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初三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孔乙己》第1课时教案(定稿;集体教研).doc,共(2)页,43.000 KB,由baby熊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8980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XX开发区国际学校课时设计活页纸总课题小说之林总课时1第1课时课题孔乙己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学习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2、理解孔乙己这一形象所揭示的社会意义3、认识科举制度的罪恶和封建社会的黑暗教学重点目标1、
2教学难点目标2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备课札记教师活动内容、方式学生活动方式[课前预习]1.朗读课文,整理生字词。2.用不同的符号画出文中外貌、语言、动作描写的句子,思考其对刻画人物性格的作用。一、导入新课据鲁迅先生的朋友孙伏园回忆,鲁迅先生说,在他创作的短篇小说中,他最喜欢《孔
乙己》,还把它译成了外史。他为什么最喜欢孔乙己,孔乙己究竟是一个怎样的艺术形象?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孔乙己。二、初步感知1、检查生字词阔绰羼绽出拭蘸打折附和间或不屑置辩2、完成下列孔乙己信息表,并对人物进行评
价。最大的爱好人物评价最大的缺点最大的语言特点最爱的东西最大的优点最有特色的动作最辛酸的遭遇3、出示名家评价:孔乙己是一个潦倒、不幸的读书人。(叶圣陶)孔乙己是一个遭社会凉薄的苦人。(鲁迅)查阅工具书增强学习的兴趣,拓宽学语文的视野交流查阅的资料
朗读注音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活动内容、方式学生活动方式备课札记三、课堂探究过渡:那么,对于这样的一个可憎又可怜的悲剧人物,别人又是如何看待的呢?请找出文中有关语句加以分析。(一)阅读第四小节,思考:⑴分角色朗读(一人读孔乙己的话,三人分别读三句话,其他人读旁白)⑵点评⑶质疑:①为什么“叫
”道,而不是“说”道?②前面已经叫了,你为什么还要高声嚷?③第三句话中,特意强调了哪个词?为什么?④为什么同样的一句话的意思要分三次说?回答句式:从这句话中,我看出了。