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上海市廊下初中九年级初三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答案.pdf,共(8)页,705.186 KB,由baby熊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9800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廊下初中第一学期期中初三语文检测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27题。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一、古诗文(40分)(一)默写(16分)1.露从今夜白,。(《月夜忆舍弟》)2.,病树前头万木
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来源:Zxxk.Com]3.山水之乐,。(《醉翁亭记》)4.,不可知其源。(《小石潭记》)5.苏轼的《水调歌头》中,“,”是词人借对月亮的怨怼来抒写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二)阅读下面诗歌,完成
第6—7题(4分)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6.本诗作者与唐代的韩愈、,以及宋代的欧阳修等并称为“唐宋八大家”。(1分)7.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水光潋滟晴方好”描写西湖晴
天的水光。B.“山色空蒙雨亦奇”描写西湖雨后的山色。C.“欲把西湖比西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D.“淡妆浓抹总相宜”写出了西湖的别样风姿。(三)阅读下面语段,完成8-9题(8分)(甲)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
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乙)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其情态,尝贻
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8.甲、乙两段文字都选自清代人张潮编选的笔记小说《____》。甲段以“____”字为核心,突出了民间艺人口技表演的高超;乙段围绕“”一词,表现了。(5分)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
泛赤壁云。(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0—13题(12分)苏舜钦读书饮酒苏舜钦,字子美,性豪放,饮酒无算,在妇翁①杜正献家,每夕读书以一斗为率②。正献深以为疑,使.子弟密察之。闻读《汉书·张子房传》,至“良与客狙击秦皇帝,误中副车”,遽.抚案曰
:“惜乎!击之不中。”遂满饮一大白。又读至“良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于留,此天以臣授陛下”,又抚案曰:“君臣相遇,其难如此!”复举一大白。正献公闻之大笑,曰:“有如此下物③,一斗诚不为多也。”注释:①妇翁
:妻子的父亲,岳父。②率:标准。③下物:指下酒物。10.解释文中加点的词。(4分)(1)使.子弟密察之。使()(2)遽.抚案曰。遽()11.苏舜钦“”令“正献深以为疑,使子弟密察之”。(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12.苏舜钦读书时所说的“惜乎!击之不中”和“君
臣相遇,其难如此”这两句话分别表现了他_______和______的心情,从中能看出这是一个读书的人。(3分)13.对画线句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这句话表达了正献对子美酒量的信心。B
.这句话表达了正献对子美之举的理解。C.这句话表达了正献对《汉书》魅力的肯定。D.这句话表达了正献对此中情趣的赞同。二、现代文(40分)[来源:学科网ZXXK](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4-18题(19分)保护方言,使用胜于收藏①日前,通行粤方言和客家方言的广东省东
莞市宣布,将用三年时间建立东莞方言档案,保护“行走在消逝中”的乡音。对于以人为载体的语言来说,存入档案馆就可使之安然无恙了吗?②语言从来都是越用越活,不便书记的方言更不例外。况且,不同的语言承载着不同的文化,某些方言更具只可意会的微妙,只有那一方水土的那一方人才明了。因此,将方言存档的保护举措
显然不足以保全方言。③方言生于民间,它的格局自然也在民间。因此,想要保全方言,就要让方言从民间来、回民间去。口耳相传的方式,能让方言回响在山沟里、流淌在小镇上,再活千百年。④现在是保护方言最坏的时代。普通话作为社交“通行证”的力量在壮大
,网络用语充斥着人们的生活,甚至,“火星文”都“登陆地球”了。而舞台的另一端,乡音渐远,一些方言呈现出“退场”姿态。⑤但现在也是保护方言最好的时代。广播、电视里播放着方言节目,学者们研究方言并赋予它文化遗产的身份,一些地方办起了方言少儿班,甚
至热爱汉语的美国人为中国人制作了“乡音苑”网站和“中国方言地图”……⑥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语言不是一个死物,它与人的腔调和情感共生并存。在方言里,一个俏皮的词,一句生动的话,只有真人说出来,才能带来那份人间烟火气息
。⑦在推广普通话的前提下,保护地方方言,可以让更多人不忘记家乡的声音,不丢掉与生俱来的地域标签,不失去一方水土的文化。⑧使用方言,胜于收藏。念念不忘,才有回响。只有让缕缕乡音活在民间,以方言为载体的种种地方文化才能薪火相传。14.在第
③段空处填上词语,下列正确的一项是()(2分)A.只要就B.因为所以C.只有才D.不仅还15.第②段中加点词语“书记”在文中的意思是。(2分)16.第④、⑤两段的内容看似矛盾,其实作者真正想表达的是(3分)1
7.本文开头作者在提出问题之后,依次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分别是:(1)“保护方言,使用胜于收藏”的原因;(2);(3)。(6分)18.下面一段材料,放在原文哪个段落后面最恰当?请简要阐述理由。(6分)或许在电子设备中,方言在万年后都能在世上“发声”,但那时候,若没有方
言的传承者在,还会有人想去听、听得懂、有共鸣吗?失去环境与主体的“空话”,又怎能得到回响?(二)阅读下文,完成19-23题(21分)红色玻璃球①在美国爱达荷州东南部的一个小镇上,有一位名叫米勒斯的小蔬菜商
。在经济大萧条时期,米勒斯先生在路边摆了个小菜摊,人们下班路过这里,就顺便到这里采购一些新鲜的蔬菜。当时食品和钱都非常kuìfá,所以以物易物的方式十分流行。②在镇上,有几个家里很穷的孩子,他们到米勒斯先生的菜摊跟前晃悠。当然,他们不想来买菜,只是来欣赏那些在当时非常珍贵的物品。尽管如此,米勒斯先
生总是热情地接待他们,就像对待每一个来买菜的大人一样。③“你好,巴里!今天过得怎么样?”④“你好,米勒斯先生。我很好,谢谢。这些豌豆看起来真不错。”⑤“可不是嘛。巴里,你妈妈身体怎么样?”⑥“还好。一直在好转。”⑦“那就好。你想要点什么吗?”⑧“
不,先生。我觉得你的那些豌豆真新鲜呀!”⑨“你要带点儿回家吗?”⑩“不,先生。我没钱买。”⑪“你有什么东西和我交换吗?用东西交换也可以呀!”⑫“哦?我只有几颗赢来的玻璃球。”⑬“真的吗?让我看看。”⑭“给,你看。这个多漂亮。”⑮“看得出来。嗯
,只不过这是个蓝色的,我想要个红色的。你家里有红色的吗?”⑯“好像有!”⑰“这样,你先把这袋豌豆带回家,下次来的时候让我看看那个红色玻璃球。”⑱“一定。谢谢你,米勒斯先生。”⑲每次米勒斯先生和这些小顾客交谈时,米勒斯太太都静静地站在一旁
看着,面带微笑。米勒斯太太熟悉这种游戏,也理解丈夫所做的一切。镇上还有两个像巴里一样的小男孩,这三个孩子的家境都非常不好,他们没有钱买菜,也没有任何值钱的东西可以交换。为了帮助他们,又显得很自然,米勒斯就这样假装着和他们为一个玻璃球讨价
还价。⑳许多年以后,米勒斯先生因病去世了。镇上所有的人都来向他的遗体告别,并向米勒斯太太表示慰问。在长长的告别队伍的最前面,有三个引人注目的小伙子,一位身着戎装,另两位头戴礼帽,身着笔挺的黑西服白衬衫,相当体面庄重。○21米勒斯太太
站在丈夫的灵柩前。小伙子们走上前去,一个接着一个拥抱她,亲吻她的面颊,和她小声地说几句话。然后,米勒斯太太满含热泪,注视着他们把自己的手放在米勒斯先生冰冷苍白的手上。这三个小伙子就是当年经常用玻璃球之类的小玩艺儿和米勒斯先生交换蔬菜食品的那几个穷孩子。在同米勒斯太
太握手慰问的时候,他们告诉她,他们多么感激米勒斯先生,感谢他当年“换给”他们的东西。○22现在,米勒斯先生再也不会对玻璃球的颜色和大小改变主意了,这三个孩子也再不需要他接济度日,但是,他们永远都不会忘记他。虽然米勒斯先生一
生从没发过大财,可在镇上的人们眼里,他是爱达荷州最富有...的人。在他已经失去生命气息的右手里,正握着三颗亮晶晶的红色玻璃球。19.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kuìfá()()20.概括本文主要记叙的两件事。(6分)(1)____
___________________(2)21.根据文章内容完成表格。(4分)米勒斯太太的表现时间神情心理每次米勒斯先生和这些小顾客交谈时(1)对米勒斯用善意的谎言来帮助穷苦人,心里感到高兴与自豪。三个米勒斯先生当年救济过的孩子来参加他的葬礼时满含热泪[来源:学科网ZXXK](2)22.文章
第③到⑱段运用了____描写,其表达效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23.结合加点字,谈谈文末画线句的作用。(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综合运用(10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第24—26
题(10分)“①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②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③夜宿石涯之下,朝游峰洞之中。④真是“山中无甲子,寒尽不知年”。⑤一朝天气炎热,与群猴避暑
,都在松阴之下玩耍。你看他一个个……”24.上述语段节选自(作者)写的《西游记》,该语段主要写了。(3分)25.上述语段第①句中加点字“涧”的读音是(请注上拼音);第③句中有一个错别字应改为。(3分)26.根据上述文段内容,下列与第④句画线部分“山中无甲子,寒尽不
知年”意思最接近的诗句是()(2分)A、山中岁月长,林深不知处B、山中不知岁月改,春洲六度听绵蛮C、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D、空山百鸟散还合,万里浮云阴且晴27.请选取《水浒》《聊斋志异》《童年》《鲁滨逊漂流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五部名著任意一部中的人物和相关内
容,根据给出的上联拟写下联。(2分)上联:唐三藏跋山涉水求真经下联:四、写作(60分)28.题目:改变,一种快乐的体验要求:(1)写一篇记事为主的作文,不少于600字。(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3)不得抄袭。廊下初中第一学期期中初三语文检测试卷答案与评分标准
一、文言文(40分)[来源:Z|xx|k.Com](一)(16分)(前4题每题3分,第5题4分)1.月是故乡明2.沉舟侧畔千帆过3.得之心而寓之酒也4.其岸势犬牙差互5.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二)(4
分)6.柳宗元7.B[来源:Zxxk.Com](三)(8分)8.《虞初新志》(1分)“善”(1分)“奇巧”(1分)王叔远(或“雕刻者”)雕刻技艺的高超。(2分)9.(他)曾经赠送给我一枚核舟,刻的是苏轼泛游赤壁(的情景)。(关键词:贻、余)(3分
)(四)(12分)10.(1)派、派遣(2分)(2)立即、迅速、马上(2分)11.“每夕读书以一斗为率”(2分)12.惋惜感叹非常投入(非常专注,有滋有味)(每空1分)13.A二、现代文(4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
14—18题(19分)14.(2分)C15.(2分)书写记录16.(3分)保护方言尽管面临困境,但人们正采取多种措施积极保护方言。17.(3分)(2)“保护方言,使用胜于收藏”的措施(3分)(3)“保护方言,使用胜于
收藏”的作用18(1分)放在第3段后面最合适。(5分)因为所给段论述了电子设备保护方言不能解决方言的传承问题(2分),而第③段主要论述了保护方言的最好方式是使用方言(使用方言才能使方言“活下去”)(2分),所给段是承接着
第3段,从反面进行论证,从而让第3段的论述理由更充分更全面(1)。(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9—23题(21分)19.(2分)匮乏20.(6分)(1)米勒斯用喜爱不同颜色的玻璃球为借口,帮助家庭贫困的小男孩(3分)(2)三个曾经受过米勒斯帮助已长大成人的男孩
,在米勒斯的葬礼上表达真诚谢意(3分)21.(4分)(1)静静地(1分)面带微笑(1分)(2)明白他们懂得米勒斯先生的苦心(1分),为丈夫的一片苦心被人理解,有了回报而无比的激动(1分)。22.(4分)语言(1分)具体表现出米勒斯先生对小男孩
的尊重(1分),体现他的善解人意(1分)和助人而不求回报的善良品质(1分)23.(5分)“最富有”并不是指物质上的财富而是精神上的(1分)。米勒斯先生用善意的谎言来暗中帮助穷困的孩子,他虽然在金钱上有损失,但他的乐于助人的精神,
助人还极力维护别人自尊的行为,永远记在人们的心间,让人们无比的敬佩(2分)。在结构上,总结全文并呼应标题(1分),点明文章中心(1分)。三、综合运用(10分)24.吴承恩(1分)石猴(孙悟空)在(花果)山中的无忧生活(2分)。25.jià
n(1分)“涯”改为“崖”(2分)26.B27.示例:鲁智深嫉恶如仇打郑屠/蒲松林含辛茹苦作聊斋/阿廖沙千辛万苦度童年/鲁滨逊九死一生上荒岛/柯察金身残志坚谱名篇四、写作(60分)参照中考评价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