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六三制)六年级数学下册《信息窗一(比例的意义)》教学设计7

DOC
  • 阅读 90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3 页
  • 大小 36.500 KB
  • 2022-12-25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青岛版(六三制)六年级数学下册《信息窗一(比例的意义)》教学设计7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青岛版(六三制)六年级数学下册《信息窗一(比例的意义)》教学设计7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1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9 元
/ 3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青岛版(六三制)六年级数学下册《信息窗一(比例的意义)》教学设计7.doc,共(3)页,36.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4167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道比例意义和各部分名称。2、通过观察、计算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3、应用比例意义和性质解决问题。教学重点:比例的意义和性质教学难点:比例意义和性质的应用教具:课件教法学法:启发教学法、谈话法、验证法、探究、操作等一、牵引旧知,导入新课

:1、师生谈话:同学们,前面我们学过了有关比的知识,说说你对比都有了哪些了解?今天我们要学的知识也和比有着密切的关系。2、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看屏幕。在我们山东半岛的东南端有一座美丽的海滨城市——青岛。而青岛啤酒更是享誉世界,这节课,我们将一起去探索啤酒生产中

的数学(出示情境图)。这是一辆货车,正在运输啤酒的主要生产原料——大麦芽。这是它两天的运输情况:(课件出示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体现了数学的生活味,调出运输情况表格,突出了数学味,课件的运用巧妙的将两者结合,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一辆

货车运输大麦芽情况根据这个表格,你能提出哪些有关比的数学问题?对子互提并将答案写在本上,看哪组对子合作得最好,提出的问题最多。第一天第二天运输次数24运输量(吨)1632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将答案写在黑板上。2:16;4:32;16:2;32:4;16:32;2:4;32:16;4:2。二、建立概念

,学习新知。1、认识比例及各部分名称。学习数学,我们不仅要善于提问,还要善于观察。现在就请你观察这两个比(16:2;32:4)看能发现什么?这个比值所表示的实际意义是什么?既然它们的比值相等,那我们可以用什么符号将两个比连接起来?谁来把这个式子读一下?剩下的这些比中

,哪两个也能用等号连接?在你的练习本上写写看。(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其实像这样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数学上就把它叫做比例。自己在心里重复一下什么叫比例。现在请大家创作几个比例。我们知道,比有前项、后项,比例的各部分也有自己的名字。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像16、4

位于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2、32位于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比例,也可以写成分数形式。你看,在这个比例中,(4:2=32:16)内项外项分别是谁?2:4=16:32呢?请你把2:16=4:32这个比例写成分数形式,同时同桌俩交流它的内项外项分别是谁。谁愿意上黑板来写?2、

学习比例的基本性质。(1)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刚才,你们是根据比例的意义先求出比值再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我不是这样想的,可也很快就判断好了,想知道其中的秘密吗?其实秘密就藏在比例的两个内项和两个外项之中,它们两者之间可

是存在着一种奇妙的关系,你想揭穿这个秘密吗?那就请你以16:2=32:4为例,通过看一看,想一想,算一算等方法,试试能不能发现这个关系!这是个偶然现象呢?咱们最好怎么办?现在请将你的发现在小组里交流一下,看看大

家是否同意。你们组所发现的是不是一样?(2)验证发现,共享成功。举例验证,这可是一种非常好的数学方法。那现在咱们同学,可以利用黑板上的比例,也可以自己组一个新的比例,验证看看,是不是所有的比例都是两个外项

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学生独立验证)谁上来交流你的验证结果?不错,看来同学们很会观察,很会思考,很会验证,自己发现了比例的一条规律。也就是,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数学上我们把这条规律,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这也是我们在小学阶段,在继分数、

比的基本性质之后学习的第三个基本性质。运用它,我们可以解决许多数学问题。三、当堂检测1.判断下面的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为什么?(1)6∶3和8∶5;(2)0.2∶2.5和4∶50(3)6∶2和9∶3,(4)150:3和200:42.请将比例补充完整。2:

1=4:()1.4:2=():33.用2、3、4、6这四个数组成比例,看谁的方法多。(选做)四、课堂总结:对子互相说说自己在这节课都有哪些收获?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7287
  • 被收藏 0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