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青岛版(六三制)六年级数学下册《信息窗一(比例的意义)》教学设计4.docx,共(3)页,48.486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4167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比例的意义》教学设计【教学内容】青岛2011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比例的意义》。【教学目标】1.理解比例的意义;了解比例和比的区别;能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2.通过动手、动脑、观察、计算、讨论交流等方式,使学生自主获
取知识,全面参与教学活动,体验获取获取知识的过程。3.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数学的存在,感受学习数学的快乐,获得成功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提高学习积极性。适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学重点】理解比例的意义。【教学难点】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并能正确地组成比例。【教具准备】多媒体
课件。【教学过程】•谈话导入,引出课题1.板书课题:比例的意义(学生读课题)2.出示学习目标,师解读目标。二、新知探究1、课件出示国旗图片。问:你们知道在哪些地方可以看到国旗呢?2、媒体出示国旗画面,学生观察,激发爱国情操,并分别说出是什么地方。天安门升国旗仪式校园升旗仪教室场
景三幅图不同的场景,都有共同的标志——国旗,国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这些国旗有大有小,你想不想知道这些国旗的长和宽是多少吗?3、媒体出示国旗的长和宽,并提出问题。(1)呈现信息:天安门升国旗仪式:长5米,宽10/3米。校园升旗仪式:长2.4米,宽1.6米。教室场景:长60厘米,宽40厘米。(2
)问:这些国旗的大小不一,是不是国旗想做多大就做多大呢?是不是这中间隐含着什么共同点呢?4、学生探索,发现问题。(1)设计问题:每面国旗的大小不一样,但是它的长和宽中却隐含着共同的特点,是什么呢?(2)学生自主探索:学生自主观察、计算,发现国旗
的长和宽的比值相等。(3)通过计算,发现它们的比值都相等,解释说明我国国旗法规定:任何一面国旗的长宽之比都是3:2。,这是对国旗的尊重,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二、认识比例,理解含义1、引出比例,理解比例的意义。(1)媒体出示操场上的国旗和教室里国旗长和宽,计算出两面国旗的长和宽
的比值。并板书:2.4∶1.6=60∶40=(2)引导写出:指出这两面国旗的长和宽的比值相等,中间可以用等号连接,并板书:2.4∶1.6=60∶40(3)指着这些等式说:“那么,像这样的等式就叫做比例。“(4)学生尝试说说什么叫比例。(
5)共同归纳,得出结论: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学的内容“比例的意义”。(板书)请同学们齐读并理解。(6)探究另一面国旗的长宽比的比值是否也与它们相等。学生列式计算。请学生板演找到的比例,师生补充另
外的比例:(宽:长=宽:长)„„2.探讨二:我们刚才一直在强调比和比例的联系,那么比和比例有什么区别吗?(小组讨论)学生从形式上区分:比由两个数组成;比例由四个数组成。学生从意义上区分:比表示两个数相除;比例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巩固应用探讨一:判
断两个比是否能够组成比例,关键是什么?(学生讨论,教师参与引导)师强调判断两个比是否能够组成比例的步骤:①先分别求两个比的比值;②比较两个比值的大小;③写出结论:能或不能组成比例。学生练习: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把能组成的比例写出来。(1)6:10和
9:15(2)20:5和1:4(3):和6:4(4)0.6:0.2和:学生板演汇报,师生讲评。•布置作业课本43页第2题。四、总结评价。1、课件出示:你说我说大家说,说你说我说大家。(前一句偏重是说收获,后一句是互相评价,当然包括评价老师。)【板书设计】比例的意义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2.
4:1.6=60:40=2.4:1.6=6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