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健康教育【武汉版】二年级第十三课《不要轻信陌生人1》教案.doc,共(4)页,33.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9392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不要轻信陌生人》教学设计——刘先红教学目标1、知道生活中的陌生人是存在一定危险的。2、了解一些陌生人欺骗儿童惯用的方法。3、学会和陌生人交往,学会识别身边的骗子,有警惕性地保护自己。教学重点:1、知道生活中的陌生人
是存在一定危险的,了解一些陌生人欺骗儿童惯用的方法。教学难点:学会和陌生人交往,学会识别身边的骗子,有警惕性地保护自己。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内容、过程与方法: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故事导入,激发兴趣。1.讲故事:《狼和七只小山羊》当
讲到“没过多久,‘咚咚咚’,有人敲门。”“小山羊乖乖,我是妈妈,我回来了,带来好多好吃的东西。”这时,师问:“你们猜七只小山羊是怎么做的呢?现在你们就是这七只小山羊中一只,下面快速与你们的同桌讨论一下:你会怎样做?2、学生讨论并回答,教师点评。师:同学们都说
得很好,用各种方法识破了大灰狼的诡计,没有上当受骗。三、学习新课,解决问题。(一)、揭示课题师:我们生活在人群中,平时交往的人有老师、同学、邻居等,在外出购物、游览等活动中,还会接触到很多陌生人。面对陌生人,我们要有礼
貌,也要保持警惕。擦亮眼睛,提防那些可疑的陌生人。(板书:提防可疑陌生人)(二)、危险事件1、师:警惕“狼外婆”!(师出示课件:5种危险事件。)生:观看、思考、回答。2、警示录:(师出示课件:警示录。)生活中总是好人多,但也会有坏人。遇到陌生人和你交谈时,如果你不能确定
陌生人是不是坏人,一定要记住不搭理他,最好不要和他说话,一定要学会辨别,要勇敢和机智,如马上奔向人多的地方。(三)、自护自救师:同学们,在你遇到以上这些情况时,你会怎么办?1.同桌之间讨论,教师巡视。2.学生回答,教
师点评。3.得出结论,师出示课件:(1)、不轻信陌生人。(2)、拒绝上门推销。(3)、不跟陌生人走。(4)、不收陌生人礼物和食品。(5)、不给陌生人带路。(四)、说一说,做一做游戏:模拟情境,同桌两个学生分饰“陌生人”和“小朋友”,师巡视、点评。1、陌生人来接你,你跟他走吗?
你该怎么办?*温馨提示:和陌生人交往,既要大方有礼,保持距离;又要认真思考,小心防范。总之,一定不要跟陌生人走。2、陌生人递糖果或者饮料给你,你要不要吃?*温馨提示:有的小朋友很爱吃零食,听到有好吃的东西就流口水,这就给坏人提供了机会,他们会诱使你们上当,
我们一定要提高警惕,不能随便吃陌生人的东西,千万不能上当。(五)、全课总结:以儿歌结束课程,让学生意犹未尽。教师朗诵儿歌:不轻信,不贪小;遇事情,要动脑;提高警惕不上当,安全自护记得牢。(六)、课后延伸:把这节课所学的知
识讲给家人听。板书设计:不要轻信陌生人教学反思:这堂课,我把教师“讲”的成分降低到最少的程度,而让学生的"讲"和"议"来占领课堂。学生在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中不知不觉地理解了本课内容,认识到了提防陌生人的重要性。
了解怎样应对敲门的陌生人并不是教学的终极目标,学习本课的主要目的是要让学生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提高辨别是非真假、善恶美丑的能力。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更注重学生的体验实践,让学生边听边思考:遇到这样的问题我该怎么办?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气氛中讨论
了当敲门的陌生人用不同的借口骗去你的信任,要你开门的时候,你应该怎样去回应。学生争先恐后地想出无数的创意和点子,引来阵阵的掌声。本课的教学设汁,我力争让学生在体验感悟中实践了查、听、读、说、想的综合能力,使书本知识和生活世界沟通起来,为学生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教师完全是一个引导者、组织者、评
论者,并积极参与活动,仔细观察学生的探究活动,发现和鼓励学生的创造精神,对学生进行较好的语言和思维的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