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高中美术-美术鉴赏《第十三课 新艺术的实验-西方现代艺术》教学设计2-人美版.doc,共(2)页,67.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1318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13课新艺术的实验——西方现代艺术课时安排:1课时课程类型:欣赏·评述教学目标一.知识技能目标对西方现代艺术作一个概括的梳理,使学生对其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和把握。二.过程方法目标通过讲解启发,欣赏评述,对比分析,讨论体验等过程,让学生理解西
方现代艺术的发生和发展是与西方的历史情境密切相关的,掌握其欣赏的基本方法。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拓展学生的美术视野,增长知识,丰富学生的审美感受,培养对世界艺术多元化的尊重与喜爱。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主要是围绕本课的
主题——“个人主义与形式主义的汇合”,具体讲述西方现代艺术产生的原因、过程、特征及其后果。二.教学难点.本课涉及大量的美术流派,这些流派又涉及丰富、复杂的背景知识,尽管这里并不要求对每一个流派作详细分析,但也应有选择性的结合西方历史和哲学等方面的知识,做简要的分析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启发法、分组讨论、合作学习等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新课播放视频《500年西方美术史上的女人》让学生感觉西方艺术风格的流变,从而对“西方现代艺术”这个概念给出一个时间上的界定,然后指出与其传统艺术的不同,因而被理论家称
为“现代性的断裂”。二.新课探究(一)西方艺术是怎样向现代转化的?其动力是什么?具体解释了西方艺术发生“现代性的断裂”的原因和过程。西方艺术向现代转化的原因和过程当然非常复杂,但这里只是把握住了艺术上
的一个关节点,就是否定古典主义的客观主义自然反映论,而提倡艺术家的主观表现,这样就带出了西方现代艺术的本质特性——个人主义与形式主义的汇合,这也是本课的主题,西方各种现代艺术流派由此而产生。促成这种转变的动力源:1.摄影的发明—
—这可以视为西方艺术转变的内部原因。因为摄影的发明从根本上动摇了西方传统艺术古典—写实艺术的根基,从而使美术产生了自我意识;2.现代大工业的发展——这是西方艺术向现代转化的外部原因。因为现代大工业的发展带来的是社会的分工和对自我的重视,
它孕育了整个社会的个人主义和创新意识;3.宗教的衰落——宗教情感在西方社会中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但在现代大工业的社会中人的情感日益现实化,由此造成人的现实理想与终极理想之间的矛盾,表现在艺术中就是其物质性的加强和精神性的失落;4.哲学的影响——从19
世纪末开始,许多西方哲学家都极力提倡个人意识和精神的重要价值,反对以往的工具理性思想,使人们从深层上看到了社会转型的必然。当然,其动力源还不仅有这些,我们还可以举出更多的方面,但这四点概括的是四个主要方面——艺术、社会、宗教和思想。这是从西方艺术和社会发展的总的过程来说的。现代艺术流派简介,作
品欣赏:1.现代艺术父:保罗·塞尚《圣维克多山》、《塞尚夫人像》2.后印象主义:文森特·凡高《向日葵》、《麦田上的乌鸦》3.立体主义:巴伯罗·毕加索《格尔尼卡》4.野兽派:亨利·马蒂斯《红色和谐》(二)西方现
代主义艺术的主要特征是什么?1.哲学化——这表明西方现代艺术与现实不再发生直接的关系,而表现出艺术自身的独立;2.理论化——哲学化与理论化不是一个概念,尽管它们之间有联系。注重理论表明现代艺术的出现和现代艺
术家的努力不是偶然和盲目的,而是有明确的方向和目标的集体趋向;3.形式主义——即强调美术形式的独立性,通过形式的极端化和绝对化而提倡美术自身的独立;4.创新意识——可以说创新是任何艺术的本质,但西方现代主
义艺术却把创新本身视为艺术的惟一主题。(三)无止境的形式创新使艺术走到了危险的边缘正是因为西方现代主义艺术的极端化和不断创新的意识,使之不可避免地走到了自己的尽头,最终在20世纪60年代发出了“艺术死亡”的
惊呼,艺术也因此开始走向一个新的方向——后现代艺术。三.总结回顾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解了什么是西方现代艺术,它走向现代的原因,及其特点等。四.课堂反馈同学们可以根据本课所学之中的疑惑之处向教师提问,由教师或师生共同讨论探究解答。五.布置作业请同学们根据本课所学习的西方现代艺术的知识,自选材料
,尝试创作一件属于自己的现代艺术作品。板书设计:课题:第13课新艺术的实验——西方现代艺术(一)西方艺术是怎样向现代转化的?其动力是什么?摄影的发明现代大工业的发展宗教的衰落哲学的影响(二)西方现代主义艺术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哲学化理论化形式主义创新意识(三)无止境的形式
创新使艺术走到了危险的边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