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高中美术-书法《第六课 工稳精到 端严方正--楷书知识与赏析》教学设计1-人美版.docx,共(2)页,23.533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1284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工稳精到端严方正——楷书知识与赏析本课内容主要是楷书基础知识与楷书历代名作欣赏两部分。着重介绍楷书的基本概念、楷书的发展历史、楷书的基本特征等内容。教材图文并茂,采取有代表性的历代楷书作品以点带面展示了楷书的不同风格流派,并运用准确的语言概括了楷书的相关知识。一、学情分析1.
学生对楷书有一个大体的认识,即模糊的知道楷书的大体特征,但不能准确的描述。2.通过前面篆书、隶书的学习,学生已具备一定的书法知识,但对楷书的各类风格并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认知。3.学生对楷书点画与结体的感知能力较弱,这直接影响到他们赏析
楷书作品的能力。二、教学目标1、了解楷书的发展过程及基本特征2、通过分析历史上著名楷书书家经典作品的风格规律,掌握楷书类型特点。3、通过学习书法,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感。教学重点和难点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楷书的历史和特征,了解楷书在不同发展时期的特点。教
学难点:区分楷书类别的不同标准,如字形大小、风格特征等;较好的体会认识楷书名作中的审美价值和代表性。四、教学过程一、导入二、新授三、过程一、什么是楷书楷书,又称为“真书”、“正书”,是“八法”齐备、结体方正,继篆隶之后广泛使用和
流行的一种汉字“正体”。南北朝时北魏刻石中的字体不同于汉隶,也不同于唐楷,显示出一种独特风格。魏碑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公元420-588年)北朝文字刻石的通称,以北魏为最精,大体可分为碑刻、墓志、造像题记和摩崖刻石四种。此时书法是一种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过渡性书法体系
,书风古朴、稚拙、刀味浓厚。魏碑书法对后来的隋和唐楷书体的形成产生了巨大影响。二、楷书的发展教师出示图片资料分别介绍。三、楷书的特征:教师利用书中图片并结合板画讲解。四、楷书名作欣赏:教师注意引导学生进行分析、体验,并结合范图、板画进行讲解。肯定学生的优点,指出学生练习出现的主要问题。板书设计(需
要一直留在黑板上主板书)课题:《楷书知识与赏析》1.楷书的概念2.楷书的发展历史3.楷书的特征:点画、结体、章法4.楷书名作欣赏教学反思1.学生对魏碑楷书、唐碑楷书及一些书家楷书还不能作出细致的风格区分,在以后的欣赏环节中教师应注意加强这
一知识点的讲解,可以多用一些对比分析,加强学生印象。2.教师讲授本课时,讲授所占的时间比例较大,没能较好的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以后教学中教师可多安排学生进行课堂讨论,譬如名家名作赏析可以让学生用自己
的语言去概括书作的风格特点,教师仅供给学生一些参考意见,让学生主动思考,自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