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青岛版(五四制)数学五年级上册《信息窗一(用数对确定位置)》教案.doc,共(4)页,1.354 M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3655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走进军营(方向与位置)——“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四学制)数学(五年级上册)》2-3页及练习内容。教材分析:信息窗一的编写,充分体现了数对概念的形成过程,有效地渗透了建模思想,让学生
悟感“数对思想”的价值,体验“数对知识”应用的广泛性。教材内容主要学习数对的含义,以及用数对在方格图上确定位置。教学过程中,我将学习素材稍作改动,并不是带着学生直接走入军营,而是从学生熟知的教室情境,再到军训场地等室外情境,旨在学生在已有的生活经验中更好的掌握所学内容。学生在以前
已经学习了类似“第几排第几个”的方式描述物体在平面上的位置,初步获得了用自然数表示位置的经验。本课主要对这种经验加以提升,用抽象的数对来表示位置,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提高抽象思维能力。也是学生以后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的重要基础。教学的关键是让学生认识列
、行的含义,并弄清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学生分析:五年级学生普遍具有求知欲高、模仿能力强,思维多依赖于具体直观形象的特点;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学了上下、前后、左右等词语,对物体位置也有了初步的认识。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作为组织者和参与
者,应该让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探索学习。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认识列和行,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能用数对来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会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形式多样的游戏与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用数对确
定位置的方法,发展其空间观念,初步体会到数行结合的思想,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了解有关军事、国防的知识。使学生学有榜样,奋发向上,形成心有祖国、心有集体、心有他人的思想感情;(2)感受方向和位置与现实生活的联
系,培养参与与数学学习活动的兴趣。教学重点:使学生经历确定位置的全过程,从而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教学难点: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在生活中有很多数学问题,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归纳问题的共同特点,从而建立数学模型是设计本课的一个重要指导思
想。五年级学生与中低年级的学生相比,他们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等方面能力更强。想象的有意性迅速增长并逐渐符合客观现实,同时,创造性成分日益增多。基于以上的认识,我在本节课主要采用一下几种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
:以教材的情境设计为依托,结合学生自身的生活经验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对数对学习关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问题意识。数形结合法:把抽象的知识与具体的图形联系起来,使图形更加直观,从而有效降低教学的难度,加深学生对数对的理解和认识。合作学习法:在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索上,进行小组间的合作交流,帮助
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教学环境与准备:多媒体教室;课件、直尺等。教学过程:一、游戏情境,揭示课题课件呈现5位学生玩“猜一猜”的游戏,先让班级学生随意猜,接着出示提示4,再让学生猜,可能有两位同学位置藏了笔,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感知确
定物体位置中蕴藏着许多数学奥秘,那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确定位置(板书)揭示课题部分课题。(板书部分课题:确定位置)【设计思路】通过游戏情境引入,使学生感知确定物体位置中蕴藏着许多数学奥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1、认识列与行(1)用课件出示一列学生,让学生说说小芳同学的位置,再在一个班集体中说说小芳同学的位置。学生可能会用不同的方法描述小芳同学所在的位置。教师适时引导并指出:每一竖排叫做列,确定第
几列一般从观察者的角度出发,从左往右数,并用课件演示;每一横排叫做行,确定第几行一般也从观察者的角度出发,从前往后数,并用课件演示。为了进一步巩固学生用行与列来描述物体的位置,课件出示了三位同学的名字(前
两位同学的位置指名学生回答,后一个集体回答)。(2)联系教室具体的情境,说说自己的座位是第几列第几行,班长坐在第几列第几行。【设计思路】课件首先呈现小芳同学一列同学的位置图,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描述小芳同学的位置,再加深难度,在一个班级中呢?又该怎样描述
小芳同学的位置?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从而引出数学上一般为了交流的方便,用列与行描述物体的位置,同时介绍列与行的基本概念,联系教室情境,让学生充分体验。2、用数对的方法确定物体的位置(1)游戏环节:给出10秒钟,让学生写一写课件中所呈现的学生的位置,学生可能会发现时间不够,引入数对表示物体的具体
位置。在数学上有一种“统一的方法”,17世纪欧洲伟大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哲学家笛卡尔先生,法国人,在蜘蛛的启示下,他提出了用有序数对的方法确定物体的位置。(板书剩余课题:用数对)从而揭示本课课题:用数对确定物体位置如小芳的位置用(4,3)表示,读作:四三或数对四
三,表示第4列第3行,这里的(4,3)是用数对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一般约定列在前,行在后。(2)再让学生尝试着写一写用数对所表示课件中其他同学的位置。并让学生体会到用数对表示的优越性,既简洁又方便。(3)游戏环节。教师出示卡片如:(6,2)(5,1)
(1,6)(3,5)(5,3)(2,2)(4,4)(4,?)(?,4)其中数对(3,5)和数对(5,3)所用数字相同,为什么他们所表示的位置却不相同呢?(2,2)和(4,4)数对中的2和4所表示含义相同吗?(4,?)和(?,4)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的同学
起立呢,他们所表示的含义相同吗?【设计思路】在学生刚学会用列与行的方法描述物体位置欣喜之时,创设游戏情境,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用列与行的知识描述物体的位置并不是很简便,在学生思考、交流的基础上提出用数对的方法描述
物体的位置更加简洁和方便,再通过第二个游戏环节,让学生体验用数对描述物体位置的有序性。3、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1)孙芳的位置用数对(1,4),你能在方格纸上表示他们的位置吗?(2)周明和李刚的位置用数对分别是(3,3)和(6,5),你能在图上标出他
们的位置吗?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请学生上黑板演示,人机互动。【设计思路】不仅在生活情境中可用数对描述物体的位置,抽象成方格纸上,同样也可以用数对的方法描述物体的位置。三、巩固练习、深化知识其实不仅在我们的教室或小芳等同学的教室里的物体可用数对的方法表示物体的位置,
走出教室去看一看,还有很多物体的位置可用数对的方法确定位置。1.生活情境情境一:军训场地情境二:运动会情境情境三:地球仪情境2.巩固提升看来,数列在生活中广泛应用,你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吗?(1)小鸡(2,2)小狗(3,3)小鸭(3,2)小猫(4,2)(2)芜湖县某学
校组织学生进行队列表演,每组人数相等,小明站在最后一组的最后一个,用数对表示(8,6),请问他们班有多少人参加了队列表演?8×6=48(人)答:他们班有48人参加了队列表演。【设计思路】从教室里,带学生走出教室看一
看,发现还有很多地方的物体可用数对的方法描述物体的位置。另外,分层梯度练习,由易到难,层层给予学生成功的体验。四、拓展延伸,总结评价1.畅谈收获2.数对歌谣找准位置很简单,数列横行先分清,列要从左往右数,行要从前往后数,先列后行记心间。任何
物体都有它自己的位置,人也一样,希望我们能在人生的大舞台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实现我们的人生价值。【设计思路】“意犹未尽,乐此不彼”是我们追求的最佳教学效果。总结深化新知的同时,也让学生真切感受到:哪里有生活,哪里就有数学。数学并不像想象中那么枯燥乏味,而是充满情趣,富有意义的。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