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青岛版(六三制)六年级数学下册《信息窗一(比例的意义)》教学设计5.doc,共(4)页,176.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4167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认识比例各部分名称,能正确判断两个比是否能组成比例。2、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导探究、概括归纳、讨论、合作学习,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3、通过学生观察、操作、表
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参与知识探究全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比较、判断、概括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学难点:熟练灵活的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教学过程一、借助国
旗中的比,探究比例的意义(1)创设情境。出示大小不同的国旗图片(教材第40页)(2)出示探究问题:这三幅图的国旗是什么地方的场景?这些国旗大小不同,但是为什么看起来形状都是一样的呢?(3)提出探究要求:请同
学们根据老师给出的数据,写一写,算一算,看看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4)学生独立计算,教师收集资源。预设:每一面国旗长与宽的比值都相等,都是32。(5)组织研讨:通过计算,你发现了什么?(比值相等)教师板书:5∶103=1.52.4∶1.6=1.52.41.6=
1.56040=1.5(6)师:刚才我们发现了每组比的比值相等,也就是说这些国旗都是按照一定的比例放大或缩小的,所以形状一样。师:那么这两个比之间可以用什么符号来连接?(教书擦去比值,板书:=)像这样的式子你知道叫什
么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比例。(板书课题:比例)5∶103=2.4∶1.62.41.6=6040师:结合屏幕上的数据,你还能说出其他的比例吗?(7)提问:现在你能说说什么是比例吗?板书: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
叫做比例。(补充板书课题:比例的意义)二、合作学习:借助生活中的具体情境,巩固比例的意义,了解各部分名称,区分比和比例1、买练习本的情境。(1)出示题目。买练习本的钱数/元买的本数/本第一次1.23第二次25(2)提出要求:请根据两次买练习本的钱数和本数的情况,写出比例。(3)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收集资源。(投影)(4)提问:这是比例吗?你是怎么想的?2、汽车行驶的情境。(1)出示题目:一辆汽车第一天4小时行驶了200千米,第二天3小时行驶了150千米,第三天5小时行驶了300千米。(2)提出要求:A:根据汽车行驶的情况,看能否组成比例,能的话写出来。B:有困难的同学可
以和旁边的同学交流一下。(3)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收集资源。(投影)(4)提问:这是比例吗?你是怎么想的?3、计算的情境。(1)出示大量的比。3∶518∶305∶1414∶512(2)提出要求:这些比中哪些可以组成比例?请写出全部的比例式。(3)学生
独立完成,教师收集资源。(投影)(4)提问:这是比例吗?你是怎么想的?(订正)4、图形的情境:两个相似三角形。(1)出示:教材第40页“做一做”第二题的图。(2)提问:图中的四个数据可以组成多少个比例?(3)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收集资源。(投影)(4)组织研讨、订正。(5)提升认
识:你觉得这是具有怎样关系的两个三角形?你会怎么形容它们?(相似三角形)师:同学们,生活中处处有比例,对于比例的内涵你又了解多少呢?5、认识比例的各部分名称。(1)提问:谁知道这个比例式中各部分的名称?(2)共同明确比例的各部分
名称。(板书:内项外项)(3)学生任意选择一个比例式,标出内项、外项。同桌两人互相检查。预设:认识比例的各部分名称,由学生进行介绍。6、探究比和比例的区别。(1)提问:①你觉得比和比例一样吗?②比和比例有着怎样的区别?(2)小结:看来比与比例的意义不同,各部分名称也不同。三、自学比例
的基本性质1、出示问题情境:下面每组中的两个比能组成比例吗?13∶14和12∶91∶5和0.8∶480∶2和200∶52、提出问题:比有个基本性质,比例有基本性质吗?每个同学手里有1张学习提示纸,请你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一道比例式,根据提示,研究比例的基本性质。先
自己想一想,再和同伴交流。(1)分别计算每个比例中两个内项的积,两个外项的积,然后比一比,看你能发现什么?(2)请你观察比例的内项和外项,动笔算一算,看你能发现什么共同的规律?(3)仔细观察这3组比例式,动笔算一算,看你能发现
什么共同的规律?3、小组合作交流发现的规律:内项积等于外项积。4、验证学生发现的规律。质疑:是不是任意一个比例都是有这样的规律呢?两人合作先写一个比例,然后验证一下。(1)学生独立验证。(2)(2人)汇报:写
出比例,计算乘积。5、提升认识:刚才同学们研究验证的这个规律,就是比例的基本性质,谁来说说,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教师板书基本性质内容)6、反馈练习。(1)8:25=40:1258×125=()×()(2)25∶12=8∶10()×()=()×()(3
)0.55=0.22()×()=()×()重点是第三个,汇报程序:先说自己的答案,其他人判断,然后再说说想法。7、小结:比例的基本性质,在分数形式中,可以怎样表述?刚才听着有点晕,你能简单形象地说说吗?(交叉相乘,积相等)8、总结规律,提升认识:谁能说说比例的基本
性质?(两种,板书:用字母表示比例的基本性质)预设:生说了两种表述形式。监控:听了他的发言,你有什么想法?生:交叉相乘实际上就是内项积等于外项积。四、在变式练习中巩固知识1、在括号里填入合适的数。12:3=():51.4
:()=4.2:32、用2、3、10、15这四个数组成比例。3、思考:5、3、12,再添上一个数组成比例,这个数可以是多少?五、全课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六、布置作业板书设计: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5∶103=2.4∶1.6
2.41.6=6040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内项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