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上海市浦东新区第四教育署九年级初三上学期数学期中试卷+答案.pdf,共(8)页,1.070 MB,由baby熊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9802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自主调研九年级化学(考试时间:40分钟满分:6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O-16C-12S-32N-14一、单项选择题(共20分)1.我们生活在绚丽多彩的物质世界里,下列色彩是由化学变化呈现出来的是()A.雨后的彩虹B.夜晚的霓虹灯C.节日的
礼花D.彩色的图画2.生活中的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蒸馏水B.100%纯牛奶C.清洁的空气D.注射用葡萄糖溶液3.“低碳生活”中的“碳”是指()A.元素B.原子C.分子D.单质4.能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A.OB.2OC.2OD.3O5.电工师傅使用的
“验电笔”中常充入一种气体,此气体通电时会发红光,它是()A.氧气B.氮气C.气D.空气6.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A.二氧化硫B.一氧化碳C.二氧化氮D.二氧化碳7.氯酸钾固体的颜色为()A.黑色B.灰色C.
灰白色D.白色8.以二氧化锡2SnO为敏感材料制成的“气-电”转换器,可用于对有害气体的监测。2SnO中Sn的化合价为()A.4B.4C.3D.29.在化学反应中,发生改变的是()A.分子种类B.原子种类C.元素质量D.
物质总质量10.物质的化学式和相应名称均书写正确的是()A.2Fe(OH):氢氧化铁B.Hg:氮C.4NHCl:氯化氨上海升学资料+升学资讯D.23KCO:碳酸钾11.下列变化中氧元素从游离态变成化合态的是()A.工业制氧气B.双氧水分解C.氧气
液化D.硫在氧气中燃烧12.某同学乘坐飞机时发现他携带的膨化食品的包装袋鼓起来了。这是因为袋内的气体分子()A.间隙增大B.质量增大C.体积增大D.个数增多13.能鉴别空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瓶气体的方法是()A.闻气味B.带火星木条C.
澄清石灰水D.伸入燃着的木条14.“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物理量,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28gCO含有2mol原子B.31molO比21molO多1个氧原子C.2HO的摩尔质量是18gD.1个硫原子的质量是32g15.对实验的现象描述正确
的是()A.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B.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C.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红光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16.酒精灯的火焰太小时,将灯芯拔得松散些,可使火焰更旺。其原理是()A.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B.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C.增加空气中氧气含量D.增大可燃物与空
气的接触面积17.在粗盐提纯实验中,粗盐通过溶解、过滤、蒸发等步骤来达到去除杂质、提高纯度的目的。下列不恰当的操作会导致食盐产率偏高的是()A.溶解不充分B.过滤不充分C.蒸发不充分D.转移不充分18.下图是某化
学反应的模型示意图,从该模型获得的信息错误的是()A.丙物质属于单质B.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发生改变C.1个乙分子中含4个A原子D.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改变了19.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基本的规律之一。下列装置及实
验(天平未画出)能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A.B.C.D.20.单质M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2MO2MO,参加反应的M与生成的MO质量关系如右图所示,则MO的摩尔质量(g/mol)为()A.24B.40C.48D.80二、填空题(20分)21.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
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1)请用适当的化学符号填空:①铝的元素符号是(1);②2个硝酸根(2);③填充飞艇的稀有气体是(3);④引起酸雨的主要气体是(4);⑤24NaSO中含有的原子团名称为(5);⑥空气中体积分数为78%的气体(6)。(2)下列关于化学方程式22COC
O点燃的读法正确的是(7)。A.碳加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B.碳加氧气点燃等于二氧化碳C.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D.一个碳和一个氧气点燃反应生成一个二氧化碳(3)阿司匹林可以缓解轻度或中度疼痛,化学式为984CHO,阿司匹林由(8)种元素组
成,其中COH、、元素原子个数比为(9);其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2.5mol该分子中约含有(11)个氧原子;9840.5molCHO的氢原子与(12)g水中的氢原子个数相同。22.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有以下四个步骤:请回答:(1)A、B、C、D四步
骤中,其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13)。(2)木炭在C瓶中燃烧的现象是(14);D瓶中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15)。(3)若将木炭改为铁丝在C瓶中燃烧,瓶中应预先放入少量(16),写出铁丝在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7)。23.在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
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物质abcd反应前质量g()1010102反应后质量g()待测2212(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该反应中待测的质量为(18)g;(2)推测该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属于(19)反应,其中d可能是(20),也可能是不参与反应的其它杂质。三、实验题(20分)
24.如图一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见装置:(1)写出图中带标号仪器的名称:①(21);②(22)。(2)实验室利用过氧化氢、氯酸钾、高锰酸钾等物质制取氧气,其原因是(23)。A.都含有氧气B.都含有氧分子C.都是
氧化物D.都是含氧化合物(3)实验室选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共热制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24),其中发生的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5)。为了收集较纯氧气可选择的收集装置是(26),此方法判断氧气已收集满的依据是
(27)。(4)由图二可知,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反应中,y轴所代表的含义与下列哪一选项符合(28)。I.固体中钾元素质量Ⅱ.固体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Ⅲ.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Ⅳ.固体中氯化钾的质量(5)双氧水制氧气可选择装置B或C,其中装置B的优点是(29)。若要利
用装置B制取6.4克的氧气,理论上需消耗过氧化氢的物质的量为多少摩尔?(请根据方程式列式计算)(30)(6)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2O,请在图三中将收集装置补画完整(31)。25.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三套实验装置,(资料:铜粉在
加热的条件下能和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不与空气中的其他成分反应,产物呈固态),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图一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式为(32)。测定氧气含量前必须检查装置的_(33)。(2)对图一实验进行
了如图二所示的改进。图二装置的试管中空气体积为25mL,反应前注射器活塞位于15mL刻度处,反应完毕后打开弹簧夹,注射器活塞位于1lmL刻度处,则该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与理论值相比较(34)(选填“准确”、“偏大”或“偏小”),造成这一误差的原因可能是(
35)(任答一点)。(3)图三实验中,为了使氧气反应更充分,实验中采取的措施合理的是(36)(填序号)。A.铜粉平铺在玻璃管中B.反复推拉注射器的活塞C.不断增加铜粉的质量(4)为了帮助同学们的理解图一实验的原理,利用传感器技术实时测定了图一实验过程中装置内的压强
、温度和氧气浓度,三条曲线变化趋势如图四所示。试回答:①请描述CD段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37);②其中表示氧气浓度的曲线是(38)(选填曲线“X”或“Y”)。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自主调研九年级化学(考试时间:40分钟满分:60分)一
、单选题(20分)12345678910CAACCDDBAD11121314151617181920DADACDCCDB二、填空题(20分)21(1)Al(2)32NO(3)He(4)2SO(5)硫酸根(6)2N(7)C(8)3(9)9:4:8(10)16/45(11)2
46.0210(12)3622(13)BCD(14)燃烧更旺,发出白光(15)检验产物二氧化碳(16)水(或细沙)(17)2343Fe2OFeO点燃23(18)7(19)化合(20)催化剂三、实验题(20分)
(21)锥形瓶(22)水槽(23)D24(24)A(25)232MnO2KClO2KCl3O(26)E(27)气泡从集气瓶口向外冒出(28)I(29)便于添加液体并能控制反应速率(30)(3分)设需消耗过氧化氢X摩尔2O6.4/320.2moln(1分)2Mn
O22222HO2HOO2/X1/0.2X0.4mol(1分)答:需消耗过氧化氢0.4摩尔。(31)25(32)2254P5O2PO点燃(33)气密性(34)偏小(35)未待冷却至室温再打开止水夹、装置漏气等(合理均可)(
36)AB(37)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一段时间后熄灭(38)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