各民族篝火

视屏师:你们的声音传的真远啊!远方各民族的小伙伴们都赶来参加我们土家族的社巴节啦!他们各自围着圈跳起了舞,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四完整表现{设计意图:通过呼唤、敲鼓、舞蹈和演唱的结合,进一步巩固歌曲,用多种形式呈现学习效果}师:各自介绍,你们看,这个舞蹈和我们跳的像不像啊,这就是我

们土家族的舞蹈,摆手舞。今天啊,我们就来过一个社巴节。今天我是总导演,听好演出的顺序。首先要请你来呼唤自己的伙伴,然后鼓6声加入,第二遍音乐声响起,请外圈跳起摆手舞,第三遍音乐请我们一起加上歌声。可以再来一遍刚才试

彩排,同学们的歌声没有完全唱出来,下面正式演出了,看你们的表现啦!五结束语你们的演出太精彩啦!就让我们在这愉快的氛围中结束本课吧!【教学反思】歌曲《乃哟乃》是一首简短的土家族民歌,全曲由五个小乐句组成。旋律

中只用do、mi、sol三个音,而且每个乐句的句尾最后一小节都是sol、mi、do顺序,音高、节奏完全相同。由于歌曲乐句的长短不同,形成了(2+2+3+3+3)有变化句式结构,旋律简单而不单调,简短旋律欢快热烈

,表现了土家族儿童欢乐开朗的性格。在教学中我注重了以下几点:一、教学中我能注重学生和老师、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在课堂上进行了角色的转换。《音乐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应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

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一理念,在这节课中有所体现。例如:在音乐课的开始,我用舞蹈的形式导入,让学生首先感受歌曲的情绪,通过观察老师的舞蹈,在跳的过程中,自然的总结出歌曲的结构。然后引入鼓的节奏,让学生进入二声部的教学中,同时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在练唱domisol

时,我让学生自己听出这三个音,然后请学生到前面来摆出三个音的高低走向,师生接唱,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二、传统的音乐教学中,那种枯燥、机械、专业的视唱识谱训练,是与审美不相适宜的,学生厌烦

是必然的。所以在这节课中,我通过声势动作来解决难点,通过身体的不同部位来学唱难点乐句,学生易于接受,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从整节课的效果来看,学生能在动中体验音的高低,明确三者之间的音高关系,再通过唱歌

曲、找位置、游戏等方式来加深巩固,在课堂中培养了学生的表现、合作和交流的能力。学生在玩中学,在游戏中学有所得。在教学中,也有一些环节出现了问题,如有些学生的舞蹈动作不够自然,这可能与我前面的引导和训练时间有点短有关联,还7有在二声

部的合唱环节,有些学生的音唱的不是很准,这与平时的训练分不开,还有自身的指挥没有到位,合唱的效果没有达到最佳的状态。这些问题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还要进一步加强训练。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7287
  • 被收藏 0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