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北京版英语二年级上册《Unit 5 I have long arms Lesson 17》教学设计1.doc,共(11)页,4.345 M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4193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北京版《英语》二年级上册UNITFIVEIHAVELONGARMSLesson17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课为北京版《英语》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教材文本见文后)。教学内容由三个板块组成:Listenandsay是对话教学板
块,呈现的是Guoguo和Kate在家画猜动物的场景,对话内容聚焦在根据所描述的动物的关键性外貌特征猜测出动物的名称;Let’sact是词句教学板块,谈论了一些动物的英文名称;Let’ssay是韵文板块,通过说唱身
体部位的小韵文,感知英语韵律。二、设计思路1.本课时虽然分为三个板块,但核心话题只有一个,就是谈论动物的名称及主要特征。为了增加教学设计的整体性和合理性,本课采取了调整板块教学顺序、融合板块教学内容的思路。具体作法为:将Let’ssay调至导入环节,作为
初步学习身体部位名称的载体;将Listenandsay中的对话内容贯穿教学始终;将Let’sact无形融入Listenandsay拓展环节,并最终形成话题型的语言输出。2.语言是思维的载体。本节课在学习语言知识、训练语言技能、发展学生语用能力的过程中,有
意识的引导学生通过识别、判断、提取、描述动物关键性特征的活动,发展学生的概括思维和对比思维的能力。使输出环节的语言表达更加丰富和得体。三、教学目标1.能在实际情景中用“What’sthis?”“It’sa/an….”询问并回答动物的名称。2.能用句
式“Ithas….”和big,red,white,ears,eyes,hair,mouth,nose等词汇描述所学动物panda,zebra,monkey,kangaroo,fox,elephant,rabbit等的身体部位特征,并进行交流。3.能正确理解、朗读
Listenandsay中的对话,并能根据对话内容进行模仿和创编。4.能正确理解并尝试着表演小韵文,体会韵文的节奏和韵律感。5.能抓住动物的主要特征进行描述,并在猜测游戏活动中发展思维。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能正确谈论动物的名称并描述动物的主要外貌特征。
2.教学难点学生对动物主要特征的正确认知以及对不同动物的相同特征的正确识别。五、教学准备2自制多媒体课件、教学卡片、句型条、本课人物头饰、电脑配套动画、奖励用的图画和小贴画。六、教学过程Step1:说唱活动,激趣导入1.演唱歌曲师生问好后,教师播放视频歌曲“Headshou
lderkneesandtoes.”,并与学生边唱边做动作。歌词如下:Headandshoulderkneesandtoes,kneesandtoes.Headandshoulderkneesandtoes,kneesandtoes.Eyesan
dearsandmouthandnose,Headandshoulderkneesandtoes,kneesandtoes.2.说唱歌谣教师创设一个“介绍自己的新朋友给大家认识”的场景,并以连环图画(见图1—4)的方式逐图呈现这位新朋友
的外貌特征(实际上是一个从蛋孵化成一个小精灵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尝试着描述每幅图画中小精灵的模样,从而再次学习部分身体部位的名称。图1图2图3图4T:Today,Ihaveanewfrien
d.Doyouwanttoknow,whatdoeshelooklike?Look!Whatcolorisit?(见图1)Ss:It’sblue.T:Yes,it’sanegg.It’salittlebitf
at.Whatdoeshehave?Ss:Ithaseyesandears.T:Whatdoeshehavenow?(见图2)Ss:Ithasmouthandnose.T:Whatdoeshehavethen?(见图3)Ss:Ithaskneesandtoes.T:Wow!Iti
scomingout.It’samonster.Isitlovely?(见图4)Ss:Yes.T:Let’schantwiththemonster.之后,教师播放歌谣,师生共同跟唱,歌谣内容如下:Eyesandears,Mouthandnose,Kneesandto
es,Weallhavethose.3【设计意图】通过唱歌曲、说歌谣的活动,不仅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尽快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来;还能够在语境中初步引导学生感知理解身体部位的名称以及“Ithas….”的表达法,降低后续新知学习的难度。Ste
p2:玩做游戏,初学新知1.TPR活动教师发出指令,如:Touchyournose./Showmeyourarms.,并和学生一起根据指令做动作。为了增加活动的趣味性,并且渗透形容词的用法,教师会夸张一
些动作,如:Showmeyourlongarms.并同时用力向两侧张开自己的双臂,增加双臂的长度。学生尝试理解指令的含义并模仿教师做动作。2.猜谜活动教师手持6张印有小动物(kangaroo,panda,
fox,zebra,monkey,elephant)的板贴,并将板贴的背面面向学生。通过逐一描述每张板贴上动物的关键性外貌特征,启发引导学生猜测每张板贴中的动物是什么。学生猜对之后,教师会把那张板贴翻过来贴到黑板上。师生对话如下:T:Ihavesomeanimalfrie
nds.Canyouguesswhotheyare?Lookatthisone.It’sabiganimal.Canyouguess?Ss:It’sanelephant/….T:No,itisn’t.It’sabiganimalandit’sblackandwhite.Ss:It’
sapanda.T:Yes,itis.【设计意图】通过TPR活动和猜谜游戏,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和思维的参与,初步理解形容词的含义,并感知描述身体部位特征的表达法以及Yes,itis./No,itisn’t的完整用法,从而增加新知复现率,分散教学重难点。Step3
:整体感知,分层学习1.整体视听对话,了解核心话题教师呈现对话1的主题图(见图5),引导学生观察对话发生的场景和人物:Guoguo和Kate在画室里玩儿猜谜游戏,Guoguo在画动物,Kate在猜动物。之后,教师提出问题:WhatisGuoguodrawing?并
整体播放视频课件,引导学生听无字幕对话找到问题的答案。4图5T:WhatisGuoguodrawing?Anelephantorarabbit?Ss:It’sarabbit.T:Yes,it’sarabbit.【设计意图】通过观察
主题图,介绍对话发生的人物、场景等背景信息;通过整体视听对话,帮助学生理解对话大意。2.关注对话内容,逐层处理信息(1)学习图1教师呈现主题图一(见图5),引导学生通过视听有文字录音,找出Guoguo描述所画动物特点的句子“Ithasbigears.”并板贴句子
。之后,教师用自制图片(见图6)帮助学生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并引导学生在语境中进行描述性跟读。图6之后,教师补充情景并抛出新的问题:Guoguo描述所画动物的特征是“Ithasbigears.”那么Kate是怎么
想的呢?并采取借助图片(见图7)再现Kate的思考过程的方式和学生进行进一步交流。这样既丰富了对话内容,也增加了对话的合理性。同时自然过渡到Kate经过思考得出的结论上:It’sanelephant.图7本环节师生共同描述如下:Kateth
inksithasbigears.Apighasbigears.Arabbithasbigears.Anelephanthasbigears,too.Yes.Maybeitisanelephant.Soshesays,“It’sanelephant”.5(2)学
习图2教师呈现第二幅图(见图8),引导学生说:Guoguo一看Kate没有猜对,就继续对她所画的动物的特征进行描述,Guoguo是怎么说的呢?之后播放动画视频,引导学生找到问题的答案:Ithasredeyesandwhi
tehair.并板贴句子。为了检测学生对这句话的理解,教师出示了两幅动物图片(见图9),引导学生根据刚才的描述判断哪一个是正确的。图8图9为了进一步巩固学生的理解,并把机械的带读转化为引导学生尝试进行应用
表达,教师又逐一出示几幅红眼睛白皮毛的兔子的图(见图10),每张图都让学生试着描述“Ithasredeyesandwhitehair.”之后,作为反馈性练习,教师拿出几张一模一样的图片(见图11),引导学生描述图中兔子的眼睛和皮毛,
并把每张图片作为说得正确且流利的奖励发给学生,学生积极参与。图10图1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Guoguo对所画动物的描述:Ithasbigears.Ithasredeyesandwhitehair.鼓励学生说出Kate的答案“It’s
arabbit.”之后,教师板贴句型条,并带读。【设计意图】通过还原对话人物思维过程的方式,增加对话的可理解性、合理性和逻辑性。通过关注对话中Guoguo对动物特征描述的句子,以及对一些描述主要特征的词汇的检测性理解和应用,很好的突破对话中的教学难点,帮助学生整体
理解和学习对话内容。3.练习朗读对话,加深语言内化6教师引导学生开展了三遍朗读对话的活动:第一遍,教师播放课件,学生看屏幕跟读对话;第二遍,学生打开书,听录音指读对话;第三遍,男女生分角色朗读对话。【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听读和朗读练习,训练学生的发音,培养学生的语感,同时在朗
读的过程中增加语言的听觉输入,有利于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和内化。4.展示表演对话,尝试语言输出教师布置展示任务,要求学生两个人一组进行对话角色扮演。为了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并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展示的机会,教师提出了分层评价方式,如:读
对话,展示双方可以得到两个小兔子贴画;表演对话,展示双方可以得到三个小兔子贴画。学生明确评价方式之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选择任务并进行练习。最后教师找3-4组学生展示并根据学生的表现予以评价。【设计意图】通过分角色朗读和表演对话,增加学生的角色意识和语言实践的机会;通过不同层次的评价方
式,鼓励学生挑战自我,大胆进行语言的体验和实践。Step4:延续对话,拓展提升1.学习动物类词汇教师延续对话情景,说Guoguo还画了一些动物,都是什么呢?之后逐一呈现这些动物的图片(见图12),引导学生说出动物的名称。这些动物词汇均来
自教材中“Let’sact”部分。图12T:What’sthis?Ss:It’sa/anelephant/panda/fox/monkey/kangaroo/zebra.【设计意图】通过延续对话的场景,将“Let’sact”板块和对话板块进
行有机融合。不仅弱化了板块的界限,增加了教学设计的整体性,同时有助于将学生带入情景中,使语言的学习和应用变得更加自然真实。2.说特征,猜动物(1)师生猜谜活动7教师和学生玩“猜一猜”的活动,教师告诉学生自己将要描述图(见图12)中的一种动物,请学生根据教师的描述猜
一猜教师描述的是哪种动物。这个活动不仅是在真实的情景中运用所学语言,同时也为下一步生生猜谜活动做了铺垫。T:Let’splayaguessinggame.Youcanseethescreen.Whatanim
alisit?Pleaseguess.It’sabiganimal.S1:It’sanelephant.T:No,itisn’t.Ithassmallears.S2:It’sapanda.T:No,itisn’t.Itcanrunfast.S3:It’sazebra.T:Yes,itis.…【设
计意图】通过猜谜游戏,激发学生兴趣,启发学生思维。同时,再次梳理对话内容,鼓励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运用所学语言。(2)生生猜谜活动教师讲解并示范游戏规则:第一步,学生两人一组,练习描述任务单上所呈现的动物(见图12);第二步,做好选则其中一个动物并和全班
其他同学进行猜谜活动的准备;第三步,被选中的小组到前面来展示,一个人负责描述所选动物,让全班其余同学猜描述的是什么动物,另一个人负责判断同学们所说的答案是否正确。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交流活动,教师为学生提供了语言支持:A:Ithas….It’sabi
g/smallanimal.B:What’sthis?Pleaseguess.Ss:It’sa/an….B:No,itisn’t./Yes,itis.学生明确活动规则后,开始组内练习准备。之后,全班开展猜谜活动。为了便于全班学生观看,教师准备了大图(见
图13)供学生使用。图138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教师根据主持的学生与猜谜学生的不同表现,奖励本课的动物图片(见图14):图14【设计意图】通过师生、生生猜谜游戏,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展学生的思维;同时在游戏活动
中促使学生有意识的使用本节课所学的语言,发展语言能力,体会到用语言做事的乐趣,体验成功。Step5:课堂总结,作业布置教师根据板书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布置作业。1.Readthedialoguetoyourparents.2.Playaguessinggam
ewithfriends.七、教学反思本课为借班上课,授课对象为昌平区华北电力大学附属小学二年级的学生,虽然和学生们并不是特别熟悉,但本节课课堂气氛融洽,师生互动效果良好。反思自己这节课,主要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1.活动形式丰富,语言、思维兼顾本课时的教学内容对学生来讲是
有一定难度的,尤其是对动物特征的描述。为了降低学习难度,在习得式的学习活动中学得语言,教师开展了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既关注了学生的语言,又在活动参与中发展了学生的思维。以导入环节为例:本节课的导入环节安排了四个活动:Singasong,Let’schant
,Abodygame,Aguessinggame,通过唱歌和说歌谣活动,引导学生在语境中初步感知理解身体部位的单词,并通过形容词判断自己身体部位的特征;通过Bodygame和Guessinggame,初步渗透了“What’sthis?”,“
Ithas….”和“Yes,itis./No,itisn’t.”等表达法,在游戏中对身体部位进行了特征描述。这四个活动,不仅以递增的方式增加了新知的复现率,降低了本课新授知识的难度;同时,通过听做、听猜的活动发展了学生的思维。2.新知学习扎
实,体验、实践充分本课的新知主要包括Listen,lookandlearn和Let’sact两部分内容。教师在处理的9时候将两个板块融入于一个大的情景中,并将对话作为语言的新知学习,将词句做为语言实践活动。在处
理对话的时候,教师没有直接按照顺序教对话,而是先让学生找出哪句话是描述兔子特征的,然后学习这两个句子;之后,再现Kate的思维过程,引导学生学习其余的对话内容。在突破教学难点Ithasredeyesandwhitehair.时,教师避免了枯燥的带读和跟读,而是给学生提供教材中图片信息,引导学
生尝试着去描述,在运用中学习。在后续的词句练习中,教师开展了师生、生生猜谜游戏活动,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发展学生的思维;同时在游戏活动中促使学生有意识的使用本节课所学的语言,发展语言能力,体会到用语言做事的乐趣,体验成功。3.评价贯穿始终,个体、组式相融本节课教
师采用个人和小组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的课堂行为表现予以评价。主要表现在:(1)贯穿始终的个人评价教师通过Yes,youareright.OK!Good!Wonderful!等激励性语言以及动物小贴画对学生的个人学习表现加以鼓励、表扬,让学生充满自信;同时,在描述对话
中兔子的特征、生生猜谜游戏等重点环节予以学生大卡片奖励,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2)合作学习活动中的组式评价本节课,教师共开展了两次合作学习。在Roleplay这个环节中,学生两人一组朗读或者表演对话。在Let’sact的环节中,教师安排学生两人一组,对手里的动物进行描
述,然后让全班同学猜。这两次的评价均为组式评价,针对两个人在活动中的整体表现予以评价。当然,本节课在实施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些许不足,如拓展提高环节学生展示交流的人数还不够充分,个别学生的关注还不够等。八、教学评析专家指出,
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和学习能力。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既要努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又要重视学生全面素质的的培养。本着这一指导思想,教师力图在教学设计中体现了以下特点:
1、在语言学习中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四大维度之一就是学生的思维能力。本节课教师注重了学生的逻辑思维、推理和判断能力的训练和发展。在对话理解和学习过程中,教师通过有声思维的方式再现了对话主人公Kate的思维过程,通过这种方式,梳理学生的逻辑思维;在猜谜活动中,教师引导
学生从描述动物的最显著特征开始逐渐过渡到描述10动物的独有特征,不仅是对学生描述事物的思维能力的一种训练,同时,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特征对动物进行多次归类,发展了学生的推理和判断能力。2、在多样活动中助推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虽然是二年级的学生,但是教师并没有将目标定位在掌握
几个单词和句式上,而是通过本节课整体的情境创设、多样化的语言实践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完成不同的任务,学会运用所学语言去描述动物的特征,去开展英语游戏活动。本节课在最后的语言输出环节是小语篇式的,是情节和框架完整的交互式语言表达,注重了学生
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和发展。3、在多元评价中引导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本节课教师注重评价对学生语言发展和行为表现的激励性作用,将评价活动贯穿始终,并采取了组式评价和个人评价相融合的方式。为了更大化的发挥评价的效能,教师还将评价奖励和本
节课的教学内容紧密相连,制成了“小兔子贴画”,“大兔子画像”和“不同动物卡片”等,并采取了不同的环节不同评价奖励的方式进行。如,在学生回答对问题,教师奖励“RabbitsSticker”;在处理难点句型的时候,如果学生能正确读出难点句型,教师奖励Guoguo画的兔子;在拓
展环节,教师奖励在猜谜过程中表现好的学生本课动物的卡片。这种对学生不仅是行为表现的激励也是对语言的强化的评价方式,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全程高效的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为他们学习能力的初步形成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参考文献北京出版社.2015.义务教育教科书·英语(一年级起点
)二年级上册[T].北京:北京出版社."附教材内容:Listenandsay板块内容:Guoguo:What’sthis?Pleaseguess.Ithasbigears.Kate:It’sanelephant.Guoguo:No,itisn’t.Ithas
redeyesandwhitehair.Kate:It’sarabbit.Guoguo:Yes,itis.Let’sact板块内容:A:What’sthis?11B:It’sanelephant.(apanda,azebra,amonkey,akangaroo,afox)Let’ssa
y板块内容Eyesandears,Mouthandnose,Kneesandtoes,Weallhaveth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