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性测试2022年11月测试理科综合试卷及答案.pdf,共(19)页,3.001 MB,由baby熊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9224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1页共16页第2页共16页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性测试2022年11月测试理科综合试卷本试卷共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Li7C12N14O16K39Fe56I127一、选择题:本题共
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组蛋白是存在于真核细胞染色体内的与DNA结合的碱性蛋白质。真核细胞中通常含有H1、H2A、H2B、H3和H4五种类型的组蛋白,后四种组蛋白没有种属及组织特异性,在进化上十分保守。染色
体中的组蛋白乙酰化会使得染色体的结构变得疏松,从而影响基因的转录活性,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组蛋白中的N元素主要存在于氨基中B.组蛋白乙酰化使染色体结构疏松,有利于基因的转录C.细胞分化过程中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可能与组蛋白乙
酰化有关D.组蛋白H2A、H2B、H3和H4在任何位置上氨基酸残基的改变对细胞可能都是有害的2.数学模型是针对某种事物、系统的特征或数量依存关系,采用数学语言概括地或近似地表述出的一种数学结构。生命科学研究中常通过构建数学模型表征生命系统的规律,下列哪个选项可用下图所示的数学模型来表示A.
该图可表示种群在环境条件有限的条件下的“S”型增长曲线B.该图可表示杂合体Aa连续自交n代,子代中杂合子比例的变化C.该图可表示温度与植物光合速率之间的关系D.该图可表示光照强度与植物光合速率的关系3.线粒体中含有与细菌相似的环状DNA分子,且有自己完整的蛋白质合成系统,因此被称为“半自主
性细胞器”。线粒体的外膜与真核细胞的细胞膜结构相似,内膜结构则与细菌的细胞膜结构相似。下图是人体细胞中线粒体相关蛋白质合成示意图,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A.线粒体可能起源于被原始真核细胞胞吞后共生的细菌B.过程①需要通过核孔转运的
ATP、解旋酶、RNA聚合酶等物质的参与C.①②③④过程均有氢键的形成和断裂D.通过③④过程表达的性状只能通过母亲遗传给后代4.同位素标记法可利用同位素的放射性或与相应同位素的质量差别来追踪物质的运行或变化规律,从而弄清楚化学反应的详细过程。下列有关实验叙述正
确的是A.在“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通过搅拌、离心使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相互分离B.在探究DNA复制方式实验中,使DNA变为单链再离心也可证明DNA是半保留复制的C.科学家通过向胰腺细胞中注射3H标记的亮氨酸证明生物膜在功能上是有联系的D.用18O同时标记
某一反应体系中的H2O和CO2,可证明光合产物中O2的来源5.“引来繁花缀满枝,瓜熟蒂落也有时”这一现象是植物体中多种植物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的结果,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光照和温度等环境因素的变化能调节植物激素的合成B.2
,4—D溶液既可用于保花保果,也可用于疏花疏果C.芝麻在传粉阶段遇到连续暴雨袭击,人工授粉可以避免减产D.当黄瓜中赤霉素的绝对含量较高时,有利于雌花形成,反之则有利于雄花形成6.“碳中和”是指国家、企业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
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人为干预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量,达到相对“零排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生物燃料乙醇可大幅减少燃料全生命周期的温室气体排放,促进碳中和B.大力植树造林可提高“碳封存”
,利于实现碳中和C.向大气排放的CO2量增加会加剧局部地区的温室效应,对生物圈的生态平衡影响不大D.处于平衡状态的生态系统可以通过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环境的作用维持碳的收支平衡7.化学与社会生
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泥、水晶、水玻璃均属于硅酸盐产品第3页共16页第4页共16页B.商代铸造工艺精湛的后母戊鼎(司母戊鼎)属于铁合金制品C.“地沟油”经过加工处理后可用来制备生物柴油和肥
皂D.石油分馏可获得乙烯、丙烯和丁二烯等气态不饱和烃8.某固体混合物中可能含有Na+、K+、NH4+、Al3+、Br-、HCO3-、SO42-、SO32-等离子,某同学为了确认其成分进行了实验探究,实验及现象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气体A中可
能含有SO2B.固体混合物中一定含有HCO3-和SO42-C.在溶液B中加入淀粉KI溶液,若溶液变蓝,则原溶液中含有Br-D.为了判断固体混合物中是否含K+,可以进行焰色反应进一步确定9.香芹酮(M)是一种天然
香料,在三氟甲磺酸催化下生成另一种香料香芹酚(N),反应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M与N互为同分异构体B.N中所有碳原子一定共平面C.可用FeCl3溶液鉴别M与ND.在一定条件下,M与N都能发生聚合反应10.由下列实验操作及现象所得结论正确的是实验操作及现象结论A向
酸性KMnO4溶液中滴加足量的H2O2溶液,紫红色褪去H2O2具有漂白性B向AgCl悬浊液中,加入少量KI溶液,沉淀由白色转化为黄色AgI溶解度小于AgClC向NaHCO3溶液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有大量无色气体产生非金属性:Cl>CD将Fe(NO3)2样品酸化后,滴加几滴KSCN溶液
,溶液显红色Fe(NO3)2样品已氧化变质11.化合物A是工业上一种常用的软焊剂,常在焊接不锈钢时使用,其结构如图所示。其中X、Y、Z、W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加,Y和W为同族元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Z、W的单质均存在同素异形体
B.四种元素原子半径大小:X<Y<Z<WC.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Y>Z>WD.1molA能与3molNaOH恰好完全反应12.全固态锂电池以比容量高、安全、轻便等优势成为电动汽车的理想电池。近期,研究者以硅和石墨为基体,分别负载Li和S作为电池电极,以Li3PS
4为固体电解质进行充放电实验,发现该Li-S电池具有高离子电导率。该电池的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Li和S无需基体负载,也能正常放电产生电流B.充电时,阴极电极反应式为:S+2e-+2Li+=Li2SC.放电时,Li+从Li电极经Li3PS4固体电解质迁移到S电极D.用该电池电解饱和食盐
水时,若生成22.4LH2,则需要消耗14gLi13.25℃时,向1L0.01mol/LH2B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溶液中c(H2B)、c(HB-)、c(B2-)、c(OH-)、c(H+)的负对数值(-
lgc)与pH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曲线c表示-lgc(HB-)与pH的关系B.随pH增加,c(H2B)·c(OH-)先增大后减小C.M点溶液中n(Na+)+n(H+)-n(B2-)=0.01molD.
0.01mol/LNaHB溶液中,c(Na+)>c(HB-)>c(B2-)>c(H+)>c(H2B)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
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4.我国发射的“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已经在火星上着陆。“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着陆前绕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它的轨道距火星表面的高度等于火星半
径的k倍,它的运动周期为T,万有引力常量为G,则火星的平均密度ρ的表达式为A.3231kGTB.323kGTC.323kTGD.331kGT15.如图所示,一个倾斜的匀质圆盘绕垂直于盘面的固定对称轴以恒定的角速度ω匀速转动,盘面
上离转轴2.5m的边缘处有一小物体与圆盘保持相对静止,物体与盘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23(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盘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盘面相对地面的最小高度h=0.2m,重力加速度g=10m/s2,如果缓慢增大角速度ω,则小物体与盘面恰好脱离后落到地面的
过程中通第5页共16页第6页共16页过的水平距离为A.2m.B.1mC.0.5mD.0.2m16.如图所示为光电效应的实验电路图,某同学用波长不同的两种单色光a、b分别照射阴极材料为钙和钾的两个光电管,实验中发现单色光a可以使两个光电管都发生光电效应,单色光b只能使阴极材料为钾的光电管发生光电效
应,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单色光a的波长更大B.钙的逸出功比钾的逸出功大C.当入射光为a时,阴极材料为钙的光电管对应的截止电压较大D.用强度相同的单色光a、b分别照射阴极材料为钾的光电管时,电路中的饱和电流相等17.如图所示,正弦式交变电流i1和三角形锯齿波电流i2使定
值电阻R在1min内产生的焦耳热之比为3:2,则交变电流i的有效值为A.23AB.32AC.14AD.15A18.如图所示,一个带正电的小球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当t=0时,在空间加上一个水平向右的大小为E1的匀强电场,当t=t0时,匀强电场突然反向,且大小变为E2
,当t=3t0时,小球恰好回到出发点,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E1:E2=5:4B.当t=t0时,小球离出发点最远C.若仅将小球的比荷变为原来的2倍,则当t=3t0时,小球将位于出发点的右侧D.从t=0到t=2t0的时间内,小球的电势能先减小后增
大再减小19.如图所示,一个足够长的轻质布条置于光滑水平地面上,布条上放有质量分别为m1=1kg和m2=2kg的A、B两个物块,A、B与布条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2,水平恒力F作用在B物块上,重力加速度g=10m/s2。则A.若F=1N,则物块和布条都不动B
.若F=1.5N,则物块A所受摩擦力大小为0.5NC.若F=9N,则物块B所受摩擦力大小为4ND.若F=9N,则物块A的加速度为2m/s220.如图所示,右端有半径为R=0.3m的四分之一光滑圆弧面的长木板A静止在光滑的水
平面上,圆弧的最低点与长木板水平部分相切,长木板A的质量为0.2kg,水平部分粗糙。在长木板右侧某处固定一个竖直挡板,质量为0.4kg的小物块B可视为质点,从长木板圆弧面的最高点由静止释放,当物块刚滑离圆弧面时,长木板与挡板发生弹性碰撞,当物块运动到长木板最左端时刚好与
长木板相对静止,长木板水平部分长为4m3l,重力加速度g=10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开始时长木板右侧离挡板的距离为0.1mB.开始时长木板右侧离挡板的距离为0.2mC.物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是0.025D.物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是
0.0521.如图所示,光滑的平行金属导轨固定在绝缘水平面上,导轨处在垂直于水平面向下的匀强磁场中,左侧导轨间的距离为2L,右侧导轨间的距离为L,导体棒a、b垂直放置于导轨之间,且与导轨接触良好,导体棒a、b的材料相同,电阻相等。第一次将导体棒b固定在右侧导轨上,使导体棒a以初速度v0开始向右运
动,直至回路中的感应电流变为0。第二次导体棒b未被固定且静止在右侧导轨上,使导体棒a仍以初速度v0开始向右运动,直至回路中的感应电流也变为0。已知前后两次回路中的感应电流变为0时,导体棒a仍处在左侧导轨
上,不计导轨的电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第二次导体棒a和导体棒b组成的系统动量不守恒B.第一次回路中产生的焦耳热是第二次的9倍C.第一次通过回路的电荷量是第二次的2倍D.第一次导体棒a动量的变化量第二次的5倍三、非选择题:共174分。第22~31题为必考题,每道
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2~3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129分。22.(6分)如图甲所示,某同学将满偏电流为50μA的表头与一个定值电阻串联改装成一个电压表,该同学用一个多用电表来测定该电压表的量程和多用电表内部电源的电动势。实验步骤如
下:(1)测量前,该同学先将多用电表的选择开关旋至“×1k”挡位,并进行调零。第7页共16页第8页共16页(2)将多用电表的(选填“红表笔”或“黑表笔”)与图甲中的A点接触,同时,另一只表笔与图甲中的(选填“B”
或“C”)点接触。(3)测量时,多用电表和表头的指针位置如图乙所示:(4)由测量数据可计算出该电压表的量程为V,多用电表内电源的电动势为V。(计算结果均保留3位有效数字)23.(9分)如图所示,某兴趣小组利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装
置来测量滑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因钩码缺失同学们用质量相同的橡皮代替,已知滑块的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为g,打点计时器工作时交流电的频率为f。将长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定滑轮高度,使细线与长木板水平,细线另一端与轻质网兜拴接。从一块橡皮开始尝试,依次在网兜里增加橡皮个数直
到滑块开始在长木板上运动,继续增加橡皮个数,滑块每次运动过程中打点计时器都打出一条相应的纸带。(1)其中一条纸带如下图所示,则滑块在该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a=。(用题目中所给字母表示)(2)整个实验过程都满足橡皮的总质量远小于滑块的质量,同学们根据打出的纸带所测量出的数据作出加速度a与橡皮个数
n的关系图像如右图所示,若图像的斜率为k,纵截距为b,则一块橡皮的质量m=,滑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24.(12分)某实验小组为了模拟宇航员在某星球上实验时的情境,设计了一个装置。如图所示,在吊箱中安装一倾角为θ=37°的传送带,吊箱匀加速下降过程
中的某一时刻,将一个质量为m=0.5kg的小物块轻轻地放在逆时针转动的传送带顶端,已知传送带相对于吊箱的速度v=1.6m/s,小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传送带顶端到底端的长度l=1.16m,某星球表面
的重力加速度约为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45,已知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10m/s2,sin37°=0.6,cos37°=0.8。求:(1)小物块从传送带顶端滑到底端所用的时间t;(2)小物块从传送带顶端滑到底端过程中摩擦产生的热量Q。25.(20分)
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建立直角坐标系xOy,x轴上方的区域Ⅰ内存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E1,x轴下方的区域Ⅱ内存在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E2和垂直于竖直平面向外的匀强磁场。将一个带正电的小球从x轴上坐标为(-L,0)的P点以初速度v0竖直向上抛出,小球垂直通过y轴进入第一象限,然后通过x轴进入区域Ⅱ
中做匀速圆周运动,恰好通过坐标原点O回到区域Ⅰ,之后小球可以交替在区域Ⅰ和区域Ⅱ中运动。已知小球第三次进入区域Ⅱ时的动能为其初动能的4倍,重力加速度未知。求:(1)E1和E2的大小之比;(2)小球第一次在区域Ⅱ中运动的时间t1;(3)小球第二次进入区域Ⅱ时的位置坐标和第二
次在区域Ⅱ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轨迹半径r2。26.(14分)以某铁钴矿(主要成分为FeCo2S4,还含有少量MgO、SiO2等杂质)为原料制取金属钴和黄钠铁矾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可能用到的常数:图乙第9页共16页第10页共16页溶度积Ksp电离平衡常数KaMgF2Mg(OH
)2Co(OH)2Fe(OH)2Fe(OH)3Co(OH)3HF6.4×10−91.8×10−111.6×10−158.0×10−164.0×10−381.6×10−443.6×10−4请回答下列问题:(1)焙烧铁钴矿时,产生气体A的主要成分有;滤渣1的主要
成分为。(2)在溶液A中加入适量的Na2CO3调节pH为1.6~2.0,生成黄钠铁矾[Na2Fe6(SO4)4(OH)12]沉淀,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此步骤加入Na2CO3不宜过量,原因是。(3)确定滤液1中的Fe2+已被氧化完全的方法。(4)已知:当离子浓度小于1.0×10
−5mol/L时,可认为沉淀完全。25℃时,在滤液2中加入NaF溶液,当溶液中Mg2+刚好沉淀完全时,测得溶液的pH为3.5,此时溶液中HF的浓度为mol/L。(5)流程中NaClO溶液和Na2CO3溶液必须分两次依次加入,请解释原因。(6)经检测,滤渣4是由Co
(OH)3和Co(OH)SO4形成的混合物,请写出后者焙烧时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27.(15分)碘酸钙是一种无机精细与专用化学品。一种制备并测定六水合碘酸钙含量的实验设计如下:已知:碘酸钙为白色固体,微溶于水。Ca(IO3)2·6H2O的式量为498。步骤Ⅰ.碘酸氢钾(KIO3·HIO3
)的制备在三颈烧瓶中加入2.54g碘、2.60g氯酸钾和50mL水,滴加6mol/L盐酸至pH=1,控制温度85℃左右,装置如图所示。步骤Ⅱ.碘酸钙晶体[Ca(IO3)2·6H2O]的制备将反应后溶液转入烧杯中,加入X溶液
,调节pH=10。滴加11mL1mol/LCaCl2溶液,充分反应后用冰水冷却,抽滤、洗涤、晾干,得粗产品碘酸钙晶体4.50g。步骤Ⅲ.产品中碘酸钙晶体含量测定①准确称取1.2000g粗产品,置于烧杯中,加入20m
LHClO4溶解样品,转移到250mL容量瓶定容。量取25.00mL溶液于碘量瓶中,加入稍过量的KI,然后用0.1000mol/LNa2S2O3溶液滴定至浅黄色,加入2滴淀粉溶液,继续滴定至终点,平行测定三次后取平均值,用去25.24mL标准溶液(I2+2S2O32-=
2I-+S4O62-)。②空白实验:不取产品,其余试剂用量和步骤相同,消耗0.04mLNa2S2O3标准溶液。(1)仪器c的名称为。(2)步骤Ⅰ中有黄绿色气体产生,制备KIO3·HI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干燥管d中的试剂是。(3)步骤Ⅰ中温度不宜过高的原因是,判断反应结
束的实验现象是。(4)步骤Ⅱ中X溶液是。(5)步骤Ⅲ中量取25.00mL溶液的玻璃仪器是。(6)碘酸钙晶体中Ca(IO3)2·6H2O的纯度为(保留两位小数)。若滴定过程中,溶液蓝色褪去,30秒内又恢复蓝色,立即读
数,则所测碘酸钙晶体的纯度(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7)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步骤Ⅰ中球形冷凝管的冷水进口为bB.步骤Ⅱ中用冰水冷却有利于碘酸钙晶体析出C.步骤Ⅲ中空白实验的主要
目的是排除空气中CO2的干扰D.本实验中制得的Ca(IO3)2·6H2O产品的产率约为78.8%28.(14分)我国力争于2030年前做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CO2与CH3OH反应制备HCOOCH3和HCOOH是CO2利用的研究热点之
一。发生的主要反应如下:Ⅰ.CH3OH(g)+CO2(g)HCOOH(g)+HCHO(g)ΔH1Kp1Ⅱ.HCOOH(g)+CH3OH(g)HCOOCH3(g)+H2O(g)ΔH2Kp2Ⅲ.2HCHO(g)HCOOCH3(g)ΔH3Kp3(1)反应4CH3OH(g)+2C
O2(g)3HCOOCH3(g)+2H2O(g),该反应的压力平衡常数Kp=(用Kp1、Kp2、Kp3的代数式表示);维持温度不变,加压(压缩容积),HCOOCH3的平衡产率(填“增大”、“减小”或“不变”)。(2)已知Kp与T符合方程p1ln
HKCRT(其中R、C为常数,ΔH为反应热)。反应I、II、III的lnKp与1T(温度的倒数)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反应热ΔH1、ΔH2、ΔH3由大到小的顺序是。HCOOHHCOOHCH3O
HCO2mSnO2/CCCuNS/CF质子膜ab电源(3)T°C时,向体积为V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0molCH3OH和1.0molCO2发生反应I、II、III,ab盐酸I2、KClO3和H2O磁力加热搅拌器搅拌子cd图1图2第11页共16页第12页共16页达到平衡时,测得容器中
HCOOH、HCHO和HCOOCH3物质的量分别为0.20mol、0.10mol和0.80mol,体系总压强为pkPa。①CO2的平衡转化率为。②T°C时,反应II的压力平衡常数Kp=。③当温度高于T°C时,HCOOCH3的产率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其原因为。(4)我国科研团队利用
金属催化剂,在水性电解质中进行电解,将CO2和CH3OH都转化为HCOOH,其装置如图2所示。①a为电源______(填“正极”或“负极”),阳极的电极反应为。②当消耗标准状况下2.24LCO2,理论上制得HCOOH的质量
是g。29.(13分)轮作是在同一块田里,在不同年份中种植不同作物的一种种植方式。不同农作物对矿质元素的需求量不同,参与形成的食物链也有一定的差异。请回答:(1)禾谷类作物对氮元素和硅元素的吸收量较多,豆
科作物则吸收钙元素较多,对氮元素和硅元素的吸收量少。在农田轮番种植这两类作物,可,以提高产量。从细胞层次看,两类作物对矿质元素吸收的选择性是由于。(2)生态农业控制虫害时,经常喷施性引诱剂,干扰害虫交尾,这属于控制动物危害的防治方法。轮作也有利于控制病虫害,这是因为。(3)测得某种禾谷类植
物一昼夜CO2净吸收量为350mg,图中横轴以上曲线围成的部分所代表的CO2吸收量(“大于”“等于”或“小于”)350mg。若该植物呼吸作用强度昼夜保持不变,则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CO2量为______mg/24h。DE段CO2的吸收量呈下降趋势,推测其原因是。30.(14分)果蝇的直
翅/弯翅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野生型均为直翅(不含弯翅基因),突变型为弯翅。科学工作者做了如下实验,请回答:(1)果蝇适宜作为遗传学研究对象的优点有(至少答出两点)。(2)根据实验结果可知,控制直翅/弯翅的基因可能位于。(3)请以该实验的F1代果
蝇、F1雌蝇的测交后代以及自然界的野生型果蝇为材料,从中选出两对杂交组合,证明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写出杂交组合及支持该结论的预期结果)(4)在F1代中,偶然发现了一只弯翅的雌果蝇,显微镜观察发现该雌果蝇染色体数目正常。推测出现该结果的原因可能是①,②。31.(12分)下图是胰
岛素调节过程的部分示意图,请回答:(1)由图可知,胰岛素作用的机理是:一方面通过促进从而促进组织细胞摄取葡萄糖;另一方面,通过促进③④⑤过程加速葡萄糖的利用,④是指。(2)当血糖升高时,下丘脑可通过神经作用于
胰岛B细胞,促进胰岛素的分泌。此时下丘脑中控制胰岛A细胞分泌的神经中枢处于(选填“兴奋”、“抑制”)状态。(3)糖尿病患者原尿中的葡萄糖未能被完全重吸收而表现为尿糖,试解释尿量也随之增加的原因。(二)选考题:共4
5分。请考生从2道物理题、2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32.[物理选修](15分)(1)(5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状态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b过程中,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向外界释放热量B.b→c过程中,气体的内能增大C.
c→d过程中,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小D.b、d两个状态气体的内能相等E.a→b过程中,气体分子数密度增大(2)(10分)如图所示,绝热容器由左右两个横截面积均为S的气缸组成,左侧气缸顶部开口,右侧气缸顶部封闭,中间连接部分体积不计。在气缸内用A、B两个轻质活塞封闭了两部分理想气体,其中活塞A导热,
活塞B绝热。开始时,A、B两个活塞到气缸顶部和底部的距离均为h,两部分气体的温度均为T0,现通过电热丝缓慢加热活塞B上方的气体,一段时间后,活塞A的高度上升了0.5h。已知大气压强为p0,环境温度保持不变,不计活塞与气缸之第13页共16页第14页共16页间的摩擦力。求:①此时活塞B上方气体的
温度T;②若使用外力缓慢下压活塞A,使活塞A回到开始时的位置,测得此时活塞B上方的气体的温度为1.6T0,求活塞A向下移动的过程中,活塞B上升的高度。33.[物理选修](15分)(1)(5分)如图所示,单色光从折射率为n、厚度为d的足够大的玻璃板的上表面射入。对于所有可能
的入射角,该单色光在玻璃板中通过的最远距离约为,通过玻璃板所用最短时间为,最长时间接近。(不考虑反射,已知单色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为c)(2)(10分)均匀介质中质点A、B的平衡位置位于x轴上,坐标分别为xA=-1cm和xB=8cm。某简谐横波沿x轴正
方向传播,波长大于9cm,振幅为1cm,且传播时无衰减。t=0时刻开始计时,质点A位于x轴上方0.5cm处,质点B位于平衡位置且向x轴下方运动,t=2s质点A第一次回到它t=0时刻的位置。求:①从t=0时刻
开始,质点B经过多长时间第一次位于波峰;②该简谐波的波速。34.[化学选修: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Fe、Co、Ni同属第四周期第Ⅷ族元素,对应的单质及其化合物在科学技术发展和人类生产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回
答下列问题:(1)基态Ni原子有个未成对电子,Co2+核外电子排布式为。(2)KSCN常用来检验Fe3+,KSCN中各元素的电负性由小到大排序为。写出与SCN-离子互为等电子体的一种分子和一种离子。(3)a为乙二胺四乙酸(EDTA),易与金属离子形成螯合物,b为EDTA与铁形成的螯合
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和b中的N原子均为sp³杂化B.a不能形成内盐结构C.b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D.b含有分子内氢键、共价键、离子键和配位键(4)金属Ni能与CO形成Ni(CO)4,该化合物是无色液体,熔点-19.3℃,沸
点42.1℃,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Ni(CO)4是分子(填“极性”或“非极性”),1molNi(CO)4含有σ键的数目为。(5)已知H2O2难以将Co2+氧化为Co3+,若先将Co2+转化为[C
o(NH3)6]2+,则H2O2能快速将其氧化为[Co(NH3)6]3+,该原因是。(6)一种铁氮化合物具有高磁导率,可用于制电子元件。该化合物密度为ρg/cm3,其结构如图所示:①该铁氮化合物的化学式
为。②Fe(Ⅱ)构成正八面体的体积为cm3。35.[化学选修:有机化学基础](15分)首款国产新冠口服药普克鲁胺(K)三期临床试验显示,对于服药超过7天的新冠患者,保护率可达100%,可显著抑制新冠患者自轻症至重症的转化。K的一种合成路线如图
所示:已知:Ⅰ.Ⅱ.(1)F的化学名称为,D含有的官能团名称是。(2)C的结构简式为。第15页共16页第16页共16页(3)M和N反应,生成物除了K外,还有(写结构简式)。(4)G→M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5)符合下列条件的A的同分异构体还有种(不考虑立体异构)。①含结构
,且环上不超过2个取代基②能与NaHCO3反应③红外光谱显示含有碳溴键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有4组峰,且峰面积比为2∶2∶1∶1的结构简式为。(6)根据本题信息,设计以溴乙烷和为原料制备的合成路线(其他无机试剂任选)。36.[生物选修:生物与
环境](15分)“稻--萍--鱼”生态系统中,稻田中的红萍(小型水生植物)常与有固氮作用的项圈藻共生,生长迅速,是优质的鱼类饲料。稻田中的鱼还可捕食害虫和浮游藻类、水生杂草等植物。请回答:(1)“稻--萍--鱼”立体种
养生态系统充分利用了群落的结构。同时,与稻田单一种植相比较,该模式在能量利用上也有优势,主要体现在。(2)鱼作为该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其作用是。(3)研究发现,引入红萍使鱼和水稻均有所增产,从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角度分析,推测其原因是。(4)在向稻
田投放鱼苗时,农民会选择适宜的鱼类,且需要根据稻田大小决定投放数量,以上操作遵循了生态工程的原理。除此以外,“稻--萍--鱼”生态系统遵循的生态工程原理还有(至少答出两点)。37.[生物选修:生物技术与工程](15分)抗体分子含有四条多肽
链,其中分子量较大(较长)的两条链称为重链(H链),分子量较小(较短)的两条链称为轻链(L链)。在每条链的氨基端都有V区和C区,如图所示。单克隆抗体最早在1975年通过小鼠杂交瘤技术获得,即鼠源性单抗。将鼠源性单抗与药
物偶联物用于人体治疗时发现治疗效果较差。以下是人源化单抗(人源嵌合抗体)制备的研究过程。请回答:(1)抗体与病原体结合后会发生进一步变化,如形成等,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起到免疫作用。单克隆抗体因其具有特点,因此被广泛用于诊断
试剂和疾病治疗。(2)鼠源性单抗是将小鼠骨髓瘤细胞与经抗原免疫过的小鼠B细胞用方法诱导融合,再经筛选、培养和抗体检测,进而获得产生单抗的细胞群体。(3)鼠源性单抗用于人体治疗时,由于其免疫原性(自身作为异物引起免疫应答的性能)较强,使其被快速清除,故治疗效果差。人源嵌合抗体大
大降低了免疫原性。由上图推测,免疫原性的产生主要与抗体的(选填“V区”、“C区”)有关。(4)制备“人鼠嵌合抗体”时,先从小鼠杂交瘤细胞中提取RNA,在酶的作用下形成DNA,扩增得到抗体区的基因,再与人的抗体区基因通过DNA连接酶
连接后,插入适当的表达载体,导入宿主细胞表达。第1页共2页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性测试2022年11月测试理科综合试卷生物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3456ADBCDC二、非选择题:共54分,第29~31题为必考
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6~3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29.(13分,除特殊标注外,每空2分)(1)充分利用土壤中的各种矿质元素(提高无机盐的利用率)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数量不同(若“载体”答为“转运蛋白/载体蛋白”给分,意思对即可)(2)生物(1分)可改变原有的营养结构
,减轻病虫害发生(3)大于470光照强度减弱,光反应提供[H]和ATP减少30.(14分,除特殊标注外,每空2分)(1)①具有多对易区分的相对性状②易于饲养、培养周期短③子代多④只有四对染色体,遗传背景简单⑤体型小、易饲养(答出两点即可,每点2分,少答、答错不得分)(2)XY的同源区或
仅位于X染色体上(3)杂交组合1:野生型直翅♂×弯翅♀预期结果:子一代中所有的雌性都是直翅,雄性都是弯翅杂交组合2:野生型直翅♂×F1直翅♀预期结果:直翅♀:直翅♂:弯翅♂=2:1:1(杂交组合中将“野生型直翅♂”答成“F1
直翅♂”或“直翅♂”均不得分,每个组合和预期结果各1分)(4)①雌配子基因突变,产生了带有弯翅基因的卵细胞②雌配子中含直翅基因的染色体片段缺失31.(12分,每空2分)(1)葡萄糖转运蛋白向细胞膜的转运转化为甘油三酯、某些氨基酸等非糖物质(2)自主神经(若同时答出“交感、
副交感”给分)兴奋(3)肾小管原尿中渗透压与肾小管上皮细胞内渗透压差值减小,重吸收水分减少,进而导致尿量增加第2页共2页36.(15分,除特殊标注外,每空2分)(1)垂直结构(水平结构)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或答:将生物在时间、空间上合理配置,增大流
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3分)(2)加快物质循环(3)引入红萍使进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增加,红萍可以作为鱼的食物,使鱼增产;鱼产生的粪便可以作为农田的肥料,使水稻增产(合理即可)(4分)(4)协调和整体循环、自生37.(15分,除特殊标注外,每空2分)(1
)沉淀(1分)准确识别抗原的细微差别,与特定抗原特异性结合、可大量制备(特异性强、可大量制备)(2)PEG融合法(聚乙二醇)或灭活病毒诱导法或电融合(答出两点即可,每点1分,少答、答错不得分)克隆化(3)C区(4)逆转录VC第1页共3页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性测
试2022年11月测试理科综合试卷化学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三、非选择题:共58分。(一)必考题:共43分。26.(14分)答案:(1)CO和SO2(答N2、空气不得
分也不扣分)(1分)SiO2(1分)(2)3Fe2(SO4)3+6H2O+6Na2CO3=5Na2SO4+Na2Fe6(SO4)4(OH)12↓+6CO2↑(2分,无↑和↓不扣分)若Na2CO3过量,pH超过2.0,会加速Fe3+水解,产生Fe(OH)3沉淀,黄钠铁矾产率
降低(2分)(3)取适量滤液1于试管中,滴加几滴K3[Fe(CN)6]溶液,无蓝色沉淀产生,说明Fe2+已被完全氧化(2分)(4)0.022mol/L(2分)(5)Fe2+的还原性强于Co2+,优先被NaClO溶液氧化为Fe3+,有利于得
到较纯的黄钠铁矾(2分)(6)2Co(OH)SO4Co2O3+H2O↑+2SO3↑(2分,无条件和↑不扣分)27.(15分)答案:(1)恒压滴液漏斗(1分)(2)I2+2KClO3+HClKIO3·HIO3+KCl+Cl2↑(2分,无条件和↑不扣分)碱石灰或NaOH固体(1分)(3)温度过高,碘
易升华,盐酸易挥发,KIO3·HIO3会分解,产率低(2分)78910111213CDBBACD第2页共3页溶液变为无色或回流液呈无色或不再有黄绿色的气体冒出(2分)(4)KOH或Ca(OH)2溶液(1分)(5)酸式滴定管或移液管(1分)(6)87.15%(2分)偏低(1分)(7
)BD(2分,漏选得1分)28.(14分)答案:(1)Kp12·Kp22·Kp3(1分)增大(1分)(2)ΔH1>ΔH2>ΔH3(2分)(3)①70%(2分)②2.5(2分)③ΔH3<0、ΔH2>0、升高温度,反应III平衡逆向移动的程
度大于反应II平衡正向移动的程度(2分)(4)①负极(1分)CH3OH–4e-+H2O=HCOOH+4H+(1分)②6.90(2分)(二)选考题:共15分。请考生从2道化学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34.[化学——选修: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答案:
(1)2(1分)[Ar]3d7(1分)(2)K<C<S<N(1分)N2O、CNO-等(其他合理均给分)(2分)(3)AC(2分,漏选得1分)(4)非极性(1分)8(1分)(5)[Co(NH3)6]2+的氧化产物[Co(NH3)6]3+为18电子稳定结构,Co2+与NH3配位后
更容易被氧化,所以H2O2能快速将[Co(NH3)6]2+氧化为[Co(NH3)6]3+(2分)(6)①Fe4N(2分)②A1193N(2分)35.[化学——选修:有机化学基础](15分)答案:(1)2–甲基–2–氨基丙酸(1分)碳碳双键、酯基(2分,1
个1分)第3页共3页(2分)(3)CH3OH(1分)(5)22(2分)(2分)(2)(2分)(4)(3分)(6)1/6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性测试2022年11月测试理科综合试卷物理参考答案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
~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415161718192021ACBDDBDBCAC三、非选择题:共62分。(一)必考题:共47分。22.(6分
)答案:(2)黑表笔(1分)C(1分)(4)1.10(2分)1.44(2分)23.(9分)答案:(1)2341216xxxxfa(3分)(2)kMmg(3分)bμg或bμg(3分)24.(12分)解析:(1)小物块相对于吊箱
的重力加速度为gg541(1分)对小物块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由牛顿第二定律得111cossinmamgmg(2分)s2011.avt(1分)2/610.2st时小物块相对吊箱的位移为m160212111.tax(1分)l.x<m160110.2s
t后小物块所受传送带的摩擦力沿传送带向上由牛顿第二定律得211cossinmamgmg(1分)2222121tavtxl(1分)s7021.ttt(1分)(2)10.2st时间内小物块与传送带的相对位移为111xvtx(1分)10.
2st后到s70.t时间内小物块与传送带的相对位移为222vtxx(1分)211cosxxθμmgQ(1分)0.576JQ(1分)25.(20分)解析:(1)假设小球的质量为m,
电荷量为q,重力加速度为g。将小球在区域Ⅰ中的运动分解为竖直方向的竖直上抛运动和水平方向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当小球垂直通过y轴时,竖直分速度减小为0,则小球从P点运动到y轴所经历的时间为gvt0(1分)由竖直上抛运动的对称性可知,小球在第三次
进入区域Ⅱ之前在区域Ⅰ中运动的总时间为6t,且小球每次经过x轴时的竖直分速度都是0v。由匀速圆周运动的对称性可知,小球每一次离开区域Ⅱ时的水平分速度和其在该次进入区域Ⅱ时的水平分速度相等,故小球每一次在区域Ⅰ运动时,都会在水平方向上延续之前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maqE1
(1分)3/6小球第三次进入区域Ⅱ时的动能为其初动能的4倍,由221mvEk可知,小球第三次进入区域Ⅱ时的速度032vv(1分)3v的竖直分速度是0v,则其水平分速度02020332vvvvx(1分)
由水平方向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可知:tavx63(1分)小球在区域Ⅱ中做匀速圆周运动,效果上只受洛伦兹力,故mgqE2(1分)联立以上各式可得:6321EE(1分)(2)小球垂直通过y轴时,水平位移为221
atL(1分)设小球第一次进入区域Ⅱ时的坐标为(1x,0)则21221taxL(1分)解得:Lx31由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性质可知,小球第一次进入区域Ⅱ时的水平分速度xxvtav31312(1分)设其第一次进入区域Ⅱ时的速度1v与x
轴正方向的夹角为则3tan10xvv,60(1分)332sin001vvv(1分)设小球第一次在区域Ⅱ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为1r,由几何关系可知:sin211rx(1分)则小球第一次在区域Ⅱ中运动的时间1110236022360rLtvv
(1分)4/6(3)设小球第二次进入区域Ⅱ时的位置坐标为(2x,0),小球通过坐标原点O回到区域Ⅰ之后,水平方向继续之前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且其从O点到第二次进入区域Ⅱ所经历的时间与从P点到第
一次进入区域Ⅱ所经历的时间相等,均为2t,则由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比例关系可知3:1:21xxL,解得:Lx122(1分)则小球第二次进入区域Ⅱ时的位置坐标为(12L,0)小球第二次进入区域Ⅱ时的水平分速度xxvtav323
24(1分)则小球第二次在区域Ⅱ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20222vvvx(1分)在区域Ⅱ中,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rvmqvB2(1分)故2121vvrr(1分)解得:Lr2212(1分)(二)选考题:共15分。请考生从2道物理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
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32.[物理—选修](15分)答案:(1)ADE(5分,选对一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一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2)解析:①加热过程中,活塞B下方的气体压强、温度均未发生变化,故其体积也不发生变化,活塞A
的高度上升了0.5h,同时活塞B的高度下降了0.5h,在此过程中,活塞B上方的气体发生等压变化,由盖-吕萨克定律得:ThhSTSh)5.0(0(2分)解得:05.1TT(2分)②设活塞A向下移动的过程中,活塞B上升的高度为x,平衡时活塞B上方和下方气体的压强均为p,对活塞B上方的气体,由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得:5/60006.1)5.1(TxhpSTShp(2分)活塞B下方的气体温度不变,由玻意耳定律得:)5.1(20xhpShSp(2分)以上两式联立可得:6hx(2分)33.[物理—选修](15分)(1)12n
nd(2分)cnd(1分)122-ncdn(2分)(2)解析:①由题可知9cm<BAxxxλ0t时刻,A、B间可能的波形如图1、2所示设质点A的振动方程为tTAyA2sin0t时,2AyA此时A质点对应的初相为6(图1)或56(图2)(1分)图
1情形下,s2t时,65621tT(1分)解得s61T则B经过s5.4431T,第一次位于波峰(1分)图2情形下,s2t时,6136522tT(1分)6/6解得s32T则B经过s25.2432T第一次位于波峰(1分)②图1情形下712BAxxxλ(1分)c
m71081图2情形下,1112BAxxxλ(1分)cm111082Tv(1分)cm/s7181v或cm/s11362v(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