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五四制)数学一年级下册《信息窗一(人民币的认识)》教学反思

DOC
  • 阅读 44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2 页
  • 大小 26.000 KB
  • 2022-12-22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青岛版(五四制)数学一年级下册《信息窗一(人民币的认识)》教学反思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1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9 元
/ 2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青岛版(五四制)数学一年级下册《信息窗一(人民币的认识)》教学反思.doc,共(2)页,26.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3541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人民币的认识》教学反思老师执教的内容是青岛版五四制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人民币的认识》。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孩子们都见过人民币,大多数孩子也尝试用钱购买过商品。根据学生的这一学情,熊老师把认识人民币定位在,学生能通过有序的观察,能用较完整

的语言描述对人民币的认识,并能自主归纳认识人民币方法。这节课的教学有三个方面的特点:第一,在生活的大情境中“激学”整节课,老师巧妙地创设了“为妈妈购买母亲节的礼物”的大情境,激发了孩子们学习的兴趣。从开课的“用零花钱买

礼物”,到课中的“购买1元商品”,再到课尾的“自主给妈妈选礼物”,用购物的生活情境将全课的教学活动进行整合串联,将纯数学的“认识钱”与生活中的“使用钱”实现沟通,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正是基于这样的大情境设计,这节我们看来枯燥乏味的“认识人民币”一课才上得生

动活泼,流畅自然。第二,在活动探索中“悟学”一个数学问题就是一个载体,承载着数学方法,优化着数学策略,蕴含着数学思想,汇集着人们对生活各方面的思考结晶。每一个数学问题,只要用心挖掘,总会在某些方面传递给学生不一样的数学素养。首先,在“认识1元、1角、1分”的过程中,

熊老师首先引导学生认识一元人民币,有意引导学生按照先正面再反面的顺序观察,然后让学生尝试认识一元的方法,去认识一角和一分,在认识的过程中感悟看数字和汉字是最简单的方法。其实这个过程就是在培养学生的类比推理能力,根据1元和1角、1分

上有部分属性相同,从而推出它们的其它属性也相同。其次,充分利用“买1元商品可以怎么付款?”的情境,让学生自主探究可以如何付一元钱。在活动中学生充分感受到元与角的关系,在介绍方法的过程中感受着演绎推理的过程。如:两个5角为什么是一

元?因为两个5角合起来是10角,10角等于1元,所以2个5角合起来就是1元。同时1元可以怎样付钱也是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个性化思维,鼓励创新。体会由于人民币的面额很多,在每种面额的张数不受限制的情况下,可以有很多

的组合方法。最后,在“购物活动”中“10元正好可以买什么?”是一个操作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学习过程,可以培养学生具体的数学活动经验。孩子们不仅解决了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而且深化了数学的应用,扩展了数学的思维,渗透了数

学的思想,学生积累了更广泛、更具体的数学活动经验。第三,在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中“乐学”本课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为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提供了技术可能和方便。教师利用手机与电脑的同屏功能传送照片,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

为学生推送人民币发展史视频,让孩子了解人民币的产生;推送第五套人民币的相关知识,了解人民币上的丰富的文化内涵,了解祖国科技的发展非常迅猛,鼓励孩子们好好学习,长大成为祖国栋梁。在本节课上,我们看到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兴趣,发言时小脸通红、听课中小眼发亮,

感受到了他们蓬勃向上、个性飞扬的生命活力。而这,不正是我们新一轮课程改革执着追求的目标吗?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7265
  • 被收藏 0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