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青岛版(五四制)数学五年级上册《信息窗一(用数对确定位置)》教案.docx,共(4)页,4.895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3654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青岛版(五年制)数学五年级上《走进军营--方向与位置》信息窗1:“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设计教材简析:本课主要学习数对的含义,以及用数对在方格图上确定位置,学生在以前已经学习了类似“第几排第几个”的方式描述物体在平面上的位置,初步获得了用自然数表示位置
的经验。本课主要对这种经验加以提升,用抽象的数对来表示位置,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提高抽象思维能力。也是学生以后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的重要基础。教学的关键是让学生认识列、行的含义,并弄清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
则。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能在具体情境中用数对表示位置,并能在方格纸上根据数对确定位置。2.引导学生经历由实物图到方格图的抽象过程,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发展空间观念。3.结合具体学习内容,体
验确定位置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学生认识行,列的含义,会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难点:理解数对的产生过程。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唤起生活经验。同学们到过军营吗?战士们的飒爽英姿一定让你羡慕。,让我们走进军营,领略军营的风采,(播放视频)你们向往军营的生活吗?在军营中
也有许多数学问题等待我们来解决,你们愿意和老师去研究解决吗?二、合作探究,获取新知。1.(出示信息窗情境图)同学们这是小强全班同学军训时的队列图,现在你能告诉老师小强的位置吗?学生思考一段时间交流,可能出现的说法有:横着数,第2排第3个-竖着数,第3排第
2个-从左数第3排第2个-从右数第4排第2个-从前数第2排第2个2.教师引导:这么多表示方法有些乱,同学们所说的“排”,在数学上竖排叫“列”,横排叫“行”。数“列”的时候习惯上从左往右数,依次为第1列、第2列……,数“行”的
时候习惯上从前往后数,依次为第1行、第2行……。把方格纸上的每一列和每一行按顺序写上,同学互相指一指。3.教师介绍:通常情况下,描述物体位置时先说列,再说行。让学生用正确的方法描述小强的位置。(第3列第2行)(学生练习)你能用刚学习的知识描述一下教室
中同学的位置吗?认识数对1.谈话:同学们,如果用一个圆点表示一个同学,他们的队列就可以表示成一个点子图。(隐去人物图,出示点子图)用点子图表示队列有什么好处?引导学生体会点子图的简洁。2.(练习)让学生在点子图上找出小强的位置。谈话:数学的一大特点是简练,刚才我们用一句话描述了小强的位置,
能不能想一种更简洁的方法来表示呢?1.学生独立思考后交流,学生的个性化表示可能有:第3列第2行、3列2行、列3行2、3/2、3-2、3+2、2/3等教师介绍:小强的位置我们可以用两个数来表示,写成(3,2)。数学上把这一对数叫
做“数对”。谈话:根据描述的习惯,你认为括号里这两个数各表示什么?(第一个数表示第几列,第二个数表示第几行。)用数对表示位置,根据数对确定位置4.用数对分别表示图中其他同学的位置。(小青、小亮等)引导思考:我
们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时要注意什么问题?(不要把列和行弄颠倒了。){让我来了解(卡迪尔)}在方格纸上根据数对确定位置。5、展示方格图。(将圆点连起来,成为方格图)介绍方格图:标注方格图上的列和行,使学生明白,横为行竖为列,列与行的起点为0。谈话:我们把每个同
学看作一个点,连起来就成为方格图,这样有什么好处?引导学生体会方格图比点子图更为简洁。师总结:可以写成(3,2)这种形式叫做数对,列写在前,行在后。6、在方格图上标出小强的位置和其他同学的位置。三、巩固应用1、让我来试试(用数对确定位置)2、让我来解决(填一填,标一标)学生独
立完成。3、谈话:用数对可以解决生活中哪些问题?4、老师赠言四、课堂小结引导学生回忆数对的抽象过程,巩固所学知识,回忆有人物图抽象为点子图,再将点子图抽象为方格图的过程,体会用数对表示事物位置的简洁,理解研究数学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