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青岛版(六三制)六年级数学下册《信息窗一(比例的意义)》教学设计1.docx,共(2)页,5.203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4167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小学六年级数学导学案课题:信息窗一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知道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认识比例各部分的名称。2、能运用比例的意义和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3、通过自主学习,经历探究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快乐。学习重难点:重点: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
性质。难点:判断两个比能否成为比例。学法指导:概括归纳、讨论、合作学习学习流程•自主学习(学习前检)(一)回顾比的有关知识。1、什么是比?比各部分的名称是什么?2、一辆汽车5小时行了300千米,写出路程与时间的比并化简。3、上面哪两个比的比值相等?
16:2=32:4像这样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什么呢?(二)预习课本p35-36。1、青岛啤酒厂一辆货车两天运输大麦芽情况如下表:第一天第二天运输次数24运输量(吨)1632你能写出哪些比?把这些比写出来,并求出比值。2、认识比例,知道比例
各部分的名称。3、分别算出两个外项和两个内项的和、差、积、商,初步探索比例的基本性质为:二、合作探究1、小组交流叫做比例。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在比例16:2=32:4中
,两个外项是(、),两个内项是(、)。这个比例还可以写作:—=—。两个外项是(、),两个内项是(、)两个外项的乘积是()两个内项的乘积是()比例的基本性质是()。2、如何判断下面每组中的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小组内说说你的想法,看谁想到的办法多?1/3∶1/4和12∶916∶2和32∶47∶4和
5∶380∶2和200∶53、小组内和同伴交流书中难点,并对不懂的地方进行讨论。三、精讲释疑1、各小组选派代表进行班内交流。•比例的意义。•比例各部分名称。•比例的基本性质。•比和比例有什么区别?2、教师根据学生交流情况进行点拨释疑。后检反
馈、当堂达标(1)在比例中,两个内项分别是25和4,那么两个外项的积是()。(2)a:5=7:b,那么ab=()。(3)4:2=():3。(4)():3=4:()二、课本p381、6、10、(在课本上完成)
五、交流收获、总结提升总结学生学习情况并对过程评价进行小结。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了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你在这里面学到什么了,是不是还有什么地方不理解的,可以问问小组长,如果实在不明白的,可以单独来问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