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高中美术-书法《第六课 工稳精到 端严方正--楷书知识与赏析》PPT课件5-人美版.ppt,共(32)页,6.958 M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1289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七课工稳精到端严方正——楷书知识与赏析什么是楷书?楷书曾有“真书”“正书”之称。是继篆书、隶书之后的另一种汉子“正体”。按字形大小不同,可分为小楷、中楷、大楷;按时代特征不同可分为晋楷、魏楷、唐楷。不同时期楷书《宣示表》晋楷特征:质朴醇厚雍容自然《始平公造像记》北魏(魏楷)魏楷特点:字
形和隶书相似程扁方刚劲有力内圆外方《多宝塔》唐楷特征:字形方正笔法整密沉稳,法度严谨二、楷书的发展(一)、萌生期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是钟繇,东汉151年颖川长社人,明代时迁太傅。清代钱泳在《书学隶书》中写到“迨钟傅一出,将汉隶变为转折,画平竖直,间用钩替,渐成楷
法,谓之真书。”钟繇是历史上第一位以楷书著名的书法大家,后世的王羲之、王献之等无不受其影响。钟繇的楷书遗迹有《宣示表》、《力命表》、《荐季直表》等等,其中,他的《贺克捷表》被宋代《宣和书谱》尊为“正书”之祖。钟繇代表作《贺克
捷表》《荐季直表》特点:字形偏扁,书风具有浓厚的隶书气息,古雅质朴(二)、发展期(魏晋南北朝)“二王”王羲之和王献之王羲之(303-361),字逸少,琅琊(今山东临沂)人。王羲之的书法的到了历代书家及帝王,特别是唐太宗的推崇,他的书法兼善诸体,有
“书圣”之誉。王羲之对楷书的笔画规范和形态样式的确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将楷书推到了一个全新的境界。《东方朔画赞》《曹娥碑》特点:平和自然,笔势婉转含蓄,精致,美仑美奂,极具美感王献之(344—388)是王羲之
的第七子,王献之才学高远,他在楷书方面传世作品只有《洛神赋十三行》,作品风流倜傥,雍容大度。(三)、成熟时期(隋唐)唐朝时期,出现了“开元盛世”,政治、经济、文化高度繁荣。对楷书极为重视,文化的传播带动了
书法的发展,楷书成为官方字体,提高了楷书的社会地位,促进了楷书的发展。因此,唐代的楷书成为书法史上最为繁荣的时期,称为“唐楷”。可以说这一时期的唐楷,各种规范与特点皆以齐备,是楷书史上的最高境界。名家辈出初唐四大家: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
中唐时期的颜真卿,以及晚唐时期柳公权欣赏名作《雁塔圣教序》褚遂良特点:布局舒朗点画细挺劲健具有俊雅清逸之美《圣教序》局部虞世南作品虞世南楷书特点:用笔圆润俊朗结字庄重肃穆整体舒卷自如薛稷作品特点:用笔纤瘦形体绣眉别具一格(四)、延伸期(宋元明清)宋代楷书宋四
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苏轼楷书特点:用笔圆转,挥洒自如气韵生动黄庭坚作品特点:用笔曲折顿挫字形有疏有散节奏变化强烈宋徽宗《三门记》纸本墨迹,现藏于日本东京。赵孟頫,字子昂,湖州(今浙江)人。《三门记》是其晚年代表作品之一,用笔多方,字体雍容宽
博,刚健绣眉。元代明代书法明代流行小楷,名家辈出,如文徽明、祝允明、董其昌等等。沈度是台阁体的代表人物,书风雍容高贵、婉丽多姿。清代清代刘墉,独创“古龙睛法”世称“浓墨宰相”与王文志的“淡漠探花”并称。楷书的特征楷书端庄方正,特征表现在一下三个方面:(一
)、点画精到,“永字八法”八种笔画组成汉字,一点一画,笔笔精到,提按顿挫,有法可循。楷书是笔画要求最为严格的字体。(二)、结体方正,与篆书、隶书均有不同,在方正中寻求字体的变化。(三)、章法规整,一般为
竖成行,横成列,或疏或密,布局上追求整齐统一和均称之美。欣赏楷书四大家的名作(一)、《化度寺碑》是欧阳询的代表作,欧阳询字信本,潭州临湘人。次碑点画含蓄,意态俊逸,内紧外松,字势偏长,风韵高古,颇有英俊之气,是世称学习楷书的优秀范本之一。《颜勤礼碑
》颜真卿此碑现藏于陕西碑林,颜真卿,字清臣,京兆万年(今西安)人开创雄强之风,其楷书宽博雄伟,是盛唐代表作之一,对后世影响深远笔画挺拔俊朗,浑厚有力,结体宽裕,外紧内松,整体苍劲雄健,具有豪迈之气。《玄秘塔碑》此碑刻于唐会昌元年841年,现藏于陕西碑林。柳公权
,字城悬,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此碑字体挺拔俊俏,内紧外松,用笔劲健,点画规整,法度谨严。是柳楷代表作之一课堂总结:楷书:又称为“真书”和“正书”,是继篆书、隶书之后广泛使用的汉子正体。楷书发展:一、萌芽期:代表人物钟繇二、发展期:代表人物“二
王”三、成熟期: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四、延伸期:赵孟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