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上海市青浦区徐泾初中九年级初三上学期化学期中试卷+答案.pdf,共(7)页,511.725 KB,由baby熊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9802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上海市青浦区徐泾中学初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O-16C-12N-14S-32Cl-35.5K-39六、选择题(共20分)27、下列属于化学研究内容的是A、研究家用电器怎样更省电B、研究汽车行驶中的加速问题C、破译人类基因密码D、研究以石油
、煤为原料制造合成纤维的途径28、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湿衣服晒干B、西瓜榨汁C、灯泡通电发光D、钢铁生锈29、空气中体积分数约占78%的成分是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30、日常生活中的下列物质,属于化合物的是A、矿泉水B、蒸馏水C、液氧D、空气31、氯化钴(
CoCl2)试纸常用来检验水是否存在,其中钴(Co)元素的化合价是A、+2B、+1C、-2D、-132、日常生活中含氟牙膏、高钙牛奶中的“氟”和“钙”是指A、单质B、元素C、分子D、原子33、水果散发出诱人的香味,你能闻到香味的主要
原因是A、分子之间有间隙B、分子的质量很小C、分子在不断运动D、分子的体积很小34、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的是A、蜡烛B、木炭C、镁带D、铁丝35、可直接在火焰上加热的仪器是A、蒸发皿B、集气瓶C、烧杯D、量筒36、下列符号中
,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单质的是A、O2B、HC、CuD、H2O37、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B、氧气验满C、液体加热D、量9.5mL的液体38、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代表氧原子。表示氧化物分子
的是A、B、C、D、39、关于分子、原子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间有间隙,原子间没有间隙B、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个数不变C、原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D、化学变化前后分子的种类不变40、下列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A、32CaCOCaO+CO高温B、Ca(OH)2+CO2=CaCO3↓+H2OC、22C
+OCO点燃D、NaOH+HCl=NaCl+H2O41、实验室用氯酸钾制氧气,操作有:①加热;②检查装置气密性;③向试管中装入药品;④当有连续气泡时用排水法手机;⑤实验完毕将导气管从水槽中取出;⑥熄灭酒精灯;⑦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正确顺序
是A、③②①⑦④⑤⑥B、②③⑦①④⑥⑤C、②③⑦①④⑤⑥D、①③②④⑦⑤⑥42、下列物质中氧元素只以游离态存在的是A、空气B、液氧C、水D、过氧化氢4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摩尔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B、1mol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1m
ol碳原子和2mol氧原子C、1个碳原子的质量是12gD、O2的摩尔质量是32g44、根据化学反应3NO2+H2O=2HNO3+X,推断X的化学式为A、NOB、N2C、N2O3D、N2O545、右图表示某些概念的从属关系
,下列选项中能符合右图的是ABCDX化合物单质纯净物化合反应Y氧化物化合物混合物氧化反应46、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A、B、C、D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物质ABCD反应后质量(g)461114反应后质量(g)待测15084则下列说法中正确
的是A、该反应的反应物为A和CB、容器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化合反应C、反应后,生成了84gD物质D、反应后,待测A的质量为26g七、填空题(共19分)47、请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1)根据要求写出相应的化学符号,或表示出化学符号
的意义:①钠元素:;②2个氢原子:;③-1Cl:。(2)用化学式表示:①能代替氢气填充飞艇的稀有气体:;②空气中体积分数为21%的气体:。(3)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并回答相关的问题:①铁丝在纯氧中燃烧:,该反应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②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反应中
,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8、油炸食品、烧烤食品被营养专家称为“垃圾食品”,因为这些食品在制作过程会产生许多有害物质,如丙烯醛(化学式为C2H3CHO)。(1)丙烯醛的摩尔质量是;(2)0.5mol丙烯醛中有个氢原子;(3)28g丙烯
醛的物质的量为mol。49、某化学兴趣小组欲进行粗盐的初步提纯及测定纯度的实验。(1)在5.0克粗盐中,逐步加入一定体积的水(杂质不溶于水)。还需要进行的实验操作顺序为:(填编号)、计算纯度。A、过滤B、称量粗盐C、蒸发(2)在以上实验中多次用到了玻璃棒,它在过滤操
作中的作用是。(3)若实验测得的纯度偏低,可能的原因是。A、溶解时加入的谁的量不足B、过滤时滤纸有破损C、蒸发时有液体溅出D、蒸发后所得氯化钠比较潮湿50、“用微观的眼光看世界”是我们学习化学的重要思想方法,下图为A和B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C和D的微观示意图。(1)1个A分子中共含有个原子
。(2)A、B、C、D四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用化学式表示,下同);属于单质的是。(3)保持C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八、简答题(共21分)51、某兴趣小组同学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若干问题进行如下探究。
【问题一】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料的选择在KClO3、H2O、H2O2、KCl这些物质中寻找通过分解制取氧气的原料,肯定不能作为原料的物质是,依据是。【问题二】设计实验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以下是实验室制取气体可能用到的装置:(1)写出编号仪
器的名称:①;②。(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并收集氧气,可选择的装置组合为(填字母)。(3)为了得到稳定的气流,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时应选择(填字母)组合成发生装置,反应方程式为;该反应属于
(填基本反映类型)。(4)某同学用C装置收集的气体中混有空气,导致这一结果可能的原因是(写出一种即可)。(5)实验结束后,应先进行的操作是。甲、熄灭酒精灯乙、导气管从水槽中取出丙、松开铁夹,移走试管【问题三】验满的方法若采用D装置,通过可证明氧气已收集满。【问题四
】进行分析和比较比较用过氧化氢和用氯酸钾制取氧气的方法,两者的共同点是(填序号)I、发生装置相同II、都可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III、反应的基本类型相同IV、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成分相同【问题五】计算制取一定量的氧气所需原料的量现需制取9.6g氧气,理论上需要分解多少
摩尔的氯酸钾?(写出计算过程)。52、小明用下图A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1)实验时,取下橡胶塞,点燃红磷后迅速伸入集气瓶中并旋紧橡胶塞,这时看到的现象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小明又设计了如下图B所示的改进装置,其
优点是(只需写一点)。从理论上分析,玻璃管内液面最终将上升至处(填“1”、“2”、“3”、“4”),但实测结果液面往往偏低,其原因可能是(只需写一条)。(3)后来小明在一本参考书上惊奇发现,镁居然还能再氮气中燃烧。于是他用镁条代替红磷做起了这个实验。实验完毕,你
认为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总容积的15。参考答案六、选择题27282930313233343536DDBBABCDAC37383940414243444546CCBBCBBAAD七、填空题47、Na;2H;-1价的氯;He;O2;234
3Fe+2OFeO点燃;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22Mg+O2MgO点燃;2:148、56g/mol;1.204×1024;0.549、BAC;引流;AC50、4;H2O;O2;N2八、简答题51、KCl;该物质不含氧元素;集气瓶;长颈漏斗;ACG;BH;
22222MnO2HO2HO+O;分解;未装满水(或一开始就收集气体);乙;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木条复燃;II、III;0.2mol52、产生大量白烟;2254P+5O2PO点燃;误差小(或操作简便);1;红磷不足(或装
置漏气,或未冷却至室温就观察);大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