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北京版英语二年级上册《Unit 5 I have long arms Lesson 17》精品教案.doc,共(10)页,4.583 M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4193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教学基本信息课题Unit5IhavelongarmsLesson17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关注学生实际获得,关注学生全面发展”,这是首都教育改革发展的主导价值取向。要使学生在英语课堂中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教师要以学生为本,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从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认知水平出发开展
教学活动。《北京市中小学英语学科改进意见》指出“要引导学生通过模仿、体验、参与等活动感知语言、内化语言,发展学生听说技能。”考虑二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及低年级以听说训练为主的目标,本课教学创设多种情景引导学生看、听、说、猜、拼图,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探究学习,循序渐进掌握动物
名称的表达、感知并初步描述一些动物的身体特征。创造机会引导学生多表达、学会正确表达自己的想法,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和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使每个学生在不同程度上都有所收获。教学背景分析1.学习内容分析图12本课教学内容是北京版小学英语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Ihavel
ongarms(Lesson17)(见图1)。本单元主题是谈论动物及动物外貌,本课作为单元第一课时呈现,教材内容包括三部分:对话(Listenandsay)、句型操练(Let’sact)、小韵文(Let’ssay)。教材以主人公Guoguo和Kate在家画画猜动物为背景展开对话,逐步呈现画中兔子
的身体特征表达Ithas„.进而展开对更多动物的问答What’sthis?It’sa/an„.和对身体特征的初步讨论。小韵文描述一个慢慢破壳而出的小怪物,呈现了部分身体词汇,培养学生语感和节奏感。教材不是第一次呈现“动物”的话题了,本课动物名称在上一个单元和一年级教材
中出现过,包括elephant,panda,fox,zebra,monkey,rabbit,kangaroo。重点句型What’sthis?It’sa/an„.也在一年级出现过,这些对学生来说难度不大。所以在掌握本课重点基础上引导学生初步表达动物身体特征(如:Itha
sbigears.),为后续两课时学习更多身体部位单词和描述其特点做了充分铺垫。2.学生情况分析(1)年龄特点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二年级学生。活泼的他们保持着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喜欢接触新鲜事物,探索未知内容,经过一年的英语学习习惯及课堂常规培养,大部分学生敢于课上表达自己、展示自
己、恰当评价同学表现。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教师要设计趣味性且有挑战性的活动,鼓励他们大胆尝试,在体验中建立自信、获得成就感;鼓励更多生生互动,尤其鼓励后进生,使其获得同伴的帮助和肯定,获得更大的自信。(2)知识能力分析:经过一年多的英语学习,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英语语
言知识和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能与教师进行基本的课堂交流,按教师指令完成任务;此外,学生学习过本课出现的“动物”词汇,课前进行调查问卷得知,本班参与问卷的34名学生动物词汇认读情况较好(见图2),所以学习本课“问答动物名称”有一定基础,不需要进行细致讲授
;而部分学生在描述动物身体特征上有困难,尤其是whitehair,knees,toes(见图3),教师要突出呈现动物身体特征、积极引导突破难点,为后面课时学习做好铺垫。图233.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综合音频、视频、图像等创设情景,引导积极探索新知;设计以旧引新、由已
知到未知的教学方式主动建构知识:复习动物名称——凸显身体特征——描述身体特征;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发挥想象力、运用所学,描述形形色色的怪物身体特征。4.技术准备PPT课件、教材配套视频课件、“动物”图片及单词卡片、句型卡片、小组评价动物拼图、“声典蛙”播放器和点读笔、“Desc
ribethemonsters”活动讨论单等。5.前期教学状况、问题及对策研究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进行低年级配图对话教学时往往过于关注文本讲授,如:对话如何展开、重点句型如何呈现、难点词汇如何突破、词句发音如何纠正,却忽略了图片小故事本应带给学生的快乐以及对学生观察能力和读图能力的
培养。割裂文本与故事本身,久而久之学生会失去耐心和兴趣,读图、识词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下降。针对这种情况,本课尝试以学生兴趣为出发点,以动画呈现对话内容,引导学生观察对话的环境、人物、活动(追问:怎么看出主人公在画画?用具有哪些?思考主人公画兔子分几步?先画什么后画什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
回答。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更集中注意力、自主地建构对话内容,教师充分利用图片资源促进学生观察细节能力及口语表达能力提升。图34教学目标1.教学目标:(1)能理解本课情景对话,获取图片相关信息,正确认读对话、分角色朗读对话。(2)能认识并会读elephant,p
anda,fox,zebra,monkey,rabbit,kangaroo七个动物词汇;会运用句型“What’sthis?”“It’sa/an„.”问答动物名称,并在情景中运用句型“Ithas„.”简单描述本课动物的身体特征;关注并欣赏动物
外貌的多种多样。(3)能跟录音说小韵文,敢于开口表达自己的想法,积极与他人合作完成任务。2.教学重点:正确理解并认读对话;认读本课出现的elephant等动物词汇;运用句型“What’sthis?”“It’sa/an„.”询问、回答动物名称。3.教学难点:在对话情景中理解Ithasbi
gears/redeyes/whitehair;运用Ithas„句型简单描述动物某些身体特征。教学过程一、活动热身(Warmingup)(3分钟)1.师生问候,呈现课题:Ihavelongarms*说明小组评价:男女生各一组,回答问题或听课认
真可得到一块动物拼图,表现越好拼的动物图越多(大象、猴子、熊猫)。2.Animals话题导入:指PPT首页“Look!therearesomanycuteanimalshere!Doyoulikeanimals?”3.游戏活动,复习单词T:“Ihavesomepictur
esofanimals,pleaseguess,whatanimalsarethey?”教师依次举起只展现身体某一部分的动物卡片(elephant,fox,panda,lion,snake,zebra,monkey,tiger),请学生猜动物。如一
张显示长鼻子的遮盖图(见图4):T:“What’sthisanimal?Pleaseguess!”Ss:“It’sanelephant!”T:“Let’ssee,yes!It’sanelephant,ithasalongnose.”【设计意图】以“猜动物”的游戏形式复习
已学的“动物”单词,快速激活学生已知。图片呈现了动物最有特点的身体部位(大象的长鼻子、狐狸的大尾巴等),激发学5生猜测的兴趣并且初步感知该动物身体特征,为后面语言运用做了铺垫。二、对话学习(Listena
ndsay部分)(14分钟)(一)谈话导入,介绍背景1.看“部分”,猜主人公猜动物游戏后接着出示被覆盖着的两张图片:一张显示“两只大眼睛”,另一张显示“红色蝴蝶结”(见图5),请学生分别猜测:“Guess!Whoisshe?”Ss:“SheisKate!”“Sheis
Guoguo!”2.对话背景介绍,提出问题PPT呈现对话主题图,教师介绍T:“GuoguoandKatelikeanimalstoo.Look,theyareathome,andtheyareplayingagame.”师生针对图片
讨论:(1)WhatisGuoguodoing?(Sheisdrawingpictures.)(2)Howdoyouknowsheisdrawing?Whatcanyouseeonherdesk?(学生观察能说出ruler,pencils,eraser,paper,colo
rpens)(3)WhatdoesGuoguodraw?(引导学生猜测,说完整句Shedrawsaturtle/afox/atiger„)【设计意图】教材图片本身就是课上可以充分利用的资源,师生就图片挖掘信息、深入讨论,锻炼了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同时也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对话故事的建构中来。(二)
整体输入,理解大意教师播放对话视频(无对话文字),请学生带着问题视听:“WhatdoesGuoguodraw?”学生听后都可以回答出:“Guoguodrawsarabbit.”教师追问:“IsKaterightatlast?”Ss:“Yes!”【设计意图】第一遍播放动画视频去掉对话文本,目的是使学
生不被文字干扰,集中注意力关注对话内容本身,看视频后用自己的话表达对动画内容的理解。(三)学习对话,理解细节1.教师继续追问:“Youareright,Guoguodrawsarabbit.Whatdoesshedrawfirstly?Secondly?Andfinally?”(学生不太理解意思
,教师用No.1,shedraws„,No.2shedraws„No.3shedraws„解释Guoguo画兔子先后画什么?)图4图56教师播放对话视频(有对话文字),学生带着问题观看、倾听。2.学生回答问题,以“Guoguo分步
画兔子,Kate猜动物”为主线教学对话内容(图片呈现过程见图6):(1)教师引导:“No.1Guoguodraws______?”Ss:“Guoguodrawstwobigears.”(如果学生没回答完整则问题引导其说完整句子Howmanyears?Aretheearssma
ll?)核对答案,PPT呈现教材图1和第一句,学生跟读录音。之后教师出示词卡bigears,将“两只耳朵”图贴在黑板上,板书Ithas„一组学生读句子Ithasbigears.引导其他学生对他们的发音、语调
、流利度等进行评价,e.g.Tom,verygood!Lily,excellent!T:“Katethinks:whatanimalshavebigears?Doyouknow?”学生发挥想象猜测大耳朵动物:elephant,rabbit,dog,horse等。引出Ka
te的猜测It’sanelephant.学生跟读。T:“Butisitanelephant?”学生跟读:“No,itisn’t.”(2)教师引导:“No.2Guoguodraws______?”Ss:“Guoguodrawstworedeye
s.”(如果学生没回答完整则问题继续引导Whatcoloraretheeyes?)教师出示词卡redeyes,将“红眼睛”贴在“耳朵”下面。带读句子Ithasredeyes.小组读,其他学生进行评价。询问学生:“Doyouhaveredeyes?”(No,wehaveblacke
yes.)(3)T:“No.3Guoguodraws_______?”Ss:“Guoguodrawswhitehair.”教师出示词卡whitehair,将白毛的“兔子头”贴在黑板上,组合成完整的兔子头部。PPT呈现教材图2,学生跟读句子录音I
thasredeyesandwhitehair.小组读,其他学生进行评价。最后询问学生:“Doyouhavewhitehair?”(No,wehaveblackhair.)T:“Atlast,Kateknowstheanswer.Shesays____”“Isitarabbit?”学生跟
读最后两句。教师进行单词连读指导。【设计意图】以“分步画兔子,猜动物”为主线,学生跟着情节发展建构对话内容,过程充满童趣,因为每答对一步就可以相应看到可爱兔子形象逐步呈现在他们眼前。学习对话过程中教师反复引导学生说完整句,锻炼正
确口语表达。师生讨论我们是否有redeyes,whitehair也是对学习内容理解的检测。(四)分角色朗读,梳理内化1.点读机——Kate,全班学生——Guoguo,分角色齐读。2.全班学生——Kate
,一名学生——Guoguo,分角色齐读。【设计意图】读对话采用两种形式的分角色朗读:人机互动、生生互动,变化的朗图67读形式促进学生更集中注意力,看教材朗读,整体梳理对话内容。三、句型操练(Let’sact部分)(9分钟)1.看剪影猜动物,练习句型T:“K
ateandLalaareplayingaguessinggamenow.Lalawillguesssomeanimals.CanyouhelpLala?”PPT依次呈现六种动物的剪影(见图7),学生看轮廓猜动物。如:出示大象剪影,播放Kate的录音What’sthis?Ss:“It’sanel
ephant.”并到黑板上选择对应的单词卡片。PPT呈现原图,教师引导学生一起描述大象特征:Ithasbigearsandalongnose.2.合作猜词游戏,巩固句型男、女生各一组合作猜词:组长描述动物特征,组员依次猜,限时一分钟内猜词最多的组获胜,得到小组奖励(见
图8)。如:—Ithasalongmouth,it’syelloworwhite.Itsays:Quack,quack.—It’saduck!—Yes!„【设计意图】教材中此部分词汇、句型是已学知识,因此本环节换种形式呈现教材内容:看动物剪影问答猜动物,带给学生新鲜感同时也促使他们
进一步关注、描述动物身体特征;倒计时一分钟猜词游戏能锻炼学生英语听力及口语表达,促进组长与组员高效配合,培养了合作意识。四、语言运用(Production)(14分钟)1.学习小韵文(Let’ssay部分)(1)PPT出示一个大的蓝色蛋,教师与学生讨论:“Look!What’sthis?”“Wha
tcolorisit?”随着蛋面上相继出现眼睛、耳朵、嘴、鼻子、膝盖、脚趾(见图9),引导学生逐句说出韵文内容,如:“Oh,whatcanseeontheegg?”Ss:“Iseetwoyelloweyes/twopurpleears.”之后看句子齐
读Eyesandears.图78展示所有句子后,PPT呈现蓝色蛋变为可爱的小怪物,问学生“Isthemonstercute?”(2)跟读韵文第一遍:看视频,听韵文。第二遍:跟视频一起说韵文,手指相应身体部位。【设计意图】教材是整体呈现韵文图片及
文字,这里设计PPT分步呈现由蛋变为小怪物的过程(眼睛、耳朵—嘴、鼻子—膝盖、脚趾),激发学习兴趣同时学生自主地建构了韵文内容,对单词的理解和记忆加深。2.拓展延伸:Describethemonsters!PPT展示一些外貌各异的怪物图片(见图10),与学生交流:“Wow
!Somanymonsters!Aretheycute?Aretheyscary?”学生表达不同观点。(1)教师引导示范:e.g.Doesithaveabigmouth?Howmanyeyesdoesithave?Whatcoloristhehead?„(2)四人
小组讨论,描述自己感兴趣的怪物形象,如:Ithasfourhands/greenbody„(3)汇报展示,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4)“Drawamonster”布置课后延伸作业:PPT呈现以往学生的“怪物”绘画作品,鼓励
学生发挥想象,创造并画出自己喜欢的怪物形象,描述他们的身体特征。【设计意图】新奇的事物激发学生热情和挑战的乐趣,“非常规”身体的怪物形象部分来自于学生熟悉的动画片,学生尽情发挥想象、发散思维描述不同怪物的
身体特征,其中融入已学数量表达、颜色表达和形容词。而“Drawamonster”任务将学习延伸到课下,有效巩固所学,也为下节课展示、交流做了准备。Homework:(1)Drawamonsterbyyourself,anddescribeittoyourfriends;图9图10
9自己发挥想象画一个怪物,向朋友描述它。(2)Describeanimalsyouseeinthezoo.用你学到的知识描述动物园中的动物。◆板书设计学习效果评价设计一、学生学习效果评价1.评价方式:依据二年级听说能力培养的目标,通过教师评价、生生评价、自
我评价对学生课堂中听和说的表现进行评价。2.评价量规:评价内容好较好一般1.对学习内容有兴趣,积极参与课堂活动。2.听懂视频对话,说出所画动物的先后顺序。3.模仿语音语调朗读对话。4.听懂教师指令,完成课堂活动(猜动物、描述动物或怪物身体特征)。5.与他人合
作,完成限时猜词游戏。6.关注同学的表现并作出恰当评价。二、教师自身教学效果评价101.通过听课教师的评课了解本课教学的优点及不足;2.对下一课时学生“画怪物”“介绍怪物”任务完成程度进行评价和分析,查找教学未达成的目标,如有需要则进一步反思、改进此部分教学设计;3.抽查
、询问部分学生本节课的收获和疑问。本教学设计与以往或其他教学设计相比的特点一、多感官参与,提高学习实效,促进学生实际获得学习时参与的感官越多,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程度和学习效果越好。因此,本课设计了丰富而又有效的教学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眼睛、耳朵、嘴巴、手、
大脑等感官协同参与、体验知识学习的过程。例如,结合不同层次的视听动画,学生思考并表达主人公画兔子先后画了什么部位,有什么特点;看部分呈现的动物身体、看动物剪影说动物名称和身体特点;大脑发挥想象、调动已知语
言描述千奇百怪的怪物特征;动手拼出小组评价的动物身体等。这些活动带动了学生多感官参与,让每个孩子在学习过程中都有所收获。二、创设丰富语用情景,促进学生听说能力提高无论在复习、新授还是操练环节,本课创设了学生喜欢的情景,结合小
组评价激发学生主动听、积极表达。例如在复习和操练环节采用两种形式的猜动物、描述特征的活动:1.呈现部分身体,猜动物。2.呈现整体轮廓,猜动物。递进的两个活动体现由部分到整体,由听老师描述到学生自己描述,由说动物名称到表达动物身体特
征,学生循序渐进地训练口语表达;在新授环节,将画画猜动物情景立体起来,学生听到并说出画画步骤便可看到“兔子”逐渐呈现在眼前,激发了“说”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