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上海市进才外国语2020-2021九年级初三上学期化学期中试卷+答案.pdf,共(7)页,382.730 KB,由baby熊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9801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初三年级化学试卷2020.11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K-39Cl-35.5Mn-55一、选择题(共20分)(以下为单项选择)1.以下对自然资源利用的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A.铝土矿炼铝B.液化气燃烧C.木
材制桌椅D.海水提取镁2.下列气体属于空气中不支持燃烧的气体单质是A.氧气B.二氧化碳C.氮气D.氢气3.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A.牛奶B.豆浆C.冰水D.消毒酒精4.下列气体中会污染空气的是A.二氧化碳B.氧气C.氢气D.二氧化硫
5.在2H2S+3O2===2SO2+2H2O反应中,化合价发生了变化的元素是A.S、OB.只有SC.只有OD.H、S、O6.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取用固体B.滴加液体C.加热液体D.检查气密性7.下列各图中和分别是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则其中可能表示氧化物的是A.B.C.D
.8.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①过氧化氢②空气③高锰酸钾④二氧化碳⑤液氧A.②④⑤B.②⑤C.①②⑤D.①③④⑤9.用下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实验中红磷应足量B.实验中集气瓶中液面
先下降,后上升C.用木炭代替红磷仍能达到实验目的D.瓶中液面最终上升至1处证明了空气中O2含量约占五分之一10.下列关于右图所示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试管1和试管2中气体质量比为2:1B.试管1中的气体是氢气C.试管1和
试管2中气体体积比为1:2D.该实验证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11.在30℃时,50g水中最多溶解A物质5g,在60℃时20g水中最多能溶解B物质10g,则A.A的溶解度比B大B.B的溶解度比A大C.二者的溶解度相等D.无法比较二者的溶解度大小12
.一氧化二氮和一氧化碳是环境污染性气体,可在催化剂表面转化为无害气体。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的化学式为N2OB.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C.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D.生成的丙与丁的质量比为1:113.
纳米铁粉在空气中不易自燃,但稍加热即可剧烈燃烧,如图是纳米铁粉在锥形瓶中燃烧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纳米铁粉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3Fe+2O2===点燃Fe3O4B.水可防止生成物溅落炸裂瓶底C.激光手电照射是
纳米铁粉燃烧的催化剂D.气球先膨胀后又变小14.加热KClO3和MnO2的混合物制氧气时,反应中MnO2在固体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a%)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正确的是A.B.C.D.(以下是不定项选择)15.下列图
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向一定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B.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C.向一定量碳酸钙中滴加稀盐酸D.将水通电电解一段时间16.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两种物质各10g,加热一段时间后测得容器中各物质的
质量如下表所示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后质量/g1.6X0.92.2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B.X=15.3C.该反应中甲和乙反应的质量比为84:53D.丙、丁一定是单质17.右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顺序为丙>乙>甲B.升高温度可以将接近饱和的丙溶液变为饱和溶液C.t3℃的甲、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D.t2℃时,5
0g水中加入15g甲物质,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约为23.1%二、简答题(40分)18.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现有氦气、氧气、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氢气、食盐,请用化学式按要求填空:供人呼吸的气体是________;促进光合作用的气体是_________;会引起酸雨的气体是______
_;医疗上常用0.9%生理盐水给病人补充体液,生理盐水中溶质是__________;充入霓虹灯内且通电时会发出有色光的气体是____________。19.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回答下列问题:①自来水生产过程中加液氯的作
用是_________________。②打开雪碧瓶盖冒气泡,是因为气体的溶解度随着_______________而减小。③乙烯(C2H4)常用作水果催熟剂,乙烯由________种元素组成,0.5molC2H4
中约含有________个碳原子,_______克氢元素。20.某同学利用燃磷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过程如图所示:①用图1实验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若该实验没有达到试验目的,可能的原因之一是______________
_。②图1燃烧结束时,试管里剩余气体主要是____________(填化学式)。③图1实验代替课本实验图2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一点即可)21.结合下列实验常用装置,回答有关问题。①写出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的名称:a__
________,b___________。②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选用F装置来收集氧气的理由是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某同学利用图中的A、F来组装一套实验室制取甲烷的装置,据此推测实验室制取甲烷的反应原理应为下列方法中的__________(填序号)。A.加热无水乙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B.常温下碳化铝和水反应C.CO和H2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
D.将某些有机物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发酵22.小刚和小丽研究二氧化碳的性质,分别在试管和烧瓶中装满二氧化碳。①小刚同学将收集满CO2气的试管到插入紫色石蕊试液里(图1),并轻轻振荡试管。描述产生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____。②王丽同学轻轻捏丙中胶头滴管(图2),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23.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①25℃时,将25g甲固体加入到50g水中,充
分溶解并恢复到原温度后,得到溶液的质量为____g。②要使35℃时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_。③现有操作步骤:a.溶解b.过滤c.降温结晶d.加热浓缩。若甲固体中含有少量
乙,则提纯甲的操作步骤是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④向100g35℃的水中加入45g甲固体,发现全部溶解,一段时间后又有部分甲的晶体析出。你认为“全部溶解”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24.某小组同学
为探究二氧化锰对过氧化氢分解速度的影响,设计了以下实验:①完善实验一、实验二: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实验一带火星的木条不复燃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较慢实验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实验三:待实验二结束,剩余的液体化学式为____
_________________,倒出多余液体,继续向其中加入5%的过氧化氢溶液,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写出此时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_____;③实验四,实验之前称量加入二氧化锰的质量为m1,待实验三结束后,取出二氧化锰,干燥后称量质量为m2,则m1________m2(填“>”、“<”、“=”),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从液体中得到二氧化锰的操作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25.
用73g的稀盐酸和10%的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反应实验时,反应过程中溶液的酸碱度变化如下图所示:(反应方程式NaOH+HCl===NaCl+H2O)。①该实验是将_________(选填“稀盐酸”或“氢氧化钠溶液”)滴加到另一种溶液中。②当加入溶液的质量为b时,此时溶液中的
溶质是____________(填化学式)。③当加入溶液的质量a为40g时,求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结果精确到0.1%)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6789CCDDADABC1011121314151617BDDCBDBCCD二、简答题18.O2;CO
2;SO2;NaCl;He19.杀菌消毒;压强减小;2;6.02×1023;220.红磷的量不足;N2;节约药品21.长颈漏斗;水槽;A;2KClO32MnO===2KCl+3O2↑;氧气不易溶于水;A22.①试管内液面上升,紫色石蕊试液变红;CO2+H2O═H2CO3②澄清石灰水变浑
浊,气球胀大;CO2+Ca(OH)2═CaCO3↓+H2O23.65;加入固体甲;adcb;甲溶于水放热24.①有气泡产生,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二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速率②H2O;有气泡产生;在反应
前后,二氧化锰的化学性质不变;2H2O22MnO===2H2O+O2↑③=;化学反应前后二氧化锰质量不变;过滤25.①氢氧化钠溶液②NaCl和NaOH③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