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健康教育【武汉版】二年级第十三课《不要轻信陌生人10》教案.doc,共(3)页,33.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9393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不要轻信陌生人》教学设计攀枝花市西区格里坪镇中小学校刘忠玉【教学课题】学会面对陌生人【授课对象】小学二年级学生【学情分析】小学二年级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他们的生理、心理在不断发育;社会阅历和思维方式较一年级来说有所变化,他们渴望在学习、生活、自我意识、情绪调适、人
际交往等方面取得更大的进步,但在实际学习和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扰或问题,面对这错综复杂的社会,如何在认识和不认识的人群中选择可以信赖的人进行交流是二年级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教学重点知识之一。青少年正是长知识、长身体的黄金时期,他们
是祖国的未来,但他们年龄小,涉世不深,小学心理辅导活动课教案:面对陌生人。在这阳光灿烂的社会中仍有阴暗的一面,年幼的他们很难辨别是非。学校和家长必须教会学生正确的处事方式。本节活动课旨在通过多种游戏活动体验,引导和帮助低年级同学,防范不法侵害,减少危险,帮助他们健康成长。【课时目标】1、知道不
能轻信陌生人的话,不轻易接受陌生人的东西;2、会理性思考判断,懂得和陌生人的人际交流方式,会自我保护的基本方法;3、懂得防范坏人,面对陌生人时刻警惕,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教学重点】1、会理性思考判断,提高自身的分辨能力,懂得基本自我保护方法;2、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教学难点】
1、独自在家时,知道从陌生人的话语中辨析好人坏人的方法;2、懂得运用防范坏人、自我保护的基本方法。【教学准备】PPT、图片、视频【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师:同学们,小兔子乖乖的故事你们还记得吗?我们再一起来看看这个故事。(播放视频)师:假如你是小兔子的话,你会开门吗?生:…….师:为什么呢?生
:……..师:真棒,面对陌生人我们不能轻易给他开门。今天我们就来学学如何面对陌生人。(板书)二、设疑自探。师:什么样的人能被叫做陌生人?什么样的人值得你们信赖呢?现在小组讨论,并做好记录。(生思考,并记录)三、解
疑合探。1、请学生代表发言。2、师生合探。陌生人是指:你从未见过,或见过但不熟悉的人。3、写下自己信赖的人。(找部分学生宣读)四、质疑再探。师1:生活中,哪些场合会遇到陌生人呢?师2:针对不同场合,面对陌生人时我们该怎么做?(播放课件,小组讨论,并记录,教师巡视)师
生合探:1、在路上、车上、家里、商场等许多地方都有可能会遇到陌生人。2、面对陌生人的处理方法:(1)和大人在一起时,听从大人的安排;(2)独自在家遇到不认识的人敲门时,要沉住气、不害怕、不吭声、不开门;(3)路上不轻易跟陌生人走,不吃陌生人的东西,不要陌
生人的东西;(4)陌生人求助,不轻易答应,找成人求助。3、顺口溜:要友善,莫轻信,不惊慌,会求助;要警惕,莫贪财,不逞强,会防范。五、运用与拓展。1、演一演。(根据内容,学生分角色表演。)周末,小明独自在家,突然家里的门响了。“谁呀?”小明喊道。“我是收水
电费,快开门!”门外的人回答道。小明踮起脚尖,通过门镜看了看,“咦,这位叔叔怎么没见过呢?”他心里想着,于是,他说:“请您先去别家,妈妈在楼下,等她回来了您再来。”叔叔大喊道:“小朋友,赶紧开门呀,我懒得再跑路了!”“请您稍等,我打电话
叫妈妈马上回来!”“不要罗嗦,快开门。”叔叔使劲敲门……(小明给妈妈打电话,说了什么呢?……)小明怎么也不开门。过了一会儿,那位叔叔只好走了。2、唱一唱:幼儿歌曲《我不上你的当》。(跟着视频试着唱一唱。)小结:1、要友善,莫轻信,不惊慌,会求
助;要警惕,莫贪财,不逞强,会防范。(学生齐声诵读,强化记忆。)2、让学生口头表述自己的收获。3、防范意识时刻有,自我保护最重要【课后反思】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自主学习的理论基础,情景表演、小组交流,自我探索,孩子
们深刻体验面对陌生人应有的机智,冷静,最后共同总结出面对陌生人的小贴士。将课堂还原给学生,学生会学得更多更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